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范礼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范礼安,教会,罗明坚,澳门
范礼安论文文献综述
严锡禹[1](2016)在《范礼安的本土化策略(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574年9月6日抵达果阿,到1606年1月20日在澳门去世,范礼安从未踏上中国内地,相传他曾面对中国内地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岩石!岩石!汝何时得开?"(曾德昭,《大中国志》,213页)身为专员,范礼安的任务不在于直接传教,而在于协调各方关系,制定传教策略。比如在日本,他就协调了欧洲修士与日本本土修士间的关系,要求欧洲修(本文来源于《天风》期刊2016年12期)
严锡禹[2](2016)在《范礼安的本土化策略(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之际,天主教耶稣会在中国传教的成功,往往因利玛窦(Matteo Ricci)的突出贡献,使我们忽略了其他人的作用。在所有被忽略的人中,有一位最不该被忽略,他就是耶稣会远东教务视察专员范礼安(Alexander Valignan)。1538年12月20日,范礼安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1566年5月29日加入耶稣会,1573年9月,奉耶稣会总会长迈居利安神甫(P.Everard(本文来源于《天风》期刊2016年11期)
姚樱[3](2015)在《从保教权到传教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率先开始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并由此开始海外扩张。与此同时,因宗教改革而陷入困境的罗马教廷则力图在世俗王权的支持下,将天主教义及其普世信仰传往世界各地,包括东亚的中国、日本等地。随着海外势力的不断扩张,葡、西两国就其势力范围产生了激烈争执,为协调矛盾,确保宗教传播的顺利进行,罗马教皇多次颁布敕令,为双方划定势力范围。1493年,亚历山大六世划定着名的"教皇子午线",将全世界一分为二,将所谓的东印度和西印度分别划归葡、西两国管辖。与此同时,教廷还要求两国承担一定的宗教义务(为传教士提供资金与后勤支援);并同时拥有相应的宗教特权(例如主教的提名),这种权力与义务的结合,即所谓的保教权。1529年,罗马教廷在葡属东印度设立果阿主教区,管理包括中国、日本及东南亚的传教事业。由于教皇划定的界限在地球另一端存在模糊地带,位于这一区域的日本和中国,也因此成为保教权之争的关键与焦点所在。基于上述背景,依附于世俗王权的不同天主教修会,主要是受葡萄牙王室支持的耶稣会士和受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方济各会等托钵修士,因为各自修会的利益考虑,分别与世俗王权构成不同的利益共同体,并在保教权的框架下,就传教地的划分,尤其是日本及中国等地的传教专属权、即所谓传教权展开激烈争夺。而修会内部不同国籍的传教士,亦因此陷入国家利益与宗教义务的复杂纠葛之中。在耶稣会传教的东印度地区,耶稣会视察员的范礼安显然处于上述复杂矛盾与争斗的漩涡中心,作为修会的最高上长,他不仅需要平衡、调和耶稣会内部的不同派别与意见,而且还需要兼顾个人利益、修会利益以及世俗王权的权益需求,努力调和矛盾,在因应传教地现实情况的前提下,考虑并解决各种现实问题。鉴于学界对此问题尚未有充分讨论,本文试图以大航海时代东印度地区为背景,以保教权和传教权问题为基本线索,以耶稣会视察员范礼安为论述中心,通过分析他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及其策略考虑和调整,揭示大航海时代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复杂关系及矛盾纠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6-01)
戚印平,何先月[4](2013)在《再论利玛窦的易服与范礼安的“文化适应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耶稣会士利玛窦改换儒服被视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但事实上,利氏的形象改变并非只有一次,首次易服是其入华之初采用中国僧服,而12年后改穿儒服,亦是为融合于中国文人官僚而做的社交努力。有证据表明,利玛窦多次易服不仅是仿效日本同行的类似举动,其过程还受制于修会内部传教策略之争及复杂矛盾。形象改变的本质意义在于获得生存与发展的通行证和护身符,是范礼安"文化适应政策"的具体表现。所谓"合儒、补儒"既非利玛窦的初衷,也是从未实现的文化神话。(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戚印平[5](2012)在《传教士的新衣:再论利玛窦的易服以及范礼安的“文化适应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多数研究着作中,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 Matteo Ricci)1595 年 5 月在江西樟树①改换中国儒服的举动,都被视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而他头戴儒冠、身着长袍的标准形象以及与徐光启并肩驻足于中式祭坛前的理想图景,亦在某些惯性思维的推动下,衍生为"合儒、补儒"之传教策略的真实写照与合理依据。②(本文来源于《基督教文化学刊》期刊2012年01期)
