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憩偏好论文-卢浩哲

游憩偏好论文-卢浩哲

导读:本文包含了游憩偏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游憩型绿道,特色空间,空间营造,设计策略

游憩偏好论文文献综述

卢浩哲[1](2019)在《城市游憩型绿道特色空间营造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导致城市空间风貌特色缺失,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绿道作为集生态、游憩、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线性绿色开放空间,其建设既彰显城市形象特色,又优化人居环境。通过分析城市游憩型绿道的空间组成要素及特色空间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营造功能多元、布局协调、生境平衡、人文延续、主题识别、体验丰富的游憩型绿道特色空间,提出相应营造策略,使有限的城市绿道特色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与游憩效益。(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23期)

廖雪梅[2](2019)在《南滨路雅巴洞湿地公园下月动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廖雪梅)“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节点之一——南滨路雅巴洞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已于日前完成,计划2020年春节前动工。这个公园建成后,将给市民带来怎样的滨江休闲体验?12月4日,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向重庆日报透露,雅巴洞湿地公园项目将打(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期刊2019-12-05)

廖雪梅[3](2019)在《雅巴洞湿地公园滨江游憩体验丰富多彩》一文中研究指出“雅巴洞湿地公园传承着市民江滩活动的游憩印记,是重庆特有的与江对话的文化空间集锦。”12月4日,雅巴洞湿地公园项目设计负责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院长张圣海在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时表示,雅巴洞湿地公园的设计,尽可能保留自然江岸的生态、水文、地貌(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期刊2019-12-05)

张圆刚,余向洋,程静静,余润哲[4](2019)在《基于地方情感的游客乡村游憩行为意向模型建构与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情感作为游客游憩行为意向的重要因素,是近年来游憩地理学的热点论题。以安徽黟县西递、宏村和江西婺源县江湾景区为研究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方法,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目标导向行为模型进行拓展和重塑,建构游客乡村游憩行为意向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建构游客乡村游憩行为意向模型的解释与预测配适度指标良好,且模型具有复核效化的稳定性;地方情感对游客游憩行为意向的作用效果最显着,其次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游客在乡村旅游地选择意向总效果呈现不同的影响趋势;通过对态度因素进行重塑,提升了整体模型的解释与预测力;加入愿望(欲望)因素,相当于地方情感、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通过态度诱发具有情感性动机的愿望(欲望),扮演了催化愿望(欲望)的角色,进而产生了游憩行为意向。(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凯旋,范雯,施佳颖[5](2019)在《上海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及开发引导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郊野森林是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的重要游憩资源,郊野森林游憩功能开发利用的依据是进行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采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游憩资源、游憩设施、游憩区位叁个方面10个指标构成的上海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以此评估了上海64个郊野森林2000年、2006年和2012年游憩适宜性,根据评价结果将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2年,上海郊野森林的游憩适宜性呈增加的趋势,处于低适宜性等级的郊野森林向高适宜性等级转化。并基于不同的游憩适宜性等级提出了优先开发高度适宜郊野森林、积极开发中度适宜郊野森林、适度开发勉强适宜郊野森林的分类引导途径。(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伟亚[6](2019)在《河北雄安绿博园总规设计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张伟亚)11月22日,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发布了《河北雄安绿博园总体规划设计项目招标公告》,标志着河北雄安绿博园总体规划设计启动。项目要求,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雄安”为主题,统筹红线范围内各要素,完成绿博园总体规划。据雄(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19-11-26)

沈欢欢,吴国清[7](2019)在《上海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意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游憩公共空间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国民休闲时代开展休闲活动的空间载体。探究游憩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需求是游憩公共空间建设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真正提高游憩者幸福感。本文以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为例,研究上海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意象,揭示其意象空间的分布特征和意象空间的内在感知与印象。研究表明:(1)黄浦江两岸的结构性意象总体呈现多中心、不连续的空间分布特征;(2)评价性意象中,游憩者对环境空间总体持积极情感倾向。从细分的4个维度来看,感知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偏好吸引物、基础配套设施意象、人文特色意象以及环境氛围意象。(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11期)

刘锐[8](2019)在《休闲游憩导向下社区公共开放空间营造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建设逐渐转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反映在社区公共开放空间的营造方面,则不得不提从休闲游憩视角谈提高人民幸福感的策略,休闲游憩空间的规划建设不仅能够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和谐邻里关系、体现社会公平。本文试图从转变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思想、政府主导与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建设策略叁方面开发社区公共开放空间的休闲游憩功能建设。(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2期)

