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基因论文-李晓倩

多效基因论文-李晓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效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NA疫苗,结核分枝杆菌,串联表达,表达分析

多效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倩[1](2017)在《抗耐药结核多效基因工程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抗耐药结核重组质粒DNA疫苗p IEMKMAGP,并初步评价其免疫效果,为临床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法:(1)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结核分枝杆菌表面抗原MPT64、Ag85B基因编码区和野生型kat G基因编码区,以及穿孔素PRF1、颗粒溶素GNLY基因编码区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 IRES2-EGFP中,构建抗结核多基因真核串联表达载体p IEMKMAGP(MPT64-Ag85B/kat G/GNLY-PRF1);(2)利用电转化的方法,将质粒p IEMKMAGP转化耻垢分枝杆菌制备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菌苗;(3)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质粒p IEMKMAGP转染293T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4)质粒p IEMKMAGP免疫接种C57BL/6小鼠和SD大鼠,ELISA试剂盒检测IL-12和IFN-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构建了抗耐药结核多效基因工程DNA疫苗p IEMKMAGP(MPT64-Ag85B/kat G/GNLY-PRF1);(2)成功制备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菌苗;(3)目的基因MPT64/Ag85B、kat G、GNLY/PRF1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融合蛋白MPT64/Ag85B、融合蛋白GNLY/PRF1成功表达,且融合蛋白MPT64/Ag85B可分泌表达;(4)目的基因MPT64/Ag85B、kat G、GNLY/PRF1在C57BL/6小鼠组织器官m RNA水平上有一定表达,但蛋白水平上未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5)质粒p IEMKMAGP免疫接种SD大鼠中外周血血清中的IL-12和IFN-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1)抗耐药结核真核表达质粒p IEMKMAGP(MPT64-Ag85B/kat G/GNLY-PRF1)作为DNA疫苗能够在细胞水平上有效表达,有望为进一步开发新型的抗结核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2)本研究构建的抗耐药结核DNA疫苗p IEMKMAGP(MPT64-Ag85B/kat G/GNLY-PRF1)可以引起IL-12和IFN-γ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7-05-01)

