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组装论文-刘鑫,王斌,姚晓雨,郑永辉,范春玲

病毒组装论文-刘鑫,王斌,姚晓雨,郑永辉,范春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毒组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噬(Autophagy),自噬相关基因3(Atg3),埃博拉病毒(EBOV),囊膜蛋白(GP)

病毒组装论文文献综述

刘鑫,王斌,姚晓雨,郑永辉,范春玲[1](2019)在《自噬相关基因Atg3在埃博拉病毒组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噬是真核细胞清除胞内冗余物质的降解机制,也是细胞针对病原体入侵的一种天然免疫机制。自噬相关基因3(Autophagy-related gene 3,Atg3)在细胞自噬发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为研究Atg3对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组装的影响,本研究首先根据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携带有Atg3基因靶向向导RNA(guide RNA,gRNA)、表达Cas9的重组质粒pSpCas-Atg3,将此质粒转染至人胚胎肾细胞293T中,之后采用流式分选结合有限稀释法筛选单细胞克隆。细胞基因测序及Western Blot试验表明成功获得了Atg3基因敲除的细胞系。在Agt3基因敲除细胞系和野生型细胞中分别共同转染表达EBOV囊膜蛋白(Glycoprotein,GP)和基质蛋白的重组质粒,包装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同时在两种细胞中组装整合有EBOV的重组HIV假病毒,获得的假病毒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通过测定报告基因的活性判定病毒对细胞的侵入能力。结果显示Atg3基因缺失后,VLP所整合的GP蛋白显着增多,假病毒对细胞的侵染能力也明显增强(P<0.001),表明Agt3能够负调控EBOV的组装和入侵。本研究为开发新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石磊[2](2019)在《新研究观测到病毒“组装”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美国科研团队日前发表报告说,他们首次实时观测到了单个病毒的“组装”过程,这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毒形成的机制,从而开发出消灭病毒、治疗相关疾病的新方法。生物学界目前已知病毒的具体结构,但尚不清楚这一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此前相关研究都是利用模型来推测形(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9-10-09)

