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回弹、钻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判定旧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石稳民,邹静,彭冠平,黄林,杨振[1](2021)在《城市排水箱涵缺陷检测及评估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排水箱涵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缺陷进行有效检测和合理评估是开展箱涵修复和维护保养的前提。从箱涵常见缺陷分析入手,总结了混凝土箱涵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类型,对国内外排水箱涵表面质量缺陷检测技术、结构性能检测技术以及渗漏探测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各种检测手段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此外还探讨了管道缺陷评估标准方法在排水箱涵缺陷评估方面的不足,需进一步考虑箱涵结构安全性。结果表明,国内针对排水箱涵的安全性能评估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标准化。
蔡春乔[2](2021)在《回弹法推定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凯[3](2021)在《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土强度检测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文章详细阐述了立方体抗压法(试件法)、钻芯法、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的特点,通过综合分析发现超声回弹综合法比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的误差更小、可靠性更高,且能较全面反映结构混凝土质量等优势;超声回弹综合法比试件法、钻芯法更具优势。
周昱程[4](2021)在《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文中指出人类使用的80%以上物质均源自矿业,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经过数百年的开采,地球表面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理论上,地球的成矿空间分布从地表至地下10,000 m,因此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但是,深部地层“高应力、高渗透压、高地温和强腐蚀”的环境特点对工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矿井安全的咽喉,井壁混凝土的选择是地下工程的重中之重。本文围绕中国东部滨海正在建设的纱岭金矿,根据现实地下环境设计并研发一种由石英砂、微丝纤维和纳米硅灰等组成的高强度、高韧性水泥基材料(High strength and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 HSTCC),探明不同种类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特征,明确典型种类混凝土受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能量特征和损伤程度,揭示相应硬化净浆受温度—复合盐耦合影响下的物相变化和破坏机理,通过探测受环境影响后的硬化净浆中C-(A)-S-H的结构形态以及纳米尺度力学性能反演宏观性能特征。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混凝土具有与岩石一样,能够积蓄变形能并产生冲击破坏的性质,称为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对不同强度等级、掺量和种类纤维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能量指数、冲击能量指数、动态破坏时间和脆性指数测定。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冲击倾向性越强。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HSTCC的相关冲击倾向性参数均最为优异,钢丝端钩型钢纤维混凝土次之。(2)采用单轴伺服压力机、声发射(AE)装置、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超声检测分析仪研究C70普通高强混凝土(NHSC)、C70钢纤维混凝土(SFRC)和HSTCC三种典型种类井壁混凝土在静载和动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能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静载条件下,NHSC中多条裂纹的汇合形成一个贯通裂纹,而在动载作用下,破坏时释放的弹性能会造成巨大的损伤。SFRC中纤维的存在使单个裂缝分割成多个扩展方向,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是一种有效的耗能方式。HSTCC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它可以通过自身的结构特征储存裂纹,耗散能量,并保证其完整性。(3)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定量方法研究了硬化净浆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孔结构特征,并计算了水化程度(DoH)和火山灰反应程度(DoPR),以表征SFRC和HSTCC在滨海超深井环境中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高强度、高韧性硬化净浆(HSTHP)相比较于高性能硬化净浆(HPHP),其早期的DoH和DoPR很低,而受深部高地温影响后DoH和DoPR上升极为明显,这有利于HSTCC的抗渗性和耐久性。SFRC的失效原因复杂,其可能主要是由于水化氯铝酸盐(Friedel盐)的结晶压力诱发的,而导致最终的强度退化。(4)采用29Si和27Al固体核磁共振(NMR),SEM和纳米压痕技术研究硬化净浆中C-(A)-S-H的分子结构特征,元素变化和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STHP受60℃和复合盐环境影响后C-(A)-S-H平均主链长达7.19,Ca/Si大幅降低及高密度和超高密度凝胶含量上升,其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宏观性能进一步提升。通过综上试验,HSTCC纱岭金矿进风井标高-1,120m的马头门处得以应用。