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遮盖干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航母编队,遮盖性干扰,评估模型,效能分析
遮盖干扰论文文献综述
万福,王晓敏,刘晓然,王婧[1](2015)在《航母编队多舰协同遮盖性干扰效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航母舰艇的特征,建立了保卫矩形面目标的遮盖性干扰效能评估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同时,分别对单舰遮盖性干扰和多舰协同遮盖性干扰效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遮盖性干扰对迫使来袭飞机进入导弹拦截区具有特殊作战运用价值,且多舰协同遮盖性干扰优于单舰遮盖性干扰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现代雷达》期刊2015年01期)
邵伟,涂拥军,葛青林,林鸿生[2](2012)在《对单脉冲雷达的遮盖性干扰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幅和差法是单脉冲雷达常见的测角定向体制。在分析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工作原理及遮盖性干扰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的遮盖性干扰评估模型,并对建立的干扰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造成足够大的角度跟踪误差时,遮盖性干扰对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具有较好的干扰效果。(本文来源于《航天电子对抗》期刊2012年04期)
蒯伟,张志辉[3](2012)在《最佳遮盖性干扰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最佳遮盖干扰认证的理论出发,得出正态噪声是各种噪声干扰的最佳波形,否定了其为干扰雷达的最佳波形。并提出了一种栅状非噪声压制干扰信号,经过与噪声调幅干扰信号、噪声调频干扰信号相互对比,栅状非噪声压制干扰信号在理论上有较好的干扰效果。(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期刊2012年03期)
刘桂华,闫抒升,王晓军,徐行雄[4](2012)在《基于压制系数的遮盖性干扰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雷达电磁环境模拟系统遮盖性干扰的模拟仿真,分别建立干信比和压制系数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功率准则分析评估遮盖性干扰效果.仿真分析表明:有效干扰区域由干扰方位、最小干扰距离和天线方向图形状3个要素决定;最小干扰距离受有效干扰功率、干扰机与雷达的距离和雷达发射功率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空军雷达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李京,杨根源[5](2012)在《动态贝叶斯网络用于雷达遮盖干扰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电子战实际作战环境,以可代表性和可观测性为标准,选取压制干扰效果评估指标;提出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效果评估模型,对若干可观测的目标特征参数进行综合推理;推导了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推理算法。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贝叶斯网络能够综合目标雷达不同的毁伤效果信息进行较为合理的评估;与静态贝叶斯网络相比,动态贝叶斯网络无论在准确性上,还是在滤波平滑能力上都要优于静态贝叶斯网络。(本文来源于《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期刊2012年02期)
汪珺[6](2012)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及其遮盖式干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微波遥感技术,能对目标地面的慢速动目标和地壳微小移动做高精度检测,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表数字高程图,在军事、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InSAR成像及其遮盖式干扰技术。InSAR的叁维成像技术是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研究了SAR成像技术,重点分析了距离-多普勒(Range-Dopper)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以星载单天线双航过InSAR系统为例,分析了InSAR的基本测高原理,给出了InSAR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重点研究了InSAR的关键步骤——相位解缠和高程重建方法,讨论了相位解缠的原理,分析了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算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对仿真干涉数据进行高程重建,恢复出叁维数字高程图。讨论了对InSAR的干扰,重点研究了射频噪声遮盖式干扰对InSAR高程重建的影响,进行了干扰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射频噪声遮盖式干扰能够对InSAR形成有效的干扰,并在干信比足够大的情况下足以使得重建出的高程信息出现较大偏差,进而识别不出原始的目标区域地形。(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1-01)
王凌晓[7](2011)在《雷达遮盖式干扰及干扰资源优化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战是现代作战的一种主要形式,而雷达对抗在电子战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雷达对抗双方首先通过前期的雷达侦察以了解目标雷达的工作体制以及参数特性等信息,进而运用各种雷达干扰手段对目标雷达实施干扰,最终达到降低目标雷达作战效能的目的。本文以雷达有源遮盖式干扰作为切入点来研究雷达对抗,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总结归纳了单部雷达受到有源压制干扰后的探测模型以及多干扰机编队干扰单部雷达的有源遮盖式干扰任务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多雷达组网的实际战场情况,提出了雷达组网后雷达的探测威力仿真模型以及多部干扰机对多部雷达的有源压制式干扰任务模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的结果在一个基于GIS的虚拟战场上仿真出来,动态的显示多部雷达受到多部干扰机干扰后的探测范围,为指战员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可视化的计算机辅助支持。