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稻鸭共作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鸭,品种,行为,水稻产量
稻鸭共作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罗璇,安晨,路璐,周贝贝,曹正锋[1](2019)在《不同鸭品种在“稻鸭共作”系统中的行为学差异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鸭在稻田间的运动规律,揭示不同鸭品种在田间的行为学差异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稻鸭共作试验田9块(766 m2/块),按225只/hm2分别放入‘役用鸭’(绿头野鸭♂?金定鸭♀)、‘金定鸭’、‘白改鸭’等3个鸭品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用连续观察法记录鸭在每天的5:00—20:00时间段内在田间的游动、休息、采食等行为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连续观察5天。结果表明,鸭田间活动高峰一般是在5:00—7:00,8:00—11:00以及15:00—18:00等时间段,‘役用鸭’和‘金定鸭’每天的活动时间分别为324.50 min(36.06%),315.75 min(35.08%),极显着高于‘白改鸭’264.50 min (29.39%)(P<0.01)。采用‘役用鸭’、‘金定鸭’、‘白改鸭’进行稻鸭共作后,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75%,20.14%和10.89%。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鸭游动时间相关性分析发现,结实率、理论产量与游动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r=0.959,P<0.01;r=0.858,P<0.01),千粒重、实际产量与游动时间呈显着正相关(r=0.627,P<0.05;r=0.767,P<0.05)。研究结果表明:‘役用鸭’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最好,且发现游动时间可作为影响稻鸭共作水稻产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5期)
罗璇[2](2019)在《稻田放养适宜鸭品种的筛选及其对稻鸭共作系统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鸭共作作为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方式,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稻鸭共作生产中主要选用当地的地方麻鸭品种为主,但由于不同地方麻鸭的生长性能和田间劳作能力差异较大,导致稻鸭共作效果参差不齐。基于此,本文以小体型的金定鸭、“役用鸭”(绿头野鸭♂×金定鸭早)和苏邮1号,以及中体型的高邮鸭和“白改鸭”等5种各有特点的鸭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鸭品种在零日龄耐水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回捕率和行为学之间的差异,分析比较稻鸭共作模式下不同鸭品种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差异,筛选出最佳适于稻田放养的鸭品种,并进一步验证所筛选的鸭品种对稻田杂草、土壤、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作用效果,研究旨在为稻鸭共作技术的优化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为比较不同鸭品种耐水时间、成活率和田间工作时间,在零日龄时开展耐水性试验,结果表明,苏邮1号、金定鸭和“役用鸭”的耐水时间达到30h以上,高于“白改鸭”和高邮鸭。育雏期成活率以金定鸭最高(96.93%),其次是“役用鸭”(94.17%)和苏邮1号(92.24%);田间回捕率以“役用鸭”最高(100.00%),高邮鸭最低(66.67%);将18日龄雏鸭按15只/亩放入试验田,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连续观察5 d,观察发现,“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每天的活动时间分别为324.50 min、315.75 min和314.50 min,极显着高于高邮鸭和“白改鸭”(P<0.01)。2、为分析比较不同鸭品种在稻田间的生长发育和肌肉品质差异,经田间合理补饲后,在90日龄回捕时进行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金定鸭、“役用鸭”和苏邮1号等小体型鸭体重达1.3 kg以上,中体型的高邮鸭和“白改鸭”上市体重在2.1-2.2 kg之间,各品种均能达到相应的标准体重。屠宰性能测定发现,各品种的屠宰率达80%以上、全净膛率达60%以上,稻鸭共作模式下各个鸭品种生长发育良好。肌肉营养价值测定结果显示:“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的胸肌蛋白含量最高,而水分含量最低;pH值以“役用鸭”最高,显着高于金定鸭(P<0.05);高邮鸭的脂肪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最高。3、为了筛选出适宜于稻鸭共作的鸭品种,选择零日龄耐水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工作时间、上市体重以及田间回捕率等与稻田放养鸭性能相关的重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 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1%,建立了稻鸭共作下鸭的综合性能评估模型:Y=0.307zx1+0.356zx2+0.296zx3-0.483zx4+0.233zx5,经过对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确定“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为适宜于稻鸭共作的鸭品种。4、为进一步验证所选鸭品种对稻田生态和水稻生长的作用效果,以金定鸭为试验对象,按照稻鸭共作标准技术方案及有机水稻栽培要求进行水稻和鸭的管理,经田间杂草调查发现,稻鸭共作区杂草发生为3.26株/m2,对农田杂草的控制率达99.5%;稻鸭共作区土壤的碱解氮水平较对照区提高了 13.58 mg/kg,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虽有一定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稻鸭共作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0.26%、2.15%、2.72%(P<0.05),水稻产量比对照组增加了 75.24 kg/亩;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高于对照组25162元/hm2。稻鸭共作对鸭的生长性能、肌肉品质以及稻米品质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和改善作用。综上所述,金定鸭和“役用鸭”体型较小、田间游动时间长、耐水性能好、成活率高,在回捕时可达到标准体重,能充分发挥稻田役用潜力,用于稻鸭共作可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和稻田工作效果;苏邮1号活动力尚可、产肉性能良好、肌肉品质突出,对回捕稻田放养鸭的屠体有较高要求的可选苏邮1号用于稻鸭共作,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稻鸭共作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草、改良土壤、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5-20)
