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石藻论文-张晓,徐桂文,达雪娟,陈兰

颗石藻论文-张晓,徐桂文,达雪娟,陈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石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侏罗纪,黑色岩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颗石藻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徐桂文,达雪娟,陈兰[1](2019)在《藏北羌塘盆地侏罗纪含颗石藻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藏北羌塘盆地侏罗系发育一套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岩系,化石较为丰富而倍受地质学家关注。本文选择双湖地区毕洛错剖面,从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方面分析富含颗石藻黑色岩系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黑色岩系有机碳含量为2.84%~3.71%,氯仿沥青"A"含量为0.18%~0.29%。有机质类型为Ⅱ_1型,母质主要来源于浮游生物及少量陆生植物,T_(max)为429~435℃,显示该套岩系处于未成熟阶段。研究区样品的主量元素Si、Al、Ca等元素较富集,表明该套黑色岩系以陆源碎屑输入为主;V/Cr、U/Th、Ni/Co、V/(Ni+V)特征比值、U和Mo的富集以及Eu和Ce无明显异常,反映了该套黑色岩系主要沉积在弱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以上研究表明,研究区含颗石藻黑色岩系为较好的烃源岩,保存条件较好,可以作为进一步勘探开发的有利烃源岩层。(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徐兆凯[2](2019)在《西菲律宾海26万年来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际海洋古全球变化研究项目(IMAGES)在西菲律宾海本哈姆海台获取的高质量柱状沉积物岩芯MD06-3047(17°00.44′N、124°47.93′E),利用颗石藻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的相对丰度以及初级生产力转换函数,恢复了260 ka以来西菲律宾海上部水体营养跃层以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历史。发现该区域26万年以来初级生产力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较不明显,冰期生产力平均值略高于间冰期。通过与前人已发表的指示东亚冬季风强弱的伊利石/蒙脱石记录和热带太平洋纬向表层海水温度梯度记录的对比,提出MIS 8期以来,热带西菲律宾海古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受控因素在MIS 5a左右发生明显转变。在MIS 8后期至MIS 5a之间,初级生产力受到长期类ENSO过程的影响较为显着,当热带东西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梯度较小的时期,认为热带太平洋处于类El Niňo状态,此时西菲律宾海营养跃层相对较浅,生产力较高,反之则相反。而在MIS 5末期至末次冰消期时段,生产力受东亚冬季风的影响相对于长期ENSO过程更强,可能掩盖了后者的古生产力信号。冰期东亚冬季风加强,一方面,可以引起上部水体混合加强,增加下部营养物质向上的输送,另一方面大量风尘物质的输入可以刺激颗石藻的生长;反之在冰消期,水体混合较弱,风尘输入显着减少,生产力也随之降低。(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赵永松,杨庶,单秀娟,金显仕,孙耀[3](2019)在《山东半岛沿岸颗石藻化石的长期记录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南黄海西北部山东半岛沿岸的沉积柱140年的颗石藻(Coccolithophores)样品进行了种类组成和丰度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现颗石藻8种,平均丰度为9.76×10~6个/g,丰度范围为(5.07~14.21)×10~6个/g。其中,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和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是丰度较高的主要物种,平均丰度分别为4.96×10~6、4.55×10~6个/g。通过比较沉积记录与气候参数发现,颗石藻丰度的长期变化与东亚冬季风的替代指标海平面气压(SLP)有一定相关性,黄海沿岸流受季风影响,随着东亚冬季风的增强而加强,沿岸流带来了物质输入,为研究区域的颗石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从而支撑了较高的颗石藻丰度。(本文来源于《渔业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廖晏,冯媛媛,刘瑶,李文学,李敬鸿[4](2019)在《氮限制和海洋酸化对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 NIWA1108生理指标的交互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内对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 NIWA1108进行了受控连续模拟培养实验,共设置4个CO_2分压及氮浓度处理组:p(CO_2)400μatm,氮充足;p(CO_2)800μatm,氮充足;p(CO_2)400μatm,氮限制;p(CO_2)800μatm,氮限制.实验结果显示:氮限制大大减小了颗石球的体积,降低了细胞颗粒有机氮、细胞颗粒有机磷、胞外颗粒无机碳含量,CO_2浓度升高进一步降低了细胞各元素含量,尤其是颗粒无机碳含量;高二氧化碳分压或氮限制条件下颗石藻颗粒无机碳相对于有机碳的比值均有所降低,而在高二氧化碳分压和氮限制同时作用下,该比值进一步降低,并伴随着该藻沉降速率的显着降低,表明酸化和氮限制对颗石藻生理及生物地球化学指标尤其是钙化作用存在着潜在协同效应.(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发龙,李芸,王巧晗,宫庆礼[5](2019)在《颗石藻光合作用与钙化作用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颗石藻的生物学种类、形态特征、分布特点做了简单概括,探讨了影响颗石藻光合作用与钙化作用的多种因素,包括光照、温度、营养盐与海水酸化,揭示了光合作用与钙化作用之间的偶联机制,对颗石藻的利用价值做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9年02期)

