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拟现象论文-马瑞洁

仿拟现象论文-马瑞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仿拟现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批评语用学,模因论,仿拟,社会用语

仿拟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马瑞洁[1](2018)在《模因论视域下“灰色”社会用语的仿拟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因基本的文化和信息单位,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模因论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可以为我们探讨语言进化问题提供新思路。从模因论的视角看,仿拟这种仿旧拟新的语言变异现象,本质上也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社会用语中普遍存在过度追求奇异而仿拟偏误的现象,这些"灰色"社会用语会产生一定的负面社会效应。以批评语用学为指导,在模因论的理论框架下,探讨"灰色"社会用语中的仿拟构成及模因传播,尝试阐释语言传播的规律及社会用语中模因的仿拟构成与策划。(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佳宁[2](2018)在《模因论视角下英汉广告语仿拟现象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修辞的运用是丰富广告语言的重要手段。而仿拟修辞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模仿人们熟知的语言来创造新的语句,以使语言生动活泼,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广告语中。国内外许多学者分别从语言学、词汇学、心理学,翻译学等对其进行过研究和分析,只有少数学者从模因论的角度研究仿拟,而将英汉两种语言的仿拟广告语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则更加空白。模因和仿拟的共同点在于模仿,因此本文以道金斯的模因论为理论基础,辅以海利根、布莱克摩尔以及何自然、谢朝群、陈琳霞等人的观点,将模因论作为理论框架对英汉广告语中的仿拟现象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在模因论的指导下,从书、杂志、报纸、网络及电视上选取了216条仿拟广告语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主要研究以下两个问题:(1)在模因的复制和传播阶段,英汉广告语仿拟现象有什么相同点?(2)在模因论视角下,英汉广告语仿拟现象有什么不同点?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英汉广告语中仿拟现象的形成会经历相同的模因复制与传播过程,并具有相同的易辨性、新颖性、一致性和临时性等特点。英汉广告语具有不同的模因系统,因而在同音异义词和押韵上的仿拟上有所差异。英语属于语调语言和拼写文字,通过改变拼写进行仿拟;而汉语属于声调语言,通过声调的区别和同音异形异义字进行仿拟。同时,英汉广告语的模因宿主不同,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西方人注重个人主义,多使用外向型表达方式,而中国人更注重集体主义,多使用内向型表达方式。本研究将模因论与仿拟修辞相结合,为仿拟广告语的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为读者解读英汉两种广告语提供了帮助,同时为广告制作人使用仿拟广告提供了可行性借鉴。(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晓红[3](2016)在《英语谚语中的仿拟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谚语寓意深刻、内涵丰富,但由于其数量众多,对语言学习者来说,记忆负担较大。本文从仿拟修辞的角度出发,对英语谚语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数量众多的英语谚语都是依照替换和层进两种模式仿拟而形成的,掌握谚语的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构成模式可以方便语言学习者对英语谚语的整理、理解和记忆。(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6年35期)

贾欣欣[4](2016)在《网络语言中“xx体”的仿拟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网络在中国不断普及,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交流方式。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汉语在网络的影响下出现了新的语言现象——“xx体”。2006年至2015年十年间网络页面中出现了一百叁十多个“xx体”,这些“xx体”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它的产生与发展符合新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还发现,网络页面中的“xx体”具有强烈的共性特征:仿拟性。“xx体”仿拟性背后隐藏的是网友建构“xx体”的规律,即网友运用仿拟修辞格建构“xx体”。运用仿拟修辞格建构的“xx体”使汉语表达幽默活泼个性十足,同时也帮助表达者发泄了不良情绪关注了社会现实。然而,“xx体”中不文明的语言现象也阻碍了汉语的正常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从职能部门、网络媒体和网络群众叁方面着手规范“xx体”语言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6-03-01)

周倩倩[5](2015)在《广告语中汉语成语仿拟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广告语中"活用"成语屡见不鲜。文章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广告语中汉语成语仿拟现象为研究对象,采取语料分析的方法,将描述与说明相结合、分析与归纳相结合,分析广告语中汉语成语仿拟的形成方式,并概括做出总结。(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5年10期)