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保障深部地下工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王小勇[5](2021)在《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在水利工程中的现场检测和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干硬性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它是指坍落度小于10 mm、维勃稠度值在10s~30s之间的混凝土,具有低水灰比、流动性小、收缩性小、早期强度高和抗冻性能优良的特点,同时模板周转速率和产品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目前已逐渐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领域、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机场地平等工程中。然而,干硬性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尚未形成完善的规程和标准,关于干硬性混凝土的研究尚不完善,为了进一步促进干硬性混凝土在水利工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对干硬性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施工工艺展开较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联系工程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影响因素、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结合河道工程应用实例对预制干硬性混凝土块铺装与施工工艺展开了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开展了干硬性混凝土的各组成成分对材料强度的影响研究,讨论了不同水灰比、砂率和粉煤灰掺量对于干硬性混凝土的强度变化规律,获得了混凝土各组分的合理取值如下:水灰比为0.30,砂率为0.35,粉煤灰掺量为15%或20%。开展水利工程中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的现场检测研究,通过针贯入法和拉脱法这两种无损/半无损检测方法进行现场强度测试时,其强度测试结果与传统抗压试验测试结果相关性显着,其中针贯入法在测试较低强度干硬性混凝土时其测试准确性较高,但在测试高强度混凝土时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均很差;而通过拉脱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时其测试结果相对稳定。结合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对干硬性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施工工艺流程,为进一步规范和推广干硬性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侯传相[6](2021)在《基于高应变检测下桩的动态响应性能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桩是目前房屋建筑、市政道路桥梁等工程最重要的基础形式。而桩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中,高应变法是用于检测基桩承载力和评判桩身质量完整性最实用可靠的检测方法。随着越来越多的大直径灌注桩的使用,高承载力对高应变检测的桩锤重量要求越来越高,锤重越来越大,为高应变检测的安全性带来很大的隐患,尤其是重锤高击不仅使动态效应传递功效低,而且现场也十分危险。但是目前高应变检测桩锤动态响应过程理论研究较为缺乏,致使检测过程中动态参数的选择以及桩锤检测方法选用缺乏理论指导依据,存在严重影响检测准确性和工程质量安全的隐患。为发挥桩锤和桩土动态响应效率,确保大直径灌注桩现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收集并整理了广东地区大量的高应变检测试验数据结果,对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明确了高应变在大直径灌注桩的检测中参数选择与质量评价方法,提高了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系统的功效,为相应规范修编提供参考。本文工作以及研究内容如下:(1)为达到提升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功效,提高高应变检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降低发生工程事故风险的目的。本文首先对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对桩周土阻力的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探明了锤击能量、桩收到的能量、动态响应系统与土阻力激发模式之间的关系,认为激发土阻力所消耗的能量与动态响应系统功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最终建立了用于评价高应变检测锤击能量传递效率的公式,目的是为了通过该公式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寻求影响高应变检测效率与动态响应系统功效的关键因素同时对每次锤击的功效进行评价。最终通过与工程实例进行相关性研究,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现象对应性良好,证明使用该公式进行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的研究是可靠的,为高应变检测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2)收集并参考大量的实际工程的高应变现场检测数据,将高应变动态响应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通过对锤击能量接近的工程实例每次锤击时动态响应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与实测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其原理,认为桩锤作用时间与锤击能量传递效率存在相关性,最终从提升动态响应系统功效与检测过程安全性的角度验证了“重锤低击”原则的可靠性和合理性。(3)通过对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典型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基于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理论将锤击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承载力相结合进行分析,最终明确了锤重、落距、高能击打次数、桩端持力层刚度以及桩长对动态响应系统的功效以及高应变检测承载力准确性的影响,为高应变检测的试验参数优化提供了方向。