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遗传多样性,甘蓝型油菜,春性,SSR
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论文文献综述
杜德志,姚艳梅,胡琼,徐亮[1](2009)在《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通过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培育出的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其中10个恢复系和3个保持系转育而来的不育系进行NCⅡ双列杂交,测定其杂种优势,并分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30对SRAP引物扩增出25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61.9%。39对SSR标记共扩增出14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7.3%。(2)两种标记混合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588处可将全部材料划分为A、B两大类群,其中A类包含一个来自039×浩油11号的甘白种间杂交后代和白菜型亲本浩油11号,B类包含039、E144和其余的甘白种间杂交后代。在相似系数0.714处B类又可以分为6个不同的亚类,两个甘蓝型亲本材料单独聚在一个亚类中,其余的64份甘白种间杂交后代分别聚在5个不同的亚类中,说明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配制的30个杂交组合中,产量超亲优势在20%以上的有22个,占组合数的73.3%,产量杂种优势非常明显,而含油量杂种优势不明显。(4)SRAP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达到极显着正相关;而SSR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相关不显着。因此,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预测油菜的杂种优势,SRAP标记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焦德丽[2](2009)在《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及DH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孢子培养技术能够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加速育种进程。青海省气候冷凉,能够筛选出当地气候条件下高成胚特早熟基因型材料对于油菜遗传育种意义重大。杂种优势作为自然界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而遗传多样性研究是种质资源评价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因此充分了解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将亲本材料划分成不同的遗传类群,有助于指导强优势杂交组合的选配,从而快速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长期以来,人们探讨了杂种优势预测的多种方法,但均表现一定的局限性,预测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深入研究作物杂种优势提供了崭新的方法和手段。本研究内容之一为:以19份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进行小孢子培养,考察影响小孢子培养的因素。本研究内容之二为:用SSR标记研究62个DH系的遗传多样性,从分子水平揭示其遗传差异;田间试验研究重点考察31个DH系和其亲本主要经济性状包括株高、单株角果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和含油量,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研究其主要研究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材料出胚率: 19份材料(基因型)中有16份均可出胚,不同材料间出胚率差异很大,平均每蕾产胚量在0~10.51个之间,其中,780(R)×107-2和小帐120产胚率最高,分别达到10.51和4.43个/蕾。(2)不同取材部位(主枝与分枝)产胚率的差异:分枝的每蕾产胚数大部分都高于其主枝。(3)低温处理对成苗率的影响:同一材料小孢子胚分别4℃低温处理0d, 10d, 20d。其中低温处理10d成苗率最高,分别达到53.7%和44.6%,比对照分别高出32.5%和19%。同一材料2℃低温处理10d成苗率高于4℃低温处理10d的成苗率。(4)利用3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1~31DH系和32~62DH系分别扩增出82、80个多态性片段,其中多态性位点分别占总扩增位点的75.2%和74.1%,片段大小介于120~900bp之间。每对引物在不同品系间的等位基因数在2~9之间,平均位点为3.63个。1~31DH系PIC(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06~0.85,平均为0.60;32-62 DH系PIC变幅为0.06~0.86平均为0.56。聚类分析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且来自不同组合的DH系的遗传差异大于同一组合的DH系的遗传差异。(5)SSR标记1~31DH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主要集中在0.2~0.4和0.4~0.6两个范围内,占总数的63.6%,而0.4~0.6范围内的最多,占全部材料的34.8%。32~62DH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主要集中在0~0.2和0.4~0.6两个范围内,占总数的61.7%,而0.4~0.6范围内的最多,占全部材料的35.5%。(6)DH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欧式遗传距离为2.6时,可以分为九个类群;欧式遗传距离数值主要集中在2.623~4.623,0.623~2.623和4.623~6.623叁个区间,表明大部分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基础较宽,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但与SSR分子标记得到的结果不完全一致。(7)亲本144/北山繁所得的31个DH品系的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含油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18﹪、15.07﹪和4.58﹪,说明有相当大的机会获得高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含油量材料。(8)2795-8?品系与其亲本144的含油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这说明,可以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出高组合含油量的品系。(9)DH群体中,2793-4?、2786-2?、2782-6?、2804-4?、2767-7?、2800-4?、2789-6?和2798-4?品系的千粒重为前八名,与其亲本144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与另一亲本北山繁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这说明,可以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出高千粒重的品系。(10)DH群体中,2793-4?品系的单株产量最高,与其亲本144的差异不显着,与另一亲本北山繁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这说明,可以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出单株产量比较高的品系。(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期刊2009-04-01)
