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论文-刘磊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论文-刘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麦克纳马拉,反击军事力量,第二次打击,确保摧毁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论文文献综述

刘磊[1](2015)在《麦克纳马拉与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核战略的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肯尼迪执政后,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主持修改美国核战略,将战略打击的优先目标由敌人的城市转向其军事力量,重视第二次打击力量的威慑作用,注重以"可控和灵活反应"的方式应对与苏联的非核冲突;同时提出和发展了"确保摧毁"理论,以确保摧毁苏联的城市工业和人口为威慑手段来避免美苏核战争的发生,但在实际核战争计划中,依然坚持优先打击军事力量的原则。这两种政策作为一个整体的威慑战略使得麦克纳马拉时代成为美国核战略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阶段。(本文来源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孙丽萍[2](2013)在《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印度尼西亚的援助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时代,信奉自由国际主义的冷战知识分子参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影响并塑造了美国对第叁世界的发展援助。印度尼西亚国内经济的困难和共产党力量的壮大,成为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政府面临的外交难题。肯尼迪政府在帮助印度尼西亚解决西伊里安问题后,试图以援助为政治武器,将印度尼西亚引领到追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但东南亚地区形势的紧张和马来西亚危机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直至1965年"9·30"事件后,印度尼西亚的新秩序政府以镇压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换取了约翰逊政府的大规模援助,实现了印度尼西亚经济的起飞。印度尼西亚现代化遇到的问题却表明,美国式的自由资本主义道路并不能在印度尼西亚结出丰硕的果实,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精英和民众应探索一条适合印度尼西亚国情的现代化之路。(本文来源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刘志新[3](2013)在《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与核不扩散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经历了由核保密——和平利用原子能——全面核控制叁个阶段,由限制他国获得核武器到限制自身发展核武器,是国际形势的使然,也是本国决策者审时度势做出的正确选择。当然,美国推动核不扩散体系的建立大部分原因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其在推动国际反核扩散机制的建立过程中所起到的客观推动作用,尤其是为核不扩散体系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应该赢得世人的尊敬。美国在二战过程中就已经秘密开始了核武器的研究,为了实现其核武器计划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招揽人才,政府和国会的全力支持使美国最终在1945年,抢在二战结束之前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并将其在日本国土上投放,运用于实战。这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核武器实战经历,让美国震撼不已,他们担心如果其他国家拥有了这一致命武器后,将会对美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如果这一终极武器被社会主义的苏联所掌握,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所以,从原子弹被发明出来的那一天开始,美国就竭尽全力的去防止核力量向其他国家扩散。它先是专门颁布了一部法律——《麦克马洪法》,实行严格的核保密措施;核保密政策失败后又提出《巴鲁克计划》来监视其他国建国内核武器发展状况;艾森豪威尔时期又提出了控制他国核试验的“和平原子能计划”,却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的核混乱。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使肯尼迪认识到了核扩散的巨大危害性,美国开始走向国际合作的方式来防止核扩散,肯尼迪和约翰逊相继领导国际社会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核不扩散条约》,并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的执行,最终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以《核不扩散条约》为核心的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成立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核不扩散条约》的签订后的40多年的时间里,现今世界仅有9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更为重要的是从二战结束至今的6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一颗核弹被用于战争,为核不扩散体系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应该赢得世人的尊敬。(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20)