Wadanahaluge,Nilanthi,Champika,Priyadarshani[6](2018)在《南海北部颗石藻沉降通量的季节、年际变化及其潜在环境驱动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石藻是分布最广、数量最丰富的钙质海洋浮游植物,在全球海洋生物泵和碳酸盐反向泵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颗石粒钙化,及其对有机碳的压载作用,颗石藻对全球海洋碳循环有着重要影响。颗石藻生产力贡献了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的5-40%,而对于碳酸盐泵的贡献则可超过50%,在旺发时期甚至能超过了 80%。颗石藻群落组成及生产力对海洋环境变化有着强烈的响应,加之能够较好的保存于沉积物中,因此沉积物颗石粒常作为海洋微体古生物学重要研究对象,用于过去海洋环境演变重建工作。关于颗石藻输出通量及群落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目前在开阔大洋已开展了少量研究,但在边缘海域,仍鲜有相关方面的系统研究出现。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海洋环境受东亚季风系统控制,有着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也对气候变化有着非常敏感的响应,因此是低纬度边缘海中研究现代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过去海洋环境演变的重要区域。颗石粒(钙质超微化石)作为研究过去海洋环境演变的主要微体古生物类群之一,也是南海古海洋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了解南海颗石藻现代过程是利用沉积物钙质超微化石研究过去海洋环境变化的基础,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南海现代颗石藻的研究仍然非常稀少。在此背景下,本论文拟通过沉积物捕获器所采集的时间序列颗粒物样品中颗石藻的分析,试图了解南海颗石藻丰度和属种组成在时间(季节和年际)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其环境控制因素,为以颗石粒(钙质超微化石)为基础的南海古海洋环境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所利用的时间序列颗粒物取自布放于南海北部的沉积物捕获器锚系所收集样品(SCS-N,18.5°N,1 16°E,站位水深3736m),本文对其中2009-2010(弱厄尔尼诺年),2011-2012(弱拉尼娜年)和2015-2016年(强厄尔尼诺年)叁年的颗粒物样品中的颗石藻(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深层的颗石粒输出通量具有强烈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差异,其中最高的颗石粒通量(年平均日通量)出现在2015-2016年(49.72 ×109 coccoliths·m·2·d-1),较2009-2010和2011-2012年高出3倍和1.3倍。叁年的高通量值出现时间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分别出现在2009年夏季,2011-2012年冬季和2016年春季,其时颗石粒通量在全年的贡献分别达到43.1%,49.4%和32.4%。2009-2010年和2015-2016年的低通量值均出现在冬季,这可能与这两年冬季受厄尔尼诺影响冬季风较弱有一定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与颗石粒通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不同,碳酸钙,蛋白石及有机碳等主要的颗粒物组成成分在2009-2010和2011-2012年没有明显的差异,均表现出冬季风期间高,夏季风期间及季风间期较低的季节变化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颗石粒对总的颗粒物通量的贡献较低,尤其是其可能并非碳酸钙的主要贡献者。