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富硒绿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精细化采摘,特征检索,Kmeans算法,嫩芽识别
富硒绿茶论文文献综述
段勇强,廖红华,郑才,樊姗,滕召波[1](2019)在《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富硒绿茶嫩芽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茶叶精细化采摘难度较大这一普遍现象,为改善设备性能,提高采摘准确率,提出了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富硒绿茶进行嫩芽识别.通过对富硒绿茶进行图像采集,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分量信息进行特征检索,重复聚类3次,避免陷入局部最小值,最后通过像素匹配生成嫩芽的色彩分割图.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的识别嫩芽,识别率最高可达95%,为提高富硒绿茶的精细采摘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纪桢,许佳林,孟现星,王欣欣,汪彩霞[2](2019)在《球磨法制备富硒绿茶粉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紫阳富硒茶成叶为原料,通过漂烫杀青、冷冻干燥和球磨等工艺制备富硒绿茶粉,在漂烫工艺中以茶叶成叶中硒元素含量为指标考察硒元素的流失情况,比较了冷冻干燥与40℃烘箱干燥的干燥效率,并选择球磨时间、研磨球大小球比和球磨转速叁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漂烫温度为100℃条件下,茶叶成叶中硒含量随漂烫时间延长而降低,由69.58μg/kg(0 s)降低至64.72μg/kg(60 s),损失率7%;16 h冷冻干燥鲜叶失水率为52.05%,40℃烘箱干燥失水率为49.52%。影响富硒绿茶粉颗粒粒径大小的因素依次为球磨时间>大小球比>球磨转速,球磨加工最优工艺为:球磨时间50 min,球磨转速800 r/min,大小球比1∶6;采用激光粒度仪及扫描电镜对其表征,球磨颗粒形态断面清晰,粒径分布均匀,D_(50)值为3.25±0.35μm,茶粉中硒含量为(63.18±4.22)μg/kg。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富硒绿茶粉颗粒均匀,色泽翠绿,茶叶中硒元素保留度高。(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陈亮[3](2016)在《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中硒多糖活性和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为原料,首先对其基本成分和硒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分别对其进行茶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最后再对其抗肿瘤活性和结构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两种茶叶的基本成分和硒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天然富硒绿茶的茶多酚含量高于人工富硒绿茶,其它成分和硒含量均低于人工富硒绿茶;然后再对两种富硒多糖的提取得率和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人工富硒粗多糖的得率、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硒含量均高于天然富硒粗多糖,分别为4.29%、24.78%、1.27%、18.42mg/kg,而天然富硒粗多糖的糖醛酸含量为40.96%,明显高于人工富硒粗多糖;最后再将两种富硒粗多糖经过DEAE Sepharose FF分离后分别得到四种不同的组分,首先对其均一性和分子量进行测定后发现,两种富硒粗多糖均出现四个峰,最大分子量均过百万Da,可推测其可能为糖蛋白,精品多糖ASe-TPS2和NSe-TPS2均出现单一对称峰,说明其为不含杂质的纯多糖,可用于后续结构的检测。然后对其得率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天然纯化多糖中NSe-TPS2得率最高,NSe-NTPS得率最低,而人工纯化多糖与其相反。糖醛酸测定结果表明,天然富硒粗多糖纯化后的四个组分均为酸性糖,而人工富硒粗多糖纯化后的四个组分中,除了ASe-TPS3其余均为酸性糖,多糖中还检测到少量蛋白质,说明经过一系列纯化步骤后,多糖仍结合有少量蛋白质。(2)利用上一步提取和纯化出的两种富硒茶多糖的粗品和精品为原料,分别进行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结果显示:茶多糖与硒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其中无机硒抗肿瘤效果大于有机硒;普通茶多糖抗肿瘤效果大于它与酵母硒的混合组;天然富硒茶多糖的抗肿瘤效果>人工富硒茶多糖>普通茶多糖和酵母硒混合组,并且均呈现剂量依赖性的特点,这一结果也能说明结合态的硒多糖比硒与多糖简单的混合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效果,硒能够增强茶多糖的抗肿瘤活性。