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论文-郑玉成,王鹏杰,林浥,陈笛,郑知临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论文-郑玉成,王鹏杰,林浥,陈笛,郑知临

导读:本文包含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茶树,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克隆,多糖含量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论文文献综述

郑玉成,王鹏杰,林浥,陈笛,郑知临[1](2018)在《茶树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参与多糖合成途径的茶树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CamelliasinensisUDP-glucose-dehydrogenase gene,CsUGD)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及测定茶树不同器官组织多糖含量。方法通过转录组数据获得茶树同源基因序列。利用ProtParam、TMpred、signalP、NetPhos、SMART、SSPro 4.0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VMD编辑CsUGD基因蛋白质叁维结构;Jalview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MEGA5.0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qRT-PCR对不同器官组织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通过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不同器官的多糖含量。结果获得茶树CsUGD基因(MG366591)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 866 bp,编码480个氨基酸。CsUDP蛋白属于稳定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具有跨膜结构,并与柿树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显示,CsUGD在茶树的侧根中表达量最高;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显示,在侧根中多糖含量最高。结论首次从茶树中克隆出CsUGD基因,阐明该基因在茶树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茶树多糖合成途径中起到关键作用,为茶树育种并提高茶叶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8年23期)

袁米军[2](2017)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敲除及突变体遗传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野油菜黄单胞菌经过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称为黄原胶,黄原胶的合成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多种酶和其他因子的参与,如转移酶I-V、缩酮丙酮酸转移酶、乙酰化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多聚酶等。有关野油菜黄单胞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也日渐受到重视,通过对其生物合成途径的阐明及Xcc遗传研究系统的建立,利用基因工程定向改造并构建重组菌株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课题选取野油菜黄单胞菌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野油菜黄单胞菌遗传特性的影响。以野油菜黄单胞菌作为原始菌株,提取基因组DNA;扩增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与p MD~?19-T载体连接,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经鉴定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与pK18mobSacB质粒相连,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鉴定后再转入到野油菜黄单胞菌感受态细胞中;经过基因重组获得野油菜黄单胞菌的突变体。通过突变体与原始菌株生长曲线比较;突变体与原始菌株的平板培养分析、黄原胶产量比较和黄原胶粘度比较;突变体与原始菌株产的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比较;说明突变体的遗传特性可能受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突变的影响。为进一步验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突变是影响野油菜黄单胞菌遗传特性的因素,进行了目的基因的过量表达。将目的基因与pHM1质粒相连,先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经鉴定后再转入到野油菜黄单胞菌突变体感受态细胞中,获得突变体的过量表达菌株;通过突变体、原始菌株和突变体的过量表达菌株的生长曲线比较;平板培养分析、黄原胶产量比较和黄原胶粘度比较;产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比较;进一步证明野油菜黄单胞菌的遗传特性受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调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郭秀[3](2017)在《兴安落叶松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是大兴安岭地区荒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木材蓄积丰富,材质优良,可为土木、建筑、装饰、装潢、造纸和化纤工业等提供原料,体现了广泛的应用价值。UDP-葡萄糖脱氢酶(UGDH)是植物多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它催化UDP-葡萄糖(UDP-Glc)氧化生成UDP-葡萄糖醛酸酷(UDP-GlcA)进而转化生成半乳糖醛酸、木糖、阿拉伯糖、芹菜糖等半纤维素和果胶合成的前体物质。UGDH的表达丰度影响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材质,所以研究UGDH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兼并PCR和RACE-PCR技术分离了兴安落叶松UDP-葡萄糖脱氢酶基因(命名为LgUGDH2),并对该基因的功能和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LgUGDH2基因的cDNA全长为1795bp,包含1449bp的开放阅读框(ORF)、108bp的5'-UTR和238bp的3'-UTR,编码482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LgUGDH2在兴安落叶松的根、茎、叶中均稳定表达,茎中表达量高于叶和根。为深入调查LgUGDH2的表达调控机理,利用Tail-PCR技术克隆了2091bp的LgUGDH2启动子序列,并利用GUS报告基因深入分析了LgUGDH2的表达模式。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包含赤霉素、乙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等植物激素应答原件,光诱导原件以及与低温、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应答元件。GUS染色实验显示,LgUGDH2基因主要表达在茎、叶的维管组织中,与其功能相对应。为了深入研究LgUGDH2的功能和异源表达特性,构建了pBI101-gUGDH2双元表达载体,并通过农瘤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获得了转基因拟南芥。RT-PCR和酶活性检测结果证实了LgUGDH 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稳定表达。超表达LgUGDH2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结果显示,LgUGDH2的过量表达促进了转基因拟南芥的营养生长,提高了植株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了半纤维素和果胶的积累。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对半纤维素和果胶合成路径中的关键酶UGDH进行遗传修饰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而有目的地改良材质。该研究成果亦为深入研究兴安落叶松LgUGDH2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并利用该基因进行木本植物的材质改良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06-08)

