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之知论文-杨儒宾

德性之知论文-杨儒宾

导读:本文包含了德性之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德性之知,见闻之知,物自身,知悟性

德性之知论文文献综述

杨儒宾[1](2018)在《理学工夫论的“德性之知”》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性之知"的提法是理学"成圣"工夫论中一个核心问题,与"德性之知"相对应的概念为"见闻之知",德性之知见闻之知的对分是普见于中国儒释道思想中的一组概念的变形。大传统的叁教论述中,都曾提出一种由心体发出而可切入物之本来面目的无知之知,与此"无知之知"相对照的即是由感官发出的"见闻之知"。儒家两种知的分别始于张载、程颐,两种知的提出和两种性(羲理之性、气质之性)的提出乃是同一套工夫的两个面向,@是一种对新的人(亦即人的无限性)的想象,它们启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临。本文探讨底下问题:两种知的内涵,朱子何以避免使用"德性之知",王学的良知与德性之知的关联。本文除了涉及理学史的脉络外,也探讨了"知悟性"、"物自身"理论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期刊2018年01期)

唐琳,褚衍松[2](2015)在《德性之知——吕祖谦学习心理学思想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吕祖谦是南宋着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史学家。他继承了深厚的家学渊源,广泛学习各家所长,最终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开创了名噪一时的吕学。吕祖谦一生致力于着书讲学活动,其学习和教育心理学影响深远,历久不衰。(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5年06期)

程洁如[3](2014)在《康德先天范畴与张载德性之知》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的先天范畴作为人脑固有的先天认识形式,独立于经验,并且先于经验存在于主体的知性思维中。张载在认识论上将知识划分为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其中的德性之知超越感觉经验,来源于天赋,与康德的先天范畴最为相契。二者都具有先天性,都需要思维的参与,但先天范畴是为了解决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不存在价值取向;而德性之知以人的修养为旨归,以儒家伦理为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刘晓民[4](2013)在《牟宗叁的德性之知与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认为人不能有智的直觉,而牟宗叁借用康德的智的直觉的观念,印证了在中国哲学中人是有智的直觉的。牟宗叁在其着作中对康德的哲学进行了批判,认为康德哲学的缺陷在于隔离了本体和存在。然而,康德哲学和牟宗叁笔下的中国哲学互有长处,没有孰优孰劣。(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13年04期)

王黔首[5](2011)在《“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之区别及其意义——张载《大心篇》解读兼论其知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界一般将张载的"德性所知"等同于"德性之知",但是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凭借德性所认识到的大全、整体的知识,其实质是对世界的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后者则单纯是指关于道德的知识。无论是"德性之知"还是"见闻之知",都属于"德性所知",都是"德性所知"的一个部分和局部。在张载看来,任何局部、片面的知识都不能促进人性的美好和理想人格的养成,只有整全的知识才能够促进人性的美好和理想人格的养成。张载是在"知识——人性"的框架内思考知识问题的,人性美好问题成为张载知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顾竹平[6](2011)在《德性之知: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观”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品德知识"与"数理化知识"的区别相当于中国古代"知识观"中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别。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解释和强调诸如"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的根源;以"德性"主"见闻"等基本命题,有利于学生自觉重视和认真对待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不仅"实在"而且"最实在"。(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1年22期)