除了厄尔尼诺以外,中尺度涡和颗粒物侧向运移对本研究区域沉降颗粒物中的颗石粒特征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叁个不同水深的捕获器中,普遍存在中层捕获器(约2100米)中颗石粒通量高于浅层(约1000米)和深层(约3200米)捕获器中的颗石粒通量,这表明南海中深层水中存在较强的颗粒物侧向运移。此外,本研究在捕获器中发现了大量颗石粒化石种,表明南海北部深层水体中存在大量来源于再悬浮沉积物的颗粒物,对深层水体颗石粒输出通量及属种组成的研究造成不容小觑的影响。结合前人对研究区域及临近海区海底沉积物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南海北部深层水体捕获器中出现的化石颗石粒主要来源于SCS-N站东北部东沙群岛附近出露于海底的中新世至更新世沉积物,而频繁发生的中尺度涡则可能是致使这些沉积物再悬浮和搬运的主要原因。来自东沙群岛附近的海底再悬浮沉积物,被沿陆坡自东向西移动的中尺度涡裹挟搬运至本研究区域,从而被沉积物捕获器所捕获。本研究从浅层捕获器(约1000米)中共鉴定出61种颗石藻,其中有29种为非现生的化石颗石粒种,属种种类数最多的时间出现在受厄尔尼诺强烈影响的2015-2016年。Florisphaera profunda,Gephyrocapsa oceanica和 Emiliania huxleyi是含量最丰富的叁种颗石藻,分别贡献了捕获器布放的叁年中颗石藻总量的90.9%,87%和90.4%。而其中,又以F profunda为南海北部沉降颗粒物中颗石藻的绝对优势种,仅在2010年春季和2016年春季,该种优势地位被G.oceanica和E.huxleyi,取代。总的来说,Fprofunda的含量在冬季风盛行时期有所下降,相反G.oceanica和E.huxleyi的含量在此期间会有所增长,这跟冬季风期间南海表层混合层深度增加,来自次表层的营养盐更容易到达表层,从而刺激真光层浮游植物的生长有关。当混合增强,表层水体营养盐含量增加时,生活于较浅水深的G.oceanica和E.huxleyi因为营养盐含量增加而迅速生长,相反,生活于较深水层的F.profuda的生长则基本保持稳定,从而导致输出至中深层水体中的颗石粒群落组成出现变化。然而在2011-2012年,全年Fprofunda含量居高不下,主要的颗石藻属种结构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这可能与2011-2012年冬季南海北部大量中尺度涡发育有关。在此期间,沉积物捕获器中出现大量化石颗石粒,其通量明显高于另外两年冬季,中尺度涡的频繁活动为本研究区域带来大量来自非本地的颗粒物,其中也包括大量再悬浮沉积物,这导致中深层颗粒物中的颗石粒群落特征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本研究对南海北部沉积物捕获器中的颗石藻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深层水体沉降颗粒物中颗石粒通量和属种组成存在显着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差异,与东亚季风和厄尔尼诺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F.profunda,G.oceanica和E.huxleyi是南海深层水体颗粒物中最主要的颗石藻种类,其中F.profunda的相对含量低值往往出现在冬季风期间,其相对含量变化与上层水体营养盐含量及生产力水平有密切联系,证明F.profunda的相对含量变化在南海可以作为过去海洋生产力变化指标。南海深层存在非常明显的颗粒物侧向搬运现象,这对深层沉降颗粒物通量及组成(包括颗石藻属种组成)造成重要影响,南海北部沉积物捕获器中发现大量来自中新世-更新世的颗石粒化石种,推测本研究区域接收了大量来自东沙群岛附近海底再悬浮沉积物,而频繁发生的中尺度涡可能是导致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及搬运的重要动力机制。上述研究结果对南海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沉积学、海洋微体古生物学及古海洋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8-25)

