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后功能化论文-关茹群,张晓明,常芳芳,薛楠,杨恒权

聚合物后功能化论文-关茹群,张晓明,常芳芳,薛楠,杨恒权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合物后功能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介孔氧化硅,柔性离子液聚合物,协同效应,二氧化碳转化

聚合物后功能化论文文献综述

关茹群,张晓明,常芳芳,薛楠,杨恒权[1](2019)在《Lewis酸功能化介孔氧化硅限域柔性离子液聚合物协同催化CO_2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通过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是一个典型的"原子经济"和"绿色化学"反应,也是二氧化碳化学法利用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离子液体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催化活性,是该反应最常见和最有效的催化剂类型之一.然而,由于该反应为双组分协同作用机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通常要加入路易斯酸作为助催化剂来进攻环氧化合物上的氧原子,促进开环反应.因此,设计合成双组分在空间上能够相互接近的催化剂对促进协同效应,获得高活性催化剂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介孔氧化硅材料表面易修饰、比表面积高和孔道易引入客体单元的特性,首先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为模板,通过预缩聚的策略将磺酸根基团引入到孔道表面,与Zn Br2进行离子交换后,得到Lewis酸功能化的介孔氧化硅材料.然后,通过浸渍和热引发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将咪唑基线性离子液聚合物引入到材料孔道内,得到孔道限域离子液柔性聚合物和表面镶嵌Lewis酸单元的双组分催化剂.由于介孔孔道的空间限域作用和柔性聚合物的半"自由"性,在纳米尺度空间内可增强两种活性组分间的协同催化性能.在环氧丙烷的环加成反应中(110℃和2 MPaCO_2条件下),所制备的双组分催化剂(转化率和选择性>99%)表现出优于单组分催化剂(转化率分别为4.5%和80%)和单组分催化剂混合物(转化率83%)的反应活性.同时,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向Lewis酸功能化氧化硅材料中后加入聚合离子液的反应体系转化率为96%,相较原位引入聚合离子液的方法仍有差距,这主要是由于离子液聚合物不能完全进入到孔道与Lewis酸中心接触造成的.因此,所制备的双组分催化剂的优异性能可能与增强的协同催化能力相关.由于聚合物链的缠绕作用和介孔孔道的限域作用,该双组分催化剂也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循环使用4次后仍能得到85%的转化率.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利用纳米孔限域空间可促进多组分位点协同催化,可能拓展至其它协同型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12期)

钱永超,田威,闻利平[2](2019)在《聚合物基纳米通道的构筑、功能化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通道在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聚合物基纳米通道研究离子、分子等在通道内的输运、识别、响应及门控的仿生过程和性质,受到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构筑聚合物基纳米通道最常用方法是径迹刻蚀技术。刻蚀后的固态纳米通道具有可功能化的基团,科学家正在广泛开展探究纳米孔道功能化的方法研究。本文主要从几种聚合物的刻蚀方法及形状控制,来介绍纳米通道的构筑方法。同时,本文还总结了纳米通道功能化修饰的常用方法。最后,介绍了纳米通道在多方面的应用、未来的展望以及目前该领域存在的一些挑战。(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田源,郭桂芝,郭晋丽,陈勇强[3](2019)在《基于功能化柔性二羧酸的新型Zn~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1)(L2)(H_2O)]_∞{1(CCDC:1887307),L1=3,3'-[1,3-苯双(羰基亚氨)]二苯甲酸,L2=4,4'-联吡啶},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晶胞参数a=1. 15592 (12) nm,b=2. 27630 (2) nm,c=1. 17693 (12) nm,β=115. 601(2)°,V=2792. 7(5)?~3,Dc=1. 527 mg·m~(-3),F(000)=1320,μ(MoKα)=0. 938 mm~(-1),Z=4,R=0. 0482,wR=0. 0930[I> 2σ(I)]。1呈一维"Z"字结构,在469 nm处有强荧光发射峰并具有绿色荧光。(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08期)

吴琼,袁辉明,翁叶靖,随志刚,张晓丹[4](2019)在《基于碘乙酸功能化树枝状聚合物的硫巯化肽段选择性富集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的硫巯化是一种重要的氧化翻译后修饰,在细胞衰老、内质网应激、血管舒张、细胞凋亡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表征硫巯化修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发展了一种基于碘乙酸功能化的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PAMAM-INS),并结合滤膜辅助的样品预处理技术用于硫巯化肽段的富集(简称FADE策略),利用FADE策略能从100倍质量干扰的牛血清白蛋白酶解产物中选择性地富集出硫巯化标准肽段。将细胞培养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引入到FADE策略中,并将其应用于不同浓度梯度硫氢化钠刺激的SHSY5Y细胞硫巯化蛋白质组分析,共鉴定到163条硫巯化肽段。生物信息学的结果表明,硫巯化修饰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08期)