闵诗诗[2](2016)在《吸烟与饮酒多效基因遗传位点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持续吸烟和过度饮酒是现今世界上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酒精依赖和尼古丁依赖是促成发病和死亡的两大主要因素,属于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影响的复杂疾病,两者表现出高度的共患病现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联性,但是他们的关联本质还不清楚。尽管传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鉴定了一些与酒精和尼古丁依赖相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但是这些SNPs仅仅只解释了部分估计的遗传力。在本项研究中,我们运用最新的遗传基因多效性统计方法分析现有的GWAS数据,用来系统的探索吸烟行为(吸烟开始,吸烟开始年龄,每天吸烟数量)与饮酒行为(饮酒,酒精消耗)之间共享的遗传多效位点。首先,使用分层Q-Q图来表现饮酒行为和吸烟行为的多效基因富集情况。饮酒和吸烟行为各表型的分层Q-Q图曲线表示饮酒和吸烟数量、吸烟开始存在显着多效富集,饮酒和吸烟开始年龄多效富集不明显。酒精消耗和吸烟行为各表型的分层Q-Q图曲线表示酒精消耗和吸烟开始之间存在部分多效富集情况,与吸烟数量之间有少许的多效富集,但是与吸烟开始年龄之间表现出不存在富集。运用条件错误发现率(cFDR)方法,结合独立的吸烟行为各表型和饮酒行为各表型的GWAS样本,我们鉴定了17个位点与吸烟行为有关,36个位点与饮酒行为有关,阈值为condFDR≤0.05。共发现有14个位点与吸烟和饮酒两者同时相关(conjFDR≤0.05),其中4个SNPs(rs6265,rs11783438,rs1564499,rs11784248)分别位于BDNF基因、CSMD1基因、ADAMTS7基因和SGCZ基因区域。这四个基因上的一些变异位点曾在大样本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被报道分别与吸烟行为各表型表现出边缘显着性。我们的研究充分验证了这些边缘显着结果,还发现这些基因同时可能与饮酒行为有关,可能对烟碱依赖和酒依赖共患病的了解有重要意义。剩余的10个多效基因位点均被鉴定与吸烟行为和饮酒行为可能相关。发现的这些基因位点可能不一定反映真实的遗传多效性,但是,这些共享位点可能是尼古丁依赖与酒依赖潜在的共同基础,需要在更大更详细的表型样本中进行探索以及进一步的实验工作来阐明这些发现的生物学基础。总之,我们的研究使用最新的遗传多效基因发现方法鉴定了一些与吸烟行为和饮酒行为相关的新的常见基因变异,而这些新的位点在传统GWAS方法分析中没有被发现。鉴定的多效基因位点表明尼古丁依赖和酒依赖之间潜在的共同病理机制,对尼古丁依赖和酒依赖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3](2015)在《中国科学家发现让农作物抗热又高产的“多效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农作物绝收的风险越来越高。如何让农作物抗热、抗病又高产?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束手无策"。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课题组,发现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多效基因"——ER基因,它既能让农作物耐高温、抗病、高产,又能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本文来源于《福建稻麦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宋全昊,刘路平,李法计,田芳慧,孙道杰[4](2013)在《小麦穗部发育多效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麦育种材料中首次发现一种穗部发育萎缩且花器官明显退化,但茎、叶等其他器官发育正常的突变体sda1(spike development atrophy 1)。用显微镜观察突变体sda1的花器官,用碘-碘化钾鉴定其小孢子育性;以‘陕麦94’为父本,突变材料sda1为母本构建F2群体,调查各主要农艺性状,灌浆期测定穗部及穗下茎可溶性糖含量、旗叶光合性能(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对该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利用SSR微卫星标记,通过混合分离分析(BSA)和群体连锁分析进行基因定位,进一步探索该基因功能。结果表明:(1)小麦突变体sda1雄蕊发育畸形,雌蕊发育萎缩,小孢子几乎全部丧失育性。(2)对突变体sda1原株系中表型正常植株的后代分离统计分析结果证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并命名该基因为SDA1。(3)在F2群体中,突变株抽穗期较正常株延迟4d;穗部及穗下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着高于正常株30.6%和11.0%,但突变株与正常株的抽穗持续时间(均为8d)和光合性能无显着差异。(4)经基因定位分析初步确定SDA1位于小麦6B染色体WMC398和BARC136标记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2cM和2.1cM。推测认为,SDA1是一个控制抽穗期与器官发育的多效基因,且该基因突变影响植株的糖分转化与利用。(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颜晓凤[5](2012)在《白人女性骨几何学参数和四肢瘦体重多效基因的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较大的老年性复杂疾病,它所具有的特征是低骨量与低骨质并且易于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除骨密度而外,骨几何学参数也是一个重要的诊断骨折的危险因子,它在决定骨强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显示股骨颈骨几何学参数(FNGPs)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很大程度上的相关,股骨颈骨几何学参数包括有骨直径(Sub-Periosteal Diameter, W)、截面系数(Section Modulus,Z)、截面面积(Cross-Section Area, CSA)、皮质内直径(Endocortical Diameter, ED)、皮质厚度(Cortical Thickness, CT)和曲率(Buckling Ratio, BR)。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骨骼肌数量和力量减少,引发肌力下降、骨折、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肌肉减少症常用的衡量标准是瘦体重,许多研究显示四肢瘦体重(ALM)相对于全身瘦体重而言,是一种更好的能预测运动能力与相关疾病的方法。四肢瘦体重是由胳膊与腿部的瘦体重所组成,这里我们采用四肢瘦体重作为瘦体重的研究表型。骨质疏松症与肌肉减少症都具有很高的遗传率。有相关研究指出,这两种疾病往往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同时发生。因此股骨颈骨几何学参数与四肢瘦体重是一对生物学相关的性状,并对骨强度与骨折风险都起决定性作用,先前的研究指出FNGPs与ALM可能存在很高的遗传相关并可能存在某些共同的遗传因素。但对二者起作用的具体的基因/SNPs基本上还是未知数。全基因组双变量关联研究(GWAS)是一种很有效的鉴定同时影响两种相关表型的基因/SNPs的方法。相对于单变量关联研究而言,全基因组双变量关联研究通过合并关联信息显着地提高了统计功效,并且能够鉴定单变量关联研究所不能发现的微效基因/SNPs。为鉴定同时影响FNGPs与ALM的多效基因/SNPs,我们在初始人群为1728个白人女性和802个中国人女性中展开了全基因组双变量关联研究。本研究鉴定出了rs4978766, rs12351693, rs2274926, rs4978378及rs4978765这5个SNPs都位于CTNNAL1(钙粘蛋白相关蛋白)基因上,FNGPs-ALM双变量GWAS初始p值介于2.15×10-6到9.91×10-6之间。随后,这5个SNPs在中国女性人群中得以验证,验证p值都小于0.05,介于0.013到0.047之间。用荟萃分析方法合并p值,发现合并的p值更小,范围介于1.45×10-6到5.20×10-6之间。然而,这些SNPs在白人男性中未有出现关联,上述SNP双变量相应的原始p值介于0.053到0.253之间。