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语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柬汉双语,短语,主题模型
双语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谢庆,严馨,诺宇,徐广义,周枫[1](2019)在《基于短语的柬汉双语LDA主题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地获取双语文档的主题分布,提出了一种基于短语的柬汉双语LDA主题模型。修改了传统LDA主题模型中的词袋模型,融入短语(N-gram)的概念,能够在主题预测过程中考虑文章的词序以及上下文,并将之应用于可比语料的双语环境中。本模型基于一个3层贝叶斯网络模型,在此框架下,首先搜集中文和柬埔寨语的可比语料,每一对双语可比语料文档共享一个相同的主题分布,之后引入发现主题以及主题短语的主题模型:对每个单词,首先进行主题抽样,然后将其状态作为短语进行采样,最后对来自特定主题短语分布的单词进行采样。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基于短语的双语LDA主题模型比一般的双语LDA模型更能抓住文章的主题,且有更好的主题预测能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璐,殷昊,李寿山[2](2019)在《基于双语信息和神经网络模型的情绪分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本情绪分类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目前,已有的文本情绪分类研究大都在单语语料上进行,存在已标注样本不足、分类文本较短、信息量少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语信息和神经网络模型的情绪分类方法.首先,利用机器翻译工具对源语料进行翻译得到翻译语料;其次,将对应语言的语料进行合并,得到两组不同语言的语料;最后,将文本分别使用源语言和翻译语言进行特征表示,建立双通道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模型融合两组特征,并构建情绪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稳定提升文本情绪分类的性能.(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黎明[3](2019)在《双语心理词汇语义表征的语义元通达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双语心理词汇语义表征的语义元通达模型。该模型将双语者心理词汇的语义表征切分为集体共享元、集体特异元、个体共享元和个体特异元。前两类语义元表征稳定,但后两类语义元受个体、时空、文化环境等因素影响,具有动态变化性和不稳定性。集体共享元和个体共享元同时与双语者的一语和二语词汇表征相连;集体特异元和个体特异元仅与一语或二语词汇表征相连。四类语义元与不同语言词汇表征的连接方式、数量和强度共同导致了双语心理词汇语义表征的动态变化模式。语义元通达模型既能解释词型效应和语言间不对称启动效应,也能解释词汇语义的不稳定性造成的双语词汇表征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语》期刊2019年04期)
张真练,刘茂福,胡慧君[4](2019)在《基于联合特征与Bi-LSTM模型的英汉双语文本情绪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汉双语文本中的情绪可以通过英语和汉语的单语或者双语形式来表达。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语文本的情绪分析,只有少数研究侧重于英汉双语文本。为提高英汉双语文本情绪预测效果,本文结合情绪词典方法与深度学习方法,使用联合特征与Bi-LSTM模型来对英汉双语文本进行情绪预测。首先基于情绪词典抽取出双语文本中包含的情绪词特征,然后联合情绪词特征与双语文本特征输入至Bi-LSTM模型进行特征学习,最后将学习到的深度语义特征输入到分类器中进行情绪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英汉双语文本的情绪预测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柳佳希,宁静[5](2019)在《中、日双语心理词汇选择中抑制控制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证实了中、日双语心理词汇选择存在抑制控制模型。两组双语被试(根据二语水平被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被要求:(1)判断中日同形异义词、纯汉语词和纯日语词是否为日语词。(2)完成反馈面试。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判断中日语同形异义词时的反应都比纯中、日语词要慢,这证实了双语者心理词汇选择中存在抑制性语言控制模型,即非特定语言选择模式。此外,高水平双语者比低水平双语者拥有更强的抑制控制能力。(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9年04期)
白韬喆,李星仪[6](2019)在《基于AHP模型的经济类课程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双语教学在经济类课程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高等院校的关注。然而,现阶段经济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AHP评价模型,分析得到了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即学生英语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及课后跟踪练习等。为改善现阶段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需引入"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等措施。(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余圆圆,巢文涵,何跃鹰,李舟军[7](2019)在《基于双语主题模型和双语词向量的跨语言知识链接》一文中研究指出跨语言知识链接是指在描述相同内容的不同语言的在线百科文章之间建立联系。