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速公路作业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速公路,短时作业,交通事故,管理对策
高速公路作业区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超[1](2018)在《基于交通流理论的高速公路短时作业区安全管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短时作业的特点及短时作业区交通流特征,探讨了短时作业区交通事故特点及诱因,并从交通流的引导与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短时作业区安全管理对策。(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欧阳男,赵伟[2](2018)在《考虑驾驶负荷的高速公路作业区换道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预防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车辆换道引起的交通事故,首先,开展不同车流密度的驾驶模拟对比试验,采集车辆换道位置距离过渡区末端长度、车辆换道距离和驾驶人心率数据;然后,基于试验数据,通过车辆运行轨迹和方向盘转角,定义车辆换道位置和换道距离,分析车流密度和驾驶员心率对车辆换道位置和换道距离的影响;最后,采用强迫进入变量法,构建基于车流密度和驾驶员心率的车辆换道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车辆换道位置随车流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驾驶员心率的增大而增大;车辆换道距离随车流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驾驶员心率增大而减小。车辆换道预测模型能够预测驾驶人心率与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车辆换道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洁[3](2018)在《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危险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简要分析了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与结论,得出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的安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希望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8年19期)
汪斌[4](2018)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区交通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阐述了养护施工作业区的定义并对养护施工作业区的交通流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区交通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主要有作业区交通安全对策,制定作业区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作业人员施工操作足够规范,驾驶人员行车等方面内容。(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8年21期)
王忠宇,贺文雅,杨航,王艳丽,吴兵[5](2018)在《基于轨迹数据的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车辆换道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人车安全、科学制定交通组织和管控措施,基于无人机航拍行车风险区域内高质量交通流视频,提取车辆运行轨迹数据以研究车辆换道特性.为克服将开启转向灯作为车辆换道起始点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根据车辆运行轨迹线与车道线之间的几何关系确定车辆换道起始点、结束点的方法;提出利用行车风险区各车道换道频数、频率热力图描述换道起始点空间分布的方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刻画分车道的车辆换道长度与换道起始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封闭车道上的车辆需要全部换道,可通行车道上部分车辆也存在换道行为,且距封闭车道越近受影响越大,车辆换道率越高;各车道车辆换道行为存在横向延迟扩散现象,距离封闭车道越远的可通行车道上车辆换道频率高的区域出现越晚;随着换道起始点越来越靠近工作区,行车风险区域内车辆换道长度呈下降趋势,并且距封闭车道越远的可通行车道上车辆换道长度下降越明显.(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赵丹[6](2018)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的交通组织方案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截止到2017年为止,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运营保有量已经达到了 13.1万公里,进行高效、科学的基础交通设施维护、保养和管理已逐步转化为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道路维护作业会干扰既有车辆的正常通行,给路段通过能力和行车安全性带来影响,因此研究施工作业区路段的交通组织方案的科学合理设置十分重要。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的主动脉,具有交通量大、大型车混入率高、夜间货车比例高等特点,目前施工作业区的车道封闭模式、交通组织控制方法均参照双向四车道的要求实施、缺乏科学依据。此外,尽管正常行车状态下夜间行车识别距离下降对高速行驶安全的影响已经比较明确,但是夜间行车环境对高速公路施工区车道封闭模式、交通组织设置方式的影响目前未见相关研究。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的设置标准研究工作滞后,需要开展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本文对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封闭两条车道的作业模式下的交通组织方案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特别是研究了夜间行车识别距离下降给交通组织方案带来的变化,为施工作业区的合理设置、保障车辆安全通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路段评价指标的系统分析和筛选,确定了以饱和度、平均车速、交通密度和平均延误为基础指标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路段服务水平综合值的判断标准;对于路段的安全性选择最小安全距离值MSDE值作为评价指标,为交通组织方案的评价提供了判断依据。其次,针对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封闭内侧两车道的封道模式,研究了交通组织方案关键控制因素的变化规律和设置方式。对于警告区二级限速模式两次限速间隔距离应该尽量延长,当交通量在400pcu/h/ln以下时,最终限速值取80km/h,当交通量在500pcu/h/ln以上时,最终限速值取60km/h;上游过渡区设置研究结果表明,上游过渡区的设置方式和设置长度对路段安全性指标不敏感,与路段服务水平综合指标关系密切,在交通量500pcu/h/ln时,服务水平最优在过渡区长140m处取得,在交通量600pcu/h/ln时,服务水平最优在过渡区长180m处取得。