宋广鹏,陈锦文,陈怡名,刁文欣,胡贤巧[3](2018)在《不同单元规模养殖下稻鸭共作系统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最优的稻鸭共作系统单元养殖规模,本研究设置叁个试验组,即连续17年稻鸭共作组(OR组)和首年稻鸭共作组(GR组),以及未实施稻鸭共作的对照组(CK),稻鸭共作组按单位面积固定的鸭群数,设置不同的面积规模(0.067 ha,0.200 ha,0.333 ha),通过分析各处理的土壤物理及化学性质,以及作物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确定不同稻鸭规模对稻田系统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稻鸭共作组更能有效地改良土壤紧实度,调节土壤酸碱度,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特别是0.200 ha左右规模效果较明显。但不同稻鸭规模对氮素积累无显着影响。产量方面OR和GR组均以0.200 ha处理最高,OR组主要原因是显着提高了水稻千粒重,而GR组则是提高了穗粒数。综上所述,0.200 ha左右的稻鸭共作系统为最优单元养殖规模,更能够充分发挥稻鸭系统在优化稻田土壤环境、促进水稻生产方面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8-07)
韩明桃[4](2018)在《S村稻鸭共作创新系统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鸭共作创新系统已经发展有段时间了,可S村加入此创新系统时间还尚短,那它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具体现在是怎样一种情况,且在这一过程出现了那些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本文给出建议,希望帮助S村解决这些问题,或者降低这些问题对S村稻鸭共作创新系统的发展。也有助于以后稻鸭共作创新系统的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8年04期)
张青华[5](2018)在《稻鸭共作农业创新系统中相关利益主体互动分析——以吉林省双阳区L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吉林省双阳区L村为例,进行了稻鸭共作农业创新系统中相关利益主体互动的研究。从调研实际情况出发,主要对稻鸭共作农业创新系统中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研究稻鸭共作农业创新系统中相关利益主体互动的特征以及互动的影响,想为以后的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做好准备。(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8年01期)
刘欣,王强盛,许国春,冯金侠[6](2015)在《稻鸭共作农作系统的生态效应与技术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鸭共作生态技术是将雏鸭全天候放入稻田,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来刺激水稻生长、促进物质循环和改善稻田环境,构建了种养结合、节本增效、物质循环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农作模式,笔者综述了稻鸭共作技术对水稻的物质积累、壮秆效应、根系活力、病虫草害控制及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稻田甲烷排放及控氮截流的影响,阐述了近年来稻鸭共作生态农业实施中投放绿萍、一稻两鸭、零日龄放鸭、沼稻鸭循环及防虫网全程覆盖等成功实践的种养模式,指出了稻鸭共作生态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稻鸭共作农作系统的技术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29期)
秦钟,章家恩,张锦,骆世明[7](2012)在《稻鸭共作系统中稻飞虱及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态位理论为依据,研究了施用化肥(化肥区)、稻鸭共作(稻鸭区)和无化肥农药(对照区)3个处理区中稻飞虱与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的数量及消长动态、时间生态位特征,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3个处理区稻飞虱与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的数量、时序特征、时间生态位宽度与重迭指数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稻鸭共作使稻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数量、主要捕食性天敌总量降低,与化肥区、对照区相比,益害比分别下降了1.72%和26.14%;与化肥区相比,稻鸭区除瓢虫外,其他捕食性天敌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均降低2.14%~35.77%,多数天敌之间如肖蛸与隐翅虫、园蛛与瓢虫等的生态位重迭度增加,但瓢虫、球蛛对稻飞虱的跟随效应和控制潜能加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天敌数量减少、对稻飞虱影响减弱等不足,使得晚稻整个观测期内稻飞虱的总数比化肥区下降23.70%。不同稻作模式、不同类型的捕食性天敌与稻飞虱的关联性不同,稻鸭区中瓢虫、狼蛛和球蛛对稻飞虱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王文博[8](2012)在《稻鸭共作及沼液施用对水稻产量和稻田系统养分平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鸭共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精华,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灭蝗”活动,后逐渐形成一种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于稻田养鸭,如果仅仅依靠鸭粪很难满足水稻正常生长的营养需求。