叶跃天,郇文彬,陈欢,钱莺娟,JUNG,Yong-sam[3](2019)在《黄连素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和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Western blot、qRT-PCR、噬斑形成试验等方法检测细胞病变、病毒增殖水平、细胞中病毒蛋白水平与基因水平表达来探究黄连素是否具有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活性,并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的标志蛋白PARP1、caspase7以探究黄连素是否影响病毒引起的细胞凋亡。结果显示,黄连素明显抑制了PEDV在Vero细胞中引起的细胞病变,明显降低了细胞内与上清中的病毒粒子的产生。在后续研究中,发现黄连素抑制了PEDV的复制和组装阶段,对病毒的吸附、入胞、释放的过程并没有明显影响。另外,检测了细胞凋亡的标志蛋白PARP1和caspase7,发现黄连素下调了PARP1、caspase7的剪切,减弱了PEDV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表明,黄连素具有抗PEDV活性,并抑制PEDV的复制与组装阶段,可作为一种针对PEDV感染的潜在抗病毒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莫亚霞,宋品,穆素雨,董虎,曹随忠[4](2019)在《A型塞内卡病毒衣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五聚体的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A型塞内卡病毒(SVA)衣壳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并组装为五聚体,本试验以带His标签和SUMO(小泛素样修饰系统)标签的pSMK及pSMA为载体,将塞内卡病毒衣壳蛋白基因VP0、VP1和VP3构建为重组质粒pSMA-VP0、pSMK-VP1、pSMK-VP3,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对其进行共表达并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包括诱导温度、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前细菌D_(600)值以及诱导时间,纯化后获得SVA衣壳蛋白后进行免疫印迹分析,之后利用His-SUMO蛋白酶切除标签蛋白,在体外进行组装和鉴定。结果,A型塞内卡病毒衣壳蛋白VP0、VP1、VP3在20℃下、D_(600)值为1.1、 IPTG浓度为0.4 mmol/L、诱导12 h后蛋白表达效果最好。经超声破碎、镍柱纯化后获得VP0、VP1、VP3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目的蛋白能与SVA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实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动态光散射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显示,去除His-MUMO后还原天然构象的目的蛋白可组装成五聚体。上述研究结果为制备SVA病毒样颗粒奠定了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宋金奇[5](2018)在《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组装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样颗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我国华东地区出现了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疫情。截止到2017年,我国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共1398例,死亡约500人,病例覆盖我国20多个省市地区。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疾病防控措施,但是H7N9禽流感病毒致人发病的病例至今仍有散在发生。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于安全且高效的新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开发,成为H7N9亚型禽流感防控的关键。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是一种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它具有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以及不易失活等优点,使其在病毒疫苗开发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全世界已有大量关于VLPs的研究报道,其中人类乳头瘤病毒样颗粒(HPV VLPs)疫苗已经成功上市,预示着病毒样颗粒疫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禽流感病毒样颗粒疫苗不含病毒核酸,使用时没有生物安全风险,而且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并对同型的异源病毒提供免疫保护,是目前最有希望替代现有禽流感疫苗的候选疫苗。因此,禽流感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本研究首先对我国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状况进行广泛流行病学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流行毒株作为疫苗用毒株,将其主要结构蛋白HA基因、NA基因和M1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全基因合成作为抗原基因,然后将HA基因和M1基因通过常规酶切克隆方法连接到pYBDM-IM转移载体中,将NA基因通过常规酶切克隆方法连接到pUCDM-XIGP转移载体中,将得到的重组转移载体通过酶切鉴定,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特异性目的条带,说明重组转移载体已经构建成功,并将其测序进一步验证抗原基因是否正确。将验证正确的两种转移载体pYBDM-IM-HA-M1和pUCDM-XIGP-NA,通过转座和位点特异性重组的方法同时重组到SW106Am/asd~-/InvC~+感受态细胞中,采取抗性筛选、蓝白斑筛选和菌液PCR等方法筛选阳性重组菌液,将得到的阳性重组菌液命名为Am-HA-NA-M1-IM-XIGP。将重组菌液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细菌感染方法直接感染Sf9昆虫细胞,收获重组病毒BV-HA-NA-M1-IM-XIGP,因为重组病毒同时携带GFP和mCherry两种报告基因,因此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同时观察到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收集病毒感染的Sf9细胞上清提取病毒基因组DNA,并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基因组DNA均PCR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这说明HA基因、NA基因和M1基因已经成功重组至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另外,收集病毒感染的Sf9细胞沉淀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用叁种目的基因各自携带标签的特异性抗体检测HA蛋白、NA蛋白和M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63KD、53KD和29KD的蛋白条带,说明H7N9亚型禽流感的HA蛋白、NA蛋白和M1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成功得到表达。将重组病毒大量感染Sf9昆虫细胞,5天后收集病毒感染细胞进行蛋白质纯化,然后将纯化的蛋白质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直径大小为80~120nm的病毒样颗粒结构。这说明,M1、NA和HA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得到了很好地表达,并且组装成了VLPs结构。这进一步说明了,本研究成功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生产了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样颗粒,为以后生产和制备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期刊2018-12-01)