徐艳秋[4](2008)在《决策中层与美国外交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决策中层为视角,考察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研究重点着眼于两个层面:理论层面,探讨决策中层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实证层面,解析决策中层与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对华决策的关系;基本假设是: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决策中层影响了决策核心对华外交决策的选择,决策中层在决策过程中的活动同对华政策具体结果密切相关。“决策中层”的概念来源于罗杰·希尔斯曼提出的外交决策“同心圆”模式。希尔斯曼认为,美国外交决策机制包含—系列的“同心圆”,分为叁个层次。最内层是总统、总统主要顾问,和他在行政机构任命的主要官员如国务卿、国防部长等;中层是行政分支各部门和机构人员,包括为决策核心提供建议和意见的行政机构官员;外层包括国会、利益集团、公众舆论和媒体。“同心圆”模式清晰地展现了美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各种势力和力量在其中所处的地位,说明了各个层次在决策中的地位和承担的职能各不相同:决策外层提供政策咨询和进行政策制衡,影响外交政策;决策中层承担政策的制订和执行,是外交决策的参与者;决策内层即决策核心拥有最终决策权,是政策的决定者。希尔斯曼的决策中层指的是“行政分支各部门和机构人员”,也就是说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机构除了其最高领导人国务卿、国防部长、中央情报局局长等高级官员处于决策最内圈,其他官员都为决策机制的中层。本文借鉴希尔斯曼对决策层次的划分,但在具体案例解析时,将时间和代表人物具体化,探讨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中层官员在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对华政策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论文通过决策中层在决策过程中的活动揭示美国对华政策出台的机制过程,突出决策中层对政策结果的塑造性作用。决策中层在参与决策过程中受到各种利益形态的影响从而对待同一问题持有不同观点,利用决策准备的信息收集和信息选择过程,形成对决策问题的基本认知,进而在决策过程中通过各种策略影响决策核心的政策选择,最终使决策中层的具体政策意见上升为国家外交政策。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对中国的全面遏制和孤立封锁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做出对华缓和的第一步,其对华政策转变的酝酿正在于1961到1968年肯尼迪和约翰逊执政的这一时期。这一时期作为冷战进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就美国对华政策的延续性而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60年代是美中关系一个时期的结束,同时是另一个时期的开端。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对华关系的独特性为展示决策中层在美国外交决策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舞台,而决策中层在美国外交决策机制中的活跃也造就了这一时期美国对华关系的特性。文章通过案例解析的方法,论述决策中层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对华政策上的作用。在如何看待中苏分歧、中国加入联合国问题、国民党政府沿海岛屿撤兵问题以及放松对华贸易和旅行禁令问题上,主张改变对华政策的决策中层缓和派和主张坚持对华遏制的保守派都产生了大量的政策争议和矛盾。缓和派从宏观方面认识到中苏分歧的意义,主张具体调整对华政策,允许中国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敦促国民党从沿海岛屿撤兵,放松对华贸易和旅行禁令等等。在与保守派的争论中,缓和派处于胜少负多的局面,但保守派的胜利同样有力地说明了决策中层对核心的影响力。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决策中层对华缓和派官员与决策核心积极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华接触的作用,直接造就了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微调”。在60年代美中两国对峙的总体态势下,决策中层缓和派的努力最终并没有形成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同中国建交的理想结果。但是,美国对华政策从50年代“遏制并孤立”发展到了“遏制但不孤立”,对华接触的增加无疑是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关系向良性转变的。决策中层缓和派在对华关系上的不懈努力,为美国国内对华政策缓和塑造了必不可少的良性环境,而这一环境的塑造为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根本转变做了铺垫和准备。论文希望通过从决策中层这一视角解读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对华政策,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美国对华决策机制,熟悉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过程。(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8-05-01)

