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内记录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胞内记录,神经元示踪,棉铃虫,触角叶
细胞内记录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马百伟,孙龙龙,刘晓岚,谢桂英,汤清波[1](2019)在《细胞内记录技术在棉铃虫触角叶神经元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内记录与神经元示踪技术是鉴定昆虫神经元的电生理反应与形态结构方面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以棉铃虫触角叶神经元的细胞内记录与示踪为例,详细介绍该技术在昆虫触角叶神经元电生理信号的记录与形态结构示踪上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王娜,杨艳,兰欢,毛亮,陈唐葶[2](2013)在《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的建立及其记录到的内源性外向电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方法:建立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平台,并应用此平台,在去除滤泡膜的中国四川牛蛙卵母细胞上,记录内源性的外向离子电流。结果:卵母细胞孵育在正常ND96溶液中,将细胞膜钳制在-80 mV膜电位,给予一系列的去极化刺激可诱发出一个外向电流。在细胞外液中加入10 mM的TEA可阻断该电流80%以上,洗脱后电流幅值恢复至90%左右。将正常ND96溶液替换为无钙ND96溶液后,电流没有变化。结论:成功建立了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去极化刺激在牛蛙卵母细胞上诱发出的外向电流为钾电流。(本文来源于《泸州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邝素娟,邓春玉,杨慧,陈怡静,单志新[3](2013)在《单个人心房肌细胞急性分离技术及其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的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单个人心房肌细胞的急性分离技术,以满足检测人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需要。方法两步酶解法消化分离人心房肌细胞,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结果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组织块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消化时间,分离得到结构清晰,横纹清楚,边缘整齐,少颗粒,舒展伸直,呈长杆状的单个心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能记录到瞬时外向钾电流。结论该方法能分离到形态和状态均良好的细胞,有利于进行单个人心房肌细胞膜片钳实验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李鹏云,曾晓荣,雷明,刘智飞,杨艳[4](2010)在《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瞬变与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同步记录技术(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步观察细胞内信号分子和细胞膜离子通道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实时研究方法。联合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显微成像技术和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在急性酶分离的小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同步记录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spontaneous transient outward currents,STOCs)和细胞内的钙瞬变。在全细胞模式膜片钳记录平滑肌细胞膜钾电流的同时,LSCM可准确记录到胞浆内出现的钙瞬变。此技术对于从分子水平揭示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和离子通道相关疾病的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黄艳霞[5](2009)在《基于试验记录预测砌体墙板破坏模式的细胞自动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技术对于砌体墙板破坏模式的预测,均是基于机理的结构工作性能研究,诸如传统的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很难得到与试验结果相近的预测结果,特别由于砌体本身的变异性所产生的结构反应的差别,目前没有传统分析技术能有效地反映这种差别。本文对建立的细胞自动机模型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发现了其中的传递系数不但可以有效地体现砌体墙板变异特性,而且与墙板的几何尺寸存在相关性。这样,根据砌体墙板几何性质改变系数的值域,可以预测出砌体墙板不同的破坏状态。这一发现,不仅对于砌体工作行为变异性的研究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对应用智能技术进行实验的模拟分析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直接基于现有试验结果来预测结构的反应是研究者与工程师最希望做到的,周广春等在近年的研究中初步给出了这样的分析技术。周广春等所建立的细胞自动机模型,能够直接基于现有的试验记录进行砌体墙板破坏模式预测,由基础墙板得到不同约束条件形式的不同尺寸的被预测砌体墙板的破坏模式。由于细胞自动机模型中所涉及的几个重要的参数对预测的实现及精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本文分别对面外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顶端自由、叁边约束和四边约束这两种常见约束形式的砌体墙板的破坏模式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各参数对于破坏模式预测精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基于既有试验记录,预测砌体墙板本身破坏模式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本文所发展的分析技术构成如下:首先,以小尺寸的板为基础板预测大尺寸板的破坏模式。通过对参数的分析确定了待预测板的边界条件初始值与板的尺寸以及传递系数之间的关系。其次,以大尺寸的板为基础板预测小尺寸板的破坏模式。同样地确定待预测板的边界条件初始值与两板的尺寸及传递系数的关系。再次,通过分析调整基础板的传递系数,得到基础板的传递系数与破坏模式的变异性的联系,拓展了传递函数的意义。最后,将面外均布荷载作用下破坏模式预测得到的结论拓展的应用到单轴受压的砌体墙板的破坏模式预测中,预测出材料主轴与受力方向成一定角度的砌体墙板破坏模式主裂缝。(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朱奇[6](2009)在《微电极技术细胞外记录中枢神经元对外周刺激的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系列论文都是用电生理学方法,采用微电极技术细胞外记录中枢神经元的单位放电,研究中枢神经元对外周刺激的反应,并分析中枢递质受体在其中的作用。论文1研究外周高渗刺激对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的兴奋效应及其受体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十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综合摘要》期刊2009-05-23)