本研究以稻鸭共作为基础,通过施用沼液以弥补稻鸭共作系统中水稻生长所需养分供应不足的缺陷。通过大田及盆栽试验,本论文系统研究了施用沼液条件下稻鸭共作系统中水稻植株的生长动态及产量因素、稻田生态系统的养分流动及平衡,旨在为稻鸭共作技术及沼液循环利用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沼液施用与稻鸭共作对水稻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常规施氮水平下,单纯施用沼液不利于水稻生长,导致产量下降,但施用沼液加上稻鸭共作能够改善这一不良状况。盆栽试验发现,对照处理(施用化肥,按照纯N198kg·hm-2的标准追肥)的株高、分蘖、叶绿素含量、产量均优于一倍沼液施用量处理(追肥施氮量和对照处理相同);大田试验中,常规施氮水平下,“施用沼液+稻鸭共作”处理较单纯的施用沼液处理均能够显着提高分蘖数和产量。二倍和叁倍沼液施用量(追肥施氮量为对照二倍和叁倍)能够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数及叶绿素含量,但对产量并无显着影响。其中二倍和叁倍沼液施用量处理较化肥对照处理分别提高水稻分蘖数9%和16%,但其产量与化肥对照处理比并无显着性差异。2.沼液施用与稻鸭共作对植株氮磷含量的影响稻田施用沼液后明显增加了植株的氮磷含量,“施用沼液+稻鸭共作”能更加显着地提高植株磷素含量。施用沼液、“施用沼液+稻鸭共作”处理作物根系含磷量分别比单纯施用化肥的对照增加22%和41%,茎叶含磷量分别增加了13%和27%。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作物根、茎叶、籽粒的氮含量以及根、茎叶的磷含量也随之增加,但籽粒的磷含量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沼液施用与稻鸭共作对田面水氮磷浓度的影响施用沼液处理的田面水氮磷浓度变化呈现“先迅速降低后缓慢降低”的趋势,其中在前3-5天为迅速下降时期,之后缓慢下降。迅速下降时期是控制田面水氮磷径流污染的关键时期。在沼液施灌范围内随着沼液施灌量的增加,同时期的田面水氮磷浓度也在增加,氮磷消解周期随之延长。一倍沼液施用量的消解周期约为11天,鸭子的活动能够缩短氮磷消解周期。4.稻鸭生态系统的氮磷循环稻田养鸭能够降低稻田系统对肥料的依赖程度,提高系统内部的氮、磷归还率,维持系统养分平衡,减少肥料氮磷投入。在稻鸭共生系统中,养分的输入部分主要是施肥输入,施用化肥、施用沼液、“施用沼液+稻鸭共作”、稻鸭共作处理氮素施肥输入分别占总输入的86%、87%、70%、70%;稻田养鸭处理的氮素归还率是施用化肥处理的4.5倍,磷素归还率是施用化肥处理的3.7倍。(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秦钟,章家恩,张锦,骆世明[9](2012)在《稻鸭共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生态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稻鸭共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及在资源分配上的内在关系。【方法】在对稻鸭共作和常规稻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进行田间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主要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结构和生态位,分析各类群在资源序列上分布的数量特征和资源利用状况。【结果】常规稻作区、稻鸭共作区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类群均为微蛛、园蛛、狼蛛和肖蛸科,以园蛛科的优势度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4999和0.6665。稻田养鸭对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的数量和分布格局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其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迭度与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微蛛、园蛛和肖蛸的生态位宽度值低于常规区,微蛛与球蛛、肖蛸与跳蛛、跳蛛与管巢蛛及管巢蛛与瓢虫的二维生态位重迭度比常规区增加了70.65%—75.57%。【结论】稻鸭共作使主要捕食性天敌在同一资源等级上的竞争加强,在时间上的同步性更为明显,尽管捕食性天敌的总个体数比常规区下降了19.56%,但天敌充分利用了时间资源序列中的较多等级,且分布更为均匀,发生时间长,可对害虫种群进行持续控制,因而控虫效果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秦钟,章家恩,张锦,骆世明[10](2011)在《稻鸭共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结构及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稻鸭共作模式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设置稻鸭共作区、常规稻作区和空白区3个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对早稻生长期间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处理区主要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类均为园蛛科、微蛛科、狼蛛科和肖蛸科蜘蛛;稻鸭共作区中园蛛科、微蛛科和狼蛛科的优势度指数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在整个调查期间,常规稻作区、稻鸭共作区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总数分别比空白区低1.7%和14.9%;除个别观测时段外,稻鸭共作区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其他两个处理,但并不显着;多样性指数的减少以放鸭下田初期较为明显,随水稻的生长,多样性指数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1年07期)