冶建明,李静雅,眭樱,张卉,文丁锌[9](2019)在《吐鲁番城市公园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吐鲁番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划分可达程度、顾客预期、感知价值、感知质量、游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和顾客抱怨等影响模块,构建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模型。经研究,游憩影响模块中,可达程度的影响最大,感知质量次之,感知价值影响较小。深入分析发现,感知质量中的"治安服务"、"休憩设施"、"公园规模"、"植物"和"道路安排",可达程度中的"出入口分布"、"与居住区距离",感知价值中的"出游成本"等观测变量对相应潜变量的作用更明显,是影响游憩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郭帅,李新华[10](2019)在《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与游憩者重游意愿的关系——一个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开始关注生态休闲和运动健康,"休闲体育游憩"成为新的消费需求。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以其浪漫的环境和刺激的体验成为近几年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也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海滨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以供需理论、期望价值理论为基础,从资源供给的视角出发,建构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资源供给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的理论模型,以海滨参与休闲体育游憩活动人群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为海滨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海滨城市休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建构理论模型和调查问卷,以中国深圳、叁亚、湛江叁座海滨城市参与休闲体育游憩的人员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运用SPSS22.O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用AMOS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对游憩者重游意愿具有促进作用(路径系数为0.34),这一结果与其它研究中关于体验价值与重游意愿关系的探讨相一致,也符合期望价值理论的观点。同时,游憩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游憩过程中身心的愉悦和放松、服务人员的素质、滨海特色休闲体育文化感知以及滨海休闲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对体验价值影响的强度较大(因子载荷均介于0.55-0.85之间),游憩设施的安全性对体验价值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影响(因子载荷为0.495)。2)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正向影响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路径系数为0.50),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正向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路径系数为0.45),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通过资源供给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的间接效果明显(0.50×0.45=0.225)。另外,沙滩类运动等岸上运动场地、专门的水上运动区域、滨海休闲体育娱乐游戏、滨海休闲体育文化景观、专业服务人员、基础配套设施的因子载荷均在0.50以上,说明这些是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主要内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促进游憩者重游意愿的产生,资源供给在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影响重游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在体验价值情境下,科学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能够促进重游意愿的产生。研究结论:本研究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促进游憩者重游意愿的产生,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认知价值对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影响的强度较大;2)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促进游憩者重游意愿的产生,体验型运动资源、观赏型运动资源和社会资源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具有较强影响;3)在考虑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情况下,资源供给在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根据以上结论,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在规划管理上可以从以下入手来提高游憩者重游意愿:1)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应注重岸上运动场地和水上运动区域的有效供给,合理设置沙滩类、垂钓类、船艇类等运动项目场地和区域,并且配备相关领域的专业服务人员,包括教练员、救生员等,同时高度重视游憩者人生安全,保证相关设施的安全,建立应急预案,努力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2)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应努力开发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游戏娱乐活动,包括农家活动和传统活动等,适时承办滨海体育运动相关的国际、国内赛事,积极打造滨海休闲体育特色的文化节、主题公园等文化景观,同时关注餐饮、住宿、出行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升级;3)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应该以满足游憩者需求为目的,通过提供科学有效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打造物美价廉、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游憩者在游憩体验过程中获得较高的功能价值、情绪价值和认知价值,进而产生重游的心理倾向或行为。(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游憩偏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 廖雪梅)“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节点之一——南滨路雅巴洞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已于日前完成,计划2020年春节前动工。这个公园建成后,将给市民带来怎样的滨江休闲体验?12月4日,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向重庆日报透露,雅巴洞湿地公园项目将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憩偏好论文参考文献

[1].卢浩哲.城市游憩型绿道特色空间营造策略探讨[J].现代园艺.2019

[2].廖雪梅.南滨路雅巴洞湿地公园下月动工[N].重庆日报.2019

[3].廖雪梅.雅巴洞湿地公园滨江游憩体验丰富多彩[N].重庆日报.2019

[4].张圆刚,余向洋,程静静,余润哲.基于地方情感的游客乡村游憩行为意向模型建构与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2019

[5].张凯旋,范雯,施佳颖.上海郊野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及开发引导途径[J].自然资源学报.2019

[6].张伟亚.河北雄安绿博园总规设计启动[N].河北日报.2019

[7].沈欢欢,吴国清.上海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意象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8].刘锐.休闲游憩导向下社区公共开放空间营造策略研究[J].艺术品鉴.2019

[9].冶建明,李静雅,眭樱,张卉,文丁锌.吐鲁番城市公园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2019

[10].郭帅,李新华.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与游憩者重游意愿的关系——一个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视角[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标签:;  ;  ;  ;  

游憩偏好论文-卢浩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