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程地质因素对建筑安全的影响

分析工程地质因素对建筑安全的影响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西煤炭地质局545005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地质因素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建筑的整体安全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建筑整体的安全性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工程地质的常见影响因素,并且对各种因素对建筑安全影响产生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在分析工程地质影响因素的过程中,给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希望通过研究之后可以给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从而保证建筑整体项目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安全;工程地质;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0前言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建设周期比较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影响。建筑物一般都是由楼底层、墙或柱、基础结构、门窗等几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基础结构是整个建筑项目的主要承载部分,也是直接与上部功能性建筑直接接触的部分,所以在地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只有全面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才能保证人们能够正常的生产与生活,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工程地质勘测、选择科学合理的建设施工方案,并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方案进行施工,并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个关键的结构部分和工序都要在全面监控之下来进行施工,从而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达到要求。

1工程地质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1.1不同岩石种类对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岩石主要分成了岩浆岩、沉积岩等种类,其主要是岩浆进入到地层结构之后而逐渐的凝固成为固体的结构,分布范围比较广,是地质的主要组成成分。目前在地质勘测中最为常见的是酸性岩浆而凝固成为的花岗岩岩体。因此,岩基在窝沟的地域条件中分布极为广泛,总体含量比较大,并且晶粒非常大,其用来做建筑的基础地基有着先天的优势。基于此,有些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选择在岩体中进行施工,稳定性极高。但是有些岩石并不合适用来作为地基基础,这是因为在特殊条件下会容易出现垮塌、开裂等事故,进而导致了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1.2不同类型土质对建筑物的影响

1.2.1黄土对于建筑的影响

黄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粉粒土,其含有大量的碳酸盐,并且内部结构中的空隙比较大、质地比较均匀,并不存在明显的层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陆相沉积物。黄土在受压之后并且在水分的作用之下,就会呈现出湿陷现象。因为黄土湿陷受到了地下水的侵蚀之下,会造成黄土高原的地区中出现洞穴的问题,如果建筑物建设在这种地质之下,就会导致出现塌陷的问题。

1.2.2软土对于建筑的影响

软土主要就是天然土体中含水量比较高、承载性能与抗剪性能都比较差的黏土土质中。因为软土的颗粒在土层中极为分散,孔隙比大且内部含水量比较高。同时因为软土的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细小孔隙,具备较强的亲水性,从而可以直接的将其气体吸入进去,从而使得其透水性无法满足要求。在外部载荷的影响之下导致了结构排水性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软土的承载性能比较差,所以容易出现变形的问题,建筑物建筑到该地区中就会出现严重的沉降问题,进而出现了开裂、塌陷等严重的问题。

1.3地下水流水腐蚀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下水的存在对于岩层的损坏作用比较明显,也会导致地质性能的变化。地下水在流动时会给岩石造成一定的冲刷作用,然后将破坏的一个个块体冲刷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在某个地方沉积。因此,地下水给地下的岩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会搬运和沉积。剥蚀根据原理可以分为机械潜蚀与化学溶蚀两个方面,前者就是在地下水流动的过程中,会给地下的土、石产生损坏的作用,并且短时间内地下水的流动速度一般会比较小,只能够将松散的沉积物进行移动,但是长期的地下水的作用就会产生空洞,甚至会造成巨大的地下塌陷问题存在,进而导致了建筑物的稳定性无法满足要求,而后者则是地下水的影响之下给可溶性岩石造成的损坏问题。

2提升建筑物安全的措施

2.1选择合适的地基种类以提升建筑安全性

建筑物的安全性的提升与选择合适的地基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建筑工程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针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应该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比如,针对于大体积、自重比较大的建筑物应该选择在硬度较高的岩石地层中进行施工,可以大大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并且在建筑地基地质条件选择中不能在黄土、软土等下进行,消除安全隐患。

2.2合理地质处理以提升建筑安全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相差比较大,这就给建筑物的施工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地基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外部的影响因素,而针对于地质条件不合格的部分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以消除安全隐患。比如,对于黄土地质条件中存在的不稳定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必要的防水措施以及地基的有效处理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可以大大提升建筑的安全性。主要的做法如下:需要合理的进行地面平整性处理,保持排水的通畅性;确保室内具有较强的防水性,有必要的排水措施。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水措施,以避免大量积水进入到建筑结构内。黄土地区中,可以将湿陷性黄土替换为非湿陷性黄土,然后进行夯实等压实处理措施。

软土地区也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采取措施来提升其承载性能。主要措施如下:合理的设置排水设施;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建设排水砂井,其直径尺寸为0.4~2.0m,同时在井内中加入一定量的中砂、粗砂材料,从而可以保证排水的顺畅性,还能够起到加固土体的效果,提升结构的稳定性。采用生石灰的水化反应释放热量、吸收水分,从而可以让软土结构的密实性得到提升,进而能够提升结构的承载性能;强夯法施工以提升其承载性能,使用重锤从10~40m的高空自由下落,然后进行夯实处理。冻土地质对于建筑的安全性也会存在直接的影响,其处理方法为:①排水。也就是合理的设置排水设施,将地表的排水及时的排净,并且还能够阻止地下水进入到地区中;②保温:也就是利用保温材料来避免冻胀融沉的作用;③换填土:使用粗砂、卵石等材料进行换填施工;④物理化学法:在土体中加入了化学物质,从而可以降低冻土冰点,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冻胀问题。

3.3科学勘测规划与严格标准施工

对于靠近边坡位置的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之前的地质勘察过程中,应该尽量的不要选择岩石倾角小于边坡的位置来进行施工。在岩层倾角比边坡小的情况下,岩石层间的组合性能比较差,此时容易受到风化影响而出现碎石化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大面积的滑坡,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在建筑设计前就要全面的了解地质条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同时也应该全国的监控地质条件,一旦出现任何影响建筑稳定性的问题都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消除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就是在施工中要充分的先进的科学方法来消除不稳定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建筑结构使用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研究工程地质因素对建筑安全物的影响上,想要全面的将建筑物的安全水平提高,保证建筑整体质量满足实际要求,那么就需要针对工程地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建筑的安全性提高。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图集[M].测绘出版社,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办公室,2011

[2]土木工程地质[M].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厚田,2009

[3]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建设监理协会,2007

[4]房屋建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七院校合编,2006

[5]陈琳.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7(04)

标签:;  ;  ;  

分析工程地质因素对建筑安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