(4)锤击组合的选取对高应变检测动态响应系统的功效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高应变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解决当前高应变检测锤击组合的选取过于经验化的问题,将高能锤击的实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对比,然后对对比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基于“重锤低击”原则明确了高应变检测大直径灌注端承桩时锤重与落距参数窗口,提出了在广东地区进行高应变检测时锤重的选取不小于特征值的2.7%,落距为1.2m左右的建议。并再次进行现场试验,经与现场试验的结果对应性良好,证明结论可靠,提高了动态响应系统的功效,解决了锤击组合选取不合理对检测结果准确性以及检测工程安全性的影响。(5)为解决高应变检测大直径灌注桩时波形质量较差以及产生偏心击打的问题,开展了锤上测力法在高应变检测法中的可应用性研究。收集了大量现场检测中桩身测力与锤上测力工程桩的原始数据,对比其获得有效波形的概率,并结合桩锤动态响应过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中低质量波形的成因。经与现场试验的结果对应性良好,结论表明,锤上测力法更容易取得高质量波形,对于工程实践有广泛应用前景,该方法的大量应用将提高高应变检测的检测效率与检测能力。(6)开展了高应变基桩的完整性检测的方法研究。在同一根桩上进行高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与其他完整性检测(声波透射法、钻芯法)。参考测定结果,认为高应变法可以准确评判基桩的完整性。
向博伦[7](2021)在《基于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抗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冲击弹性波技术可检测P波波速,利用P波波速与动弹性模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可以反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从而对结构的耐久性作出评价。本文首先研究冲击弹性波技术检测混凝土抗冻性的可行性,然后对冲击弹性波技术检测的可靠性进行探究,最后提出冲击弹性波现场检测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具体如下:(1)通过对共振法、超声波法和冲击回波法三种方法的比较,研究了冲击弹性波技术测试动弹性模量和评价抗冻性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技术和冲击弹性波技术都可以有效地测得动弹性模量并以此来评价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能,但冲击回波法与共振法的拟合程度更好,结合实际的测试过程,冲击弹性波的评价结果会更加准确。(2)通过对冲击弹性波技术进行重复性限和复现性限的检验,探究了冲击弹性波技术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冲击弹性波技术评价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能具有很好的可靠性。(3)结合具体工程,验证了在现有的现场混凝土抗冻性评价方法中引入冲击弹性波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冲击弹性波对现场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评价方法。
吴彩星[8](2021)在《混凝土构件中声发射源的时域丛集特性及表征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声发射无损检测技术目前在混凝土领域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受到混凝土材料内部结构复杂,损伤类型多样以及不均匀介质对弹性波传播的影响,使得声发射无损检测在混凝土领域的理论研究有待加强,尤其对声发射信号参数与应力等力学参数之间关系的分析较少。声发射源丛集特性,是指声发射源在时间与空间域上都呈现出的不均匀分布特征,其背后的物理机制是应力的分布与变化。在地震工程中,震源的丛集特性研究较早、较多;然而,对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声发射源丛集特性及其与应力变化之间的关系亟待研究。从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两个角度入手,对声发射源丛集特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声发射信号参数与应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三组素混凝土短柱分别进行轴心、偏心8mm、16mm单轴受压试验。以采集得到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声发射源丛集特性的理论推导进行验证并深入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从声发射事件与地震事件的对比研究以及丛集特性含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绘制出声发射事件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分布图。结果显示,声发射事件在时间及空间域上具有丛集特性;且丛集特性的表现形式为时域及空间域上分布的不均匀性;(2)利用数理统计模型以及概率统计相关知识,对声发射事件的丛集特性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在定性方面,声发射事件的丛集特性体现为不同时间区段内声发射事件的频率差异较大;对于定量刻画,用推导得到的丛集特性参数——时间变异系数S大于1对声发射事件丛集特性进行定量刻画,并得到前半部分时间段内,偏心受压短柱声发射事件时域丛集特性比轴心受压短柱显着;在全部时间段内,反之。(3)采用最优分割法对丛集段内部声发射信号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期。得到同试件整体受力过程相似,在丛集段内部声发射信号的分布也具有密集、稀疏的不均匀性;且其丛集规律与构件整体受力过程中声发射事件的丛集规律相似,声发射源丛集现象存在自相似性。(4)首先对现阶段已有的声发射事件与应力关系式进行推导,其次绘制声发射事件在应力上升与应力不变区段内的个数统计图,并与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进行对比;最后建立应力比与累积声发射事件比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本文试验数据,研究得到:应力比与累积声发射事件比之间的定量关系为y=ae(b x),累积声发射事件比随着应力比的增大呈指数增加;声发射事件丛集特性来源于试件内部应力的变化,且声发射事件丛集于应力上升及应力较大处,随着应力的增大声发射事件丛集特性越显着。