戚印平[6](2011)在《范礼安与中国——兼论中国教区与耶稣会澳门住院及圣保禄神学院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此前大多数讨论中,耶稣会远东教区视察员范礼安(Valignano,Alessandro)在中国教会史中的地位与作用常常被人忽略,但如果我们打开视野,就不难发现这位远东教会的最高上长对于中国教会的众多特殊贡献。除了指派罗明坚(P.Michel Ruggiere)与利玛窦(Matthoeus Ricci)来澳门学习中国语言之外,范礼安还通过耶稣会澳门住院与圣保禄学院,对利玛窦等人的传教步骤与方式进行具体指导与严密掌控。从这一意义上说,如果(本文来源于《基督宗教研究》期刊2011年00期)
范礼安,孟叁德,何高济[7](2011)在《范礼安、孟叁德记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译者前言亚历山德罗·瓦里格纳尼(Alexandro Valignani),汉名范礼安,意大利人,1538年生,1566年在罗马入耶稣会,后被任命为全东方耶稣会视察员。1574年自里斯本赴印度,1578年转至澳门,旋赴日本。和他的前辈沙勿略相似,范礼安亦热心于中国的传教事业,据说一日在澳门学校窗内远眺大陆,大声呼喊:"岩石呀,岩石,你何时打开,岩石呀?"(本文来源于《国际汉学》期刊2011年01期)
戚印平[8](2011)在《范礼安与中国——兼论中国教区的行政归属》一文中研究指出范礼安神父在中国传教区的形成和发展中拥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他通过耶稣会在澳门的各种机构,对中国教区的传教步骤与方式进行严密掌控;而正是由于他的支持和偏爱,中国教会才最终摆脱日本管区的控制,发展为独立的传教区。(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江彩芳[9](2009)在《记范礼安首次巡视日本教会的举措和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范礼安(Alessandro Valignano)作为耶稣会第二任远东视察员,其任期总共长达28年之久,是历任远东视察员中任期最长的一位。在任期间,范礼安曾3次巡视日本教会,为日本教会的发展作出许多努力。特别是首次巡视日本教会时,召开的第一届传教协议会和所制订的文化适应政策在日本禁教之前,对日后日本教会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09年11期)
江彩芳[10](2008)在《范礼安与中日传教团(1578-1606)》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远东耶稣会视察员范礼安在澳门与日本的活动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考察研究,力图还原范礼安与中日传教团之间的关系的历史场面。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主要叙述赴远东前的范礼安,以及范礼安被任命为远东耶稣会视察员的经过。第二章重点讲述范礼安叁次巡察日本的主要活动,对日本传教团的支持与指导,以及范礼安与日本耶稣会商业贸易活动之间的关系。第叁章则重点叙述范礼安六次在澳门对中国传教团的规划与支持,以及范礼安对圣保禄学院的创建和发展的作用。结语部分主要比较范礼安对中国与日本传教指导方针上的异同点,以及对范礼安在澳门与日本的活动及其意义进行总结归纳。本文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特别是利用大量的日文史料,旨在填补目前国内对范礼安研究之不足,进一步客观地认识范礼安对中日传教团的贡献与作用。(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8-05-05)
范礼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清之际,天主教耶稣会在中国传教的成功,往往因利玛窦(Matteo Ricci)的突出贡献,使我们忽略了其他人的作用。在所有被忽略的人中,有一位最不该被忽略,他就是耶稣会远东教务视察专员范礼安(Alexander Valignan)。1538年12月20日,范礼安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1566年5月29日加入耶稣会,1573年9月,奉耶稣会总会长迈居利安神甫(P.Everard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范礼安论文参考文献
[1].严锡禹.范礼安的本土化策略(二)[J].天风.2016
[2].严锡禹.范礼安的本土化策略(一)[J].天风.2016
[3].姚樱.从保教权到传教权[D].浙江大学.2015
[4].戚印平,何先月.再论利玛窦的易服与范礼安的“文化适应政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5].戚印平.传教士的新衣:再论利玛窦的易服以及范礼安的“文化适应政策”[J].基督教文化学刊.2012
[6].戚印平.范礼安与中国——兼论中国教区与耶稣会澳门住院及圣保禄神学院的关系[J].基督宗教研究.2011
[7].范礼安,孟叁德,何高济.范礼安、孟叁德记中国[J].国际汉学.2011
[8].戚印平.范礼安与中国——兼论中国教区的行政归属[J].世界宗教研究.2011
[9].江彩芳.记范礼安首次巡视日本教会的举措和政策[J].知识经济.2009
[10].江彩芳.范礼安与中日传教团(1578-1606)[D].暨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