孙晗杰,常凤鸣,李铁刚,安佰正[7](2018)在《西菲律宾海柱状沉积物岩心记录的中布容时期颗石藻繁盛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石藻是现代大洋中最重要的钙质生物之一,它作为有机碳及无机碳泵将pCO——2带入深部大洋(Westbroek et al.,1993),是海洋碳循环的关键部分。对吕宋岛以东岸外本哈姆海台的两个柱状沉积物岩心MD06-3050(15°57.0943′N,124°46.7747′E,2967 m)和MD06-3047(17°00.44′N,124°47.93′E,2510 m),应用钙质超微化石自动鉴定系统(SYRACO),分析了西菲律宾海区70万年以来沉积物中颗石藻化石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7-20)

刘传联,金晓波,张洪瑞[8](2018)在《颗石藻形态学分析:老方法新用途》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态学分析是古生物化石鉴定的基础,属于传统的老方法。颗石藻化石(钙质超微化石)鉴定也是如此。然而,近年来这一老方法有了新用途。众所周知,"海洋酸化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代国际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之一。作为海洋中最重要的钙质超微浮游植物,颗石藻对海洋酸化响应灵敏,因此是研究现代与过去海洋酸化的理想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7-20)

韦娜[9](2018)在《2017年季风间期南海今生颗石藻群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017年季风间期南海今生颗石藻群落进行研究,由春季南海中部、北部(10.0°N~22.0°N,110.0°E~118.5°E)和秋季南海西部、北部(11.0°N~19.5°N,110.0~113.5°E)两个航次构成,共涉及69个站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和生物海洋。本研究主要探讨南海今生颗石藻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优势物种及其分布、水柱积分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并结合环境因素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CCA),探讨了优势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南海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表层海水环流受到季风的强烈驱动,在吕宋海峡附近有黑潮入侵。尽管南海是寡营养盐海域,但是在沿岸海区如粤东、海南岛东以及越南东部往往存在上升流,并伴有冷涡出现,南海北部以及越南外海气旋涡和反气旋涡的生成会产生中尺度涡(Mesoscale eddy),这些独特的海洋环境都会将深层高营养盐的海水带到表层,颗石藻等海洋浮游植物综合光照、营养盐、温度等生长条件大量繁殖,形成局部高生产力区。作者采用偏振光显微镜统计颗石藻的物种和丰度,并结合环境等参数对其分布作出进一步分析。2017年3-5月南海中部、北部航次,设置34个采样站位,共采集201个今生颗石藻样品,鉴定出颗石藻36种,其中颗石粒28种,颗石球30种,颗石粒优势种有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lyrocapsaoceanica)、深水花球藻(Florisphaera profunda)、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carteri)、地中海花冠球藻(Coronosphaera mediterranea)和希布格脐球藻(Umbilicosphaera sibogae)。颗石粒丰度范围是 0.202~1579.839×103 coccoliths/L,平均值为106.922×103 coccoliths/L。20.0 m以浅颗石粒水柱积分生物量在 1.464~351.656×103 coccoliths/m2之间,平均值为 115.225×103 coccoliths/m2。颗石球优势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huxleyiE.深水花球藻(E.profunda)、大洋桥石藻(G.oceanica)、粗壮环翼球藻(Algirosphaera robuta)、反仔卵石藻(Oolilhots antillarum)和纤细伞球藻(Umbellosphaeratenuis)。颗石球的丰度范围是 0.202~233.261 ×103cells/L,平均值为 15.087×103 cells/L。200 m 以浅颗石球水柱积分生物量范围为0.921~72.266×103 cells/m2,平均值为15.991×103 cells/m2。从其垂直分布来看,颗石球多集中分布在75 m层,而颗石粒则倾向于75 m层及其以下,且下层分布丰度变化不大。同年9-10月南海西部、北部航次设置站位35个,采集今生颗石藻样品227个,共鉴定出今生颗石藻37种,颗石粒25种,颗石球30种,其中颗石粒优势物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huxleyi)、大洋桥石藻(G.oceanica)、深水花球藻(F profunda)、希布格脐球藻(U.sibogae)、卡特螺旋球藻(H.carter/)和细孔钙盘藻(Calcidiscusleptoporus)。颗石球优势种有深水花球藻(F.profunda)、大洋桥石藻(G.oceanica)、赫氏艾密里藻(E.huxleyi.粗壮环翼球藻(A.rbusta)、反仔卵石藻(O.antillrum)和纤细伞球藻(U.tenuis)。颗石粒丰度范围是0~4671.407×103 coccoliths/L,平均值为 221.343×103 coccoliths/L。200 m 以浅颗石粒水柱积分生物量在15.219~1394.765×103 coccoliths/m2之间,平均值为244.046×103coccoliths/m2。颗石球的丰度范围是 0~66.046×103cells/L,平均值为8.524×103 cells/L。200 m以浅颗石球水柱积分生物量范围为2.430~16.146×103 cells/m2,平均值为8.361 ×103 cells/m2。垂直分布中颗石粒丰度高值集中在150 m深水层,颗石球丰度最大值在50~100m均有出现。两个航次物种组成均显示赫氏艾密里藻(E.huxleyi)、大洋桥石藻(G.ocefanica)和深水花球藻(F profunda)是普遍存在的优势类群。春季航次近岸优势物种是赫氏艾密里藻(E.huxleyi)和大洋桥石藻(G.oceanica),中部海盆区深水花球藻(Fprofunda)主导。通过对颗石球主要物种与环境因子进行典型数据分析发现,春季南海中部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温度、盐度、水深以及硅酸盐,秋季除了铵盐外其余环境因素对物种分布影响均较强,主要物种有其各自的分布特点和生理生态习性,与季节和海域差异相关性不明显,南海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边缘海,春秋今生颗石藻群落的变化较小,物种组成和分布较为稳定。结合环境因素分析优势物种生态位发现叁种不同的生态位类型。南海水体中今生颗石藻群落的研究已有不少,本文能够加强南海今生颗石藻群落和分布的研究,为南海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9)

