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基乙酸甲酯论文-牛柏林,贾少明,李亚芳,赵建宏,王建设

巯基乙酸甲酯论文-牛柏林,贾少明,李亚芳,赵建宏,王建设

导读:本文包含了巯基乙酸甲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通道反应器,酯化反应,巯基乙酸甲酯

巯基乙酸甲酯论文文献综述

牛柏林,贾少明,李亚芳,赵建宏,王建设[1](2013)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快速合成巯基乙酸甲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合成巯基乙酸甲酯,考察通道管径、催化剂用量、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和醇酸初始摩尔比对酯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道尺寸对产品收率影响较大,减小微通道的管径能显着提高酯的收率;使用内径0.6 mm的不锈钢毛细管反应器,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仅需14.3 min的反应时间,巯基乙酸甲酯收率达94%以上,与常规间歇釜式反应器相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酯收率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贾少明[2](2012)在《微结构反应器在巯基乙酸甲酯合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巯基乙酸甲酯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是合成农药、医药、烟用香料和食品香料的重要中间体,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长期以来国内由于合成巯基乙酸甲酯所需原料-巯基乙酸产量低、价格高、部分依赖于进口;同时所合成的巯基乙酸甲酯的收率低、含量低、成本高,解决这一现状就变得非常必要。微结构反应器是一种连续流动的管道式反应器,其管道尺寸远远小于常规管式反应器,一般定义在微米到毫米尺寸范围,有极大的比表面积,由此带来的根本优势是极大的换热效率和传质效率,可以精确控制反应温度以及保证反应物料按精确配比瞬时混合。这些都是提高收率、选择性、安全性、反应速度及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把微结构反应器应用到巯基乙酸甲酯的合成研究中,先以巯基乙酸和甲醇为原料,即液液均相酯化反应为例,考察了其在微通道反应器中的反应规律,然后以氯乙酸甲酯和硫氢化钠为原料,考虑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微结构反应器中液液两相相转移催化合成巯基乙酸甲酯的收率和选择性问题,以期利用其优异的传热和传质特性,使产物得到较高的收率和选择性,为此开展了如下工作。论文第二章以巯基乙酸和甲醇为原料,在以微结构混合器及与之相连的延长管组成的微通道中,进行了巯基乙酸甲酯制备的研究。主要考察了管材管径、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和醇酸初始摩尔比对合成巯基乙酸甲酯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比甲基磺酸和浓硫酸时酯收率要高,选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道尺寸对产品收率影响较大,减小微通道的管径能显着提高酯的收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酯收率随之增大,1%的对甲苯磺酸为适宜的催化剂用量。当停留时间从8.2min增加到57.2min时,酯收率是不断增加的,其中,在9.5min增加到14.3min时酯收率显着提高,提高了15.82%,之后再增加停留时间,收率基本不再增加,因此选取14.3min为后续实验的停留时间。当反应温度从30℃增加到80℃时,酯收率不断增加,在60℃时已达到91.0%,继续升高温度收率增加缓慢,到90℃时反而下降,所以60℃为适宜的酯化合成温度。最后考察醇酸摩尔比,为4:1时,酯收率为94.64%,是较为适宜的醇酸摩尔比。对于本反应,在常规釜式反应器中达到相近的实验结果,反应时间约需8小时,本实验则缩短到14min,大大减少了反应的时间,是一个极大的优化。第叁章首先以氯乙酸甲酯和硫氢化钠为原料,间歇釜式反应器中相转移催化合成巯基乙酸甲酯,考察了硫氢化钠用量、搅拌转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及种类几种因素对巯基乙酸甲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转速为1100r/min、硫氢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为30%、催化剂四丁基氯化钱用量为0.6%、反应温度为10℃、反应时间为2.5h、硫氢化钠与氯乙酸甲酯摩尔比为1.1:1的条件下,巯基乙酸甲酯的收率可达到73%,氯乙酸甲酯的转化率为98%左右,巯基乙酸甲酯的选择性仅为72%,存在明显的副产物。为此,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在微结构反应器中进一步进行了相转移催化合成巯基乙酸甲酯的研究,重点考察了总流速、停留时间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内经0.6mm的T型不锈钢微混合器和相应的不锈钢毛细管构成的微结构反应器中,在总流速0.76ml/min、温度20℃,仅需10min,氯乙酸甲酯的转化率达34.9%,巯基乙酸甲酯的收率可达到30%以上,选择性高达到97.8%。反应时间大大的减少,且几乎无副反应发生,是一种有较好前景的巯基乙酸甲酯合成方法。(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2-05-01)