查定军,王智明,薛涛,林颖,邱建华[7](2008)在《应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研究培养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了解耳蜗螺旋神经节(SG)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点,本研究首先成功培养了急性分离的大鼠SG神经元,然后采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了培养SG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可从培养的SG神经元记录到动作电位,且不同的SG神经元具有异质性的放电特征。上述结果提示穿孔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可用于体外培养耳蜗SG神经元的电生理特征研究,为开展听觉信息传导和调控的功能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08年02期)
刘晓燕,郑建全,艾平,张树卓,李立君[8](2005)在《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及其内源性外向电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方法:在去除滤泡膜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建立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并使用该技术观察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内源性递质门控性和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电流。结果:灌流液中分别加入NMDA受体、γ-氨基丁酸和烟碱受体激动剂,均未能在爪蟾卵母细胞上诱发出电流。去极化刺激仅可诱发出一外向电流。此电流的幅度随细胞外液中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外液中无Ca2+或无C l-时,电流消失。此电流不被TEA所阻断,但能被MnC l2可逆性阻断。结论:成功建立了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去极化刺激在爪蟾卵母细胞上诱发出的外向电流为钙依赖性C l-电流。(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期刊2005年05期)
蔡芳,曾晓荣,杨艳,刘智飞,李妙龄[9](2005)在《穿孔膜片钳记录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K~+电流技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全细胞膜片钳模式形成的同时,细胞内液与电极液交换造成细胞内物质丢失,此现象对小细胞的影响更为明显。穿孔膜片钳技术使电极与细胞胞质之间保持电学连续性,它使细胞内环境保持稳定,利于研究胞内信息传导机制,并可改善常规全细胞膜片钳时破膜所造成的封接稳定性的破坏,有望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本研究报道应用此技术在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记录的全细胞K+电流和由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所介导的自发瞬时外向电流ISTOCs。(本文来源于《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崔文玉,张颖丽,殷晓峰,汪海[10](2005)在《培养的大脑皮层、海马及交感神经细胞钠、钾和钙离子通道的全细胞记录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细胞及交感神经元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钠、钾和钙通道的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方法 :取出生 1~ 3d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及交感神经节 ,用胰蛋白酶 (0 .12 5 % )消化组织并分离出神经细胞 ,种植在涂有多聚赖氨酸的 35mm培养皿中 ,用高糖的DMEM培养液培养 ,一周后 ,镜下可见神经细胞壁光滑、完整 ,周围有明亮的光润 ,在高倍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到完整的细胞核及均匀的胞浆 ,细胞间形成良好的突触连接 ,可用于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 :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培养的神经细胞 ,功能状态良好 ,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中 ,易形成细胞与记录电极间的高阻抗封接 ,可分别记录到INa、IA、IK 和ICa。结论 :在神经系统电生理学研究中 ,此方法可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不同脑区培养以及钠、钾和钙通道电流的记录。(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细胞内记录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方法:建立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平台,并应用此平台,在去除滤泡膜的中国四川牛蛙卵母细胞上,记录内源性的外向离子电流。结果:卵母细胞孵育在正常ND96溶液中,将细胞膜钳制在-80 mV膜电位,给予一系列的去极化刺激可诱发出一个外向电流。在细胞外液中加入10 mM的TEA可阻断该电流80%以上,洗脱后电流幅值恢复至90%左右。将正常ND96溶液替换为无钙ND96溶液后,电流没有变化。结论:成功建立了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去极化刺激在牛蛙卵母细胞上诱发出的外向电流为钾电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内记录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马百伟,孙龙龙,刘晓岚,谢桂英,汤清波.细胞内记录技术在棉铃虫触角叶神经元研究中的应用[J].华中昆虫研究.2019
[2].王娜,杨艳,兰欢,毛亮,陈唐葶.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的建立及其记录到的内源性外向电流[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
[3].邝素娟,邓春玉,杨慧,陈怡静,单志新.单个人心房肌细胞急性分离技术及其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的记录[J].热带医学杂志.2013
[4].李鹏云,曾晓荣,雷明,刘智飞,杨艳.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瞬变与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同步记录技术(英文)[J].生理学报.2010
[5].黄艳霞.基于试验记录预测砌体墙板破坏模式的细胞自动机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6].朱奇.微电极技术细胞外记录中枢神经元对外周刺激的反应[C].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十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综合摘要.2009
[7].查定军,王智明,薛涛,林颖,邱建华.应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研究培养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性[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8
[8].刘晓燕,郑建全,艾平,张树卓,李立君.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及其内源性外向电流的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5
[9].蔡芳,曾晓荣,杨艳,刘智飞,李妙龄.穿孔膜片钳记录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K~+电流技术初探[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
[10].崔文玉,张颖丽,殷晓峰,汪海.培养的大脑皮层、海马及交感神经细胞钠、钾和钙离子通道的全细胞记录技术[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