其次,采用模糊多属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雷达的干扰任务分配模型。本文在分析了以往雷达干扰效果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选取了干扰时机、干扰样式、干扰功率、干扰频率四个指标,对雷达的干扰效果进行了模糊多属性评估,以此建立了多干扰机对多雷达的干扰效益决策矩阵。利用该矩阵,建立了雷达干扰资源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在各个情况下具体的分配策略。最后,对干扰资源的分配算法做了研究。首先应用基本蚁群系统算法求解雷达干扰资源优化分配问题。当干扰效益决策矩阵比较简单时,基本蚁群系统算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寻找到干扰机群对雷达群的一个较好的分配方案。而当干扰效益决策矩阵中数据之间的差距较小时,基本蚁群系统算法寻优的准确性不高。针对基本蚁群系统算法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引入模拟退火机制的蚁群算法,该算法在运行时间和寻优的准确度上都比基本蚁群系统有所提高,为解决资源分配这一类组合优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1-11-09)
刘向尧[8](2005)在《UWB SAR遮盖性干扰效果评估及抑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扰抑制是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UWB SAR)的关键技术之一。射频干扰(RFI)和噪声干扰是UWB SAR面临的最具代表性的干扰形式,对它们的抑制是UWB SAR干扰抑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理论推导、数据仿真的基础上,分析了原始回波数据在时域、频域和小波变换域的特征以及复图像数据在图像域、图像频域和图像小波变换域的特征,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信号域和图像域抑制方法。本文首先建立了回波信号和几种典型噪声干扰的模型,分析了不同功率、带宽和类型的噪声干扰对UWB SAR的干扰效果,为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形成了基于复图像的评估方法,即以灰度图、信噪比和相关系数来评估干扰效果及后续干扰方法的优劣。对于RFI和窄带噪声干扰,本文研究了频域陷波和谱均衡两种方法,并将之应用到信号域来抑制窄带干扰。分析了小波包变换域上信号与干扰的差异,在信号域上研究了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窄带干扰抑制方法;考虑到方法的实时性,进而分析了图像小波包变换域上信号与干扰的差异,提出了在图像域上基于小波包变换窄带干扰抑制方法(NJSIDWPT)。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评估参数结果进一步说明了NJSIDWPT在抑制窄带噪声干扰方面远优于其它的方法。对于宽带噪声干扰,本文研究了小波包阈值方法,并将之应用到信号域和图像域来抑制宽带噪声干扰。考虑到方法的灵活性,对小波包阈值方法加以改进,提出了基于小波包阈值化和自适应加窗的复图像去噪法(RNCIWPTAW)。经过实验仿真评估,指出了小波包阈值方法在信号域中无效,而RNCIWPTAW有效且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5-11-01)
黄高明,刘勤,苏国庆,袁湘辉[9](2005)在《雷达遮盖性干扰效果评估度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雷达干扰的评估一直是电子战领域的难点和重点,文中对雷达干扰效果评估系统中如何完成干扰效果评估进行了研究,提出并讨论了基于发现概率损失、EMJ度量、发现距离损失和观察扇区损失四种雷达遮盖型干扰效果度量准则及其度量实现方法。通过试验证明,这些准则科学、合理、物理概念明确、便于实现度量,适用于电子战内、外场试验,对电子进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雷达》期刊2005年08期)
易大方[10](2003)在《移动通信对抗中的遮盖性干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移动通信对抗中的几种遮盖性干扰技术。首先通过对锯齿波调频的傅里叶变换 ,提出了阻塞式干扰下功率谱扩展衰减因子概念 ;然后提出了分段阻塞式干扰的几种方法 ,着重分析了瞄准式干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最后对几种干扰信号样式作了分析对比。(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03年03期)
遮盖干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振幅和差法是单脉冲雷达常见的测角定向体制。在分析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工作原理及遮盖性干扰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的遮盖性干扰评估模型,并对建立的干扰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造成足够大的角度跟踪误差时,遮盖性干扰对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具有较好的干扰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遮盖干扰论文参考文献
[1].万福,王晓敏,刘晓然,王婧.航母编队多舰协同遮盖性干扰效能分析[J].现代雷达.2015
[2].邵伟,涂拥军,葛青林,林鸿生.对单脉冲雷达的遮盖性干扰效果评估[J].航天电子对抗.2012
[3].蒯伟,张志辉.最佳遮盖性干扰的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2
[4].刘桂华,闫抒升,王晓军,徐行雄.基于压制系数的遮盖性干扰效果评估[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2
[5].李京,杨根源.动态贝叶斯网络用于雷达遮盖干扰效果评估[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2
[6].汪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及其遮盖式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7].王凌晓.雷达遮盖式干扰及干扰资源优化分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8].刘向尧.UWBSAR遮盖性干扰效果评估及抑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9].黄高明,刘勤,苏国庆,袁湘辉.雷达遮盖性干扰效果评估度量方法研究[J].现代雷达.2005
[10].易大方.移动通信对抗中的遮盖性干扰技术[J].电讯技术.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