导读:本文包含了早竹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竹子(早竹),竹子开花,MADS-box基因,AP1,SQUA-like基因
早竹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林二培[1](2009)在《早竹AP1/SQUA-、REV-、TB1-like基因的功能研究与竹笋microRNAs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竹子是多年生常绿的植物,是禾本科最大的类群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不同于水稻、玉米等其他禾本科植物,竹子具有特殊的开花习性,强大的无性繁殖能力以及快速生长的特性。这些特点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是对其内在的分子机理迄今还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对早竹开花相关的AP1/SQUA-like同源基因表达模式和功能研究,分生组织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以及竹笋microRNAs的克隆和表达分析,对竹子开花和鞭笋发育分子机制的探讨,为竹子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依据。1.早竹AP1/SQUA-like同源基因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是开花植物重要的发育阶段,这一过程受复杂的环境和内源的信号控制。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的研究表明植物APl/SQUA-likeMADS-box基因是花期转换和花器官发育的关键调控因子。本研究从早竹中分离到两个新的AP1/SQUA-like基因,命名为PpMADS1和PpMADS2,并对它们的表达和功能进行了研究。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分别属于禾本科AP1/SQUA-like基因的FUL3和FUL1支系。PpMADS2蛋白具有一个截短的C末端,而造成禾本科保守结构域paleoAP1的缺失。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截短的C末端是由于外显子的序列缺失引起的,而不是由于可变剪切造成的。PpMADS1和PpMADS2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异源超表达,能够通过上调AP1基因的表达水平而显着地促进拟南芥提早开花。酵母双杂交实验显示,AP1蛋白能够和PpMADS1蛋白相互作用,但不能和PpMADS2蛋白相互作用,说明这两个基因可能在竹子开花的不同信号途径中起作用。定量PCR和原位杂交实验则揭示了PpMADS1和PpMADS2早竹中的表达规律。定量PCR的结果表明这两者在早竹中的表达模式显着不同。在开花的植株茎尖中PpMADS2的表达水平是正常不开花植株的30倍,而PpMADS1的表达水平只相差约1倍。另一个明显的差异出现在同一开花的植株不同枝条上,PpMADS2在开花枝条叶子中的表达是非开花枝条叶子的约20倍,但PpMADS1的表达没有观察到显着差异。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表明这两个基因虽然都在花分生组织中表达,但在成熟小花的雄蕊中只有PpMADS2表达,这说明PpMADS1和PpMADS2都参与了花的早期发育,即参与到了竹子的花期转换,而PpMADS2还与竹子小花的雄蕊发育有关,可能对早竹花的发育有更重要的作用。2.竹子REV-和TB1-like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初步的进化分析大部分栽培的竹种主要通过竹鞭进行繁殖,鞭芽发育成竹笋或者竹鞭的机理目前还不清楚。已经证实REVOLUTA(REV)-like ClassⅢhomeodomainleucine-zipper(HD-Zip)蛋白和TEOSINTE BRANCHED1(TB1)-like转录因子已经证实在植物分生组织的启动和向外生长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早竹中克隆到REV-(PpHB1)和TB1-like(PpTB1)基因,并对它们的表达和系统进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原位杂交实验发现PpHB1主要在侧芽的顶端,叶的内侧以及发育中前形成层中表达,表明PpHB1与鞭芽形成和前形成层的发育有关。而PpTB1主要在处于发育后期的芽的顶部的表达,表明它的功能可能与芽的向外生长有关。这些结果暗示这两个基因可能在竹子鞭笋发育中有重要的功能。此外,与REV-like基因相比,TB1-like基因存在更多的序列多态性,有可能应用于竹类植物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3.早竹笋microRNAs的克隆及其在出笋过程中的表达分析miRNAs与动植物的多个发育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上千个植物和动物的miRNAs已经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直接克隆的方法被分离和鉴定。但是,目前对于miRNAs在竹笋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和功能的认识还相当缺乏。本研究开展了与竹笋发育相关的miRNAs鉴定。首先,构建竹笋的small RNAs文库,文库所包含的克隆在100000以上,阳性克隆的比例约在87%左右;然后利用竹笋small RNAs文库,对部分small RNAs文库克隆进行测序,其中6个竹笋smallRNAs克隆序列与其他植物miRNAs同源,24个克隆序列没有检到同源序列,可能是竹笋新small RNAs。其次通过miRNAs芯片检测,对笋芽和鞭芽的miRNAs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3个miRNAs在笋芽中表达上调,12个miRNAs在鞭芽中表达上调。进一步的表达分析表明,osa-miR1561,osa-miR171b,osa-miR319a,Pp-miR168,Pp-miR169和Pp-miR894等miRNAs在竹笋发育的早期高度表达,暗示这些miRNAs在竹笋快速生长和发育中可能有重要功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9-05-01)