王耀明[5](2008)在《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对北越的秘密战》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后,美国政府对越南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变化,由最初支持越南人民抗日和越南非殖民化,到转而支持法国重返印度支那,支持保大傀儡政权。随着冷战向亚洲的扩展和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杜鲁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东南亚的政策文件,在美国历史上首次制定了系统、完整的东南亚政策,为美国日后全面卷入越南战争奠定了基础。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越南政策是美国卷入越南过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杜鲁门政府所确立和制定的有关印度支那和东南亚的方针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都得到了继承,同时艾森豪威尔政府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全球目标出发,以“多米诺骨牌”理论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扶持吴庭艳在南越建立一个分立的反共政权,使美国卷入越南事务的程度不断加深。随着越南战争的逐步升级和越南南方军事形势的恶化,美国的特种战争濒临破产,这使得继任者想从南越脱身已变得十分困难,只能沿着艾森豪威尔的越南政策,将美国的“义务”承担下去,导致了美国在越南战场越陷越深。肯尼迪政府相信:攻击北越是拯救南越的一个途径,这样可以迫使河内停止援助南方的解放武装力量,甚至下令停止南方的抵抗。但由于肯尼迪拒绝在1964年大选以前认真考虑公开攻击北越,强化秘密战就成了这方面可以采纳的唯一选择。秘密战的开展与南越形势的发展紧密相连,华盛顿当局希望的是秘密行动的不断加快,以挽救不断恶化的南越形势。在他们看来,秘密战的目的就是向北越传达信号,让河内的当权者评估自己因为支持南方的民解组织而获取的利益得失。约翰逊上台后继续前任的政策,进一步扩大和支持在北越的秘密战。东京湾事件的爆发让美国的秘密战行动政策公开化,而东京湾决议的通过,也让越南战争美国化。本文由前言、正文和总结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战后初期美国对越南政策的演变。这部分主要从杜鲁门时期初步卷入到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陷入泥潭,再到肯尼迪、约翰逊总统时期加剧和扩大的越南政策,阐述了二战后美国在东南亚印度支那政策的演变,分析了美国干涉越南的根源。这种演变反映着美国决策者的基本观念和信念,而这个信念的核心就是维护并扩大美国的霸权地位,遏制共产主义。第二部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北越秘密战战略的制定与传承。越南战争的爆发,美国面临诸多选择,而受冷战政治格局的制约和全球利益的均衡考虑,美国始终在越南发动着有限战争。从肯尼迪开始,灵活反应战略(flexible response)取代了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大规模报复战略”(massive retalimion),越南成为肯尼迪进行“灵活反应战略”的试验场。秘密战受到肯尼迪的热衷,在其总统任期内制定了针对北越的“34A”计划,秘密战开始。约翰逊传承了肯尼迪政府制定的秘密战行动计划,虽然糟糕的南越局势让其面临政府内部公开轰炸北越的叫嚣的压力,但是约翰逊政府选择了批准“34A”计划,进一步扩大对北越的秘密战。第叁部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北越秘密战略的实施。随着南越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在华盛顿当局看来,秘密战成为挽救南越政府溃败,成功阻止共产主义扩张的重要途径。因此,美国在南越成立了执行隐蔽行动的军事援越司令部研究观察团(MACVSOG),运用心理战和秘密海上军事行动能手段,开展针对北越的秘密战。第四部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在北约秘密战的后果及失败原因。这部分着重分析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实施秘密战的后果,从目标的有限性和战争的非正义性两个方面分析了秘密战失败的必然性。(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高嵩[6](2007)在《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就业与培训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生产技术的变革引起美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使美国向后工业社会转变。在这个转变中,美国各界能够正视生产技术变革对劳动力市场的消极影响和富裕中的贫困问题,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国会和联邦政府制定并调整了就业与培训政策,使其实现了从60年代初解决结构性失业、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微观经济政策向1964年后以就业和培训为手段、以消除社会贫困为终极目标的福利性社会政策的转变。本文利用美国大量政府文献和研究机构、学者的研究资料,全面回顾和考察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就业与培训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政策起源、法案制定和调整、计划实施和成效。纵观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政策,不管其宗旨、性质如何变化,在政策实施中,体现了满足特定行业劳动力短缺的需要、尽可能多地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摆脱贫困的途径和提升劳动力素质的目标。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美学术界对联邦就业与培训政策的研究概况,简要介绍了笔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及借鉴意义。正文共五章。第一章追溯了二战后美国社会转型与失业、贫困问题的突显,揭示了社会福利制度的不足之处。第二章考察了联邦就业与培训政策的起源和二战后社会各界围绕政府政策进行的探讨、政府决策圈的辩论,包括围绕《1946年就业法》、减税和失业问题的政策辩论和社会各界对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自动化等问题的探讨。第叁章探讨了针对结构性失业的就业与培训政策制定的过程、实施和局部调整,包括《1961年地区再开发法》和《1962年人力开发与培训法》的制定、实施及对政策的局部调整。第四章剖析“向贫困开战”时期就业与培训政策由微观经济政策向福利性社会政策的转变,包括政策转变的原因、《1964年经济机会法》的制定、对1962年人力开发与培训法的修正和影响政策转变的机构性因素。第五章考察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就业与培训计划的实施与成效,涉及联邦一级的管理、地方实施项目的方式和具体计划和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等方面。结论部分概括了论文的主要论点,总结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就业与培训政策的性质、政策目标和政策制定、实施和调整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及影响性因素。(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6-01)