徐捷凯[10](2018)在《颗石藻对盐度与碳酸盐系统变化的生理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石藻类(coccolithophores)是进行钙化作用的一类浮游植物,属于定鞭藻门(Haptophyta),在海洋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大气C02浓度升高引起海水pC02升高和pH下降,导致海洋酸化(OA);OA影响多数生物的代谢,包括颗石藻类。有关颗石藻与OA的关系,研究显示酸化或促进或抑制其生长、钙化和光合作用,存在较大争议。并且,有关酸化与其他环境因子复合影响颗石藻的研究还不多。为此,本文以钙化藻类(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PMLB92/11)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在不同CO2分压和盐度水平下的生理学过程,并比较了昼夜pH变动与恒定条件下其对酸化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全球环境变化使得陆源输入与降雨等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引起近岸水域淡化与酸化问题。为了探究钙化浮游植物响应该环境变化的生理学行为,我们在实验室内设置25‰,30‰和35‰叁个盐度水平,并设置了两个pCO2水平,开展了盐度与酸化复合效应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叁个盐度水平条件下,细胞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无显着差异且均有较高的数值,说明该株系的光系统Ⅱ可耐受一定程度的低盐,其类囊体结构没有受损。在海水非酸化(环境CO2浓度,LC,400 μatm C02)条件下,适应25‰盐度的细胞的生长速率,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与光合速率显着高于30‰和35‰条件下生长的细胞;而在海水酸化(HC,1000μatmC02)条件下,25‰处理组细胞的生长速率,有效光化学效率显着高于35‰条件下生长的细胞,与30‰条件下的细胞相比无显着差别,但其光合固碳速率显着高于30‰和35‰盐度水平下生长的细胞。在海水非酸化条件下(LC,400 μatm CO2),叁个盐度水平条件下细胞的钙化速率无显着差异;海水酸化处理(HC,10000μatmC02),在25‰盐度条件下显着抑制了细胞的钙化速率,而在30‰和35‰下的影响不显着;另外,在酸化条件下,35‰处理组细胞的钙化速率显着高于低盐处理,且35‰盐度下的钙化与光合速率比值(C/P)也显着高于其它两个盐度处理组。当受到高光胁迫时,非酸化与25‰处理组的细胞展示了较高的PSⅡ修复速率,而在酸化条件下,叁个盐度处理组间没有显着差异。2.通过调控碳酸盐系统变化模式,模拟沿海昼夜振荡(600-1750μatmC02,HCf,pH 7.48-7.93)与大洋海域昼夜恒定 pH 状态(400 μatmCO2,LCs,pH 8.12;1200 μatm CO2,HCs,pH 7.65),探讨了颗石藻生理学过程。结果发现,pH昼升夜降(pH 7.48-7.93),与恒定状态(pH 8.12/7.65)相比,显着提高了细胞的日颗粒有机碳(POC)生产量与生长速率,但使得PIC/POC的比值显着降低。恒定pH下的酸化处理(1200 μatm CO2,pH7.65)对藻细胞的生长速率与日POC生产量没有产生显着影响,但使得日颗粒无机碳(PIC)生产量显着下降。pH昼升夜降的酸化处理同样抑制了藻细胞的钙化。从光化学过程的变化来看,恒定酸化处理(HCs,pH 7.65)显着抑制了细胞的最大(Fv/Fm)与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而pH昼升夜降的酸化处理(HCf,pH 7.48-7.93)没有显着影响Fv/Fm,虽然也使得F'v/F'm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另外,与恒定状态相比,pH昼升夜降使得细胞的非光学淬灭水平(NPQ)显着下降。3.该文主要发现点如下:1)近岸分离的该赫氏颗石藻(PMLB92/11),通过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改变无机碳在光合与钙化作用中的分配,不但对盐度变化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同时对昼夜振荡的碳酸盐系统变化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2)酸化降低该颗石藻的钙含量,即使在碳酸盐系统振荡条件下,其钙化作用也受到抑制。上述发现点表明,随着海水淡化、酸化的加剧,颗石藻的钙化量下降,而颗粒有机碳生产有升高趋势。但是,其对海水淡化与酸化的进化性响应如何,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4-01)

