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结皮层论文-闫德仁,张胜男,吴振廷

生物结皮层论文-闫德仁,张胜男,吴振廷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结皮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苔藓生物结皮,沙漠,有机质,腐殖质组成

生物结皮层论文文献综述

闫德仁,张胜男,吴振廷[1](2019)在《苔藓生物结皮层腐殖质组成变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腐殖质组成是表征土壤化学性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某种程度对评价风沙土的发育过程具有意义。采集了不同气候区沙地沙漠苔藓生物结皮层样品,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和光密度法测定了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组成含量和胡敏酸吸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指数的增加,苔藓结皮层有机质含量由14.93 g·kg~(-1)降低到9.89 g·kg~(-1),腐殖酸总量由5.1 g·kg~(-1)降低到2.0 g·kg~(-1),胡敏酸含量由2.9 g·kg~(-1)降低到0.7 g·kg~(-1),富里酸含量由2.2 g·kg~(-1)降低到1.3 g·kg~(-1),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HA/FA)由1.32降低到0.54,E_4/E_6比值则由4.28增加到5.83。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组成含量及胡敏酸吸光特性具有地带性变化趋势,并影响着生物结皮层及流动风沙土的发育演变过程。(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9年06期)

闫德仁,张胜男,闫婷[2](2019)在《沙坡头苔藓生物结皮层土壤特性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苔藓结皮是沙漠生物结皮发育成熟类型,对改善风沙区生态环境状况、促进风沙土发育等具有良好效果。采集了不同时间固沙植被下的苔藓结皮层样品,采用常规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PE ICP-OES)分析测定了苔藓结皮层颗粒组成、腐殖质特征和全量化学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苔藓结皮层颗粒物粒径集中分布在350~400μm范围,并且随着固沙植被时间的增加,苔藓结皮层<10μm粒径的颗粒物含量呈现增加趋势。随着固沙植被时间增加,苔藓结皮层有机质含量从8.61 g/kg增加到11.95 g/kg,腐殖酸从2.10 g/kg增加到2.20 g/kg,胡敏酸含量从0.40 g/kg增加到0.90 g/kg,并且胡敏酸的光学特性E4、E6吸光值增加,而E4/E6值在减少。苔藓结皮层全量化学元素组成(SiO2除外)含量均高于流动沙土;随着固沙植被时间增加,苔藓结皮层SiO2含量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其它全量化学元素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苔藓结皮层硅铁铝率低于对照流动沙土,且随着固沙植被时间的增加,苔藓结皮层硅铁铝率均呈现降低趋势。风沙环境下苔藓结皮层的形成和长期保留,能够提高细颗粒物含量,改善腐殖质特征,提高矿物质元素含量,对促进风沙土形成演变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4期)

闫德仁,黄海广[3](2019)在《沙漠苔藓生物结皮层物理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适宜的方法测定苔藓结皮层物理性指标,并进一步评价其对生物结皮层物理性能的评价。[方法]在借鉴相关土壤物理特性指标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差减法、室内浸泡法、链条法分别测定了苔藓生物结皮层的容重、吸水速率、生物量及其持水特征和表面糙度等。[结果]苔藓生物结皮层容重为0.95 t/m~3,对照纯沙土为1.52 t/m~3;苔藓生物结皮层吸水2 min时其吸水速度为0.23 g/(g·min),吸水60 min时其吸水速度仅为0.01 g/(g·min);苔藓结皮层表面糙度为5.0,藻类结皮层表面糙度为11.2;苔藓生物结皮层生物体干重为689.69 g/m~2,植物体持水量为283.03%。[结论]该研究采用的相关测定方法不仅具有可操作性、简便等特点,而且测定结果能够客观反映沙漠苔藓生物结皮层特性指标,对指导生物结皮层物理性能研究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闫德仁,黄海广,张胜男,薛博[4](2018)在《沙漠苔藓生物结皮层养分及颗粒组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不同年份沙漠生物结皮层养分、颗粒组成的变化规律能够揭示流动风沙土的发育演变过程。文中主要采集了3个不同年份生物结皮层样本,并测定其养分含量和颗粒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和流动风沙土相比,13年、20年和40年生物结皮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着增加。苔藓结皮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高于藻类结皮层。生物结皮层能够增加下层风沙土有机质、全氮含量,其影响深度通常为0-5cm,但随着生物结皮形成年份的增加,其影响深度可达20cm,甚至40cm。流动风沙土和生物结皮层颗粒中100μm-150μm和150μm~(-2)00μm粒径级平均含量分别为33.51%和33.32%。和流动风沙土比,随着年份增加生物结皮层颗粒100μm-150μm粒径级含量逐渐增加,特别是颗粒<2μm、<10μm、10μm-50μm和50μm-100μm粒径级含量均显着高于流动风沙土,说明生物结皮层土壤颗粒变细的趋势明显。苔藓生物结皮层对下层风沙土<10μm物理性粘粒影响深度为0-5cm。沙漠生物结皮层具有明显富集养分和细颗粒物的能力,并随着生物结皮层形成年份的延长,这种能力也逐渐增加。生物结皮层能够增加其下层风沙土养分和细颗粒物含量,改善风沙土理化性质,对风沙土发育演变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10期)