姚艳梅,徐亮,胡琼,杜德志[3](2008)在《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及其亲本的SSR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SR标记研究了60个通过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培育出的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及其3个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39对SSR标记共扩增出145个多态性片段,其中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97.3%,平均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72个,片段大小介于50~550 bp间。②聚类分析可将全部材料划分为A、B共两大类群,白菜型亲本浩油11号单独聚在A类,两个甘蓝型亲本(E144、039)和60个后代杂交种共同聚在B类,而来源于同一组合的品系又被划分到不同的亚类,没有完全聚到一起,说明利用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创造出来的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与它们的甘蓝型亲本有一定的遗传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姚艳梅[4](2008)在《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杂种优势作为自然界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而遗传多样性研究是种质资源评价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因此充分了解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将亲本材料划分成不同的遗传类群,有助于指导强优势杂交亲本组合的选配,从而快速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长期以来,人们探讨了杂种优势预测的多种方法,但均表现一定的局限性,预测效果均不理想。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己被应用于多种作物的杂种优势预测和遗传基础研究,但关于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众说纷纭,还没有得到一个一致的结论。本研究以60份通过甘蓝型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培育出的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及其3个亲本(一个白菜型,两个甘蓝型)为实验材料,用SSR标记和SRAP标记研究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从分子水平揭示其遗传差异;利用3个不育系S1、S2、S3(其中S1是天然甘蓝型油菜转育而来,S2和S3是新型甘蓝型油菜转育而来)所对应的保持系、10个恢复系R1-R10(其中9个是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及由不育系与恢复系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30个组合的F1杂种共43份材料,研究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主要经济性状,包括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度、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的杂种优势;同时通过对组合的13个亲本进行DNA分子标记分析,并对杂种F1性状表现进行分析,来探讨亲本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性状表现和杂种优势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3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49条清晰的条带,条带的片段大小在50-550bp之间,其中多态性条带145条,平均每对引物3.7条,多态性比率为97.3%;30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401条清晰的带,条带的片段大小在150-8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条带250条,平均每对引物8.3条,多态性比率为61.9%。从两种标记混合聚类结果可以看出,在相似系数0.588处可将全部材料划分为A、B共两大类群,其中A类包含一个来自039×浩油11号的甘白种间杂交后代和白菜型亲本浩油11号,B类包含两个甘蓝型亲本材料039、E144和其余的62份甘种间杂交后代。白菜型亲本浩油11号与甘蓝型油菜属于不同的种,遗传差异较大,聚在不同的类群是与实际的遗传背景相一致的。B类在相似系数0.732处又可以分为六个亚类,每一个亚类中都有分别来至于两个组合的品系,即来源于同一组合的品系被划分到不同的亚类,没有完全聚到一起,说明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另外,两个甘蓝型亲本E144和039单独聚在了一个亚类当中,它们都是由加拿大引进,亲缘关系较近,它们聚在同一亚类也是与材料实际的遗传背景相一致的。2.遗传成份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中已经导入了部分白菜型遗传成份,不同的品系导入的比例不一样(1.25%~18.84%),白菜型成份的导入拓宽了现有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3.单株产量超亲优势分布在-17.72%~97.21%之间,其中正向优势的28个,所占比例为93.3%;而超亲优势在20%以上的有22个,所占比例为73.3%,其中14个是新型甘蓝型油菜×新型甘蓝型油菜,7个是新型甘蓝型油菜×天然甘蓝型油菜,说明新型甘蓝型油菜×新型甘蓝型油菜和新型甘蓝型油菜×天然甘蓝型油菜都能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4.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均值与单株产量和单株产量超亲优势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1~(**)、0.59~(**),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与单株产量和单株产量超亲优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52~(**),都达到极显着水平,因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均值较高或SCA较高的组合可以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而两者的值都高可能杂种优势更强。例如,S3×R3的单株产量是30个组合中最高的,这是由于其双亲一般配合力均值最大,它的sca也是30个组合中最高的。5. SRAP标记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相关系数为0.56~(**),达到极显着水平;而SSR标记算出的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相关系数为0.12,相关性未达到显着水平。因此,在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预测油菜的杂种优势时,SRAP标记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期刊2008-04-01)