(5)对总活跃幕中声发射参数能量和与平均应力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将能量和与平均应力进行直接关联。研究得到,能量和与平均应力都随着活跃幕的变化而增大,且两者的变化曲线在相似的位置出现拐点,拐点两侧斜率增大;声发射参数能量和随平均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臧超杰[9](2021)在《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已进入建养并重的关键时期,然而旧沥青路面铣刨下来的大量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简称RAP)并未得到较好的再生利用,大量的RAP采用集中堆积处理,不仅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浪费再生资源。虽然目前低掺量RAP的再生循环利用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但是RAP掺量较小,利用率并不高,那么如何开展大掺量RAP的再生利用研究,达到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已经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厂拌热再生技术可以使再生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再生应用效果,因此本文将进行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合比优化设计与再生效果研究。本文首先对回收RAP中的旧沥青含量、老化程度、RAP级配以及基本物理及力学性能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接着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了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优化,进而采用优化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研究了其路用性能的优劣,最后基于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冻融损伤性能以及建立再生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与超声波波速之间的关系,探寻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沥青路面上的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回收的RAP级配出现了细化现象,RAP的含水率、压碎值等基本技术指标均满足再生技术规范;RAP中0~5mm档旧沥青含量最高为7.62%,15~20mm档旧沥青含量最低为1.42%;随着再生剂掺量逐渐增加时,再生沥青表现出针入度、延度逐渐增大,软化点和粘度逐渐减小的现象。(2)基于响应曲面法设计的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效果良好,影响因素中油石比对再生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以及马歇尔稳定度等指标影响最为显着;本文建立的二阶模型精度较好,表明响应曲面法能够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中起到良好的应用与预测作用。(3)优化后的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路用性能良好,表现出随RAP掺量的逐渐增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逐渐升高,而渗水性能、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逐渐降低。(4)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马歇尔稳定度以及劈裂强度的损伤度在逐渐增大,渗水系数逐渐增大;随着RAP掺量的逐渐增大,马歇尔稳定度以及劈裂强度的数值降低越快,渗水系数越大;经过18次冻融循环后,70%RAP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以及劈裂强度的损伤度值最大,而30%RAP的马歇尔稳定度以及劈裂强度的损伤度值最小。温度对超声波波速的影响较大,发射电压以及耦合剂的类型对波速影响甚微;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的大小与修正的超声波波速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表明了超声波波速可以对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进行表征,为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沥青路面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姜海盟[10](2021)在《基于埋入式压电智能传感器的空心钢管混凝土支撑健康监测》文中提出空心钢管混凝土支撑是一种新型支撑构件,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的协同作用,具有承载力高、抗弯刚度大、施工便捷、耗钢量少的特点,近年来在建筑结构、桥梁工程及基坑工程中得到应用。针对此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尚处于理论推导与试验验证阶段,准确地监测空心钢管混凝土支撑在役状态下的受压性能,及时发现损伤并对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是保证该构件能够长期服役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压电陶瓷材料制作了一种埋入式压电智能传感器,实现了对结构内部混凝土从硬化直至受压破坏整个过程的健康监测,具体开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压电陶瓷的材料性能和结构健康监测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埋入式压电智能传感器,详细介绍了其制作工艺并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灵敏度标定,分别为施加强迫振动和力锤冲击荷载,得到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压电智能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其对于冲击荷载的响应更加显着。