江汝镠[6](2014)在《以模因视角分析英汉网络语言中的仿拟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模因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是人们日常工作、交往、娱乐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网络语言是一种广泛运用于网络中的特殊社会方言。生动诙谐、时尚便捷的网络语言,在年轻网民中广受青睐并得以光速传播。它的形成与传播可利用模因论来解释。对仿拟话语的研究,模因论可以作为一个新颖的切入点,有助于对网络语言中仿拟现象的理解,有助于对网络语言变异现象的理解以及对网络语言和仿拟的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宋瑶[7](2013)在《浅谈英语广告语中的仿拟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仿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在英语广告语中使用广泛,从而使广告形象生动、立意深刻,给消费者以过目不忘之感,使其产生购买欲望,最终达到促销和劝购的功能。文章阐述了广告、广告语和仿拟的定义,继而以仿拟在英语广告语中的运用形式——仿词、仿语和仿句——为框架,列举分析仿拟在英语广告语中应用的成功体例。(本文来源于《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黄艳[8](2013)在《广告仿拟现象的认知语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仿拟以其独特的认知语用效果在各类言语交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仿拟在广告中的应用尤为普遍,因为它可以在有限的时空内利用人们的背景知识创造新奇的表达效果,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仿拟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动态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大批中外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对仿拟修辞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不菲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对仿拟语言形式、特征及功能等方面的表层研究,从语用学和认知学角度对广告仿拟现象的深入剖析比较罕见。本文拟以认知语言学范畴的概念整合理论和语用学范畴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广告语言中的仿拟现象。概念整合理论的创始人Fauconnier认为,概念整合网络包括四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四个空间的概念通过跨域映射建立联系。首先,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属性进行跨域映射,然后通过组合、完善及精化叁个过程,有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并由此生成层创结构,产生新的意义。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对广告仿拟现象进行的认知层面的研究发现,心理空间的跨域映射是广告中的语音仿拟、词汇仿拟、句法仿拟和语意仿拟现象产生的内在机制,而在单一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中的概念整合而生成的层创结构是广告仿拟语言吸引读者眼球的根本原因。此外,本文还从顺应论视角对不同类型的广告仿拟现象进行了语用层面的探讨。始创于Verschueren的顺应论认为,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选择具有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叁个属性。本研究发现,广告语言的选择同样具有这叁个属性。其中,变异性和协商性赋予了广告语言较大的选择空间和变通余地、顺应性则使广告语言选择服务于目标受众。广告仿拟的产生是语境顺应的需要。能否打动消费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语言形式对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顺应性,而仿拟广告的语言和策略选择正是对由目标受众的心智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构建的语境的动态顺应的结果。概念整合理论和顺应论相结合的多维视角是诠释广告仿拟构建与理解机制的全新尝试,也是对两大理论本身的实用性和阐释力的一种有效验证。本文不仅从理论视域方面拓展了广告仿拟语言的研究,而且为人们创建和理解广告仿拟语言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3-05-10)

周娟,王宇燕[9](2013)在《网络流行的篇章仿拟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篇章仿拟现象是近年来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语用现象。从语用目的看,目前的网络型篇章仿拟可分四类:讽刺批判类、期望倡导类、抒情自嘲类和戏谑调侃类。跟传统的篇章仿拟相比较,网络型篇章仿拟具有鲜明的语用特性,即群体性、情绪性、现实性、娱乐性、随意性与时效性。篇章仿拟之所以能成为近年来深受人们追捧的流行现象,主要是受到网络介质、社会心理和宏观话语环境的推动。(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8期)

