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波声场论文-王洪淼

驻波声场论文-王洪淼

导读:本文包含了驻波声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粉末制备,数值模拟,声场特性,超声驻波雾化

驻波声场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淼[1](2019)在《超声驻波雾化声场的仿真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3D打印技术被誉为具有革命意义的技术,其中,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更是几乎可以直接制备任意形状及完全冶金结合功能的零件。但该技术对于粉末要求较高,质量差的粉末将引起致密性差、强度低等问题。目前已开发了多种粉末制备技术,但粉末收得率及粉末质量还不能满足需求。为改善粉末制备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超声驻波场进行熔融金属的非接触式雾化得到了研究学者们的青睐。本课题针对熔融金属非接触式超声驻波雾化制粉的要求,对超声驻波声场特性的分析、超声驻波雾化系统的搭建及声场特性的测量完成了以下研究:基于超声驻波声场的声场特性表征原理,建立了超声驻波声场的仿真模型,对此模型的超声驻波非稳态声场及超声驻波稳态声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声场特性随径向位置变化的规律及受干扰声场的声场特性,探究了频率及环境背压对声场特性的影响,并优化了超声驻波声场的结构参数。建立了超声驻波雾化系统的整体方案,包括超声发生部分、进料部分、粉末收集部分及雾化密封部分。对磁致伸缩换能器进行仿真分析及结构设计,完成了超声驻波系统的整体搭建。对所搭建的超声驻波雾化系统产生的声场进行了实验测量。基于CPB及FFT分析原理,采用了听声器涉入声场的方法进行了声压测量,利用搭建的听声器声场测量系统对超声驻波声场声压特性进行了测量;基于激光测振仪测量原理,利用搭建的振幅测量系统对超声换能器工具头振幅进行了测量,验证了超声驻波声场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基于所搭建的超声驻波雾化系统,对不同浓度的甘油水溶液进行了雾化实验,分析了在超声驻波声场作用下流体的非接触式雾化现象,并探究了粘度对超声驻波雾化实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贾文龙,凡凤仙,苏明旭[2](2019)在《基于分形理论的驻波声场中颗粒团运动特性数值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形理论,建立驻波声场中颗粒团动力学模型,对颗粒团的夹带系数、相位滞后和漂移系数进行数值预测。将预测结果和实验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组成颗粒团的原生颗粒半径、数目以及排列情况对于颗粒团运动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由两个原生颗粒组成的颗粒团,原生颗粒半径越接近,颗粒团与等体积球形颗粒运动特性的差异越大;在分形维数一定时,随着原生颗粒数目的增多,颗粒团的夹带系数减小,相位滞后增加,漂移系数先增大后减小,颗粒团与等体积球形颗粒的动力学行为存在显着差异;原生颗粒排列趋于致密时,颗粒团的夹带系数增大,相位滞后减小,漂移系数发生单调变化,与等体积球形颗粒运动特性的差异缩小。(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19年03期)