贾琼[5](2019)在《功能化聚合物整体材料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样品测定中,待测组分往往含量很低,仪器灵敏度不够或基体干扰严重使直接测定很困难。因此,测定前必须对待测物进行分离富集,以消除基体干扰、提高方法的准确度、选择性和灵敏度。聚合物整体材料具备萃取容量大,负载能力强,聚合物表面具有丰富的有机基团有利于功能化,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微萃取(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谭远铭,孟皓,张霞[6](2019)在《功能化MOFs及MOFs/聚合物复合膜在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吸附分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对含各类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工业废水的处理也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化合物由于其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有序孔道结构及可调节孔道物理化学性质、热稳定性高、易于合成和丰富的开放活性位点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在固相吸附/分离领域,特别是吸附水中污染物方面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通过合成后改性、使用含取代基配体原位合成、与特定功能材料复合等方法实现MOFs功能化,可有效增加MOFs材料的吸附活性位点,提高吸附性能和吸附选择性。与MOFs颗粒相比较,MOFs/聚合物复合膜结合了MOFs颗粒的结构与物理化学特性以及聚合物薄膜优秀的分离/载体性能,在有机染料及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中表现出优秀的吸附/分离性能。本文重点综述了以染料和重金属离子为代表的有机、无机污染物的吸附去除为目标的MOFs功能化方法,以及MOFs/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黄微薇,赵倩玉,杨鑫,姚磊,赵海田[7](2019)在《环氧功能化双功能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多糖吸附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淀粉为模板,以3-氨基苯硼酸(APB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功能单体,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成功合成了一种识别多糖的双功能分子印迹聚合物(Bi-MMIPs)。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考察了Bi-MMIPs的合成效果。通过吸附试验深入研究了Bi-MMIPs对淀粉的吸附和识别特性。结果表明:Bi-MMIPs成功负载了两种功能单体,且对多糖(淀粉)具有很强的吸附亲和力和特异性识别能力,饱和吸附量达到13.88 mg/g;对于葡聚糖(M_r 5 000 Da和70 000 Da)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67和3.77;此外,Bi-MMIPs的印迹因子(α)达到了3.04,且易于再生。在机理上,APBA和AMPS分别提供可逆共价键和氢键,在合成双功能单体中表现出协同效应,可以有效改善模板分子结合位点的空间排列。(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07期)