(2)将压电智能传感器埋入空心钢管混凝土试件中,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利用压电波动法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分别进行时域及频域分析,引入能量分析法建立混凝土强度和能量值的关系,得到强度-能量比拟合函数表达式,实现对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核心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监测。(3)设计了四个以长细比和空心率为自变量的空心钢管混凝土支撑缩尺模型,在模型中埋入压电智能传感器作为驱动端和传感端进行轴压静力加载试验,得到四个试件的承载力并总结出破坏特点和影响因素;采用被动监测的方式对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进行采集,通过计算单位时长内信号能量值对试件加载全过程进行损伤监测,从能量角度总结出试件的破坏过程及破坏特点。(4)通过发射激励信号对空心钢管混凝土支撑缩尺模型在加载过程中进行四次主动监测,结合小波包能量分析法对电压信号进行分析,引入损伤判定指标,建立损伤指标与传感器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证明基于压电智能传感器的主动监测方法能有效反映某一时刻结构相对于健康状态的损伤程度。
二、利用回弹、钻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判定旧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回弹、钻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判定旧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排水箱涵缺陷检测及评估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排水箱涵缺陷类型 |
2 排水箱涵缺陷检测技术 |
2.1 外观质量检测技术 |
2.1.1 CCTV检测 |
2.1.2 QV检测 |
2.1.3 声呐检测 |
2.1.4 表面裂缝检测 |
2.2 结构性能检测技术 |
2.2.1 混凝土强度检测 |
2.2.2 钢筋锈蚀检测 |
2.2.3 混凝土厚度及钢筋分布检测 |
2.3 箱涵渗漏探测技术 |
2.3.1 管道电位探测技术 |
2.3.2 电阻率法检测技术 |
3 排水箱涵缺陷评估技术 |
3.1 排水管道缺陷评估标准 |
3.2 排水箱涵缺陷评估优化 |
4 结语及展望 |
(3)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
1.1 钻芯法 |
1.2 立方体抗压法 |
1.3 超声波法 |
1.4 回弹法 |
1.5 超声回弹综合法 |
2. 结语 |
(4)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匹配深地属性的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设计与研发 |
1.2.2 深部环境影响下混凝土的破坏行为 |
1.2.3 深部环境中服役混凝土物相变化特征以及劣化机理 |
1.2.4 深部环境中服役混凝土微结构特征 |
1.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深地高应力环境下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 |
2.3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冲击倾向性试验方法 |
2.3.1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2.3.2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试验方法 |
2.4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与强度等级间相关关系 |
2.4.1 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
2.4.2 混凝土的弹性能量指数 |
2.4.3 混凝土的冲击能量指数 |
2.4.4 混凝土的动态破坏时间 |
2.4.5 混凝土的脆性指数 |
2.4.6 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表征方式 |
2.4.7 高强混凝土声发射特征 |
2.5 钢纤维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5.1 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5.2 纤维种类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6 高强度、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STCC)的设计 |
2.6.1 功能型混凝土材料设计思路 |
2.6.2 现阶段深部矿井混凝土的不适用性 |
2.6.3 新井壁材料的设计方法 |
2.6.4 HSTCC相关力学性能 |
2.7 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破坏特征及能量演化机制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3 井壁混凝土受荷载的破坏模式和能量特征 |
3.3.1 单轴加卸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
3.3.2 混凝土在静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能量演化 |
3.4 井壁混凝土在动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能量特征 |
3.4.1 动力荷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
3.4.2 混凝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 |
3.4.3 典型种类混凝土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应力和应变特征 |
3.4.4 典型种类混凝土受动力荷载作用能量与损伤特征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度与复合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演变及机理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3 混凝土宏观性能演变规律 |
4.3.1 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 |
4.3.2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演变规律 |