金群英,林二培,彭华正,桑庆亮,华锡奇[2](2007)在《早竹TB1同源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竹笋的形成和生长发育过程涉及侧枝形态发生,探讨侧枝发育有关基因在竹笋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对于阐明竹笋发育基因调控机制有重要意义。利用禾本科TB1同源基因在序列上的保守性,在基因上游的非编码区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早竹笋中克隆到一个1296bp的cDNA序列,该序列包含1个编码349个氨基酸的阅读框,在氨基酸水平上与玉米TB1相似性达64.7%,定名为PpTB1。序列分析比对表明,PpTB1基因的编码产物含有保守的SP区、TCP区和R区,属于基因家族的1个成员。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竹子TB1相似基因是玉米TB1基因的同源基因,且竹子TB1同源基因的分歧时间介于水稻和现有其他TB1同源基因之间。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笋、叶片和花中均有表达。原位杂交分析表明,PpTB1在笋的侧芽中表达较多。研究表明,PpTB1很可能与禾本科其他植物的TB1同源基因相似,在竹笋发育过程中,参与侧枝的形成。另外,TB1同源基因也可能在竹子分类和进化研究上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7年08期)
肖新超[3](2007)在《早竹TB1基因克隆及拟南芥转基因体系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拟南芥作为一种模式植物,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借助拟南芥不仅研究草本植物,而且也越来越多的用在木本植物研究当中。竹子作为木本植物当中最为特殊的植物,竹子的一些特性,为人们所关注。竹子顶端分生组织生长速度,为其它植物所不及。参照其它禾本科TB1同源基因,我们实验室从早竹中克隆TB1基因。本实验以早竹和拟南芥为对象,对载体构建进行研究,以原有转基因技术为基础改进拟南芥转基因方法,并取得了成功。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构建表达载体。人们对植物转基因通常采用把外源基因整合到表达载体上,通过表达载体转入植物而完成。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并在构建中间载体过程中对一些实验方法进行了优化,从而使得载体构建更为高效。2.拟南芥转基因方法改进。表面活性剂在拟南芥转基因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表面活性剂浓度的高低或者类型都会影响转基因效率。我们使用另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Jpx,代替silwet L-77,功效能和silwet L-77相媲美,甚至更好。拟南芥转基因后1-2天,改善农杆菌共培养条件,大大提高转基因效率。研究表明,拟南芥转基因后保持100%相对空气湿度,28℃温度有利于转基因效率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期刊2007-04-28)
早竹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竹笋的形成和生长发育过程涉及侧枝形态发生,探讨侧枝发育有关基因在竹笋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对于阐明竹笋发育基因调控机制有重要意义。利用禾本科TB1同源基因在序列上的保守性,在基因上游的非编码区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早竹笋中克隆到一个1296bp的cDNA序列,该序列包含1个编码349个氨基酸的阅读框,在氨基酸水平上与玉米TB1相似性达64.7%,定名为PpTB1。序列分析比对表明,PpTB1基因的编码产物含有保守的SP区、TCP区和R区,属于基因家族的1个成员。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竹子TB1相似基因是玉米TB1基因的同源基因,且竹子TB1同源基因的分歧时间介于水稻和现有其他TB1同源基因之间。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笋、叶片和花中均有表达。原位杂交分析表明,PpTB1在笋的侧芽中表达较多。研究表明,PpTB1很可能与禾本科其他植物的TB1同源基因相似,在竹笋发育过程中,参与侧枝的形成。另外,TB1同源基因也可能在竹子分类和进化研究上有重要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竹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林二培.早竹AP1/SQUA-、REV-、TB1-like基因的功能研究与竹笋microRNAs的克隆和表达分析[D].浙江大学.2009
[2].金群英,林二培,彭华正,桑庆亮,华锡奇.早竹TB1同源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林业科学.2007
[3].肖新超.早竹TB1基因克隆及拟南芥转基因体系的探索[D].浙江林学院.2007
标签:竹子(早竹); 竹子开花; MADS-box基因; AP1; SQUA-like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