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危机论文-许玉镇,孙超群

突发公共危机论文-许玉镇,孙超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突发公共危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共危机,社会信任修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许玉镇,孙超群[1](2019)在《公共危机事件后的社会信任修复研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危机事件造成的社会信任损害会破坏公众对社会和政府的信赖,影响社会的有序运行,降低公众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如何实现信任修复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结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对社会信任修复行为进行了还原,运用Or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信任修复困局的形成机理,从而根据社会信任修复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社会信任修复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陶建华[2](2019)在《试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政府网络舆情管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及时地了解最新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出现突发性公共事件之后,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使得很多人都可以及时知晓所发生的公共性事件,并可以通过网络媒介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可以与其他人共同探讨关于某件突发性事件,渐渐地就会形成一个网络舆论。对于网络舆论的监督管理就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正确地引导舆论走向,以避免公共性突发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如今已成为目前政府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9年31期)

赫凛冽[3](2019)在《英国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应急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安全概念的内涵早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军事安全框架,呈现出向横向扩展的态势。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危机频发的国家,英国政府在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从英国防范危机的预警系统,危机发生时的应急分工体系以及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与媒体的协作叁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我国的突发危机事件管理有所启示,并借鉴英国应对突发危机的经验,对我国的危机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辽宁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林海[4](2019)在《广西钦州市政府形象提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国际国内突发事件频发,政府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领导核心,肩负起防控突发事件,保护公众利益和安全,维护政府形象的重任。政府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政府的行政能力、社会稳定程度、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以及国际上的影响力,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自从迈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后,随着新媒体不断地运用和发展,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不断觉醒,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使政府形象受到来自各方的挑战。本文从政府形象内涵入手,通过问卷分析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钦州市政府在公共危机传播中处理和应对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査发现,在突发公共危机下,钦州市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升,危机信息公开制度有待完善,公众反馈通道有待疏通,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塑造意识有待加强。对此,本文从完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构建信息传播机制、建立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反馈机制以及加强新媒体新技术把控力等方面对政府形象满意度的提升提出管理对策和建议,从而为政府化解公共危机,以及制定相关预案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关莹[5](2019)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网络集群行为风险识别及引导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国内、国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结构转型的发展背景下,各种矛盾日趋凸显,社会矛盾的长期积累,公众利益诉求渠道的不畅通,导致影响公共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日渐增多,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呈上升趋势。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己经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中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和公共危机事件相比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发展或变化常以“突发”或“紧急”为标志。“突发性”意味着公共事务管理者决策时间更加紧迫。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两微一端”融合媒体的快速兴起,我国网络普及率不断提升,为社情民意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实世界的某个敏感话题或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一经网络曝光,即可迅速蔓延并演变为全国性的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快速聚集逐渐演变为网络集群行为。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网络集群行为表现为更加难以控制。公共管理者作为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行政执法的主体,如果不能准确的对网络集群行为进行风险识别,并及时、果断、公开地处置突发公共危机网络集群行为,则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因此,完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网络集群行为风险识别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从公共治理视角出发,根据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类型结合网络集群行为的演化规律构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网络集群行为风险识别体系,在国内权威机构和相关论文对突发公共危机网络集群行为风险识别指标的研究基础上,根据预先设定的指标选取原则,根据网民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敏感度,采取的态度和行为,对突发公危机共事件进行等级划分,有助于帮助政府管理者做到事前风险识别、事中引导、事后妥善处理并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网络集群行为风险识别体系,提升政府在突发公共危机处理中的公信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凯,安实[6](2018)在《突发公共危机中伪信息扩散中的影响力群体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公共危机中,识别社会群体的影响力是掌握信息扩散特性进而有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的重点。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利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构建了信息扩散网络中群体影响力和易感性的单因素和二元关系模型。通过问卷的样本估计得出,23~30岁的个体最容易受到31~45岁的个体的影响;异性之间的影响力强于同性之间,且男性的影响力更大;高强度社会关系对于低强度社会关系的影响力要大于同等强度的社会关系;此外,公共媒介信息对于人们采取行动具有显着性的影响,且影响力随年龄的递增而增加。为了控制伪信息的扩散,政府的引导性政策应该借助影响力较强的群体,进而影响其他群体。(本文来源于《系统管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鸿顺[7](2018)在《基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政府网络舆情管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社交媒体的大量应用,普通民众已经能够随时获悉周围的生活资讯。特别是每当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爆发以后,民众往往会在第一时间知晓并在网上激烈讨论从而形成一股网络舆论,政府如何加强对舆论的监管,引导正确舆情走向、遏制危机事件后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成为当下行政部门的重要议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探讨缺乏危机管理意识,官本位观念尚存。虽然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了网络的(本文来源于《民心》期刊2018年08期)