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孢子培养技术能够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加速育种进程。青海省气候冷凉,能够筛选出当地气候条件下高成胚特早熟基因型材料对于油菜遗传育种意义重大。杂种优势作为自然界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而遗传多样性研究是种质资源评价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因此充分了解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将亲本材料划分成不同的遗传类群,有助于指导强优势杂交组合的选配,从而快速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长期以来,人们探讨了杂种优势预测的多种方法,但均表现一定的局限性,预测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深入研究作物杂种优势提供了崭新的方法和手段。本研究内容之一为:以19份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进行小孢子培养,考察影响小孢子培养的因素。本研究内容之二为:用SSR标记研究62个DH系的遗传多样性,从分子水平揭示其遗传差异;田间试验研究重点考察31个DH系和其亲本主要经济性状包括株高、单株角果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和含油量,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研究其主要研究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材料出胚率: 19份材料(基因型)中有16份均可出胚,不同材料间出胚率差异很大,平均每蕾产胚量在0~10.51个之间,其中,780(R)×107-2和小帐120产胚率最高,分别达到10.51和4.43个/蕾。(2)不同取材部位(主枝与分枝)产胚率的差异:分枝的每蕾产胚数大部分都高于其主枝。(3)低温处理对成苗率的影响:同一材料小孢子胚分别4℃低温处理0d, 10d, 20d。其中低温处理10d成苗率最高,分别达到53.7%和44.6%,比对照分别高出32.5%和19%。同一材料2℃低温处理10d成苗率高于4℃低温处理10d的成苗率。(4)利用3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1~31DH系和32~62DH系分别扩增出82、80个多态性片段,其中多态性位点分别占总扩增位点的75.2%和74.1%,片段大小介于120~900bp之间。每对引物在不同品系间的等位基因数在2~9之间,平均位点为3.63个。1~31DH系PIC(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06~0.85,平均为0.60;32-62 DH系PIC变幅为0.06~0.86平均为0.56。聚类分析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且来自不同组合的DH系的遗传差异大于同一组合的DH系的遗传差异。(5)SSR标记1~31DH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主要集中在0.2~0.4和0.4~0.6两个范围内,占总数的63.6%,而0.4~0.6范围内的最多,占全部材料的34.8%。32~62DH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主要集中在0~0.2和0.4~0.6两个范围内,占总数的61.7%,而0.4~0.6范围内的最多,占全部材料的35.5%。(6)DH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欧式遗传距离为2.6时,可以分为九个类群;欧式遗传距离数值主要集中在2.623~4.623,0.623~2.623和4.623~6.623叁个区间,表明大部分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基础较宽,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但与SSR分子标记得到的结果不完全一致。(7)亲本144/北山繁所得的31个DH品系的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含油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18﹪、15.07﹪和4.58﹪,说明有相当大的机会获得高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含油量材料。(8)2795-8?品系与其亲本144的含油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这说明,可以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出高组合含油量的品系。(9)DH群体中,2793-4?、2786-2?、2782-6?、2804-4?、2767-7?、2800-4?、2789-6?和2798-4?品系的千粒重为前八名,与其亲本144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与另一亲本北山繁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这说明,可以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出高千粒重的品系。(10)DH群体中,2793-4?品系的单株产量最高,与其亲本144的差异不显着,与另一亲本北山繁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这说明,可以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出单株产量比较高的品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论文参考文献
[1].杜德志,姚艳梅,胡琼,徐亮.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
[2].焦德丽.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及DH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青海大学.2009
[3].姚艳梅,徐亮,胡琼,杜德志.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及其亲本的SSR遗传多样性[J].西北农业学报.2008
[4].姚艳梅.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的研究[D].青海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