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形象论文-粟超,杜俊华

日本人形象论文-粟超,杜俊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日本人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凝视理论,日本游记,中国形象,文化心理

日本人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粟超,杜俊华[1](2019)在《凝视理论视域下中国形象生成逻辑研究——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人的中国游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日本人来华漫游并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中国游记。运用凝视理论观照来华日本人的漫游体验不难发现,中日交往格局逆转下的凝视背景、以政治诉求和精神复归为主的凝视动机,以及权力话语操纵下的选择性观看,是其凝视逻辑的叁个方面。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日本人的中国形象生成,并非中国形象的真实再现,而是某种程度上的观念重构,重构的目的在于摆脱中国这一"巨大的他者"影响,进而完成日本自我主体身份的确认。(本文来源于《武陵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王诗淇[2](2019)在《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日本及日本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1932年3月,傀儡国家伪满洲国在关东军首脑和日本人官吏的操纵下成立。随后日本为巩固在伪满洲国的统治,推行了同化政策。其中,日语教育被定位为同化政策的一环。特别是处于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形成期的初等学校的学生,被视为同化教育最重要的对象。在此过程中,日本以“言灵”理论为指导,重视通过日语教育来对初等学校的学生实施同化教育。由于日语教科书是伪满洲国日语教育的重要工具,所以日本将日语教科书的编写视为重中之重。概观日语教科书的内容,关于日本和日本人的内容俯拾皆是。通过教科书中有关日本和日本人的内容,日本究竟想向所谓“外地”的学生展示怎样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从这些有关日本和日本人形象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日本怎样的教育意图,是笔者的主要问题意识和着眼点。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将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展开分析,探求其中的深层次意义。通过对先行研究的考察可以看出,日语教科书的相关研究多从历史整体着眼,注重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教科书及其特征。与之相对,对教科书内容进行精读并详加考察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有进一步展开研究的空间。本论文将着眼于“日本和日本人形象”这一问题点,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的日语教科书进行分析。本论文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历史背景的考察,概述伪满洲国日语教育的相关政策及各时期的特征,并梳理教科书编纂机构的沿革和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的变迁。第二部分和第叁部分是本论文的中心内容,这两部分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日本形象”和“日本人形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明确它们各自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的教育意图。第四部分则从同化教育的促进和“日满亲善”“民族协和”精神的渗透两方面来分析以上考察的“日本形象”和“日本人形象”相关内容所起到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赵华健[3](2019)在《殖民记忆与后殖民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台湾电影自诞生至今,日本形象始终作为一个带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符号而存在。不论是对台湾文学、风俗、社会、历史等问题的思考,还是对台湾电影史、故事文本、影像风格、导演创作的剖析,都无法回避日本形象的存在和影响力。作为台湾新一代电影人的魏德圣,其主要代表作品都以日本殖民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因此都涉及到对日本及日本人形象的重构。这些影片所呈现的日本形象或日本情结都是台湾特殊的日本症候群的集中反映,它属于台湾社会情感或社会心理的范畴,而近二十年来已经发展到近似意识形态的程度,深刻影响着台湾社会的历史认识与身份认同。在对日本人形象的书写上,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新一代导演的魏德圣明显具有不同于上一代的创作理念。电影的叙事不再集中展现日本殖民统治所带来的民族伤痛和记忆,而是用柔性化的笔触书写出了带有后殖民想象的“新日本形象”。从承载着殖民记忆的“恋人”到多元化的殖民“侵略者”,再到传播文明的“精神导师”,魏德圣在叁部代表作品中通过视听镜像表达,叙事时空的结构以及叙事符号的组合建构出了多重类型的日本人形象。其电影作品赋予了日本人以温情气质和崇高品质,折射出新世纪台湾电影中特殊的“日本性”,从而在电影文本、电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塑了一个对于台湾日据时代历史的集体想象与认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台湾社会所产生的文化认同上的危机致使魏德圣对日本人形象的银幕建构已经被赋予探寻所谓“台湾意识”的重任。影片都从各自的视角和叙事中形塑了不同类型的日本人形象,而作为对照的日本人是导演魏德圣试图重塑台湾主体性叙事和召唤民族主义的有力支撑,因此对于史实的再现、叙事角度的选择以及日本殖民者形象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矛盾之处。魏德圣依旧无法摆脱“悲情台湾”的创作情结,其对日本人形象的银幕建构也只是后殖民次文化语境下的产物,难以形成超然的创作视野与反思意识。因此,他的影片缺乏直面日本殖民主义霸权框架的反省和批判意识,也使得以“去边陲化”为前提的台湾主体性的建立充满了内在矛盾。(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刘辉卉[4](2018)在《新世纪初期台湾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2000-2016)》一文中研究指出1945年光复后,台湾进入“后殖民期”,虽然日本的殖民政治已经退场,但作为宗主国的文化思想还长期影响着台湾,这反映在电影等艺术形式中。第一章通过考察台湾电影里日本人形象的流变,结合政治经济的发展,从侧面管窥台湾思想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通过分析新世纪初期台湾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建构策略,探究该现象的成因,并结合消费主义、女性主义等理论就男女形象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第叁章比照同时期大陆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塑造,运用社会学有关理论对台湾本土电影和合拍片中日本人形象的塑造展开研究,并对台湾电影中涉及日本人形象塑造的“去殖民”问题予以思考予以思考。(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15)

