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荷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拟荷载法,施工模拟,框架结构
虚拟荷载论文文献综述
董佩伟,赵昕[1](2013)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模拟的虚拟荷载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次加载的结构内力与实际考虑施工顺序加载的结构内力不同。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模拟的实际结构内力。虚拟荷载法提供一种可以采用一次加载法来考虑施工顺序加载的计算方法,是进行施工模拟的一种较简便分析方法,同时可以提供施工顺序加载工况与其他工况进行组合。但虚拟荷载法不能使所有结构内力都与施工模拟的结果相同,只能满足其中关键构件的某一种内力与施工模拟的结果相同。当只考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时,可只需影响抗震性能评估的关键内力准确即可。本文以两层框架为例,说明施工模拟虚拟荷载法的计算过程及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期刊2013-05-29)
董佩伟,赵昕[2](2013)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模拟的虚拟荷载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次加载的结构内力与实际考虑施工顺序加载的结构内力不同。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模拟的实际结构内力。虚拟荷载法提供一种可以采用一次加载法来考虑施工顺序加载的计算方法,是进行施工模拟的一种较简便分析方法,同时可以提供施工顺序加载工况与其他工况进行组合。但虚拟荷载法不能使所有结构内力都与施工模拟的结果相同,只能满足其中关键构件的某一种内力与施工模拟的结果相同。当只考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时,可只需影响抗震性能评估的关键内力准确即可。本文以两层框架为例,说明施工模拟虚拟荷载法的计算过程及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3年S1期)
林宗堂[3](2009)在《结构损伤识别的虚拟荷载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自然灾害或疲劳、锈蚀等原因,工程结构在服役期间发生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大型工程结构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快速有效的识别出结构可能发生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及时掌握结构的健康状态是一件迫切需要解决的工作。利用结构的振动响应和系统动态特性参数进行结构损伤诊断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方法—虚拟荷载法,对工程杆系结构的损伤识别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基于有限元分析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损伤单元,导出了相应的刚度矩阵,并分析了含这种损伤单元结构的静、动态特性。然后,在未知损伤情况下把实际可测量的应变作为已知数据,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识别结构单元节点的虚拟荷载,从而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进而基于遗传算法来识别结构损伤的程度。运用虚拟荷载法,对静态荷载下的悬臂梁、简支梁和框架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并讨论了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和加载位置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数值算例表明,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结构的损伤。进一步,同样运用虚拟荷载法,对动态荷载下的悬臂梁、简支梁和框架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并讨论了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和加载位置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算例表明,这一方法也可以有效地识别动态荷载下的结构损伤。(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期刊2009-05-01)
虚拟荷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次加载的结构内力与实际考虑施工顺序加载的结构内力不同。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模拟的实际结构内力。虚拟荷载法提供一种可以采用一次加载法来考虑施工顺序加载的计算方法,是进行施工模拟的一种较简便分析方法,同时可以提供施工顺序加载工况与其他工况进行组合。但虚拟荷载法不能使所有结构内力都与施工模拟的结果相同,只能满足其中关键构件的某一种内力与施工模拟的结果相同。当只考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时,可只需影响抗震性能评估的关键内力准确即可。本文以两层框架为例,说明施工模拟虚拟荷载法的计算过程及其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荷载论文参考文献
[1].董佩伟,赵昕.建筑结构施工过程模拟的虚拟荷载法[C].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2013
[2].董佩伟,赵昕.建筑结构施工过程模拟的虚拟荷载法[J].建筑结构.2013
[3].林宗堂.结构损伤识别的虚拟荷载法[D].汕头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