4.4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含量演变规律 |
4.4.1 硬化净浆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 |
4.4.2 结合XRD-Rietveld分析硬化净浆中的主要晶体物相 |
4.4.3 结合TG分析硬化晶体中的主要非晶体物相 |
4.5 硬化净浆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 |
4.5.1 结合SEM-EDS分析硬化净浆表面微观形貌 |
4.5.2 结合MIP分析硬化净浆的孔结构特征 |
4.6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入含量 |
4.6.1 化学滴定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方法 |
4.6.2 不同种类混凝土中氯离子渗入含量 |
4.7 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度与复合盐耦合作用下C-(A)-S-H结构演化历程及其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3 硬化净浆中C-(A)-S-H结构特征 |
5.3.1 NMR测试及分析C-(A)-S-H结构方法 |
5.3.2 干拌胶凝材料(原材料)中主要物相的结构特征 |
5.3.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含Si物相结构特征 |
5.3.4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的含Al物相结构特征 |
5.4 硬化净浆表面化学元素分布规律 |
5.4.1 SEM协同EDS的硬化净浆表面化学元素的试验方法 |
5.4.2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表面单种类化学元素分布特性 |
5.4.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表面复合化学图像 |
5.4.4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C-(A)-S-H凝胶的Ca/Si变化特征 |
5.5 硬化净浆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 |
5.5.1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 |
5.5.2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 |
5.5.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的力学性能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在水利工程中的现场检测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硬性混凝土制作与成型工艺研究 |
1.2.2 干硬性混凝土的材料用量与配合比优化研究 |
1.2.3 混凝土材料质量的现场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
1.2.4 混凝土材料质量的现场半破损检测技术研究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的原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3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3.1 水灰比和龄期对干硬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2 砂率对干硬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粉煤灰掺量对干硬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硬性混凝土预制砌块的现场检测 |
3.1 概述 |
3.2 试验设计 |
3.2.1 配合比设计 |
3.2.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异常值处理 |
3.3.1 异常数据处理 |
3.3.2 试验结果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数据有效性分析 |
3.4.2 试验结果准确性分析 |
3.4.3 测强曲线拟合 |
3.5 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工程取样和强度检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在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中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概况 |
4.3 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的施工工艺 |
4.3.1 坡面修整 |
4.3.2 齿槽开挖 |
4.3.3 土工布铺设 |
4.3.4 垫层铺设 |
4.3.5 预制块铺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高应变检测下桩的动态响应性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基桩动测技术发展研究 |
1.2.2 基桩动测技术应用研究 |
1.2.3 基桩动测技术动态响应研究 |
1.3 高应变检测当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高应变检测试验理论研究 |
2.1 概述 |
2.2 基本理论 |
2.2.1 一维杆件波动方程 |
2.2.2 上行波和下行波 |
2.2.3 应力波在桩身的传递 |
2.3 基桩高应变检测CASE法 |
2.3.1 锤击作用下的桩周土阻力 |
2.3.2 CASE法的基本假定 |
2.3.3 CASE法的基本公式 |
2.4 关于高应变检测下锤击效率研究 |
2.4.1 基于动态响应过程分析高应变检测的要点 |
2.4.2 锤击作用下实际接收的能量与锤击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应变检测基桩锤击能量传递效率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工程实例的统计对比分析研究 |
3.2.1 工程实例组1 |
3.2.2 工程实例组1数据结果分析 |
3.2.3 工程实例组2 |
3.2.4 工程实例组2数据结果分析 |
3.2.5 工程实例组3 |
3.2.6 工程实例组3数据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应变锤上测力法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锤上测力基本原理 |
4.3 锤上测力与桩身测力工程实例对比 |
4.3.1 有效波形获得概率对比 |