稻鸭共作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稻鸭共作作为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方式,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稻鸭共作生产中主要选用当地的地方麻鸭品种为主,但由于不同地方麻鸭的生长性能和田间劳作能力差异较大,导致稻鸭共作效果参差不齐。基于此,本文以小体型的金定鸭、“役用鸭”(绿头野鸭♂×金定鸭早)和苏邮1号,以及中体型的高邮鸭和“白改鸭”等5种各有特点的鸭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鸭品种在零日龄耐水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回捕率和行为学之间的差异,分析比较稻鸭共作模式下不同鸭品种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差异,筛选出最佳适于稻田放养的鸭品种,并进一步验证所筛选的鸭品种对稻田杂草、土壤、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作用效果,研究旨在为稻鸭共作技术的优化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为比较不同鸭品种耐水时间、成活率和田间工作时间,在零日龄时开展耐水性试验,结果表明,苏邮1号、金定鸭和“役用鸭”的耐水时间达到30h以上,高于“白改鸭”和高邮鸭。育雏期成活率以金定鸭最高(96.93%),其次是“役用鸭”(94.17%)和苏邮1号(92.24%);田间回捕率以“役用鸭”最高(100.00%),高邮鸭最低(66.67%);将18日龄雏鸭按15只/亩放入试验田,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连续观察5 d,观察发现,“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每天的活动时间分别为324.50 min、315.75 min和314.50 min,极显着高于高邮鸭和“白改鸭”(P<0.01)。2、为分析比较不同鸭品种在稻田间的生长发育和肌肉品质差异,经田间合理补饲后,在90日龄回捕时进行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金定鸭、“役用鸭”和苏邮1号等小体型鸭体重达1.3 kg以上,中体型的高邮鸭和“白改鸭”上市体重在2.1-2.2 kg之间,各品种均能达到相应的标准体重。屠宰性能测定发现,各品种的屠宰率达80%以上、全净膛率达60%以上,稻鸭共作模式下各个鸭品种生长发育良好。肌肉营养价值测定结果显示:“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的胸肌蛋白含量最高,而水分含量最低;pH值以“役用鸭”最高,显着高于金定鸭(P<0.05);高邮鸭的脂肪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最高。3、为了筛选出适宜于稻鸭共作的鸭品种,选择零日龄耐水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工作时间、上市体重以及田间回捕率等与稻田放养鸭性能相关的重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 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1%,建立了稻鸭共作下鸭的综合性能评估模型:Y=0.307zx1+0.356zx2+0.296zx3-0.483zx4+0.233zx5,经过对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确定“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为适宜于稻鸭共作的鸭品种。4、为进一步验证所选鸭品种对稻田生态和水稻生长的作用效果,以金定鸭为试验对象,按照稻鸭共作标准技术方案及有机水稻栽培要求进行水稻和鸭的管理,经田间杂草调查发现,稻鸭共作区杂草发生为3.26株/m2,对农田杂草的控制率达99.5%;稻鸭共作区土壤的碱解氮水平较对照区提高了 13.58 mg/kg,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虽有一定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稻鸭共作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0.26%、2.15%、2.72%(P<0.05),水稻产量比对照组增加了 75.24 kg/亩;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高于对照组25162元/hm2。稻鸭共作对鸭的生长性能、肌肉品质以及稻米品质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和改善作用。综上所述,金定鸭和“役用鸭”体型较小、田间游动时间长、耐水性能好、成活率高,在回捕时可达到标准体重,能充分发挥稻田役用潜力,用于稻鸭共作可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和稻田工作效果;苏邮1号活动力尚可、产肉性能良好、肌肉品质突出,对回捕稻田放养鸭的屠体有较高要求的可选苏邮1号用于稻鸭共作,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稻鸭共作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草、改良土壤、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稻鸭共作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罗璇,安晨,路璐,周贝贝,曹正锋.不同鸭品种在“稻鸭共作”系统中的行为学差异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罗璇.稻田放养适宜鸭品种的筛选及其对稻鸭共作系统的作用[D].扬州大学.2019
[3].宋广鹏,陈锦文,陈怡名,刁文欣,胡贤巧.不同单元规模养殖下稻鸭共作系统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C].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4].韩明桃.S村稻鸭共作创新系统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18
[5].张青华.稻鸭共作农业创新系统中相关利益主体互动分析——以吉林省双阳区L村为例[J].农家参谋.2018
[6].刘欣,王强盛,许国春,冯金侠.稻鸭共作农作系统的生态效应与技术模式[J].中国农学通报.2015
[7].秦钟,章家恩,张锦,骆世明.稻鸭共作系统中稻飞虱及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之间的关系[J].中国水稻科学.2012
[8].王文博.稻鸭共作及沼液施用对水稻产量和稻田系统养分平衡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
[9].秦钟,章家恩,张锦,骆世明.稻鸭共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生态位[J].中国农业科学.2012
[10].秦钟,章家恩,张锦,骆世明.稻鸭共作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结构及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