周明红,王亚宁[8](2018)在《新疆突发案件公共危机教育调研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新疆突发公共安全案件的新形势与新变化,揭示涉群案件公共危机教育的现状,分析当前公共危机教育特点,以切实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22期)

李丹丹[9](2018)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群体心理应激及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危害社会安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还会对受众群体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若不及时处理,引发群体恐慌,极有可能衍生次生危机。在突发公共危机情境下,缓解群体心理恐慌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群体恐慌是心理应激的表现,了解心理应激过程,探究恐慌行为的背后机制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突发公共危机情境下受灾群体的心理应激过程研究较少,主要是针对心理应激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突发公共危机对受众者的心理影响,有必要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的群体心理应激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对突发事件情境下心理应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心理应激和智能体(Agent)的相关理论。其次,根据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和心理应激的特征,分析了群体中个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的原因,主要是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讨论,并提出了心理应激过程主要包括叁个阶段:心理应激的形成、发展和终结,具体阐述叁个阶段心理应激反应的特点,分析了群体心理应激的Agent建模可行性。再次,基于心理应激Agent建模的可行性,确定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受众者、社会支持和人群环境4类Agent主体,分别定义了每种主体的属性,并根据“还原世界”的主体设计原则,设计了4类Agent主体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的群体心理应激模型。最后,以2005年11月13日吉华爆炸水污染事件为例,对群体的心理应激进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了心理应激的干预措施,主要从社会支持和人群环境入手,分别改变社会支持的强度和人群环境规模大小来干预群体的心理应激过程。其结果对我国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方宏[10](2017)在《突发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务微博圈群联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务微博作为各级、各职能政府部门在微博空间的人格化身,在充满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危机情境中,担负着信息发布、危情预警、舆情疏导、与民互动的重要责任。近年来,随着政务微博发展由单一模块化建设转向集群平台化的升级,在突发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务微博突破原有圈子,自行组织、展开联动,形成具有一定危机治理能力的临时性圈群组织。不同性质的政务微博之间通过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行动,以更富弹性的组织形式提供了有效信息,疏解了舆情风险,提高了危机治理能力。本研究以2016年武汉洪涝事件为例,通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密度、凝聚子群等指标,探析了政务微博间的关系强度与联动组织形态;从中心度分析的相关维度,对政务微博间的信息互动行为与角色、地位差异进行了解读;通过核心-边缘的矩阵模型与节点间核心度向量的比较,分析了联动网络圈层分化的情况与信息整合的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政务微博联动以突发公共危机中的问题或任务为触发器,通过多中心的集聚形成了内部呈“差序格局”的圈群网络式联动组织;影响力和活跃度影响着各联动主体间的角色差异,基于角色差异的信息互动行为决定了政务微博间两种主要的的联动模式,即信源支持与互动传播;强弱关系的不同使整体圈群组织呈圈层分化的特征,核心圈层通过信息的整合与协调驱动着联动机制的运行,而身份意识与资源需求是推动政务微博进行联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突发公共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的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及时地了解最新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出现突发性公共事件之后,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使得很多人都可以及时知晓所发生的公共性事件,并可以通过网络媒介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可以与其他人共同探讨关于某件突发性事件,渐渐地就会形成一个网络舆论。对于网络舆论的监督管理就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正确地引导舆论走向,以避免公共性突发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如今已成为目前政府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突发公共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1].许玉镇,孙超群.公共危机事件后的社会信任修复研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

[2].陶建华.试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政府网络舆情管理措施[J].中国市场.2019

[3].赫凛冽.英国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应急机制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9

[4].林海.广西钦州市政府形象提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5].关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网络集群行为风险识别及引导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6].李凯,安实.突发公共危机中伪信息扩散中的影响力群体效应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18

[7].张鸿顺.基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政府网络舆情管理措施[J].民心.2018

[8].周明红,王亚宁.新疆突发案件公共危机教育调研报告[J].法制博览.2018

[9].李丹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群体心理应激及其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2018

[10].方宏.突发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务微博圈群联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标签:;  ;  ;  

突发公共危机论文-许玉镇,孙超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