王晨,毛会玲,薛云,晏秘,申妍铭[8](2019)在《TEMPO功能化共轭微孔聚合物催化氧化醇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将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TEMPO)嫁接到2,5-二溴苯甲酸侧链,并与1,3,5-叁乙炔苯(Ⅰ)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出TEMPO自由基功能化共轭微孔聚合物CMP-3-TEMPO。利用SEM、XRD、FTIR和EPR等测试了CMP-3-TEMPO的形貌和结构组成。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MP-3-TEMPO在氧气氛围、较温和条件下(80℃,常压),可将各种一级醇、二级醇以及杂原子醇氧化成相应的醛或酮化合物,转化率为70%~100%。CMP-3-TEMPO经过3次循环利用后,催化性能有所降低,可能的原因是反应过程中CMP-3-TEMPO存在局部解体,导致催化活性位点降低。(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董雨菲,马建中,刘超,鲍艳,林阳[9](2019)在《SiO_2的功能化改性及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二氧化硅(SiO_2)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无机纳米材料,受到了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且已得到实际应用。以纳米SiO_2作为改性填料,得到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兼具了聚合物基体和纳米SiO_2二者的优点,因而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等。但是纳米SiO_2表面富含大量活性硅羟基,极易团聚,用一般方法难以实现其在纳米尺度上的均匀分散以及与高分子基体材料间良好的界面粘结。因此,在制备纳米SiO_2改性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前,研究者们常通过对SiO_2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及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并赋予其一定的功能性。目前,纳米SiO_2的改性方法有很多,总的来说主要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而根据改性剂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有机改性、无机改性和杂化改性叁种。聚合物/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不仅取决于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纳米SiO_2两组分的性能,还取决于两者间的界面结构和形态特征。尽管界面相的体积含量只占总体积含量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界面间的相互作用、界面处聚合物结构与基体结构的差异、界面相微观形貌的变化等都会使整个复合体系的宏观性能发生明显的改变。因而针对有机聚合物与无机纳米SiO_2间的界面研究对于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关于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界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聚合物及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界面处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聚合物基体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目前,常通过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测试界面相的微观形貌(如粗糙程度、厚度等)及化学结构(如化学键合方式、键能等),或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分子集合体结构以及相互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从理论角度更准确地解释界面性能和界面行为,为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方法。本文归纳了有机改性、无机改性和杂化改性叁种方法在纳米SiO_2的功能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并对比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势和缺点,较全面地综述了当前现代仪器分析表征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聚合物/SiO_2界面作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纳米SiO_2与聚合物基体界面作用未来研究的工作重点。(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博[10](2019)在《D-A型共轭聚合物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增强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是当前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相比无机半导体,D-A共轭多孔聚合物具有结构、能带易调节,光谱响应范围广,易功能化等显着特点,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其中,基于苯并噻二唑的共轭聚合物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制氢性能,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苯并噻二唑5、6位同时具有给电子的甲氧基和吸电子氟有利于增强活性位点和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作用。本论文在此工作基础上,对相应聚合物进行功能化修饰,调节材料的光吸收,能级位置,电子传输效率,从而制备更为高效的光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甲醇功能化修饰聚合物BBTFF使其主干结构上受体单元其中一个氟被甲氧基取代得到BBTFF-C1O1,同样方法制备了BBTFF-C2O1、BBTFF-C4O1与BBTFF-C8O1。FTIR、XPS、固体~(13)C-CP/MAS NMR等表征证明了材料功能化修饰成功,BBTFF-C1O1产氢速率为291.0μmol/h/30mg,与直接聚合法相当,印证了这种功能化修饰方法的可行性。烷基侧链可以降低带隙,增强制氢性能。但更长的烷基链对产氢活性有所不利,归因于烷基链的疏水性质。(2)为改善疏水型烷基侧链带来的不利影响,将亲水型侧链引入BBTFF中用于增强催化剂与水之间的界面作用。接触角实验表明材料接触角由91.1°降为27.3°,更好的界面效应,加速了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BBTFF-C8O5同时具有最佳亲水性能和光催化制氢性能,达到311.1μmol/h/30mg,是原聚合物BBTFF的2.46倍,AQY值为2.39%。结果表明在增强材料的光吸收和降低载流子复合以及减小带隙等方面,亲水型侧链均发挥了作用,协同提升了材料的光催化制氢性能。(3)苯并噻二唑单元引入吸电子的氟是构建“弱D强A”型聚合物的一种典型示例。亚砜吸电性更强,适用于“弱D强A”的构建。对聚合物BBTF功能化修饰在其主干结构中引入甲硫基,经可控氧化获得亚砜结构聚合物BBTSOCH3,其产氢速率为280.0μmol/h/30mg,是BBTF的1.80倍。光致发光(PL)结果表明亚砜结构的引入显着降低了载流子复合,且亚砜基团具有一定亲水性,更好的界面作用对制氢活性也有一定提升。系列材料产氢实验结果证明这种策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聚合物后功能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纳米通道在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聚合物基纳米通道研究离子、分子等在通道内的输运、识别、响应及门控的仿生过程和性质,受到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构筑聚合物基纳米通道最常用方法是径迹刻蚀技术。刻蚀后的固态纳米通道具有可功能化的基团,科学家正在广泛开展探究纳米孔道功能化的方法研究。本文主要从几种聚合物的刻蚀方法及形状控制,来介绍纳米通道的构筑方法。同时,本文还总结了纳米通道功能化修饰的常用方法。最后,介绍了纳米通道在多方面的应用、未来的展望以及目前该领域存在的一些挑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合物后功能化论文参考文献

[1].关茹群,张晓明,常芳芳,薛楠,杨恒权.Lewis酸功能化介孔氧化硅限域柔性离子液聚合物协同催化CO_2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2].钱永超,田威,闻利平.聚合物基纳米通道的构筑、功能化及应用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9

[3].田源,郭桂芝,郭晋丽,陈勇强.基于功能化柔性二羧酸的新型Zn~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J].合成化学.2019

[4].吴琼,袁辉明,翁叶靖,随志刚,张晓丹.基于碘乙酸功能化树枝状聚合物的硫巯化肽段选择性富集新方法[J].色谱.2019

[5].贾琼.功能化聚合物整体材料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C].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6].谭远铭,孟皓,张霞.功能化MOFs及MOFs/聚合物复合膜在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吸附分离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9

[7].黄微薇,赵倩玉,杨鑫,姚磊,赵海田.环氧功能化双功能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多糖吸附中的应用[J].色谱.2019

[8].王晨,毛会玲,薛云,晏秘,申妍铭.TEMPO功能化共轭微孔聚合物催化氧化醇性能[J].精细化工.2019

[9].董雨菲,马建中,刘超,鲍艳,林阳.SiO_2的功能化改性及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9

[10].陈博.D-A型共轭聚合物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增强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标签:;  ;  ;  ;  

聚合物后功能化论文-关茹群,张晓明,常芳芳,薛楠,杨恒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