(3)最后再对两种富硒多糖的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单糖组成的测定结果显示:天然富硒粗多糖NSe-TPS和精品多糖均为含有较高量糖醛酸的酸性糖,人工富硒粗多糖ASe-TPS和精品多糖也为含有较高量糖醛酸的酸性糖;紫外扫描结果显示:两种富硒粗多糖均有明显的蛋白吸收峰,其中天然精品多糖NSe-TPS3和人工精品多糖ASe-TPS1同样出现较明显的蛋白吸收峰,说明这几个组分均为糖蛋白,其它组分有较弱的蛋白吸收峰,说明粗多糖经纯化后仍含有少量蛋白质;红外扫描结果显示:两种富硒多糖具有相似的红外图谱,不同的是天然富硒茶多糖四个谱中均出现糖醛酸特征吸收峰,而人工富硒茶多糖只在粗多糖和精品多糖ASe-TPS1中才出现此峰,说明天然富硒多糖均为酸性糖;(4)部分酸水解的结果显示:岩藻糖只存在于两种富硒茶多糖的支链上,阿拉伯糖、半乳糖和甘露糖主要处于两种富硒茶多糖的支链上,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主要处于两种富硒茶多糖的主链上,人工富硒茶多糖不含有果糖,当酸浓度为0.05M时,两种富硒茶多糖的支链已基本水解完全。(5)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结果显示:由高碘酸氧化结果可推测ASe-TPS2结构中可能存在1→、1→2、1→3、1→4、1→6、1→2,6、1→4,6连接的糖苷键,NSe-TPS2结构中可能存在1→、1→2、1→4、1→6、1→2,6、1→4,6连接的糖苷键(本实验室之前所测)。由Smith降解产物的GC可推测出ASe-TPS2结构中可能存在1→、1→2、1→3、1→5、1→6、1→2,6连接的糖苷键,其中1→3连接的可能占主要部分,NSe-TPS2结构中可能存在1→、1→2、1→4、1→5、1→6连接的糖苷键(本实验室之前所测)。(6)核磁共振结果显示:两种富硒多糖均含有α、β两种构型的葡萄糖,但主要为β-D-Glup;酸性糖均为α-D-GalpA,且NSe-TPS2的酸性糖含量明显大于ASe-TPS2;均含有α、β两种构型的鼠李糖;均含有阿拉伯糖,但在ASe-TPS2中为α-L-Araf,在NSe-TPS2中为β-L-Araf;均含有甲酯基、乙酰基和少量的蛋白质,故它们的化学本质均为酸性糖蛋白,这一结果与红外结果保持一致。(7)甲基化最终分析结果可知:人工富硒多糖的结构主要是以β-D-(1→3)-Glup和α-D-(1→4)-GalpA为骨架,分支主要是由α-L-(1→2,3)-Araf、β-D-(1→4)-Glup、α-L-(1→2)-Rhap和少量α-D-(1→4)-GalpA组成,非还原性末端主要由Araf和Xylp组成;天然富硒茶多糖结构主要是以β-D-(1→4)-Glup和α-D-(1→4)-GalpA为骨架,分支主要由β-L-(1→2)-Araf、α-D-(1→3)-Galp和β-L-(1→2)-Rhap组成,非还原性末端主要由Glup和Galp组成。(8)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两种富硒绿茶的粗多糖与精品多糖相比,空间构象由分散的片状或叶状变成了更加零散的丝状、条状和颗粒状等不规则的状态;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天然富硒茶多糖比人工富硒茶多糖的空间结构更稳定。由以上结果可知两种多糖结构上的区别在于构成人工多糖糖链骨架的葡萄糖为β-D-(1→3)-Glup,而构成天然多糖糖链骨架的葡萄糖为β-D-(1→4)-Glup;GalpA在人工多糖的主链和支链中均有存在,但在天然多糖中只存在于主链;构成糖链分支的阿拉伯糖在人工多糖中为α构型,而在天然多糖中为β构型;非还原性末端人工多糖为Araf和Xylp,天然多糖为Glup和Galp,天然多糖空间结构更稳定。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多糖主链均由β型葡萄糖和α型半乳糖醛酸构成,支链中均含有阿拉伯糖和鼠李糖,粗多糖空间构象均为片状而精品多糖为颗粒状。(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6-10-01)
陈雪青[4](2016)在《富硒绿茶糖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湖北恩施地区生产的富硒绿茶为原料,对绿茶中硒的分布形态进行研究。从富硒绿茶中提取、分离和纯化得到含硒糖蛋白并进行结构表征,为富硒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探究了富硒茶中硒的分布,按照Osborne分级法顺序提取茶叶蛋白,分析硒含量,同时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结果显示富硒绿茶中硒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占有机硒含量的71.3%,水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是茶叶硒结合蛋白的主要蛋白,其硒含量分别为0.563、0.281 mg Se/g protein。在水溶性蛋白,醇溶性蛋白,碱溶性蛋白中,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最多。HPGPC检测显示四种溶解性蛋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范围为958-3183757Da、1108-2562665Da、114.8-5782584Da和1135-3240Da。依次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树脂、Sephacryl400凝胶分离纯化水溶性蛋白。