我们还鉴定出了,rs2015621, rs4959869, rs4959861, rs9378813, rs13194192及rs9378381这6个SNPs都位于基因C6orfl45(6号染色体开放读码框145)上,其中SNP rs2015621与FNGPs中叁种表型和ALM都存在关联(其中ALM-CSA相关p值为1.63×10-8, 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p为0.015; ALM-CT初始相关p值为4.73×10-8, 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p为0.043;ALM-Z初始相关p值为3.49×10-7,不能通过多重检验校正,但在中国女性人群的验证p值为0.031,荟萃分析合并p值为2.12×10-7)。但这个SNP在白人男性中未发现FNGPs与ALM双变量相关性,ALM-CSA相应的原始p值为0.800;ALM-CT相应的原始p值为0.993;ALM-Z相应的原始p值为0.474。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CTNNAL1与C6orfl45基因是控制FNGPs与ALM的潜在性别特异性多效基因,先前的研究指出CTNNAL1基因在骨几何学及ALM中起双重作用,因此我们的研究得到了相关文献的支持,具有可靠性。C6orfl45基因在骨代谢及肌肉中的作用还未知,有关其在FNGPs与ALM方面的相关性还依赖于后续研究。(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王驰[6](2012)在《骨质疏松症与肌肉减少症的多效基因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老年人中,尤其是老年女性中,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是两种紧密相关的复杂疾病,都属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功能以及衰老等方面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遗传学上和功能学上都息息相关。由于激素水平的下降,尤其是雌激素的下降,使得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在绝经后的女性中的危害更加严重。股骨颈抗压强度指数(CSI)是近年提出来用来评估骨强度的一个参数,它基于生物力学的角度,融合多种因素来提高对髋部骨折的评估能力。四肢瘦体重(ALM)则通常作为诊断肌肉减少症的标准。研究表明CSI和ALM可能具有较高的遗传相关性,但是目前对两者的共同调节机制以及相关的基因/SNP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一直以来,大部分GWAS研究都是采用单变量的研究方案,仅能检测某单一表型的遗传决定因素,而双变量分析与之相比在检测多效基因方面有更高的统计效力。本研究在1728个无血缘关系的白人女性中进行了对CSI和ALM初始双变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随后在825个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女性中进行了验证分析。通过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我们测量出了样本的股骨颈(FN)处的骨密度(BMD)、骨大小以及ALM,利用公式:CSI=(FN BMD×FNW)/Weight计算出CSI的值。采用Affymetrix公司的人类基因组SNP6.0分型芯片,我们对约90万个SNP进行了基因分型,其中的746,709个SNP通过R软件进行了后续的双变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3个SNP可能与CSI以及ALM同时相关,其中SNPrs11665492都位于基因NDUFV2的上游区域,它的双变量分析初始p值为:1.88×10-8; rs10225647则位于基因FAM3C的内含子序列上,它的初始p值是5.78×10-8,它们都达到了全基因组显着水平;rs12878930位于ESRRB基因的下游区域,它初始p值是8.79×10-7,同时在汉人女性中的验证结果为0.003,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经过合并p值分析后也达到了全基因组显着水平。前人的功能学研究结果表明,NDUFV2基因可能同时对CSI和ALM产生影响;然而FAM3C基因和ESRRB基因的具体功能还不太清楚。我们的研究表明,NDUFV2基因、FAM3C基因和ESRRB基因的多效性会引起CSI和ALM的变化,为后续的功能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对骨质疏松症以及肌肉减少症的病理研究有重要意义,并且为实现它们的临床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聂珊[7](2012)在《多效基因RANKL对股骨颈抗压强度指数和体重指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性全身骨骼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骨密度(BMD)是决定骨强度的重要风险因子,但只能解释50%-70%的骨强度变异,因此许多其它的替代表型被用于预测骨折风险,近年来股骨颈抗压强度指数(CSI)成为评估髋部骨折风险的重要指数。体重指数是肥胖症的重要研究表型。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鉴定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的方法是单变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然而,单变量分析忽略了基因的多效性,很难发现多效性基因及弱效应的遗传因子。骨质疏松症和肥胖症是两个紧密相关的疾病,研究证明CSI与BMI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对同时影响这两种表型的SNP位点或基因还知之甚少。为了鉴定同时影响CSI与BMI的基因,我们在一个大样本的中国人群中进行了双变量GWAS分析。本研究初始人群为1627位无血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人,其中男性802位,女性825位。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了样本的股骨颈处的骨密度与骨大小,据此计算出CSI;采用身高体重仪测量他们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出BMI。基因分型采用的是Affymetrix公司GeneChip Human Mapping SNP6.0芯片,经基因分型共测定出约90万个SNP,其中有689368个被用于后续的关联分析研究。然后用R软件进行基于线性模型的双变量回归分析,检测某个SNP同时与CSI和BMI的关联度。最后发现有81个SNP的p<1×10-4,当中p<1×10-5的SNP有16个,分别是rs927623,rs2388001,rs17536071,rsl2868231, rs17536002, rs1324005, rs9315919, rs16881912, rsl2864265, rs9590697, rs912423, rs377046, rs3862738, rs7316953, rs720824, rs7633246,它们的初始p值范围从2.42×10-6到9.63×10-6。其中有两个SNP位于SEMA5A基因内含子上,一个SNP位于PEX2基因下游。值得关注的是有12个紧密相连的SNP位于一个单体型块(Haplotype block)中,这一组12个邻近的SXP的长度约90kb,均位于13q14.11,在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11(TNFSF11)基因(或称RANKL基因)上游约50kb处。通过在2286个美国白人人群中对这16个SNP进行验证分析,发现有10个SNP得到了验证,验证p值小于0.05,分别是rs927623, rs17536071, rsl2868231, rs17536002, rs1324005,rs9590697, rs912423, rs3862738, rs7316953, rs720824,验证p值范围从0.007到0.050。它们均位于TNFSF11基因上游约50kb处。前期生物学研究显示TNFSF11基因与骨代谢、破骨细胞分化有关,也与脂肪代谢、体重有关。本学位论文首次发现TNFSF11基因可能是CSI和BMI共享的遗传因子,大大加深了我们对骨质疏松症与肥胖症共同分子遗传机理的认识,并为今后的同类型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2-03-01)