回嵘,李新荣,赵锐明,赵昕[5](2014)在《UV-B辐射对生物结皮层藓类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人工固沙植被区常见藓类结皮中的真藓(Bryum argenteum)和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沙坡头地区臭氧损耗0%(对照)、6%、9%和12%所达到的UV-B强度梯度(2.75、3.08、3.25、3.41 W·m-2),研究了增强UV-B辐射对两种藓类植物渗透调节物质、膜质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增加,两种藓类植物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升高;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降低;且UV-B辐射对真藓的影响大于土生对齿藓,说明真藓对UV-B辐射相对更敏感。本研究结果也预示着在未来UV-B辐射增强的情况下,温带荒漠生物土壤结皮(BSC)的组成和结构将会发生显着变化,这种变化将会深刻地影响BSC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进而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4年06期)

刘春晖,薛达元,田桂泉[6](2013)在《生物结皮层小石藓在不同土壤中繁殖适应性及个体形态特征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沙地与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层的小石藓(Weissia controversa Hedw)为材料,通过繁殖试验和形态解剖试验研究其在8种不同土壤类型的种群增长和个体形态特征,以揭示对不同土壤的繁殖及形态适应性。结果表明:(1)小石藓的环境耐受范围较宽,在不同土壤上的生长状况存在差异。其中栗钙土以K值9177(株)表现为最适,小石藓萌发期表现为深层黄绵土(a=5.811)最短;瞬时增长率为半固定土和杨树林土最高(r=0.098)。(2)除深层黄绵土和黑钙土外,小石藓在其余6种土壤条件下的生长繁殖曲线决定系数R2>0.95,对Logistic曲线的拟合度较高;(3)在形态学特征比较中,栗钙土、固定风沙土在植株高度、中茎叶片间距、中茎宽度及叶宽、叶尖长、叶轴长上与其他6种土壤间差异显着(P<0.05),说明小石藓个体形态特征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的适应,结合其繁殖学特征,也说明小石藓对环境的双重选择适应性。(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闫德仁,薛博,吴丽娜[7](2013)在《固沙措施对人工生物结皮层养分和颗粒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沙障规格、流动沙地不同部位和喷洒人工生物结皮后生长时间等对人工生物结皮层养分和颗粒组成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5m×0.5m沙障网格保护下人工生物结皮层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是1.0m×1.0m沙障网格保护下的1.13倍、1.51倍和1.36倍,物理性粘粒、粘粒含量分别是1.0m×1.0m沙障网格保护下的1.09倍、1.03倍。丘间地和背风平缓沙丘的人工生物结皮更有利于颗粒物质沉积和养分含量的增加,并随着人工生物结皮接种后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人工生物结皮层的养分含量、颗粒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其固沙效果也随之增强。(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5-25)

闫德仁,王钟涛,薛博,杨翠华,吴丽娜[8](2013)在《固沙措施对人工生物结皮层养分和颗粒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沙障规格、流动沙地不同部位和喷洒人工生物结皮后生长时间等对人工生物结皮层养分和颗粒组成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5 m×0.5 m沙障网格保护下人工生物结皮层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是1.0 m×1.0 m沙障网格保护下的1.13倍、1.51倍和1.36倍,物理性粘粒、粘粒含量分别是1.0 m×1.0 m沙障网格保护下的1.09倍、1.03倍。丘间地和背风平缓沙丘的人工生物结皮更有利于颗粒物质沉积和养分含量的增加,并随着人工生物结皮接种后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人工生物结皮层的养分含量、颗粒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其固沙效果也随之增强。(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1期)