胡婷婷[5](2017)在《历史多棱镜中的“他者”》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是电影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也是交叉于文学和电影剧作理论研究的综合问题。现实中的人是复杂的,电影又恰恰表现人与人性的复杂,但是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却往往失去这种复杂性。由于近代以来日本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创伤性民族记忆,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多是负面立场和“恶像”占据主体。新世纪以来,“鬼子”以外的日本人走进中国电影的镜头,并构建了一些崭新视角的日本人物形象,但是从电影接受和受众影响上看,并未被国人的爱国愿望所接受,而台湾一些带着“殖民暧昧”的电影,更是受到批判。由此看出,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构建与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相契合,通过大众文化传播的方式在扩散中影响了更多接受者,并使其参与进电影人物塑造的再创作、再想象。本文主要以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史为基本脉络,以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为考察对象,在文学、电影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观照下,借鉴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当代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进行梳理、总结,力求在中日关系语境下,通过“异国形象”来反观国人对日本认知变化的历程。在论文书写中,既做到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环境下对日本人形象存在及变化的统观,也做到对典型电影单片的个性化文本分析,即宏观上把握,微观上求细。前叁章以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新世纪为时间界限,将当代中国大陆电影分为叁个部分:“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电影、新时期电影、新世纪电影。梳理和分析当代以来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认为当代中国电影对日本人形象的塑造,经历了由脸谱式的“鬼子”漫画,到区别对待的侵略者和友人,再到多元化塑造的日本人这样的变化过程。本文对大陆电影时间段限的划分与中国主流电影史的分期其本相同,只是电影史的研究更侧重对电影演进历程的关注,更显细致。而本文的分期则更注重把中国电影放在中国政治的大背景下考察其中的日本人形象变化。第四章将以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为题材拍摄的电影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既包括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侧重点的中国电影,也包括中国和外国合拍电影,并借用纯粹来自海外的第叁方视角作为参照。对视角不同的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进行分析、对照,以探求中国镜像映射下的“南京大屠杀”和其中日本人形象的客观性——灭绝人寰和惨无人道。第五章对台湾电影和香港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进行梳理和归纳。大抵以时间为纵轴,将不同时期台湾电影人和香港电影人对日本认知以及对日本人形象塑造的特征和变化加以概括总结,并将其与大陆电影所塑日本人形象进行对比,认为:台湾不同于大陆和香港,因受日本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故与日本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并将此情感映射于电影镜像中;而香港电影对日本人的形塑则与大陆电影相似,只是香港电影市场更钟情于武侠片和黑帮片,使更多的日本人置身于二者之中。本文还着重探讨了在中日关系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成因。无论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还是电影人进行电影制作,都很难摆脱以本国文化为中心的立场,所以电影主体创作的银幕形象会带着一定程度的“本国思想”和“自我意识”,而中国电影人的这些思想和意识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化的变革,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中日关系的亲疏冷暖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因素对于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塑造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现象和本质之间,笔者对中日关系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成因予以剖析。要之,在中日关系的历史语境下来观照中国电影对日本人形象的塑造,是本文主旨之所在,中国电影对日本人形象构建尚未完善,根本上还需两国未来关系的和谐化发展来逐步实现。(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宇北方[6](2016)在《浅析晚清小说《孽海花》中的日本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后期,由于清朝在一系列国际政治外交活动的失败,晚清进步知识分子普遍抱有一种穷则思变的心态。文学一直是国民情感的晴雨表。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乌托邦"理论,我们不仅能通过《孽海花》中的日本义士形象透视到作者曾朴对晚清国民平庸懦弱的精神品格的不满,以及对传统"重文轻武"观点的反驳,还能由此探索晚清小说中的日本人形象发展嬗变背后的政治文化因素。(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孙宗广[7](2016)在《《爱国者》: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人形象还原与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国者》以主人公吴以璜的跨国婚姻为主线,串联起分属不同党派、阶级乃至国家的众多形象,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下再现了特定时代中的个体选择与命运。它不仅塑造中国的爱国者形象,表现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而且将众多日本所谓的"爱国者"置放于狂热与躁动的舆论环境中,揭示他们由天使走向恶魔的扭曲之路,并剖析深层原因,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行。赛珍珠用简约笔法勾勒的日本人群像,既令人信服,又发人深省,充分体现了她对日本民族心理与性格的深刻认知。(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王缉思[8](2016)在《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一书专门研究从古到今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其意义不言而喻。书中不仅运用了丰富翔实的资料,而且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中日关系深入细致的观察,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良苦用心,以及对改善双边关系的殷切期待。作为这本着作的首批读者之一,在此不(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6-06-13)