李生平,段远霖,陈志伟,官华忠,王传蕾[8](2011)在《水稻生长发育多效基因DDF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中存在许多多效性基因,它们在调控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在籼稻育种材料中发现了一个植株显着矮化且花器官明显变异的突变体ddf1(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1)。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由单基因隐性突变所致,这说明该基因是一个同时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的多效性基因,暂命名为DDF1。为了定位该基因,将ddf1杂合体与热带粳稻品种DZ60杂交,建立了F2定位群体,利用水稻RM系列微卫星标记,通过混合分离分析(BSA)和小群体连锁分析,将DDF1初步定位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RM588和RM587标记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8 cM和2.4 cM。进一步利用已经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在初步定位的区间内开发新的SSR标记,将DDF1定位在165 kb的区间内。该结果为克隆DDF1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1年12期)

李生平[9](2011)在《水稻生长发育多效基因DDF1与锌指基因ZOS11-11的功能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有关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遗传研究已经很深入,但是对同时调控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的多效基因的研究还不多见。本课题组发现了一个植株矮化且花器官变异的新突变体ddf1(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1),并将DDF1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染色体上一个60kb的区域内。SUPERMAN-like (SUPL)是一类单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同源查找,我们从水稻中克隆了一个SUPL基因ZOS11-11。在此基础上,我们对DDF1及ZOS11-11的功能与表达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 DDF1的功能和表达分析(1)突变体的形态特征:突变体ddf1的营养生长与花器官发育均明显异常。在营养生长阶段,其营养器官均明显细小,节间和叶片的细胞体积变小、数目减少;在生殖发育阶段,其一、二次枝梗数和小穗数明显减少,穗长相应变短,小穗内外稃不能完全闭合,浆片转变为稃片,雄蕊部分或完全转化为雌蕊,雌蕊畸形。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ddf1的各花器官原基都可以正常形成,但是不能正常发育。(2)目标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进一步精细定位将DDF1基因锁定在一个45kb的区域内。序列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的一个F-box基因发生了单碱基突变,导致其中的Arg251变为Tyr251。因此,将该基因作为DDF1的候选基因。遗传互补试验和反义RNA试验结果证实了该F-box基因就是DDF1基因。此外,过量表达DDF1的转基因水稻的营养生长基本正常,但其花器官发育明显异常。(3)基因表达分析: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DDF1在水稻各组织器官中都有表达,在0.5-1cm长的茎尖中表达最高,在根、茎、叶中表达较高,而在节间中表达较低;一些花器官特征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突变体中有明显的上调或下调,随后利用原位杂交进一步进行验证,与定量PCR结果一致,并且一些花器官特征基因的表达区域扩展,说明DDF1可能通过影响花器官特征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作用区域来调控花器官的发育;一些细胞分裂及延伸标记基因在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这暗示DDF1在细胞分裂及延伸中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2.ZOS1l-11的功能和表达分析ZOS11-11位于水稻第11号染色体上,编码245个氨基酸;进化及保守序列分析显示,ZOS11-11具有与其它SUPL蛋白序列相同的功能结构域。定量PCR分析与GUS表达分析表明,ZOSll-ll几乎在水稻所有的组织、器官中都有表达。据此推测,ZOS11-11可能参与了水稻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的调节。然而,提高水稻植株中ZOS11-11的表达量并没有明显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这些结果为ZOS11-11基因的后续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1-10-01)