最后,围绕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的封闭内侧两车道的封道模式,在夜间识别距离降低的情况下分析了交通组织方案关键控制因素的变化规律和设置方式。夜间在小交通量和部分施工控制区的安全性影响较大;夜间上游过渡区的设置方式和长度对服务水平的影响规律没有改变,但是服务水平最优值对应的过渡区长度变化。研究结论对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交通组织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弥补了我国相关规范中现有的交通组织方案的设置方法存在不完善和安全风险偏高的特点,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给出兼顾安全性、通过性等多方面需求的交通组织方案。(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道福[7](2018)在《四车道高速公路作业警告区长度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正处在建养并重时期,随着公路的不断建成和投入运营,公路施工、养护问题也应运而生,尤其对于早期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破损较为严重,对四车道公路的施工作业就显得迫在眉睫。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是高速公路进行养护而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施工作业区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这六个区域。警告区的作用主要是提醒驾驶员前方道路施工,注意施工区周边交通的变化状况,小心驾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对于高速公路施工警告区的长度以往均是从车辆正常行驶至最终限速值的距离、车辆到达警告区排队尾部时的最小安全距离以及因封闭车道、车道数减少等原因引起的车辆排队长度这叁部分构成,这种方法获得的长度使得车辆在警告区终点处排队等待,增加了车辆的延误。通过调查,驾驶员倾向于在看到车道变少标志后,寻找换道机会向未被占用车道换道,因此以车辆换道特性为基础设置警告区长度,减少车辆在警告区末端排队等待的车辆,从而降低车辆延误提高车辆通过时的速度。本文在对施工警告区车辆交通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施工警告区长度优化理念,以保证车辆在施工警告区安全、畅通、平稳完成换道任务作为施工警告区长度的重要考虑因素。接着通过对换道车辆驾驶特性的分析,构建换道车辆与目标车道车辆之间的博弈模型,并以心理安全收益和时间收益作为博弈双方的“得失”指标。其心理安全收益的量化是进行博弈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利用物理学中的电场来构建驾驶人的心理场,并对心理场中的相关指标进行标定。然后利用构建的模型求解车辆换道的长度,对于换道长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车辆从产生换道意图到目标车道出现可插入间隙所行驶的路程和车辆在换道过程中所行驶的路程。对于寻找可插入间隙阶段所行驶的路程通过利用高速公路车辆车头时距的特性来求解,对于车辆在换道过程中所行驶的路程,通过文中建立的博弈模型并将车辆换道过程分为若干部分,分步求出各部分车辆的最优驾驶策略,以此求出车辆换道过程的最优策略集合。同时利用车辆换道时的动力特性对车辆在横向上的运动轨迹进行数学建模,以此求解在任意时间车辆间的相对位置及夹角。最后利用VISSIM仿真技术对优化后的警告区长度进行仿真,以排队长度、延误作为指标验证警告区优化长度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7)
张家俊[8](2018)在《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自动驾驶车运动状态协调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的发展在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我国交通的出行情况,在衡量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时常采取通行能力这一指标,高速公路一旦发生交通事件包括施工作业维护、交通事故等,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进行施工维护作业时,车道数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瓶颈路段,车辆的状态也会从高速过渡到低速,频繁的减速和变道会对其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车联网技术可以使自动驾驶汽车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同时车辆可以接受来自中央控制器的指令,车辆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自身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采用一定的控制方式和策略,以减少车辆变道次数,对未来研究自动驾驶车辆通过施工作业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单向两车道高速公路封闭外侧车道为研究对象,在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设置协调控制路段,以车辆到协调控制路段末端的时间为基点对进入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警告路段的自动驾驶汽车进行速度与车辆纵向间距的调控,从而提出了一种控制策略。首先,在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行车环境方面,本文对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的路段划分以及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阐述,对手动驾驶条件下的驾驶员特性、车流运动特性进行了总结;同时结合自动驾驶汽车的特点以及基于车辆跟驰理论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跟驰行驶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车辆的变道时间以及变道所经历的阶段对车辆的变道过程进行了分析,依据施工作业区路段的划分设置了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路段控制区以及协调控制路段。其次,从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自适应巡航控制技术这叁方面对自动驾驶汽车协调控制运行的技术条件进行了分析。然后,构建车队合并模型,车辆以队列的形式进入到协调控制区,设置了车辆在协调控制区域的运行约束条件,基于自动驾驶汽车到达协调控制路段末端的时间点建立自动驾驶汽车协调控制的判断条件,并提出了自动驾驶汽车运动过程中的协调控制策略,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速度和车辆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最后,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自动驾驶车协调控制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变道时间下通过施工作业区末端的车流量变化情况以及协调控制路段长度对车辆加速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6)
