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弯曲叶片论文-陈海生,谭春青,Yamamoto,Atsumasa,梁锡智

正弯曲叶片论文-陈海生,谭春青,Yamamoto,Atsumasa,梁锡智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弯曲叶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涡轮,静叶栅,弯曲叶片,试验

正弯曲叶片论文文献综述

陈海生,谭春青,Yamamoto,Atsumasa,梁锡智[1](2005)在《低展弦比涡轮静叶栅叶片正弯曲作用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弯曲叶片研究中代表性的HIT涡轮静叶型重新开展了叶片弯曲对低展弦比涡轮静叶栅流场影响的试验研 究。测量了直叶片叶栅、+10°、+20°和+30°弯曲叶片叶栅的进、出口流场,分析了叶片弯曲对叶栅出口二次流、 总压损失和气流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该叶型叶栅,叶片正弯曲既不能大幅度降低叶栅二次流损失,也不能改 善叶栅出口气流角沿叶高的分布:叶栅出口二次流动、尾缘涡及壁角涡随叶片正弯曲角的增大而增强,而通道涡 强度和位置变化不大;该研究结果同以往有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完全不同。(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王会社,袁新,钟兢军,王仲奇[2](2004)在《叶片正弯曲对压气机叶栅叶片表面流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叶片正弯曲对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对具有可控扩散叶型(CDA)的直叶片和正弯曲25°叶片平面叶栅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获得了两种叶栅叶片表面流场显示结果以及不同冲角下叶片表面静压系数的分布。结果表明,叶片正弯曲对其吸力面流动影响较大,吸力面近出口处两端的径向二次流区相比于直叶栅而言明显增加。正弯曲叶片吸力面形成"C"型压力分布,叶片负荷沿叶高和弦长重新分布,这种负荷的重组是弯曲改变叶栅流场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04年03期)

王会社,袁新,钟兢军,王仲奇,马征[3](2003)在《冲角对正弯曲叶片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冲角对正弯曲叶片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在平面叶栅低速风洞上,对具有可控扩散叶型(CDA)的直叶片,正弯曲15°和20°弯曲叶片压气机叶栅在0°,±6°和±10°冲角下进行了实验,获得了不同冲角下不同弯曲角度叶栅出口流场的能量损失系数和叶片表面静压系数等的分布。与直叶栅相比,叶片正弯曲后叶栅总损失在所有冲角下均得到了降低,在正冲角下,叶栅端部流动状况得到改善,在负冲角下,叶栅流道中的流动相对于直叶栅改善不明显。直叶栅在10°冲角下发生了遍布整个流道的分离流动,而正弯曲叶片的采用则削弱了流动的分离。(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03年02期)

周岳琨,冯国泰,黄钢[4](2002)在《在分流叶片中采用正弯曲来控制二次流损失》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FD软件CFX -TASCflow对某 12 5MW机组的压力第 1级分流叶片做了直叶片和正弯曲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压力第 1级采用正弯曲分流叶片能够有效的控制二次流损失(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02年02期)

陈海生,康顺,谭春青[5](2002)在《叶片正弯曲对透平静叶栅叶片气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了对一种具有常规直叶片和弯曲角分别为+10°,+20°及+30°的弯曲叶片的透平静叶栅的叶片表面静压分布进行实验测量的结果,分析了叶片正弯曲对叶栅叶片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该典型低展弦比小折转角的透平静叶栅,采用正弯曲叶片在叶片吸力面建立了一个沿叶高方向的“C”形静压分布,但并没有提高叶栅气动效率.(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谭春青,陈海生,康顺,蒋洪德,蔡睿贤[6](2001)在《叶片正弯曲对涡轮静叶栅流场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典型涡轮静叶型开展了叶片正弯曲对涡轮叶栅流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测量了直叶栅和 +10°、+2 0°、+30°弯曲叶片叶栅出口流场。结果表明 ,对该叶型叶栅 ,随着叶片正弯曲角的增加 ,通道涡一直位于叶栅端壁附近 ,其强度变化很小 ,但叶栅出口尾缘涡明显增强 ,并向叶栅中部扩展 ;同时 ,随着叶片正弯曲角的增加 ,叶栅端部总损失变化不大 ,但叶栅中部总损失迅速增加 ,导致叶栅总损失随叶片正弯曲角的增加而增大 ,直叶片叶栅总损失最小(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1年07期)

