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油方式论文-陈瑜芳

驱油方式论文-陈瑜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驱油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含水率,采出程度,分流率

驱油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瑜芳[1](2019)在《不同注入方式对聚表二元驱驱油效果影响研究——以反韵律油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计级差为3的反韵律油藏,不同厚度的模拟岩心下的笼统注入和分层注入下的聚/表二元驱油实验,通过分析两种不同注入方式下的含水率变化情况、综合采出程度、分流率等变化,得到两种注入方式的差别。(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3期)

王学武,王厉强,夏志增,时凤霞[2](2018)在《致密油藏不同CO_2注入方式下微观驱油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注CO_2补充地层能量已成为提高致密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致密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和低磁场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对大庆外围致密岩芯分别进行了CO_2驱、水驱转CO_2驱和周期注CO_2驱3种方式下的物理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CO_2注入方式下的微观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大于0.1μm的亚微米级和微米级孔隙是致密储层原油的主要储集空间,大于1μm的微米级孔隙是可采原油的主要赋存空间,不同CO_2注入方式下亚微米级孔隙空间原油动用规律不同,周期注CO_2驱下亚微米级孔隙空间对原油采收率贡献最大。从不同CO_2注入方式的最终原油采收率来看,周期注CO_2驱原油采收率最高,其次为注水后转CO_2驱,CO_2驱开采方式下采收率最低。该研究为CO_2补充能量技术在致密油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8年15期)

李馨[3](2018)在《注入方式对叁元体系驱油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叁元体系流变性及界面张力的测定,评价了降解对叁元体系性能的影响。经分析分注与合注室内驱油实验所体现的叁元体系降解程度对注入能力和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强碱体系还是弱碱体系,降解程度对体系流变性和界面张力基本没有影响;强碱体系分注的驱油效果要好于合注,同时注入压力也低于合注的最高注入压力;弱碱体系分注的驱油效果好于合注,但最高注入压力高于合注的最高注入压力;两种体系分注都能更好的动用中低渗透层的剩余油,明显的提高驱油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8-02-01)

全从刚,王翔,廖奉武[4](2018)在《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注入方式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油价形势下非均相复合驱在现场应用中成本高的问题,开展非均相复合驱注入方式的优化研究。文本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方法,通过并联填砂管模拟非均质地层,对非均质油层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的注入方式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成本化学剂用量下,合理的多段塞交替注入能够有效改善低渗层的吸液效果,提高低渗层的动用程度;较单一段塞注入提升采收率5%左右。(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张宏生[5](2017)在《B区块CO_2注入方式优选及驱油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B区块是典型低渗透油藏,具有储层非均质性强,粘土含量较高,敏感性强的特点,目前普通注水等开发方式对低渗油藏开采效果不佳,该区块采出程度仅为11.4%,采油速度仅0.35%。如今,主要问题是压裂投产过程中存在注水水窜现象,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较差,注水开发的矛盾已经严重制约了低渗油田的有效开发,迫切需要寻找切实有效的开发技术,来解决目前低渗油藏所面临的低速、低效、难动用、采收率低的开发状况。低渗油田CO_2驱技术相比水驱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能够降低界面张力、降低原油粘度、提高驱油效率和波及体积,可以大幅度提高油藏采收率,国内外油田试验已经取得显着效果。本文针对B区块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通过膨胀实验研究CO_2驱油机理;针对B区块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室内实验水/CO_2同注驱、水/CO_2交替驱、CO_2驱、CO_2吞吐以及间歇注CO_2实验对比最终采收率、生产气油比、含水率和注入能力等参数选择最优的CO_2注入方式,为该油田CO_2驱先导试验奠定基础,对低渗油藏的改善开发和提高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7-06-01)

姚振杰,马永晶,金志,闫文华,郑晓松[6](2016)在《采出液回注方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以辽河油田J区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辽河油田J区块多数油井高含水,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为了提高J区块的原油采收率,实施了二元复合驱。二元复合驱会产生大量采出液,而采出液中含有化学剂,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处理成本较高。利用室内驱替实验来模拟二元复合驱的采出液,优化采出液的回注方式,研究二元复合驱采出液回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聚合物含量较高的采出液可直接作为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前置段塞;采出液原样可直接作为后续保护段塞并后续水驱;采出液的不同回注方式均可提高化学驱采出程度(化学驱采出程度均大于20%),采出液的回注不仅可以节约聚合物的用量,同时可以解决采出液的污水处理问题。(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6年03期)

苏海洋,廖长霖,李波,张景建,杨恺[7](2016)在《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驱油方式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东地区部分碳酸盐岩油藏以孔隙型储层为主、裂缝和溶洞不发育、渗透率较低的特点,在分析中东某油田A油藏流体物性的基础上,开展提高采收率驱油方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气驱可使原油体积膨胀、粘度降低、流动性改善,即使在非混相条件下也可提高采收率;在A油藏的储层条件下,注伴生气不能实现与原油混相,注二氧化碳则可以实现混相;二氧化碳—水交替混相驱采收率最高,伴生气—水交替非混相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收率;水驱后再进行二氧化碳—水交替混相驱,采收率可提高近20%,而注伴生气非混相驱后再进行二氧化碳—水交替混相驱,采收率仅提高2%左右。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际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宜进行气体非混相驱与混相驱组合的驱油方式,可先进行水驱,然后进行二氧化碳—水交替混相驱。(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6年01期)

