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情绪管理论文-张佩媛

生气情绪管理论文-张佩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气情绪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绪管理,小学生,绘画,角色扮演

生气情绪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佩媛[1](2019)在《给生气的“小精灵”找个出口——一例小学生情绪管理问题的咨询》一文中研究指出芳芳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她成绩优异,班级管理能力强,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她近来由于和家人之间的一些小事频频发脾气,甚至不来上学。心理教师得知情况后,对其进行了评估和咨询。在辅导过程中,教师通过绘画、角色扮演,将情绪拟人化、游戏化,让芳芳理解不良情绪的影响,并借助绘本和游戏,让她学会合理宣泄情绪和表达情绪。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学校情绪管理课程有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蔡珍珍,金铭,杨盼盼,赵阿勐[2](2014)在《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干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筛选出21名大学生为试验组,进行4期8次的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设立对照组21名,不参加团体训练。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于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后,试验组在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及非理性信念的后测结果较前测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数无显着差异(P>0.05);后测和追踪测量的结果:在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方面,试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具有积极正向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4年09期)

徐芸[3](2006)在《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的认知尚在发展阶段,对生气有许多不理性的想法,处理生气情绪的能力也不成熟,经常会引发许多负面的影响。国内关于大学生生气情绪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测量工具还是干预措施的研究都还不成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辅导对于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立即与持续性辅导效果,为学校实施生气情绪管理的教育与辅导提供参考。 本研究包含两个分研究:研究一,对国外已经广泛使用的《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S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Scale,STAXI)进行中文版的修订,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探讨其在我国大学生群体的适用性,为后继的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辅导效果的研究提供研究工具;研究二,采用等组前后测及追踪测量的实验设计,以浙江省某高校的22位大学生为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接受八次,共十六小时的实验处理,控制组则不做任何处理。本研究的自变量为认知行为取向的生气情绪管理团体辅导,因变量为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非理性信念,根据被试在《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和《非理性信念量表》上前测、后测和团体结束后六周的追踪测得分测量因变量的实验效果。最后结合团体录音、团体观察记录、团体回馈表等质性资料的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补充说明。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06-10-01)

生气情绪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筛选出21名大学生为试验组,进行4期8次的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设立对照组21名,不参加团体训练。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于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后,试验组在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及非理性信念的后测结果较前测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数无显着差异(P>0.05);后测和追踪测量的结果:在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方面,试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具有积极正向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气情绪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佩媛.给生气的“小精灵”找个出口——一例小学生情绪管理问题的咨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

[2].蔡珍珍,金铭,杨盼盼,赵阿勐.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

[3].徐芸.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生气情绪管理论文-张佩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