4.3.2 高应变检测波形质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应变法基桩完整性检测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其他基桩完整性检测法 |
5.2.1 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 |
5.2.2 基桩声波透射法 |
5.2.3 基桩钻芯法 |
5.3 高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应用研究 |
5.3.1 高应变法与基桩钻芯法综合应用研究 |
5.3.2 高应变法与声波透射法综合应用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应变现场检测试验验证 |
6.1 基本思路 |
6.2 现场检测 |
6.2.1 工程概况 |
6.2.2 仪器设备以及检测要求 |
6.3 检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抗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损检测研究现状 |
1.3 抗冻性检测研究现状 |
1.3.1 共振法 |
1.3.2 超声波法 |
1.3.3 冲击弹性波法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冲击弹性波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件制备与测试 |
2.2.1 试验原材料 |
2.2.2 试验内容与试件制备 |
2.2.3 试验装置与设备 |
2.2.4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三种方法测试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及比较 |
2.3.2 三种方法检测混凝土抗冻性及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冲击弹性波技术的可靠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重复性检验 |
3.2.1 检验方法及结果验证 |
3.2.2 试件制备和试验内容 |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复现性检验 |
3.3.1 检验方法及结果验证 |
3.3.2 试件制备和试验内容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冲击弹性波技术对现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评价方法 |
4.1 引言 |
4.2 可行性验证 |
4.2.1 工程概况 |
4.2.2 试验内容 |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现场评价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混凝土构件中声发射源的时域丛集特性及表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声发射技术在混凝土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丛集特性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声发射现象及信号处理 |
2.1 声发射现象及其概念 |
2.2 经典声发射信号处理方法 |
2.2.1 波形特征参数 |
2.2.2 声发射信号参数分析方法 |
2.2.3 声发射信号参数与结构力学状态的关系 |
2.3 定位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声发射源丛集特性的理论分析及其表征方法 |
3.1 丛集特性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
3.2 声发射事件丛集特性定性定量研究 |
3.2.1 声发射事件丛集特性定性研究 |
3.2.2 声发射事件丛集特性定量表征方法 |
3.2.3 丛集段内部声发射信号分布规律 |
3.3 声发射丛集现象产生的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短柱单轴压缩声发射特性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4.2.1 试件设计 |
4.2.2 试件制作 |
4.3 试验仪器及加载方案 |
4.3.1 仪器 |
4.3.2 加载方案 |
4.4 仪器布置及实验流程 |
4.5 破坏形态 |
4.6 声发射数据及应变数据处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混凝土短柱的声发射源丛集特性分析 |
5.1 声发射事件丛集特性的表现形式 |
5.1.1 声发射事件在时间上的分布 |
5.1.2 声发射事件在空间上的分布 |
5.2 声发射事件时域丛集特性的分析 |
5.2.1 声发射事件时域丛集特性的定性研究 |
5.2.2 声发射事件时域丛集特性的定量研究 |
5.2.3 丛集段内部声发射信号分布规律 |
5.3 声发射事件丛集特性产生的机制 |
5.3.1 声发射事件时域分布与试件受力对比 |
5.3.2 声发射事件丛集特性与应力关系的研究 |
5.4 基于丛集特性的声发射参数与应力参数分析 |
5.4.1 声发射参数、应力参数的变化 |
5.4.2 声发射参数与应力参数关系建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AP的研究现状 |
1.2.2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现状 |
1.2.3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现状 |
1.2.4 沥青混合料抗冻融损伤研究现状 |
1.2.5 沥青混合料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 |
2.1 新沥青基本技术指标 |
2.2 新集料基本技术指标 |
2.3 旧沥青性能测试与分析 |
2.3.1 旧沥青含量 |
2.3.2 旧沥青老化程度 |
2.4 旧集料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1 RAP含水率分析 |
2.4.2 RAP级配分析 |
2.4.3 RAP基本性质分析 |
2.5 再生剂的性能与掺量确定 |
2.5.1 再生剂基本技术指标 |
2.5.2 再生剂掺量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 |
3.1 响应曲面法简介 |
3.2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配合比优化设计 |
3.3 响应指标试验结果统计 |
3.4 响应曲面法模型计算和分析 |
3.4.1 空隙率分析 |
3.4.2 间隙率分析 |
3.4.3 饱和度分析 |
3.4.4 稳定度分析 |
3.5 确定响应值范围优化配合比 |