贾少明,李亚芳,赵建宏,王留成,宋成盈[3](2011)在《微结构反应器在巯基乙酸甲酯合成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微通道反应器中巯基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过程。主要考察了管材管径、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对合成巯基乙酸甲酯酯化反应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酯的收率。(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1年S1期)

赵爱明[4](2009)在《巯基乙酸甲酯反应的催化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Hyperchem 7.5软件在OPLS力场下,选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计算了巯基乙酸,甲醇和合成巯基乙酸甲酯所用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得出巯基乙酸、甲醇和合成巯基乙酸甲酯所用催化剂的相互作用时的最适温度,结合相关的QSAR性质找出相关性质。巯基乙酸、甲醇和合成巯基乙酸甲酯所用催化剂的相互作用时:(1)在不考虑催化剂作用的情况下,通过模拟得到370K是巯基乙酸和甲醇反应的最适温度,巯基乙酸和甲醇不能够很好反应。加入催化剂以后,体系能量会变得更低。因此将催化剂加入巯基乙酸和甲醇的反应中,反应能够顺利进行的。(2)当加入了硫酸类催化剂时,其反应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80K~300K,选用八水硫酸铝作为催化剂体系能量最低,最低点在280K。(3)当加入了氯化物类催化剂时,其反应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00K~340K,选用四氯化锡作为催化剂体系能量最低,最低点在300K。(4)当加入了超强酸催化剂时,其反应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10K~340K,选用SO4 -2/ TiO2作为催化剂体系能量最低,最低点在310K。分析相关的QSAR性质,并通过origin软件进行线性拟合得出R值验证。QSAR性质中Surface Area[Grid] (催化剂与反应底物接触表面积)、Volume(催化剂与反应底物接触体积)相关系数R值均较大。由于R值越大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和-1,相关度越强,故而Surface Area[Grid]、Volume与反应体系相关性较大,且Surface Area[Grid]和Volume在出现最大值时的温度与模拟计算得出的最适温度一致。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09-08-01)

赵爱明,张革新[5](2008)在《超强酸催化巯基乙酸甲酯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寻找巯基乙酸甲酯化过程中可代替硫酸的催化剂,利用hyperchem 7.5软件在OPLS力场下,选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超强酸类催化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与巯基乙酸,甲醇的相互作用。经过计算得出势能数据分析,310~340K为其相互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SO4-2/TiO2为其反应较好的催化剂。(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08年10期)

林昌志[6](2004)在《巯基乙酸甲酯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催化剂A的作用下,选用巯基乙酸与甲醇经分子间脱水缩合反应获得巯基乙酸甲酯。研究了不同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产物巯基乙酸甲酯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催化剂A的用量为巯基乙酸摩尔数的10%,甲醇与巯基乙酸的摩尔比为1.2∶1,反应时间为8小时,反应温度为38~40℃时,合成的巯基乙酸甲酯收率达到85%以上。(本文来源于《安徽化工》期刊2004年03期)

刘燕[7](2001)在《巯基乙酸甲酯含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巯基乙酸甲酯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并对其精密度及准确度进行了实验(本文来源于《贵州化工》期刊2001年01期)