结果显示60%的饱和硫酸铵沉淀效果最好,得率为6.4%;茶硒结合糖蛋白经离子交换和凝胶纯化得到3个组分,TSBGP1-1、TSBGP 2-1和TSBGP 3-1,其蛋白硒含量依次为4.32%、3.96%和14.36%,多糖含量分别为67.6%、54.4%和26.6%。HPGPC检测显示TSBGP 1-1、TSBGP 3-1为单一峰,其分子量分别为4418Da、3726Da。热重分析表明TSBGP在相同加热条件(0-500℃)下的失重趋势基本相似,在225-351℃范围内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分解反应。采用紫外吸收、糖肽键特征分析、红外光谱、氨基酸组成分析、离子色谱分析、MALDI-TOF/TOF、NMR等技术方法,探讨了茶硒结合糖蛋白的结构信息。结果显示TSBGP 1-1、TSBGP 2-1和TSBGP 3-1在280nm紫外光下都有吸收峰,茶硒结合糖蛋白TSBGP糖肽键型为O-糖肽键。茶硒结合糖蛋白中氨基酸组成含量最高的3种氨基酸依次为天门冬氨酸、甘氨酸、丝氨酸。TSBGP 3-1中单糖组成主要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糖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00:1.41:12.47。MALDI-TOF/TOF测定TSBGP 3-1的分子量为5005Da,核磁结果表明TSBGP 3-1带有α-D-Glu的吡喃型糖。(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贾学成[5](2015)在《盘踞深山夺魁茶王 富硒美誉丝路远扬——紫阳县盘龙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喜获安康首届富硒茶大赛绿茶“茶王”称号》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康生态富硒产品(富硒茶)博览交易会是安康市最大最亮的宣传推介活动,享誉国内外。首届安康富硒茶大赛经过市、县(区)各级政府及众多公司的精心准备,通过国家级茶叶专家的认真评审,结果在6月19日晚上"首届富硒茶大赛颁奖暨品茗会"现场揭晓。陕西省紫阳县盘龙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生产的"盘龙牌紫阳银针"获绿茶"茶王"称号。据了解,此次茶叶大赛是在县区组织企业选送样的基础上,经过对参赛样品外观评审和内质评定分别进行严格称量和认真编码(本文来源于《新丝路(下旬)》期刊2015年06期)
徐华,凌睿,高瑞峰,高孟朝,祝晨辰[6](2015)在《富硒绿茶中锌、硒、铅、铝的溶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富硒绿茶冲泡过程锌、硒、铅、铝4个元素的溶出,为科学饮茶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在实验室模拟茶叶冲泡过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试了不同冲泡时间和不同冲泡次数下茶汤中锌、硒、铅、铝的溶出率。结果锌、硒的溶出在30 min内相对增长较快,并且经3~4次冲泡溶出可溶出部分达80%;铅在5 min内和第1次冲泡溶出可溶出部分达50%以上;铝在整个过程溶出平稳,总溶出率小于10%。结论锌、硒、铅、铝4个元素在不同冲泡时间和不同冲泡次数下溶出性不一致;适度洗茶,可以去除较多铅的可溶性部分,而锌、硒损失较少;长时间浸泡和多次冲泡后,各元素溶出量增加较少。(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申雪慧子,姬晓云,岳兰,刘华,吴宁[7](2015)在《贵州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对衰老模型小鼠Trx含量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贵州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对衰老模型小鼠硫氧还原蛋白(Trx)含量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富锌富硒绿茶保肝抗衰老的机制。方法:昆明雄性小鼠70只均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富锌富硒绿茶高、中、低剂量组和普通绿茶组,除正常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6组均给予腹腔注射0.2 mg/(g·d)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造模第3周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均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余5组分别给予维生素C,高、中、低3种浓度富锌富硒绿茶及普通绿茶灌胃,1次/d,连续4周;最后1次灌胃后2 h取小鼠眼眶血,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Trx的含量,电镜下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Trx含量明显降低(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富锌富硒绿茶组及普通绿茶组Trx含量升高(P<0.01,P<0.05);与普通绿茶组相比,富锌富硒绿茶组Trx含量升高(P<0.05),说明富锌富锌绿茶抗氧化作用强于普通绿茶;富锌富硒绿茶高剂量组Trx含量高于中、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结果示衰老模型组肝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和细胞器损伤严重;富锌富硒绿茶组肝细胞体积正常,细胞核和细胞器接近正常;普通绿茶组肝细胞胞质内部分线粒体肿胀,内质网轻度扩张;阳性对照组胞质内线粒体及内质网结构接近正常,胞浆轻微肿胀疏松,肝细胞核形态基本接近正常细胞核。