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防林论文-林超,毕小艳,马志军

长防林论文-林超,毕小艳,马志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防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防林,树种选择,成活率

长防林论文文献综述

林超,毕小艳,马志军[1](2014)在《造林技术措施对长防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长防林建设是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由于对影响绿化效果的因素认识不足,造成了栽植后成活率低、保存率差的状况,给工程建设造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对部分造林地块的调查分析表明,乔木树种侧柏、油松*连翘混交栽植当年成活率达89%和95%,3年保存率分别达87.5%和89%,初步形成了乔灌混交的稳定林分,是理想的造林模式。采用地膜覆盖造林技术成活率当年达98%、3年保存率达90.5%,造林成效显着。(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4年13期)

张伏全[2](2013)在《云南长防林凸显强大生态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长江流域云南段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总价值达10.12亿美元,长江流经云南后,多年平均流入邻省区净增水量为442亿立方米。近年来,云南省坚持不懈推进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使境内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色屏障作用更加凸显。 2012年(本文来源于《中国绿色时报》期刊2013-12-11)

陈建义,郑云峰,卢卫峰[3](2013)在《安徽长防林二期工程建设问题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以下简称"长防林")二期工程,经过10年建设,全省森林资源不断增加,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存在着诸多新问题,如农业补贴政策对长防林建设成形了负面的影响、造林树种单一、基层林业技术力量薄弱和工程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为今后安徽长防林工程造林质量的提高,提出如下建议:尽快出台长防林分类经营政策;大力营造混交林,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充实乡镇林业技术力量;建立营造林信息管理平台,加快"数字林业"建设进程。(本文来源于《华东森林经理》期刊2013年03期)

韩天[4](2012)在《长防林造就美丽泗阳》一文中研究指出曾经风沙肆虐的黄河故道,现已成为苏北最大的氧吧;曾经人难走、车难行的东沙荒,现正成为“白天不见村庄、夜晚不见灯光”的美景家园。是谁造就了这美丽的变化?泗阳人自豪地给出了答案:“长防林工程的实施,改善了我们的生产环境,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我们的经济(本文来源于《中国绿色时报》期刊2012-03-08)

张邦颖[5](2010)在《科学合理经营长防林》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西乡县是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示范县,1989年~1998年,全县累计完成长防林造林7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9万亩,飞播造林24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累计成林面积36.1万亩,占全县森林资源总面积15.4%。(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期刊2010年15期)

唐波[6](2010)在《川北长防林群落类型土壤肥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试验采集了长江上游防护林不同群落类型的林地土壤,通过分析其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法,对不同群落类型的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并对不同林龄的柏木林地土壤肥力特征进行了讨论。1.柏木明显地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本研究发现随着柏木的生长、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逐渐提高,容重的变化虽规律性不明显,仍然呈现总体下降趋势;柏木林的生长对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随着柏木的生长,土壤N、P、K、有机质表现出如余弦函数图形的震荡下降趋势,余弦周期与柏木林的生长更新周期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表明柏木林生长的一定阶段土壤化学性质指标会随着群落结构的变化得到一定上升,但是始终不能达到柏木林营造之前的水平,随着柏木林龄的增长,土壤化学指标阶段性的最大值也在降低;柏木林的生长对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部分指标显示出震荡下降或连续下降的趋势;通过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发现,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依次为:迹地(对照)>40a生柏木林>70a生柏木林>50a生柏木林>30a生柏木林>20a生柏木林,土壤肥力随着柏木林的生长也表现出如余弦函数图形的震荡下降趋势,因此,柏木生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综合质量。2.通过5个群落类型之间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得分的比较,柏木纯林的土壤肥力(0.4241)相对最高,接下来依次是针阔混交林>栎类林>松柏混交林,土壤肥力相对最低的马尾松纯林(0.1666);针阔混交林的土壤相对肥力随生长季节的变化是秋季>春季>夏季,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栎类林、松柏混交林的土壤相对肥力随生长季节的变化则是春季>秋季>夏季,群落类型总的土壤相对肥力随生长季节的变化是春季>秋季>夏季;5个群落类型在0-20cm土层的土壤肥力相对20-40cm土层均为高。3.通过7个群落类型之间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得分的比较,杉木的土壤肥力(0.4676)相对最高,接下来依次是斑竹>慈竹>枫香>针阔混交林>灌木,土壤肥力相对最低的群落类型是楠竹(0.2560);灌木、杉木、枫香、楠竹、楠竹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相对肥力随生长季节的变化是夏季>秋季>春季,灌木、杉木、枫香、慈竹、斑竹的土壤相对肥力随生长季节的变化则是春季>秋季>夏季,群落类型总的土壤相对肥力随生长季节的变化是春季>秋季>夏季;7个群落类型的0-20cm土层的土壤肥力相对20-40cm土层均为高。(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林成军,高友珍,陶国齐,余警,魏国兴[7](2010)在《遥感影像在长防林工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利用大比例尺遥感影像对红安县长江防护林工程进行监测,通过计算机分类和多方案分析对比,证明利用遥感影像对长防林工程监测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2010年02期)

董亚鸣[8](2009)在《我州新造长防林通过验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董亚鸣)近日,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对我州2008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我州去冬今春新造的6万亩长防林全部通过验收。    2008年,我州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争取,在原来泸溪、保靖2个县的基础上,新争取了龙山、永顺、花垣、吉(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09-11-12)

胡丽娟[9](2009)在《长防林看一看 生态文明众人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胡丽娟)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协6月至11月联合组织开展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专家考察活动,对长防林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进展情况进行科学考察,论证林业重大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针对工程(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09-06-30)

项咪[10](2009)在《张湾区林业局2009年将造800公顷长防林》一文中研究指出长防林工程是近年来张湾区惠及百姓的又一重大工程。它同时兼具着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入春以来,张湾区林业局抓住造林的大好时机,对所辖柏林、黄龙、汉江、方滩、西沟、红卫、花果、大坝林场的800 hm2长防林进行调苗、栽种工作。张湾区林业局认真做(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2009年03期)

长防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长江流域云南段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总价值达10.12亿美元,长江流经云南后,多年平均流入邻省区净增水量为442亿立方米。近年来,云南省坚持不懈推进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使境内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色屏障作用更加凸显。 2012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防林论文参考文献

[1].林超,毕小艳,马志军.造林技术措施对长防林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4

[2].张伏全.云南长防林凸显强大生态功能[N].中国绿色时报.2013

[3].陈建义,郑云峰,卢卫峰.安徽长防林二期工程建设问题与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13

[4].韩天.长防林造就美丽泗阳[N].中国绿色时报.2012

[5].张邦颖.科学合理经营长防林[J].中国林业.2010

[6].唐波.川北长防林群落类型土壤肥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

[7].林成军,高友珍,陶国齐,余警,魏国兴.遥感影像在长防林工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0

[8].董亚鸣.我州新造长防林通过验收[N].团结报.2009

[9].胡丽娟.长防林看一看生态文明众人夸[N].科技日报.2009

[10].项咪.张湾区林业局2009年将造800公顷长防林[J].湖北林业科技.2009

标签:;  ;  ;  

长防林论文-林超,毕小艳,马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