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廷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普外肝胆科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原发性肝癌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1、2、3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原发性肝癌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183-02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极高,针对该病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放化疗等,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手术技术的改良方法,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临床中,然而如单纯使用该手术方式,患者术后肿瘤的坏死率较低。有相关研究表明,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1]。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实施两者联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符合该病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23例。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1.23±8.25)岁,肿瘤直径2~7cm,平均直径(4.04±1.58)cm,肝功能Child分级为A~B级;观察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0.83±8.54)岁,肿瘤直径2~8cm,平均直径(4.12±1.42)cm,肝功能Child分级为A~B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术前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采用Seldinger技术于股动脉穿刺,在数字造影(DSA)的引导下,查看患者是否存在动静脉瘘,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血管分布情况、大小及具体位置进行确定,采用微导管选择性插入靶血管,在X线透视下,经导管缓缓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表阿霉素10~30mg,丝裂霉素10mg,卡铂25~100mg和5~20ml超液态碘化油的混悬液,根据肿瘤及肝动脉情况确定药物的使用剂量,术后常规给予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术后常规行腹部CT检查观察碘化油栓塞沉积情况,3~4周以后重复一次栓塞治疗。观察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TACE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在术后3周行RFA治疗,运用超声检查确定肿瘤情况以及穿刺点,行静脉复合麻醉,在超声引导下避开血管将电极针穿至肿瘤底部,连通治疗仪开关,病灶射频消融治疗时间为15min,结合肿瘤大小及位置可对时间进行调整,确保肿瘤细胞坏死,退针时注意加热,避免出现出血问题。术后对患者进行护肝、抗感染、增强免疫功能等后续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FP水平,临床治疗效果以及1、2、3年的生存率。(1)治疗效果分为4个等级,靶病灶全部消失,没有出现新病灶,肿瘤标志物维持正常状态在4周以上判定为完全缓解;肿瘤灶消退面积在50%以上,维持4周无新病灶出现判定为部分缓解;肿瘤消退面积低于50%或增大面积小于25%判定为稳定;肿瘤增大面积大于25%判定为进展。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后2个月采集患者静脉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FP、CA199、GGT。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系统对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显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后肿瘤复发相关指标
对照组血清AFP(135.12±18.58)ng/mL、CA199(67.35±8.56)U/L、GGT(122.78±12.34)U/L;观察组分别为(74.25±8.78)ng/mL、(35.31±5.23)U/L、(88.98±9.23)U/L。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23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6例,进展6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7.83%;观察组23例,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5例,进展3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2%;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第1、2、3年的生存率
对照组23例,第1年生存率为69.57%(16/23),第2年生存率为47.83%(11/23),第3年生存率为21.74%(5/23);观察组23例,第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61%(19/23)、60.87%(14/23)、34.78%(8/23)。结果显示,观察组第1、2、3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原发性肝癌(HCC)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采用肝肿瘤切除术以及肝移植治疗该病,但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诊断时都已为中晚期,导致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不足1/5,TACE是适用于中晚期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其可诱导肿瘤病灶缩小、坏死,但临床效果不显著,病灶坏死率较低[2]。RFA是在CT或者超声引导下,将消融针插入肿瘤内部,并通过高频电力产生的热量导致肿瘤组织脱水、坏死,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有相关研究表明,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比单纯使用TACE或RFA的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对46例患者分别实施单纯TACE治疗与TACE联合RFA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1、2、3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可明显降低肿瘤复发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富强,卢伟,杨超.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32(12):456-457.
[2]严翔,付必莽,唐波,等.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6,18(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