结论:贵州凤冈富锌富硒绿茶能明显增加衰老模型小鼠血清Trx含量,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贵阳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刘华,申雪慧子,聂兰,吴宁[8](2014)在《贵州凤岗富锌富硒绿茶对小鼠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贵州凤岗富锌富硒绿茶对小鼠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空白组给予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造模14 d后,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饮茶量及实验动物药物剂量比例,给小鼠灌胃富锌富硒绿茶,1次/d。连续灌胃21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实验。处死小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各小鼠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表达。采取RT-PCR法,测定各小鼠肝脏组织中SOD和GSH-Px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富锌富硒绿茶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提高SOD和GSH-Px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P<0.01)。[结论]富锌富硒绿茶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28期)
申雪慧子,聂兰,刘华,吴宁[9](2014)在《贵州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贵州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昆明雄性小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富锌硒绿茶高、中、低剂量组和普通绿茶组,后6组腹腔注射0.2mg/(g·d)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造模第3周各组小鼠分别灌胃蒸馏水,高、中、低3种浓度富锌富硒绿茶,普通绿茶及维生素C,持续4周;最后一次灌胃后2 h取小鼠眼眶血,检测小鼠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MDA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显着升高,而T-SOD、GSH-Px及CAT活力显着降低(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衰老模型组及普通绿茶组比较,高、中、低剂量富锌富硒绿茶组均可显着提高衰老小鼠血清中T-SOD、CAT、GSH-PX活力(P<0.01),而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富锌富硒绿茶组高、中、低剂量相比较,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SOD、CAT、GSH-PX活力高于高、低剂量组(P<0.05),MDA含量低于高、低剂量组(P<0.01)。结论:3种不同浓度的富锌富硒绿茶能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此作用强于普通绿茶。(本文来源于《贵阳医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周敏锐[10](2014)在《超微富硒绿茶及茶多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茶叶是深受各国喜爱的全球消耗量最大的饮品之一。茶叶中富含多种有益的健康成分,但传统饮茶方式以"开水冲泡"为主,只能浸出茶叶中的部分营养成分,不溶性或难溶性成分,如绝大部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部分矿物质等仍留存于茶渣中以废物形式扔掉。随着人们对茶叶保健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由"饮茶"向"吃茶"方式转变的观念逐渐被认可。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年来得到发展和应用的加工技术,超微粉体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良好的分散性、吸收性、溶解性和生物活性等,成为当前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超微粉碎技术的逐渐成熟,为食品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1、按照国家发明专利《ZL03112724.X:一种富硒茶叶的生产调节剂及其用法实施》制备富硒绿茶,采用气流超微粉碎、行星式球磨超微粉碎和振动磨超微粉碎叁种方法制备了超微富硒绿茶和普通绿茶粉。