陈四光,郭斯萍[7](2011)在《“德性之知”的认知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性之知"是张载提出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张载试图用德性之知来论证儒家伦理的合理性。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用格物致知和涵养本心的修养工夫来实现德性之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程朱与陆王的工夫论,可知其内在机制与宗教信仰相似。它通过强化人们对天理的信念,最终达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德性之知具有如下认知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为理学思想服务的认知,其次,其内在机制与宗教心理相类似,最后,它的实现需要体和悟两个过程。(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陈四光[8](2009)在《德性之知》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发展的最高峰,并通过科举考试对中国人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研究宋明理学认知心理思想对于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诠释与转换是中国古代心理思想研究的两个重要环节。诠释是转换的前提,是中国古代心理思想研究的基础。为了保证诠释的准确性,本研究在内在逻辑研究原则基础上,引入了方法论诠释学的部分符合整体诠释原则。中国古代心理思想研究,就是从心理角度诠释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与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心理思想应该是为其思想母体服务的。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心理诠释不应该脱离原有的思想体系。中国心理学史早就开始关注并研究宋明理学的认知心理思想,一些学者认为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就相当于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思维与知觉。但是通过考察张载的哲学思想发现德性之知的内涵并非如此,而是一种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是理学思想逻辑中的重要环节。程颢、程颐继承了张载的德性之知思想,但二人实现德性之知的工夫论却不一样,且这种差异分别为朱熹与陆九渊、王阳明继承,形成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程朱理学认为通过格物致知可以实现德性之知,而陆王心学则采取静坐、克己、践行等工夫来达到德性之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程朱与陆王的工夫论,认识到其内在机制与宗教信仰相似。它通过强化人们对天理的信念,最终产生体悟天人合一境界的幻觉。这种德性之知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它不是单纯的认知,而是一种为理学思想服务的认知。其次,它的实现需要体和悟两个过程,最后,它体现出整体认知的特点。一旦形成了这种德性之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物、人的认知就会和普通人不一样,这种认知带有道德判断的特点,也可以称为德性之知。为了和张载提出的德性之知相区分,本文将张载的德性之知称为形而上德性之知,而将形而上德性之知形成之后,人们的社会认知称之为形而下德性之知。形而下德性之知具有知有差等、道德判断、知情合一的特点。最后,比较宋明理学认知心理思想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异同,反省了宋明理学认知心理思想极端发展给中国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彭战果[9](2006)在《由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关系看马一浮的儒学修养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明儒者自张载后,一直有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关系的讨论。马一浮先生作为20世纪着名的儒学大师,自不能绕过这个问题。他自觉到了闻见与德性因地上的分别,并通过见性尽性,达到了果地上的融通。在见性与尽性上,针对两种人分别了两种方法,于两种方法中又分析了见性与尽性的关系:全证中的统一与分证中的统一。于儒家心性学的现代阐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06年03期)

顾红亮[10](2005)在《对德性之知的再阐释——论杜维明的体知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杜维明的体知概念是在默会知识与儒家思想的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下对儒家的德性之知传统所作的一种新阐释。体知是那种与认知相对、与实践结合、体现人格尊严的认识,具有认识的意义和实践的意义。杜维明对体知概念的论述与波兰尼在个人知识观上的建构工作有不少相近之处,两者都对传统科学知识观念提出质疑,为知识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孔子研究》期刊2005年05期)

德性之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吕祖谦是南宋着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史学家。他继承了深厚的家学渊源,广泛学习各家所长,最终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开创了名噪一时的吕学。吕祖谦一生致力于着书讲学活动,其学习和教育心理学影响深远,历久不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性之知论文参考文献

[1].杨儒宾.理学工夫论的“德性之知”[J].中国文化.2018

[2].唐琳,褚衍松.德性之知——吕祖谦学习心理学思想述略[J].兰台世界.2015

[3].程洁如.康德先天范畴与张载德性之知[J].宜宾学院学报.2014

[4].刘晓民.牟宗叁的德性之知与康德的绝对命令[J].阴山学刊.2013

[5].王黔首.“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之区别及其意义——张载《大心篇》解读兼论其知识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6].顾竹平.德性之知: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观”问题[J].文教资料.2011

[7].陈四光,郭斯萍.“德性之知”的认知思想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8].陈四光.德性之知[D].江西师范大学.2009

[9].彭战果.由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关系看马一浮的儒学修养体系[J].社科纵横.2006

[10].顾红亮.对德性之知的再阐释——论杜维明的体知概念[J].孔子研究.2005

标签:;  ;  ;  ;  

德性之知论文-杨儒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