谭春青,陈海生,康顺,蒋洪德,蔡睿贤[7](2001)在《一种典型透平静叶型叶片正弯曲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了一种典型透平静叶型叶片正弯曲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通过采用微型5孔探针测量了常规直叶栅和端部周向倾斜角分别为10°、 20°、 30°的正弯曲叶片叶栅的出口流场。定量分析了叶片正弯曲对叶栅出口二次流动能系数及其分布的影响,采用两种损失计算方法探讨了叶片正弯曲对叶栅出口二次流损失的影响,并讨论了不同弯曲角下的叶栅出口气流角变化。(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黄洪雁,韩万金,王仲奇[8](1997)在《叶片正弯曲对间隙流动损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具有2.3%相对顶部间隙的常规直叶栅和正弯叶栅的流道及间隙内的气动参数进行了详细测量,实验结果发现:顶部间隙的存在对叶栅的气动性能有较大影响,使叶栅上半翼展损失明显增高;叶片正弯曲减小了叶顶后部的横向压力梯度,削弱了泄漏流与端壁横流的相互作用,降低相对漏气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叶栅的流动损失,明显改善了叶栅的出口流场。(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谭春青,王仲奇,韩万今[9](1994)在《大转角透平叶栅叶片正弯曲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与大转角透平叶栅叶片反弯曲的实验研究相同实验条件下,对大转角透平叶栅叶片正弯曲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转角透平叶栅中,叶片正弯曲后同常规直叶片叶栅相比,前缘涡、通道涡增强,前缘涡的气泡型分离损失和通道涡的粘性耗散损失增加,整个叶栅的通流能力下降8.8%,质量流量平均总损失提高11.4%,同时,叶栅出口气流条件也进一步恶化。(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正弯曲叶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叶片正弯曲对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对具有可控扩散叶型(CDA)的直叶片和正弯曲25°叶片平面叶栅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获得了两种叶栅叶片表面流场显示结果以及不同冲角下叶片表面静压系数的分布。结果表明,叶片正弯曲对其吸力面流动影响较大,吸力面近出口处两端的径向二次流区相比于直叶栅而言明显增加。正弯曲叶片吸力面形成"C"型压力分布,叶片负荷沿叶高和弦长重新分布,这种负荷的重组是弯曲改变叶栅流场的主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弯曲叶片论文参考文献

[1].陈海生,谭春青,Yamamoto,Atsumasa,梁锡智.低展弦比涡轮静叶栅叶片正弯曲作用的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5

[2].王会社,袁新,钟兢军,王仲奇.叶片正弯曲对压气机叶栅叶片表面流动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4

[3].王会社,袁新,钟兢军,王仲奇,马征.冲角对正弯曲叶片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3

[4].周岳琨,冯国泰,黄钢.在分流叶片中采用正弯曲来控制二次流损失[J].汽轮机技术.2002

[5].陈海生,康顺,谭春青.叶片正弯曲对透平静叶栅叶片气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

[6].谭春青,陈海生,康顺,蒋洪德,蔡睿贤.叶片正弯曲对涡轮静叶栅流场影响的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1

[7].谭春青,陈海生,康顺,蒋洪德,蔡睿贤.一种典型透平静叶型叶片正弯曲作用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

[8].黄洪雁,韩万金,王仲奇.叶片正弯曲对间隙流动损失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1997

[9].谭春青,王仲奇,韩万今.大转角透平叶栅叶片正弯曲的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4

标签:;  ;  ;  ;  

正弯曲叶片论文-陈海生,谭春青,Yamamoto,Atsumasa,梁锡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