经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超微富硒绿茶和普通绿茶粉粒径分布分别为D_(50) = 6.038 μm和6.237 μ(气流粉碎)、D_(50) = 3.398 μm和3.462 μm(行星式球磨粉碎)、D_(50) = 5.248μm和5.821 μm(振动磨粉碎),在透射电镜下均呈现不规则细小碎片;2、比较了超微粉碎前后茶叶中主要理化指标(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和叶绿素等含量)的变化情况,发现随着粒径减小,破壁作用和粒子效应使绿茶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游离氨基酸的溶出率增加,但同时又加速了不稳定成分茶多酚的氧化,导致其含量有所降低。3、评价了超微富硒绿茶体外清除胆固醇和抗氧化作用。各样品的胆固醇吸附能力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强,且超微富硒绿茶吸附效果高于普通绿茶,吸附能力大小依次为:超微富硒绿茶>富硒绿茶>超微普通绿茶>普通绿茶。各样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顺序为Trolox>超微富硒绿茶>超微普通绿茶>富硒绿茶>普通绿茶;抑制亚油酸过氧化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Tolox>超微普通绿茶>普通绿茶>超微富硒绿茶=富硒绿茶。4、初步探索了茶多酚纳米脂质体最佳制备条件:茶多酚质量60 mg,蛋黄卵磷脂质量300mg,胆固醇用量60mg,VE 15mg,乙醇用量4.5 mL,水合时间30min,水合温度60℃。(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9-01)
富硒绿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紫阳富硒茶成叶为原料,通过漂烫杀青、冷冻干燥和球磨等工艺制备富硒绿茶粉,在漂烫工艺中以茶叶成叶中硒元素含量为指标考察硒元素的流失情况,比较了冷冻干燥与40℃烘箱干燥的干燥效率,并选择球磨时间、研磨球大小球比和球磨转速叁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漂烫温度为100℃条件下,茶叶成叶中硒含量随漂烫时间延长而降低,由69.58μg/kg(0 s)降低至64.72μg/kg(60 s),损失率7%;16 h冷冻干燥鲜叶失水率为52.05%,40℃烘箱干燥失水率为49.52%。影响富硒绿茶粉颗粒粒径大小的因素依次为球磨时间>大小球比>球磨转速,球磨加工最优工艺为:球磨时间50 min,球磨转速800 r/min,大小球比1∶6;采用激光粒度仪及扫描电镜对其表征,球磨颗粒形态断面清晰,粒径分布均匀,D_(50)值为3.25±0.35μm,茶粉中硒含量为(63.18±4.22)μg/kg。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富硒绿茶粉颗粒均匀,色泽翠绿,茶叶中硒元素保留度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硒绿茶论文参考文献
[1].段勇强,廖红华,郑才,樊姗,滕召波.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富硒绿茶嫩芽识别[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纪桢,许佳林,孟现星,王欣欣,汪彩霞.球磨法制备富硒绿茶粉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9
[3].陈亮.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中硒多糖活性和结构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4].陈雪青.富硒绿茶糖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5].贾学成.盘踞深山夺魁茶王富硒美誉丝路远扬——紫阳县盘龙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喜获安康首届富硒茶大赛绿茶“茶王”称号[J].新丝路(下旬).2015
[6].徐华,凌睿,高瑞峰,高孟朝,祝晨辰.富硒绿茶中锌、硒、铅、铝的溶出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
[7].申雪慧子,姬晓云,岳兰,刘华,吴宁.贵州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对衰老模型小鼠Trx含量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
[8].刘华,申雪慧子,聂兰,吴宁.贵州凤岗富锌富硒绿茶对小鼠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
[9].申雪慧子,聂兰,刘华,吴宁.贵州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
[10].周敏锐.超微富硒绿茶及茶多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