赵丽丽[7](2007)在《480与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对外粮食援助》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期间,美苏争霸是主要的时代特征,而第叁世界国家则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之一。面对大多数经济贫困落后的第叁世界国家,对外援助作为美国重要的外交工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粮食援助作为经济援助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为了满足同盟国的需求大力鼓励农民提高粮食产量,因此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的严重粮食过剩问题。美国的这种粮食过剩促使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4年7月通过了农业贸易开发与援助法案,这是美国第83届国会通过的第480号公法(Public Law 480),一般简称为480公法,从而正式拉开了美国制度化对外粮食援助的序幕。480公法是一个以无偿与有偿方式对外提供粮食的法案,其制定之初的目的是处理美国的剩余粮食。后来480公法被作了重要修改而突出外交功能,这就是为世人所熟知的“粮食换和平”计划(Food For Peace Program),其主要目的是把粮食援助作为一种外交手段,拉拢第叁世界国家,在本质上是维护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世界和平。在480公法的初期阶段,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480公法只是一个暂时缓解农产品剩余的过渡性法案,假如没有了粮食剩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而到了肯尼迪时期美国的粮食援助则大规模展开,因为“粮食换和平”的本质内涵正好与他所创建的“新边疆”政策不谋而合。约翰逊时期进一步加强了粮食援助的力度,同时也对480公法作了重大的修改,一改处理剩余农产品的性质而强调受援国的自助,同时也强调健康和营养概念,并继续加强肯尼迪时期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多边合作的努力。美国对第叁世界国家的粮食援助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它们战后的粮食紧缺状况,促进了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它们贫困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美国的粮食援助作为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质目的是把粮食援助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在接受美国粮食援助的国家或地区内抵制共产主义的影响,以使美国在冷战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王仕英[8](2007)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对西欧的经济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欧独立性增强,对美国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对西欧新的政策:建立伙伴关系的大西洋共同体。目的是将发展起来的西欧规制到美国主导的大西洋框架内。政策体现了美国门户开放的扩张方式和美国冷战战略的需要,并反映了美欧经济关系由依附趋向平等的走向。(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刘子奎[9](2006)在《美国学术界关于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华政策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研究是冷战国际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和美国在东西方冷战的国际背景下在朝鲜半岛、在台湾海峡、在印支半岛都发生了激烈对抗乃至相当规模和程度的武装冲突,成为两大阵营对抗中的重要内容,而且还因为中美两国在经过长达1/4个世纪的敌视和对立之后,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相应作出了缓和双边关系的战略抉择,直接导致了国际力(本文来源于《当代中国史研究》期刊2006年05期)

刘美丽[10](2003)在《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干预国家经济的措施及历史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形成,至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期间在资本主义世界迅速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趋成熟,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全国经济活动置于它的统一指挥之下。本文着眼于约翰逊、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经济措施,以探究这些措施对美国历史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5期)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冷战时代,信奉自由国际主义的冷战知识分子参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影响并塑造了美国对第叁世界的发展援助。印度尼西亚国内经济的困难和共产党力量的壮大,成为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政府面临的外交难题。肯尼迪政府在帮助印度尼西亚解决西伊里安问题后,试图以援助为政治武器,将印度尼西亚引领到追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但东南亚地区形势的紧张和马来西亚危机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直至1965年"9·30"事件后,印度尼西亚的新秩序政府以镇压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换取了约翰逊政府的大规模援助,实现了印度尼西亚经济的起飞。印度尼西亚现代化遇到的问题却表明,美国式的自由资本主义道路并不能在印度尼西亚结出丰硕的果实,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精英和民众应探索一条适合印度尼西亚国情的现代化之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论文参考文献

[1].刘磊.麦克纳马拉与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核战略的调整[J].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5

[2].孙丽萍.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印度尼西亚的援助政策[J].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3

[3].刘志新.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与核不扩散体系的建立[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徐艳秋.决策中层与美国外交决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5].王耀明.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对北越的秘密战[D].陕西师范大学.2008

[6].高嵩.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就业与培训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赵丽丽.480与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对外粮食援助[D].河北师范大学.2007

[8].王仕英.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对西欧的经济政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9].刘子奎.美国学术界关于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华政策研究综述[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

[10].刘美丽.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干预国家经济的措施及历史地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标签:;  ;  ;  ;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论文-刘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