陈祖华[8](2015)在《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开发方式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CO2驱是一种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叁次采油技术,国内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多以先导试验为主。苏北盆地溱潼凹陷经过10余年的探索,已经在5个低渗油田开展了CO2驱先导试验和推广应用,针对这5个油藏利用一维细管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注气时机、段塞尺寸和注气部位的研究,并应用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先期注入提高混相压力,可更有效地缩短两相区过渡带,增加油相中溶解的CO2含量,降低油相粘度和油气界面张力,进而提高混相程度,更有利于驱油;采用大尺寸段塞可加大CO2波及区域,较好地保持地层能量,从而提高油井见效率,增强驱替效果;高部位注气可有效地抑制重力超覆,减少CO2气体过早地产出和突破的机会。就苏北盆地低渗油藏而言,采用先期注入、大尺寸段塞和高部位注气不失为一种成熟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5年04期)

王维波,师庆叁,余华贵,黄春霞,陈龙龙[9](2015)在《二氧化碳驱油注入方式优选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二氧化碳(CO2)驱油注入方式优选问题,选择连续注气、水气交替注入、周期注气3种方式对低渗透岩心进行室内对比实验,同时对3种注气方式的主要参数(注气压力、速度、比例、段塞大小)以采出程度、水/气突破时间为评价标准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驱替压力及注入速度增加,见气采出程度和最终采出程度逐步增大后趋于稳定,最佳注入压力为26 MPa,最佳注入速度为2.4 cm3/min;水气交替水气比为1∶1时,最终采出程度最高,水、气突破时间较为接近;从最终采出程度看,水气交替最佳段塞为0.20 PV;周期注气最终采出程度随着注气段塞的增加而增大,小周期注入量有利于推迟见气。从见气采出程度和最终采出程度综合考虑,周期注入段塞0.03 PV最佳。(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5年04期)

杨兴宙,黄斌,张伟文,韩册[10](2015)在《叁元复合体系的注入方式对驱油效果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模拟大庆油田油藏条件下(45℃,原油粘度9.8 m Pa·s),用1 600万、1 900万、2 500万聚合物配制成浓度分别为1 000、1 500、2 000、2 500 mg/L的叁元复合溶液,并在渗透率为100、300、500、700、900×10-3μm2的人造岩心上开展流动性实验,测定各组实验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从而优选出与油层渗透率匹配性较好的叁元复合溶液。在叁元复合驱实验中,用优选出的1 600万和2 500万聚合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叁元复合溶液并驱替非均质(平均渗透率300×10-3μm2,变异系数0.72)人造岩心的水驱剩余油,得到了各方案不同阶段采收率、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从而优选出最佳注入方式。(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5年05期)

驱油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注CO_2补充地层能量已成为提高致密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致密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和低磁场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对大庆外围致密岩芯分别进行了CO_2驱、水驱转CO_2驱和周期注CO_2驱3种方式下的物理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CO_2注入方式下的微观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大于0.1μm的亚微米级和微米级孔隙是致密储层原油的主要储集空间,大于1μm的微米级孔隙是可采原油的主要赋存空间,不同CO_2注入方式下亚微米级孔隙空间原油动用规律不同,周期注CO_2驱下亚微米级孔隙空间对原油采收率贡献最大。从不同CO_2注入方式的最终原油采收率来看,周期注CO_2驱原油采收率最高,其次为注水后转CO_2驱,CO_2驱开采方式下采收率最低。该研究为CO_2补充能量技术在致密油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驱油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陈瑜芳.不同注入方式对聚表二元驱驱油效果影响研究——以反韵律油藏为例[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2].王学武,王厉强,夏志增,时凤霞.致密油藏不同CO_2注入方式下微观驱油机理[J].中国科技论文.2018

[3].李馨.注入方式对叁元体系驱油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

[4].全从刚,王翔,廖奉武.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注入方式优化研究[J].山东化工.2018

[5].张宏生.B区块CO_2注入方式优选及驱油机理[D].东北石油大学.2017

[6].姚振杰,马永晶,金志,闫文华,郑晓松.采出液回注方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以辽河油田J区块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6

[7].苏海洋,廖长霖,李波,张景建,杨恺.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驱油方式实验[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

[8].陈祖华.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开发方式与应用[J].现代地质.2015

[9].王维波,师庆叁,余华贵,黄春霞,陈龙龙.二氧化碳驱油注入方式优选实验[J].断块油气田.2015

[10].杨兴宙,黄斌,张伟文,韩册.叁元复合体系的注入方式对驱油效果影响研究[J].当代化工.2015

标签:;  ;  ;  

驱油方式论文-陈瑜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