朱博雅[9](2018)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作业区交通安全保通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车辆数量的逐年急剧增大使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成为主要的建设项目之一,而其中如何保持作业区交通安全通畅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改扩建工程相较新建高速公路具有交通组织问题更为复杂的显着特征,尤其是针对作业区的安全保通技术研究涉及较少。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交通流参数特征、通行能力和空间布局以及交通安全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和仿真模拟技术分析以期为改扩建工程的作业区布设提供一定的应用理论支持。首先基于实地调研的数据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的交通特征进行分析。对十一种形式的作业区进行了交通仿真,得到双向四车道和双向六车道不同的作业区基本形式对作业区的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得出了在不同的限速条件下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并基于研究不同的仿真流量与货车比例之间的关系得出最大断面通行能力,建立了基于非线性回归的货车混入率影响模型。然后应用理论计算方法,给出了改扩建作业区中警告区、上游过渡区、中央分隔带开口、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的五个长度建议值。接着通过仿真模拟并结合货车混入率的影响研究了施工区最大的长度,给出了在不同的货车比的条件下不同的施工区最大长度的建议值,同时通过仿真得到了相邻施工区间距的建议值。最后,从交通服务水平、交通危险控制与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叁方面对作业区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确定每一个评价指标的评价阈值标准,建立对应的模糊隶属函数和评价等级,从而建立了基于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方式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作业区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此外,将本文的研究应用于广东省某高速改扩建项目的实际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改扩建工程作业区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5)
陈亮,李一凡,李巧茹[10](2018)在《基于熵方法的高速公路作业区布局方案仿真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高速公路作业区对交通流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对作业区域进行新的布局方案,经过论证,新方案可以有效减少作业区域的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效率。在考虑交通流量和大型车占有率等影响因素情况下,应用VISSIM软件对作业区情况进行模拟,针对新的布局方案提出基于熵的两种评价方法:(1)运用模糊熵模型计算延误时间复杂度的评价方法,对作业区交通流进行复杂度测度;(2)通过熵值法确定仿真结果中权重指标,对新的布局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评价结果表明:改善后的作业区布局可以减少车辆停车时间和排队长度,降低了车流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作业区车辆的通行效率与运行安全。(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8年02期)
高速公路作业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预防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车辆换道引起的交通事故,首先,开展不同车流密度的驾驶模拟对比试验,采集车辆换道位置距离过渡区末端长度、车辆换道距离和驾驶人心率数据;然后,基于试验数据,通过车辆运行轨迹和方向盘转角,定义车辆换道位置和换道距离,分析车流密度和驾驶员心率对车辆换道位置和换道距离的影响;最后,采用强迫进入变量法,构建基于车流密度和驾驶员心率的车辆换道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车辆换道位置随车流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驾驶员心率的增大而增大;车辆换道距离随车流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驾驶员心率增大而减小。车辆换道预测模型能够预测驾驶人心率与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车辆换道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速公路作业区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志超.基于交通流理论的高速公路短时作业区安全管理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8
[2].欧阳男,赵伟.考虑驾驶负荷的高速公路作业区换道预测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
[3].李洁.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危险因素研究[J].交通世界.2018
[4].汪斌.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区交通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J].交通世界.2018
[5].王忠宇,贺文雅,杨航,王艳丽,吴兵.基于轨迹数据的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车辆换道特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赵丹.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的交通组织方案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7].李道福.四车道高速公路作业警告区长度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8
[8].张家俊.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自动驾驶车运动状态协调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8
[9].朱博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作业区交通安全保通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10].陈亮,李一凡,李巧茹.基于熵方法的高速公路作业区布局方案仿真与评价[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