王萍[6](2018)在《嵌合型轮状病毒与肠道病毒71型病毒样颗粒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与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感染性腹泻与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疾病,这两种疾病一直占据我国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前两位,不但严重威胁着婴幼儿的健康及生存质量,而且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医疗卫生资源,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庞大的经济负担。据研究表明,60%的5岁以下婴幼儿感染性腹泻是由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则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市场上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及EV71型感染的特效药物,接种相应疫苗仍然是预防其感染的最有效方式。因此,发展能同时预防这两种病毒感染的双价疫苗十分必要。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因其缺乏核酸基因组和具有完全免疫原性正成为高效安全的新一代候选疫苗。本实验室在前期已经通过同时表达轮状病毒的衣壳蛋白VP2、VP6和VP7成功构建了轮状病毒样颗粒,其稳定性和真实病毒粒子相似,但是其诱导免疫反应的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研究发现,VP4在轮状病毒入侵进入小肠上皮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表达VP2、VP4、VP6和VP7的病毒样颗粒能够更加有效的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提高黏膜免疫水平和系统免疫水平;此外,前期工作还表明,将全长EV71 VP1替换掉RV-VP2 N端的92个氨基酸后,融合蛋白依然能与VP6、VP7包装成病毒样颗粒。本研究首先通过PCR技术获得了EV71 VP1和RV VP2、VP4、VP6、VP7基因,并将EV71 VP1和截短的RV VP2进行融合得到ER1,2基因,将各个目的基因分别克隆至转移载体pYBDM-IM和pUCDM-XIGP,然后运用Multi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同时携带EV71 VP1和RV VP2、VP4、VP6、VP7的重组杆状病毒,转染Sf9昆虫细胞,观察到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并在细胞中成功表达了相关基因蛋白,利用Western Blot鉴定了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对蛋白进行纯化,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VLPs的结构。结果显示ER1,2、VP2、VP4、VP6、VP7蛋白大小分别为127 KD、104 KD、88KD、46 KD、38 KD,蛋白条带较为单一且蛋白大小与预期一致,由此可见病毒样颗粒的相关基因已正确表达。通过该方法获得的VLPs并不是分别对肠道病毒样颗粒和轮状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和纯化,再将二者混合,而是制备了嵌合型的双价病毒样颗粒,充分发挥了杆状病毒多基因表达系统优势,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研究充分利用轮状病毒样颗粒的纳米特性及其VP2基因能够携带较大外源蛋白的特点,将引起手足口病毒重症的肠道病毒EV71的主要抗原VP1与截短后的轮状病毒衣壳蛋白VP2融合,同时将RV VP4基因展示在中间层,将RV VP4、VP7基因展示在外层,获得嵌合型双价病毒样颗粒,为制备同时抗手足口病毒和轮状病毒腹泻的双价疫苗奠定了前期的实验基础。该研究思路和方法能够更进一步拓展病毒样颗粒疫苗的设计思路,对构建其他多价病毒样颗粒疫苗具有借鉴意义,为获得能同时抗手足口病和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双价病毒样颗粒疫苗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期刊2018-12-01)

张素姣,王东亮,李萌,蒋一凡,湛洋[7](2019)在《Loop EF区嵌合猪细小病毒B细胞表位对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样颗粒组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Loop EF是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的重要Loop结构,然而它在PCV2组装过程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模拟PCV2病毒样颗粒(VLPs)3D结构,比较分析PCV2和PCV1、PCV3的氨基酸序列以及预测Loop EF的突变位点,筛选出PCV2 Loop EF中可供外源表位替换或插入的capsid表面位点,即第133位丙氨酸。探索性地针对该位点设计3个突变体,分别为猪细小病毒1型(PPV1)B细胞线性表位(228QQITDA233)插入PCV2 Cap第132和133位氨基酸、第133和134位氨基酸之间及替换第133位氨基酸。利用over-lap PCR等技术构建上述3个突变体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并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3个突变体蛋白,最后在体外进行VLPs组装,电镜结果显示3个突变体蛋白均可体外组装成完整的VLPs。结果表明,Loop EF中第133位丙氨酸的替换或插入外源表位突变不影响VLPs组装,提示PCV2 VLPs Loop EF展示外源抗原表位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任菲菲,赵永超,卢秋远,冯敏,李海云[8](2018)在《BmCPV小突起亚单位对病毒衣壳组装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BmCPV)是一种典型单层衣壳dsR NA病毒。冷冻电镜结果显示:BmCPV衣壳由60个非对称基本单位(asymmetricunit)组成。每个非对称结构单位包含有1个塔状突起蛋白(turretprotein,TP)、2个大型突起蛋白(large protrusion protein,LPP)以及2个核衣壳蛋白(capsid shell protein,CSP)。研究证明CSP具备自行组装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的能力,而存在于CSP中的小突起亚单位结构域(small protrusion domain, SPD)可能在病毒衣壳的组装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基于PCR环状诱变原理,快速定点突变SPD结构域中D828、S829、V945叁个关键氨基酸作用位点,利用本实验室Ac-MultiB ac杆状病毒多基因表达系统,体外重组形成了8种不同突变结构的VLPs,并电镜负染观察VLPs的形成情况,结果显示单一位点及双位点的突变对VLPs的组装的效率和形态影响不大,而叁个位点同时突变组合,对VLPs组装的效率和形态结构具有显着影响,实验结果证明BmC PV病毒CSP中的小突起亚单位结构域对病毒衣壳组装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解析BmC PV病毒衣壳组装的分子机制和结构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1)