贺顺姬,赵向丽,韩锐,孙晓菲,徐辉[4](2006)在《盐藻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sUGD)基因的功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Based on the sequence analyzing of the cloned gene Dunaliella salina UDP-glucose Dehydrogenase(DsUGD),it shows that the largest open reading frame is 1452bp,the coding protein belongs to UDP-glucose/GDP-mannose dehydrogenase family.The predicted transmembrane regions structure and signal peptides of the DsUGD show that it has one transmembrane structure and may be excretive.The results of the advanced structure analysis of DsUGD shows that it has a high identity with the previous verdict.(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贺顺姬[5](2006)在《盐藻多糖合成关键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sUGD)基因分析及耐盐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研究表明多糖可以作为一种渗透调节剂和缓冲剂保护机体免受高盐等胁迫条件对机体造成的危害。盐藻(Dunaliella salina)是一种极端的耐盐生物,但是对于多糖在其耐盐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开展盐藻多糖相关的研究对于认识盐藻耐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UDP-glucose dehydrogenase,UGD)催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lucose)生成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UDP-glucuronic acid),该产物是多糖合成中的一种最重要的前体物质。本实验室首次从盐藻中克隆得到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sUGD基因,并发现高盐胁迫对DsUGD基因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在此研究基础上,本研究通过高盐胁迫下盐藻多糖变化以及DsUGD在翻译水平上表达差异等实验,进一步揭示了该基因与盐胁迫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DsUGD基因在盐藻耐受盐胁迫的早期机制中的作用。本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1、盐胁迫下盐藻多糖产量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胞内和胞外多糖的提取测定,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在高盐(3.5mol/L)胁迫下产量高于0.5mol/L、1.5mol/L条件下产量,并且多糖产量从1h开始上升,在2h达最大值,此后逐渐降低,8h达到平稳下降趋势;胞内多糖含量在0~8h之间变化不大,但3.5mol/LNaCl胁迫下,盐藻多糖含量明显高于1.5mol/L和0.5mol/LNaCl条件下胞内含量。这表明在外界盐胁迫条件下,盐藻多糖参与到机体抵制胁迫的过程,为进一步研究DsUGD基因在盐藻中的功能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6-05-13)

张群伟,张雪峰,黎文亮,葛忠良[6](2000)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基因克隆及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催化黄原胶生成的酶类之一 ,设想通过增加酶量来达到提高黄原胶产量的最终目的。方法 :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得到酶基因 ,经DNA体外重组构建表达质粒。结果 :实现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并成功转化黄原胶菌株。转化过程提示黄原胶菌株可能具有某些特殊性。与文献报道比较有异同点。(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期刊2000年02期)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野油菜黄单胞菌经过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称为黄原胶,黄原胶的合成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多种酶和其他因子的参与,如转移酶I-V、缩酮丙酮酸转移酶、乙酰化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多聚酶等。有关野油菜黄单胞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也日渐受到重视,通过对其生物合成途径的阐明及Xcc遗传研究系统的建立,利用基因工程定向改造并构建重组菌株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课题选取野油菜黄单胞菌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野油菜黄单胞菌遗传特性的影响。以野油菜黄单胞菌作为原始菌株,提取基因组DNA;扩增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与p MD~?19-T载体连接,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经鉴定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与pK18mobSacB质粒相连,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鉴定后再转入到野油菜黄单胞菌感受态细胞中;经过基因重组获得野油菜黄单胞菌的突变体。通过突变体与原始菌株生长曲线比较;突变体与原始菌株的平板培养分析、黄原胶产量比较和黄原胶粘度比较;突变体与原始菌株产的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比较;说明突变体的遗传特性可能受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突变的影响。为进一步验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突变是影响野油菜黄单胞菌遗传特性的因素,进行了目的基因的过量表达。将目的基因与pHM1质粒相连,先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经鉴定后再转入到野油菜黄单胞菌突变体感受态细胞中,获得突变体的过量表达菌株;通过突变体、原始菌株和突变体的过量表达菌株的生长曲线比较;平板培养分析、黄原胶产量比较和黄原胶粘度比较;产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比较;进一步证明野油菜黄单胞菌的遗传特性受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调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论文参考文献

[1].郑玉成,王鹏杰,林浥,陈笛,郑知临.茶树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J].中草药.2018

[2].袁米军.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敲除及突变体遗传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7

[3].郭秀.兴安落叶松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7

[4].贺顺姬,赵向丽,韩锐,孙晓菲,徐辉.盐藻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sUGD)基因的功能预测[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贺顺姬.盐藻多糖合成关键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sUGD)基因分析及耐盐相关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

[6].张群伟,张雪峰,黎文亮,葛忠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基因克隆及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0

标签:;  ;  ;  ;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论文-郑玉成,王鹏杰,林浥,陈笛,郑知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