跨语言知识链接可分为候选集选择和候选集排序两部分。首先,把候选集选择问题转换为跨语言信息检索问题,提出一种将标题与关键词相结合从而生成查询的方法,该方法将候选集选择的召回率大幅提高至93.8%;在候选集排序部分,提出一种融合双语主题模型及双语词向量的排序模型,实现了英文维基百科和中文百度百科之间军事领域的跨语言知识链接。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取得了75%的准确率,显着提高了跨语言知识链接的性能,并且提出的方法不依赖于语言特性和领域特性,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扩展至其他语言和其他领域的跨语言知识链接。(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阿卜杜外力·热合曼,刘振前,刘艳芹[8](2018)在《双语言语产出中词汇通达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osta等提出的双语言语产出中词汇通达模型认为,双语者的两种语言具有共享的概念/语义表征、分离的词汇表征和音位表征;言语产出中非目标语词汇及其语音表征与目标语中相对应的表征同时得到激活,并影响目标语词的提取。然而,这些模型在双语词汇通达过程中的表征层次及加工机制上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研究表明,一个理想的双语词汇通达模型需要明确双语者概念和词义表征之间的关系,要关注两种语言的词汇和音位特征,关注其语法层次的异同;还要阐述词汇的特定语言或非特定语言提取机制的影响因素以及激活信息的双向传递方式。文章探讨了先前模型对于双语言语产出中词汇通达的表征层次和加工机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几点尝试性建议。(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田明杰,崔荣一[9](2019)在《面向跨语言文本分类与标签推荐的带标签双语主题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日渐丰富的跨语言的文字信息资源与新闻报道及科技文献中的多标签数据,为了挖掘跨语言间的相关性及数据属性间的关联性,提出了带标签双语主题模型,应用于跨语言文本分类与标签的推荐。首先,假设科技文献中的关键词与摘要部分有着内容上的相关性,对关键词进行提取,并进行标签化,进而把标签对应于主题模型中的主题,实例化"潜在"的主题;其次,利用带标签双语主题模型对摘要部分进行了训练迭代;最后,对新加入的文档进行跨语言文本分类及标签的推荐。实验结果表明,跨语言文本分类任务中micro-F_1达到94. 81%,推荐的标签也能较好地体现出语义上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边明睿[10](2018)在《高校本科双语课程实施困境的原因分析——基于“模糊—冲突”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语课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教育国际化有着重要作用。自2001年始,教育部多次颁发政策文件对双语课的重要性、内容以及评估方式作出规定。但是双语课在实行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本文从"结构—行为"互动的视角出发,借助理查德·马特兰德的政策执行"模糊——冲突模型",分析双语课政策特性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以期找到双语课出现困境的政策执行原因。(本文来源于《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集》期刊2018-04-12)
双语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本情绪分类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目前,已有的文本情绪分类研究大都在单语语料上进行,存在已标注样本不足、分类文本较短、信息量少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语信息和神经网络模型的情绪分类方法.首先,利用机器翻译工具对源语料进行翻译得到翻译语料;其次,将对应语言的语料进行合并,得到两组不同语言的语料;最后,将文本分别使用源语言和翻译语言进行特征表示,建立双通道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模型融合两组特征,并构建情绪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稳定提升文本情绪分类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语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谢庆,严馨,诺宇,徐广义,周枫.基于短语的柬汉双语LDA主题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
[2].张璐,殷昊,李寿山.基于双语信息和神经网络模型的情绪分类方法[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
[3].黎明.双语心理词汇语义表征的语义元通达模型[J].中国外语.2019
[4].张真练,刘茂福,胡慧君.基于联合特征与Bi-LSTM模型的英汉双语文本情绪预测[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
[5].柳佳希,宁静.中、日双语心理词汇选择中抑制控制模型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
[6].白韬喆,李星仪.基于AHP模型的经济类课程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余圆圆,巢文涵,何跃鹰,李舟军.基于双语主题模型和双语词向量的跨语言知识链接[J].计算机科学.2019
[8].阿卜杜外力·热合曼,刘振前,刘艳芹.双语言语产出中词汇通达模型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
[9].田明杰,崔荣一.面向跨语言文本分类与标签推荐的带标签双语主题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
[10].边明睿.高校本科双语课程实施困境的原因分析——基于“模糊—冲突”模型[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