巯基乙酸甲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巯基乙酸甲酯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是合成农药、医药、烟用香料和食品香料的重要中间体,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长期以来国内由于合成巯基乙酸甲酯所需原料-巯基乙酸产量低、价格高、部分依赖于进口;同时所合成的巯基乙酸甲酯的收率低、含量低、成本高,解决这一现状就变得非常必要。微结构反应器是一种连续流动的管道式反应器,其管道尺寸远远小于常规管式反应器,一般定义在微米到毫米尺寸范围,有极大的比表面积,由此带来的根本优势是极大的换热效率和传质效率,可以精确控制反应温度以及保证反应物料按精确配比瞬时混合。这些都是提高收率、选择性、安全性、反应速度及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把微结构反应器应用到巯基乙酸甲酯的合成研究中,先以巯基乙酸和甲醇为原料,即液液均相酯化反应为例,考察了其在微通道反应器中的反应规律,然后以氯乙酸甲酯和硫氢化钠为原料,考虑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微结构反应器中液液两相相转移催化合成巯基乙酸甲酯的收率和选择性问题,以期利用其优异的传热和传质特性,使产物得到较高的收率和选择性,为此开展了如下工作。论文第二章以巯基乙酸和甲醇为原料,在以微结构混合器及与之相连的延长管组成的微通道中,进行了巯基乙酸甲酯制备的研究。主要考察了管材管径、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和醇酸初始摩尔比对合成巯基乙酸甲酯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比甲基磺酸和浓硫酸时酯收率要高,选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道尺寸对产品收率影响较大,减小微通道的管径能显着提高酯的收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酯收率随之增大,1%的对甲苯磺酸为适宜的催化剂用量。当停留时间从8.2min增加到57.2min时,酯收率是不断增加的,其中,在9.5min增加到14.3min时酯收率显着提高,提高了15.82%,之后再增加停留时间,收率基本不再增加,因此选取14.3min为后续实验的停留时间。当反应温度从30℃增加到80℃时,酯收率不断增加,在60℃时已达到91.0%,继续升高温度收率增加缓慢,到90℃时反而下降,所以60℃为适宜的酯化合成温度。最后考察醇酸摩尔比,为4:1时,酯收率为94.64%,是较为适宜的醇酸摩尔比。对于本反应,在常规釜式反应器中达到相近的实验结果,反应时间约需8小时,本实验则缩短到14min,大大减少了反应的时间,是一个极大的优化。第叁章首先以氯乙酸甲酯和硫氢化钠为原料,间歇釜式反应器中相转移催化合成巯基乙酸甲酯,考察了硫氢化钠用量、搅拌转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及种类几种因素对巯基乙酸甲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转速为1100r/min、硫氢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为30%、催化剂四丁基氯化钱用量为0.6%、反应温度为10℃、反应时间为2.5h、硫氢化钠与氯乙酸甲酯摩尔比为1.1:1的条件下,巯基乙酸甲酯的收率可达到73%,氯乙酸甲酯的转化率为98%左右,巯基乙酸甲酯的选择性仅为72%,存在明显的副产物。为此,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在微结构反应器中进一步进行了相转移催化合成巯基乙酸甲酯的研究,重点考察了总流速、停留时间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内经0.6mm的T型不锈钢微混合器和相应的不锈钢毛细管构成的微结构反应器中,在总流速0.76ml/min、温度20℃,仅需10min,氯乙酸甲酯的转化率达34.9%,巯基乙酸甲酯的收率可达到30%以上,选择性高达到97.8%。反应时间大大的减少,且几乎无副反应发生,是一种有较好前景的巯基乙酸甲酯合成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巯基乙酸甲酯论文参考文献

[1].牛柏林,贾少明,李亚芳,赵建宏,王建设.微通道反应器中快速合成巯基乙酸甲酯[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2].贾少明.微结构反应器在巯基乙酸甲酯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2

[3].贾少明,李亚芳,赵建宏,王留成,宋成盈.微结构反应器在巯基乙酸甲酯合成反应中的应用[J].化工进展.2011

[4].赵爱明.巯基乙酸甲酯反应的催化剂研究[D].江南大学.2009

[5].赵爱明,张革新.超强酸催化巯基乙酸甲酯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材料工程.2008

[6].林昌志.巯基乙酸甲酯的合成研究[J].安徽化工.2004

[7].刘燕.巯基乙酸甲酯含量的测定[J].贵州化工.2001

标签:;  ;  ;  

巯基乙酸甲酯论文-牛柏林,贾少明,李亚芳,赵建宏,王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