郑磊磊[10](2011)在《水稻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多效基因DDF1的表达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水稻生长发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水稻花器官突变体是研究生殖生长,特别是花发育有关基因的功能及其互作的好材料。本课题组在水稻育种材料中获得了一个植株明显矮化、叶片短而细、花器官明显变异的突变体ddf1(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1)。该突变体花器官的典型特征为:两枚浆片转变为稃片;雄蕊部分或全部雌蕊化。据此推测DDF1基因是维持水稻正常营养生长与花器官发育的重要多效基因。本论文以ddf1为材料分析了DDF1基因的表达特征与功能,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通过构建DDF1基因启动子的GUS表达载体pDDF1并转化水稻品种中花15的愈伤组织,获得了48个转基因株系。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阶段,DDF1基因在水稻的根、叶和茎中都有强表达,但在顶端分生组织中没有检测到DDF1基因的表达。进入生殖发育阶段后,在幼穗与枝梗中都可以检测到DDF1基因较强表达。在发育成熟小花的浆片和雄蕊中DDF1的表达较强,内外稃和雌蕊中DDF1的表达较弱。说明DDF1在营养生长以及生殖生长的整个过程都有表达,是一个调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多效基因。(2)构建了ubiquitine启动子的过量表达载体pTCK303:DDF1并转化水稻愈伤,获得46株转基因株系。过量表达载体转基因植株(T0)的初步表型分析显示,它的表型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变化。我们利用Q-PCR进一步分析DDF1在不同转基因株系的表达水平,发现5个转基因植株的DDF1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考虑到T0代转基因植株表型没有明显变化,我们拟定对T1代中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植株中DDF1表达水平与其表型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与分析。(3)构建了DDF1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pCAMBIA1302-GFP-DDF1,将该载体转入农杆菌后侵染幼嫩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DDF1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部位。结果表明DDF1-GFP融合蛋白在细胞核中特异表达,推测DDF1为核定位蛋白。(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1-04-01)