张毅[10](2013)在《相声中仿拟现象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声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这种以对话为主的表演方式,有着特殊的魅力,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仿拟,以“旧瓶装新酒”的特色在相声中起着表达意义和产生幽默的重要作用。相声语言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之前大部分研究都是从相声语言自身特点及发展过程进行,或者是利用语用中的关联理论对相声中的幽默进行分析。而对仿拟的研究也多限于词汇语用效果等层面,更没有人从认知层面对相声艺术中的仿拟进行研究。本文尝试用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阐述相声中的仿拟,以解释相声仿拟现象与意义的构建过程。本文的发现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进行分析,仿拟的仿体空间和本体空间总是相互作用的,在认知语境的作用下,促成各个空间概念产生关联,这些关联成为认知推理的基础,在合成空间里形成层创结构,即仿拟话语的隐含意义。其次,概念整合网络是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本文结合例子与图示,运用四个子网络各自的运作机制详细分析相声中的仿拟现象,揭示其认知过程。再次,本文将概念整合理论运用到相声仿拟的一种特殊形式-曲仿的研究中。本文发现概念整合理论的四空间模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相声中曲仿的解读机制,而仿体空间与本体空间则形成了彼此冲突的触发机制,必须建立第叁空间的关联才能对曲仿进行完整的解读,同时例析了背景区的建构对于理解曲仿的重要作用。最后,由于相声语言较大的随意性,不免出现一些不恰当的仿拟形式。通过概念整合来分析相声中仿拟的负偏离现象,揭示了其空间冲突和难以整合的特点。但文章也指出,由于相声语言幽默的需要,一些仿拟的负偏离现象也为听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对具体相声语料的分析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对相声中仿拟现象研究的可行性,从而为相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同时也扩大了概念整合理论的解释范围。(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3-04-20)

仿拟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修辞的运用是丰富广告语言的重要手段。而仿拟修辞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模仿人们熟知的语言来创造新的语句,以使语言生动活泼,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广告语中。国内外许多学者分别从语言学、词汇学、心理学,翻译学等对其进行过研究和分析,只有少数学者从模因论的角度研究仿拟,而将英汉两种语言的仿拟广告语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则更加空白。模因和仿拟的共同点在于模仿,因此本文以道金斯的模因论为理论基础,辅以海利根、布莱克摩尔以及何自然、谢朝群、陈琳霞等人的观点,将模因论作为理论框架对英汉广告语中的仿拟现象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在模因论的指导下,从书、杂志、报纸、网络及电视上选取了216条仿拟广告语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主要研究以下两个问题:(1)在模因的复制和传播阶段,英汉广告语仿拟现象有什么相同点?(2)在模因论视角下,英汉广告语仿拟现象有什么不同点?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英汉广告语中仿拟现象的形成会经历相同的模因复制与传播过程,并具有相同的易辨性、新颖性、一致性和临时性等特点。英汉广告语具有不同的模因系统,因而在同音异义词和押韵上的仿拟上有所差异。英语属于语调语言和拼写文字,通过改变拼写进行仿拟;而汉语属于声调语言,通过声调的区别和同音异形异义字进行仿拟。同时,英汉广告语的模因宿主不同,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西方人注重个人主义,多使用外向型表达方式,而中国人更注重集体主义,多使用内向型表达方式。本研究将模因论与仿拟修辞相结合,为仿拟广告语的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为读者解读英汉两种广告语提供了帮助,同时为广告制作人使用仿拟广告提供了可行性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仿拟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1].马瑞洁.模因论视域下“灰色”社会用语的仿拟现象[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

[2].刘佳宁.模因论视角下英汉广告语仿拟现象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3].李晓红.英语谚语中的仿拟现象[J].考试周刊.2016

[4].贾欣欣.网络语言中“xx体”的仿拟现象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

[5].周倩倩.广告语中汉语成语仿拟现象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5

[6].江汝镠.以模因视角分析英汉网络语言中的仿拟现象[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4

[7].宋瑶.浅谈英语广告语中的仿拟现象[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

[8].黄艳.广告仿拟现象的认知语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9].周娟,王宇燕.网络流行的篇章仿拟现象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10].张毅.相声中仿拟现象的认知研究[D].鲁东大学.2013

标签:;  ;  ;  ;  

仿拟现象论文-马瑞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