李萌,刘淑慧,邹小辉,张尊,牛国宇[9](2018)在《Gibson组装技术简化腺病毒载体反向遗传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组腺病毒是常用的基因转移载体,本文介绍一种对腺病毒基因组进行反向遗传改造的策略。拟在维持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不变的前提下,突变去除重组人5型腺病毒Ad5GFP基因组的PmeI酶切位点。软件分析腺病毒质粒pAd5GFP序列,选择限制性内切酶BamHI将pAd5GFP切割为大小11.7和24.6kb两个片段,24.6kb大片段自身环化形成一个质粒pAd5GB,PmeI位于其上。PmeI/AscI双酶切pAd5GB质粒,产生2.4kb和22.2kb两个片段;在引物部位引入突变的PmeI位点(由gtttaaac突变为gtttaaaT),PCR扩增得到两端各延长30bp的上述2.4kb片段,与22.2kb片段进行Gibson组装,转化E.coli TOP10感受态细胞,得到pAd5GBXP质粒。BamHI酶切pAd5GBXP,碱性磷酸酶处理,与11.7kb片段连接,还原得到腺病毒质粒pAd5GXP。PacI线性化pAd5GXP质粒,转染293细胞,拯救得到Ad5GXP病毒;酶切分析证明Ad5GXP基因组不含有PmeI位点。研究结果说明将酶切连接与DNA组装技术相结合,能够方便灵活地对腺病毒基因组进行突变改造。(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微,郭明旸,纪莉婷,韩亚如,谢文静[10](2018)在《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的表达、病毒样颗粒组装及其免疫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HPV16L1蛋白,纯化后在体外自组装成VLPs并鉴定。方法优化GenBank中HPV16L1基因序列并截短C末端25个氨基酸,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28a-16L1△C25。采用镍亲和层析法纯化超声上清,于体外解组装-重组装HPV16VLPs,采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进行形貌分析,纯化后于第0、2和4周免疫小鼠,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HPV16VLPs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ET28a-16L1△C25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表达的L1蛋白大部分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纯化后的蛋白样品于体外重新组装,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能够观察到形态与天然病毒颗粒相似的VLPs,第6周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滴度Log10平均值达到4.43。结论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截短型HPV16L1蛋白,并于体外组装成结构完整的VLPs,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低成本HPV预防性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病毒组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个美国科研团队日前发表报告说,他们首次实时观测到了单个病毒的“组装”过程,这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毒形成的机制,从而开发出消灭病毒、治疗相关疾病的新方法。生物学界目前已知病毒的具体结构,但尚不清楚这一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此前相关研究都是利用模型来推测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毒组装论文参考文献

[1].刘鑫,王斌,姚晓雨,郑永辉,范春玲.自噬相关基因Atg3在埃博拉病毒组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病毒学报.2019

[2].刘石磊.新研究观测到病毒“组装”过程[N].人民政协报.2019

[3].叶跃天,郇文彬,陈欢,钱莺娟,JUNG,Yong-sam.黄连素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和组装[J].中国兽医学报.2019

[4].莫亚霞,宋品,穆素雨,董虎,曹随忠.A型塞内卡病毒衣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五聚体的组装[J].中国兽医科学.2019

[5].宋金奇.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组装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样颗粒的研究[D].南阳师范学院.2018

[6].王萍.嵌合型轮状病毒与肠道病毒71型病毒样颗粒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与组装[D].南阳师范学院.2018

[7].张素姣,王东亮,李萌,蒋一凡,湛洋.LoopEF区嵌合猪细小病毒B细胞表位对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样颗粒组装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学.2019

[8].任菲菲,赵永超,卢秋远,冯敏,李海云.BmCPV小突起亚单位对病毒衣壳组装的功能研究[C].中国蚕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9].李萌,刘淑慧,邹小辉,张尊,牛国宇.Gibson组装技术简化腺病毒载体反向遗传改造[J].病毒学报.2018

[10].刘微,郭明旸,纪莉婷,韩亚如,谢文静.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的表达、病毒样颗粒组装及其免疫原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8

标签:;  ;  ;  ;  

病毒组装论文-刘鑫,王斌,姚晓雨,郑永辉,范春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