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15
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门诊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门诊高血压患者159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76例以及对照组83例对照组门诊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高血压治疗方法;观察组:个体化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通过对比收缩压水平以及舒张压水平,以突出个体化治疗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收缩压改善程度以及舒张压改善程度两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门诊高血压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门诊高血压患者,通过给予个体化治疗干预,可以将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水平以及收缩压水平显著缓解,最终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门诊治疗;临床效果
高血压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并且伴随着疾病的严重,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动脉痉挛硬化的情况,此外患者的心脏以及肾脏等相关器官功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改变,从而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生活等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1】。为了探讨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门诊高血压患者作为对比研究对象,采用个体化治疗的方法对观察组76例患者加以干预后,患者的收缩压水平以及舒张压水平改善程度尤为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门诊高血压患者159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76例以及对照组83例对照组门诊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高血压治疗方法;观察组(76例):男41例,女3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39岁~7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35±2.39)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4年~9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6.25±0.58)年;对照组(83例):男42例,女41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36岁~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39±2.41)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4年~10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6.29±0.59)年;观察两组门诊高血压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显著(P>0.05)。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门诊高血压患者,主要选择常规降压治疗的方法。对于观察组门诊高血压患者,除实施常规降压治疗之外,配合选择个体化治疗的方法进行疾病干预。具体为:①将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有效改善。主要体现为要求患者禁止吸烟以及饮酒,合理进行相关运动,确保作息时间正常,在饮食方面做到清淡为主,针对脂肪以及糖类等食物的摄入进行有效控制【2】。②对患者表现出的病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进行认真分析,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将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降低之外,需要将患者表现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加以有效改善,将患者的冠状动脉进行有效扩张,将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显著降低【3】。③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将高血压患者表现出的系列心理压力进行有效调节,禁止高血压患者表现出紧张不安等系列消极情绪,确保心态保持乐观【4】。
1.3统计学方法
对于高血压患者门诊治疗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完成,收缩压水平以及舒张压水平改善程度实施t检验(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收缩压改善程度以及舒张压改善程度两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门诊高血压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其动脉血管压力长时间未获得有效控制,当患者动脉血管压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升高后,患者的心脏会表现出过度劳累的情况,从而导致出现代偿性肥厚的情况或者出现高血压心脏病等情况。此外,患者的肾脏毛细血管压力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加大,肾脏表现出狭窄以及硬化等情况,从而导致患者的肾功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受损,严重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尿毒症以及肾功能衰竭的现象【5】。
本次研究中,采用个体化治疗的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同采用常规降压治疗的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在改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程度方面,观察组门诊高血压患者获得的效果满意,凸显个体化治疗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患者,门诊给予个体化治疗干预,在血压控制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可以将社会负担显著减轻,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姜博,李镒冲,张梅等.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门诊及药店购药费用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2):248-253.
[2]韦霞光,胡海芳.高血压77例门诊健康教育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8):1267-1269..
[3]刘军,王薇,刘静等.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现况[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2):1050-1054.
[4]韦柳丽,黄金姣,卢雪梅等.护理干预对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505-1506.
[5]潘桂俊.门诊干预对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z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