颗石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国际海洋古全球变化研究项目(IMAGES)在西菲律宾海本哈姆海台获取的高质量柱状沉积物岩芯MD06-3047(17°00.44′N、124°47.93′E),利用颗石藻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的相对丰度以及初级生产力转换函数,恢复了260 ka以来西菲律宾海上部水体营养跃层以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历史。发现该区域26万年以来初级生产力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较不明显,冰期生产力平均值略高于间冰期。通过与前人已发表的指示东亚冬季风强弱的伊利石/蒙脱石记录和热带太平洋纬向表层海水温度梯度记录的对比,提出MIS 8期以来,热带西菲律宾海古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受控因素在MIS 5a左右发生明显转变。在MIS 8后期至MIS 5a之间,初级生产力受到长期类ENSO过程的影响较为显着,当热带东西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梯度较小的时期,认为热带太平洋处于类El Niňo状态,此时西菲律宾海营养跃层相对较浅,生产力较高,反之则相反。而在MIS 5末期至末次冰消期时段,生产力受东亚冬季风的影响相对于长期ENSO过程更强,可能掩盖了后者的古生产力信号。冰期东亚冬季风加强,一方面,可以引起上部水体混合加强,增加下部营养物质向上的输送,另一方面大量风尘物质的输入可以刺激颗石藻的生长;反之在冰消期,水体混合较弱,风尘输入显着减少,生产力也随之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石藻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徐桂文,达雪娟,陈兰.藏北羌塘盆地侏罗纪含颗石藻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19

[2].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徐兆凯.西菲律宾海26万年来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证据[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3].赵永松,杨庶,单秀娟,金显仕,孙耀.山东半岛沿岸颗石藻化石的长期记录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J].渔业科学进展.2019

[4].廖晏,冯媛媛,刘瑶,李文学,李敬鸿.氮限制和海洋酸化对颗石藻EmilianiahuxleyiNIWA1108生理指标的交互影响[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9

[5].刘发龙,李芸,王巧晗,宫庆礼.颗石藻光合作用与钙化作用的研究现状[J].河北渔业.2019

[6].Wadanahaluge,Nilanthi,Champika,Priyadarshani.南海北部颗石藻沉降通量的季节、年际变化及其潜在环境驱动因子[D].浙江大学.2018

[7].孙晗杰,常凤鸣,李铁刚,安佰正.西菲律宾海柱状沉积物岩心记录的中布容时期颗石藻繁盛事件[C].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8].刘传联,金晓波,张洪瑞.颗石藻形态学分析:老方法新用途[C].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9].韦娜.2017年季风间期南海今生颗石藻群落研究[D].山东大学.2018

[10].徐捷凯.颗石藻对盐度与碳酸盐系统变化的生理学响应[D].厦门大学.2018

标签:;  ;  ;  ;  

颗石藻论文-张晓,徐桂文,达雪娟,陈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