杨凯,赵允格,马昕昕[9](2012)在《黄土丘陵区生物土壤结皮层水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进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测定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组成和生物量的生物结皮层水稳定性.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层的水稳定性与其生物组成有关,苔藓结皮的水稳定性显着高于藻结皮,震荡390次后,苔藓结皮的厚度和质量损失率仅分别是藻结皮损失率的47.3%和40.1%;生物结皮层水稳定性与生物结皮的生物组成有关,60%以上苔藓覆盖度的生物结皮的稳定性最高,质量和厚度损失率分别是藻结皮(无苔藓覆盖)损失率的28.6%和22.7%;生物结皮层水平方向结构水稳定性显着大于垂直方向,震荡390次后,苔藓结皮的面积损失率仅为厚度损失率的6.4%.试验分析证实,生物结皮层是一种水平方向稳定性极强的层状结构体,这一结构特性增强了其抗风蚀和水蚀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卜崇峰,杨建振,张兴昌[10](2011)在《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层藓类植物培育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不同发育程度的藓结皮进行养分分析,根据其N、P、K含量,对Knop培养液进行修正,按照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室内培育实验,研究最适合毛乌素沙地藓类植株茎叶碎段生长发育的温度、培养液浓度以及培养液使用量。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5℃,培养液为low Knop,加液体量为12ml时,藓结皮的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其株密度为329株.皿-1,平均株高为4.5mm;25℃时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生长情况不及15℃,而35℃高温下没有茎叶碎段生长繁殖。根据所有处理株高随时间的变化,得出了藓类植株生长拟合曲线。本实验可为野外培育藓结皮尤其是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的人工修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1年04期)

生物结皮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苔藓结皮是沙漠生物结皮发育成熟类型,对改善风沙区生态环境状况、促进风沙土发育等具有良好效果。采集了不同时间固沙植被下的苔藓结皮层样品,采用常规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PE ICP-OES)分析测定了苔藓结皮层颗粒组成、腐殖质特征和全量化学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苔藓结皮层颗粒物粒径集中分布在350~400μm范围,并且随着固沙植被时间的增加,苔藓结皮层<10μm粒径的颗粒物含量呈现增加趋势。随着固沙植被时间增加,苔藓结皮层有机质含量从8.61 g/kg增加到11.95 g/kg,腐殖酸从2.10 g/kg增加到2.20 g/kg,胡敏酸含量从0.40 g/kg增加到0.90 g/kg,并且胡敏酸的光学特性E4、E6吸光值增加,而E4/E6值在减少。苔藓结皮层全量化学元素组成(SiO2除外)含量均高于流动沙土;随着固沙植被时间增加,苔藓结皮层SiO2含量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其它全量化学元素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苔藓结皮层硅铁铝率低于对照流动沙土,且随着固沙植被时间的增加,苔藓结皮层硅铁铝率均呈现降低趋势。风沙环境下苔藓结皮层的形成和长期保留,能够提高细颗粒物含量,改善腐殖质特征,提高矿物质元素含量,对促进风沙土形成演变具有积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结皮层论文参考文献

[1].闫德仁,张胜男,吴振廷.苔藓生物结皮层腐殖质组成变化特征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9

[2].闫德仁,张胜男,闫婷.沙坡头苔藓生物结皮层土壤特性演变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3].闫德仁,黄海广.沙漠苔藓生物结皮层物理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4].闫德仁,黄海广,张胜男,薛博.沙漠苔藓生物结皮层养分及颗粒组成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

[5].回嵘,李新荣,赵锐明,赵昕.UV-B辐射对生物结皮层藓类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2014

[6].刘春晖,薛达元,田桂泉.生物结皮层小石藓在不同土壤中繁殖适应性及个体形态特征比较研究[J].生态科学.2013

[7].闫德仁,薛博,吴丽娜.固沙措施对人工生物结皮层养分和颗粒组成的影响[C].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8].闫德仁,王钟涛,薛博,杨翠华,吴丽娜.固沙措施对人工生物结皮层养分和颗粒组成的影响[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3

[9].杨凯,赵允格,马昕昕.黄土丘陵区生物土壤结皮层水稳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2

[10].卜崇峰,杨建振,张兴昌.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层藓类植物培育试验研究[J].中国沙漠.2011

标签:;  ;  ;  ;  

生物结皮层论文-闫德仁,张胜男,吴振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