3.6 模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
4.1.1 高温稳定性试验方法 |
4.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 |
4.2.1 低温抗裂性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
4.3.1 水稳定性试验方法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 |
4.4.1 渗水试验方法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抗冻融损伤性能及超声波检验 |
5.1 试验原理与方法 |
5.1.1 超声波测试原理 |
5.1.2 试验方法 |
5.2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稳定度结果与分析 |
5.2.2 劈裂强度结果与分析 |
5.2.3 渗水系数结果与分析 |
5.3 超声波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波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分析 |
5.3.2 超声波无损检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埋入式压电智能传感器的空心钢管混凝土支撑健康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结构健康监测 |
1.2.1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构成及功能 |
1.2.2 基于不同智能材料的结构健康监测 |
1.3 基于压电陶瓷的结构健康监测 |
1.3.1 基于不同耦合方式 |
1.3.2 基于不同监测方式 |
1.4 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及应用 |
1.4.1 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特点 |
1.4.2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基坑工程的应用 |
1.4.3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健康监测问题 |
1.5 基于压电材料的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压电智能传感器的制备与标定 |
2.1 引言 |
2.2 压电陶瓷 |
2.2.1 压电效应 |
2.2.2 压电参数 |
2.3 压电材料的选取 |
2.4 压电智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5 埋入式压电智能传感器的制作 |
2.6 压电智能传感器的灵敏度标定 |
2.6.1 激振法 |
2.6.2 力锤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压电智能传感器的混凝土早期强度监测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早期强度监测试验原理 |
3.3 试验方案 |
3.3.1 空心钢管混凝土支撑的设计 |
3.3.2 压电智能传感器的布设 |
3.3.3 混凝土及钢材参数 |
3.3.4 试件浇筑与养护 |
3.3.5 监测方法及参数设置 |
3.4 监测结果及分析 |
3.4.1 监测信号时域分析 |
3.4.2 监测信号频域分析 |
3.4.3 混凝土强度曲线拟合 |
3.4.4 混凝土强度值与能量值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心钢管混凝土支撑加载试验与被动监测 |
4.1 引言 |
4.2 试件设计 |
4.3 加载试验设计 |
4.3.1 加载装置 |
4.3.2 加载制度 |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破坏过程及现象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4.3 传感器输出结果与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波传播法的空心钢管混凝土支撑主动监测 |
5.1 引言 |
5.2 基于压电智能传感器的损伤监测 |
5.2.1 基于压电智能传感器的主动监测原理 |
5.2.2 基于压电智能传感器的损伤监测分析方法 |
5.3 试验目的 |
5.4 试验设计 |
5.4.1 加载制度 |
5.4.2 试验仪器及参数设定 |
5.5 损伤监测结果及分析 |
5.5.1 时域波形分析 |
5.5.2 频域波形分析 |
5.6 基于小波包能量的损伤监测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利用回弹、钻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判定旧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排水箱涵缺陷检测及评估技术研究进展[J]. 石稳民,邹静,彭冠平,黄林,杨振.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21(06)
- [2]回弹法推定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抗压强度试验研究[D]. 蔡春乔.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3]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研究[J]. 刘凯. 中国高新科技, 2021(11)
- [4]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D]. 周昱程.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在水利工程中的现场检测和应用研究[D]. 王小勇. 扬州大学, 2021(08)
- [6]基于高应变检测下桩的动态响应性能分析研究[D]. 侯传相.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7]基于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抗冻性研究[D]. 向博伦.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混凝土构件中声发射源的时域丛集特性及表征方法研究[D]. 吴彩星.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9]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与性能研究[D]. 臧超杰.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基于埋入式压电智能传感器的空心钢管混凝土支撑健康监测[D]. 姜海盟. 长安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