多效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持续吸烟和过度饮酒是现今世界上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酒精依赖和尼古丁依赖是促成发病和死亡的两大主要因素,属于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影响的复杂疾病,两者表现出高度的共患病现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联性,但是他们的关联本质还不清楚。尽管传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鉴定了一些与酒精和尼古丁依赖相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但是这些SNPs仅仅只解释了部分估计的遗传力。在本项研究中,我们运用最新的遗传基因多效性统计方法分析现有的GWAS数据,用来系统的探索吸烟行为(吸烟开始,吸烟开始年龄,每天吸烟数量)与饮酒行为(饮酒,酒精消耗)之间共享的遗传多效位点。首先,使用分层Q-Q图来表现饮酒行为和吸烟行为的多效基因富集情况。饮酒和吸烟行为各表型的分层Q-Q图曲线表示饮酒和吸烟数量、吸烟开始存在显着多效富集,饮酒和吸烟开始年龄多效富集不明显。酒精消耗和吸烟行为各表型的分层Q-Q图曲线表示酒精消耗和吸烟开始之间存在部分多效富集情况,与吸烟数量之间有少许的多效富集,但是与吸烟开始年龄之间表现出不存在富集。运用条件错误发现率(cFDR)方法,结合独立的吸烟行为各表型和饮酒行为各表型的GWAS样本,我们鉴定了17个位点与吸烟行为有关,36个位点与饮酒行为有关,阈值为condFDR≤0.05。共发现有14个位点与吸烟和饮酒两者同时相关(conjFDR≤0.05),其中4个SNPs(rs6265,rs11783438,rs1564499,rs11784248)分别位于BDNF基因、CSMD1基因、ADAMTS7基因和SGCZ基因区域。这四个基因上的一些变异位点曾在大样本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被报道分别与吸烟行为各表型表现出边缘显着性。我们的研究充分验证了这些边缘显着结果,还发现这些基因同时可能与饮酒行为有关,可能对烟碱依赖和酒依赖共患病的了解有重要意义。剩余的10个多效基因位点均被鉴定与吸烟行为和饮酒行为可能相关。发现的这些基因位点可能不一定反映真实的遗传多效性,但是,这些共享位点可能是尼古丁依赖与酒依赖潜在的共同基础,需要在更大更详细的表型样本中进行探索以及进一步的实验工作来阐明这些发现的生物学基础。总之,我们的研究使用最新的遗传多效基因发现方法鉴定了一些与吸烟行为和饮酒行为相关的新的常见基因变异,而这些新的位点在传统GWAS方法分析中没有被发现。鉴定的多效基因位点表明尼古丁依赖和酒依赖之间潜在的共同病理机制,对尼古丁依赖和酒依赖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效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倩.抗耐药结核多效基因工程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7

[2].闵诗诗.吸烟与饮酒多效基因遗传位点的鉴定[D].湖南师范大学.2016

[3]..中国科学家发现让农作物抗热又高产的“多效基因”[J].福建稻麦科技.2015

[4].宋全昊,刘路平,李法计,田芳慧,孙道杰.小麦穗部发育多效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J].西北植物学报.2013

[5].颜晓凤.白人女性骨几何学参数和四肢瘦体重多效基因的鉴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王驰.骨质疏松症与肌肉减少症的多效基因鉴定[D].湖南师范大学.2012

[7].聂珊.多效基因RANKL对股骨颈抗压强度指数和体重指数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

[8].李生平,段远霖,陈志伟,官华忠,王传蕾.水稻生长发育多效基因DDF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J].遗传.2011

[9].李生平.水稻生长发育多效基因DDF1与锌指基因ZOS11-11的功能与表达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

[10].郑磊磊.水稻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多效基因DDF1的表达与功能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

标签:;  ;  ;  ;  

多效基因论文-李晓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