李丹[9](2016)在《中国电视剧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与日本互为比邻,在历史上交流与摩擦不断,自近代以来,日本侵华战争为中国造成了剧烈的伤痛,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这种记忆,在电影、电视、图书杂志以及教科书等媒介中以纪实、访谈、回忆等形式立体、多维地传达给民众,成为中国人民认识日本的主要途径,也成为塑造民族记忆的基础。电视剧作为当下最为普及的大众审美文化形态,其中对于日本人的形象构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众的态度和情绪,引导中日民众的相互认识。然而当前随着中日民众之间交流的日渐深入和普遍,电视剧中对于日本人形象蜻蜒点水式的塑造方法与民众之间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近年来广大电视观众对抗战雷剧的口诛笔伐不绝于耳,人们对于肤浅的日本人形象也早己见怪不怪。中日两国的恩怨情仇世间罕见,然而在现代面对中日历史遗留问题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局面,电视剧中对于日本人形象的塑造更有必要对其历史背景、文化语境、时代特点等要点展开研究并予以借鉴,使得电视剧在完成其传播效应的同时成为引导中国人民认识日本的有效媒介。(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2016-06-01)

金安利[10](2016)在《夏衍抗战戏剧中的“日本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夏衍的《冬夜》《法西斯细菌》《离离草》这3部抗战戏剧为例,归纳出作品中"日本人"形象的几种类型——残暴伪善的日本军人形象、可怜的日本士兵形象、苦难的日本平民形象以及具有双重身份的日本女性形象。夏衍笔下呈现出来的"日本人"形象,既是对特定时期之现实的再现与刻画,是作家自身的感知与认识,也蕴含着整个中华民族对"日本人"这一他者的集体想象。(本文来源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日本人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32年3月,傀儡国家伪满洲国在关东军首脑和日本人官吏的操纵下成立。随后日本为巩固在伪满洲国的统治,推行了同化政策。其中,日语教育被定位为同化政策的一环。特别是处于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形成期的初等学校的学生,被视为同化教育最重要的对象。在此过程中,日本以“言灵”理论为指导,重视通过日语教育来对初等学校的学生实施同化教育。由于日语教科书是伪满洲国日语教育的重要工具,所以日本将日语教科书的编写视为重中之重。概观日语教科书的内容,关于日本和日本人的内容俯拾皆是。通过教科书中有关日本和日本人的内容,日本究竟想向所谓“外地”的学生展示怎样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从这些有关日本和日本人形象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日本怎样的教育意图,是笔者的主要问题意识和着眼点。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将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展开分析,探求其中的深层次意义。通过对先行研究的考察可以看出,日语教科书的相关研究多从历史整体着眼,注重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教科书及其特征。与之相对,对教科书内容进行精读并详加考察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有进一步展开研究的空间。本论文将着眼于“日本和日本人形象”这一问题点,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的日语教科书进行分析。本论文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历史背景的考察,概述伪满洲国日语教育的相关政策及各时期的特征,并梳理教科书编纂机构的沿革和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的变迁。第二部分和第叁部分是本论文的中心内容,这两部分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日本形象”和“日本人形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明确它们各自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的教育意图。第四部分则从同化教育的促进和“日满亲善”“民族协和”精神的渗透两方面来分析以上考察的“日本形象”和“日本人形象”相关内容所起到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本人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粟超,杜俊华.凝视理论视域下中国形象生成逻辑研究——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人的中国游记为例[J].武陵学刊.2019

[2].王诗淇.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日本及日本人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赵华健.殖民记忆与后殖民想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9

[4].刘辉卉.新世纪初期台湾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2000-2016)[D].南京师范大学.2018

[5].胡婷婷.历史多棱镜中的“他者”[D].吉林大学.2017

[6].宇北方.浅析晚清小说《孽海花》中的日本人形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

[7].孙宗广.《爱国者》: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人形象还原与批判[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王缉思.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N].北京日报.2016

[9].李丹.中国电视剧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10].金安利.夏衍抗战戏剧中的“日本人”形象[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标签:;  ;  ;  ;  

日本人形象论文-粟超,杜俊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