宋强,聂万胜,王辉,苏凌宇,杨新垒[3](2018)在《驻波声场对层流火焰燃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常温常压下驻波声场环境火焰燃烧的实验系统,将层流火焰放置在压力波节与压力波腹两者之间,通过调节扬声器发声分贝数和火焰位置,并采用高速摄影进行拍摄,开展了驻波声场对层流火焰燃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驻波声场的压力波腹和压力波节之间存在声辐射压力,影响火焰的燃烧进程;当火焰处于压力波腹与压力波节之间并且声场达到一定分贝时,火焰形态出现指向压力波腹的偏转,沿着压力波节至压力波腹火焰偏移角度逐渐减小,处于压力波腹处时,声辐射力消失,火焰恢复原样;此外,声压振荡增强了燃烧过程中的传热传质,促进了燃烧。(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董惠娟,于震,樊继壮[4](2018)在《基于激光测振仪的非轴对称超声驻波声场的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驻波悬浮辐射/反射面之间(谐振腔内)的非轴对称声场,首先通过COMSOL仿真得到第3悬浮模式下声场典型截面上的声压分布。然后,采用Matlab编程将此声压进行Radon变换,得到该截面上各方向的激光测振仪(LDV)速度输出,并将其与实验得到的LDV速度输出进行对比,验证了LDV速度输出与声场声压的对应关系。最后,基于FBP算法并通过Matlab编程将实验中获得的LDV速度输出进行重建,得到该截面的声压分布,对比COMSOL仿真结果,从而验证非轴对称驻波声场的识别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于震[5](2017)在《基于LDV测量方法的超声驻波声场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驻波悬浮是一种非接触,横向稳定性良好且对悬浮物性质无特殊要求的悬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特殊材料制备,生化分析,小型物体传输,空间立体成像等科研领域。悬浮谐振腔内的声压测量是该技术的研究基础,而谐振腔内存在的跳跃、回滞与谐振产生等非线性现象是当前限制换能器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会影响物体悬浮的效果。本文研究利用激光测振仪(LDV)测量谐振腔内静态声场及声场重建的方法,并通过该测量方法研究谐振腔内非线性现象的部分性质,具体完成以下研究工作:首先,针对辐/反射面均为平面的情况,分析了超声驻波悬浮的机理,推导出谐振腔内媒质振速,声压分布方程以及被悬浮物所受声悬浮力;阐述了LDV测量声场声压原理,推导出LDV测量空气中非均匀声场的原理公式;给出了适用于轴对称声场声压重建的汉克尔-傅立叶(HF)算法,同时推导出适用于非轴对称声场声压重建的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其次,基于平面波假设,利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仿真得到谐振腔内的声压分布,同时获得不同悬浮模式对应的谐振腔长度;针对轴对称声压分布,结合COMSOL仿真声压,利用COMSOL-MATLAB(C-M)联合仿真的方法获得仿真的LDV速度输出(υsLDV),在此基础上利用HF算法重建声场声压;针对非轴对称声压分布,仍以COMSOL仿真声压为输入,利用Radon变换的方法获得υsLDV,并利用FBP算法重建声场声压;分别分析了HF算法以及FBP算法在仿真条件下的声场重建误差。最后,改进了悬浮设备中反射面推进结构,搭建了测声场试验平台,并利用LDV对换能器辐射面振速与电压的关系进行了标定;利用LDV单点测量方法得到非轴/轴对称不同悬浮模式对应的谐振腔长度;在第叁悬浮模式下,测量了非轴/轴对称谐振腔内典型截面上的声场,并分别利用FBP算法与HF算法处理测得的实验数据,将重建的声场声压与COMSOL仿真声压做对比;针对轴对称声场,分析了利用LDV测量声场方法研究谐振腔内部非线性现象的可行性,研究了辐射面振幅、谐振腔结构(反射面截面/曲面半径,轴偏距)等参数对跳跃与回滞现象以及谐振产生现象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董彩霞,赵云,何焰兰,曾新吾[6](2016)在《突变截面驻波管中声场特性及声凝聚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突变截面驻波管作为凝聚舱使其共振频率与细颗粒物凝聚最佳频率相同可在提高细颗粒物凝聚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通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参数的突变截面驻波管进行仿真和声场分析,结合燃煤烟气最佳凝聚频率要求寻找突变截面管的最佳设计参数。对现有突变截面驻波管中叁个固定测点的声压进行测量,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测量不同频率及现有装置条件下的燃煤烟气凝聚效率。研究表明,突变截面驻波管可在敏感频段800~1600Hz内产生高强度声场,可在有效提高颗粒物凝聚效率的同时保持较低能耗。(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10-28)

程梅[7](2016)在《多极驻波声场对微颗粒迁移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气中的悬浮微颗粒是引起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形成威胁。传统的除尘降尘手段主要针对大粒径颗粒;而对于微颗粒的分离技术还处于逐步探索阶段。在关于声波颗粒处理的研究中,声波特别是驻波对微颗粒的迁移行为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可实现颗粒的聚集和分离。基于声波对微颗粒的操纵理念,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多极驻波颗粒分离装置,探究装置的声学特性以及装置对大量微颗粒的分离效果。声波操纵微颗粒的核心在于构造一定声强梯度和形态分布的声场。实验装置的主要部件包括Helmholtz声源和平面回音腔。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交流电信号经功率放大器初步放大后进入Helmholtz声源,Helmholtz声源将电信号转换为高强度的声信号并向平面回音腔内辐射。相同的多束声波在平面回音腔内迭加形成多极驻波复合声场。该声场对其中悬浮颗粒产生迁移操纵作用,使大量微颗粒在声场声强密度梯度的作用下发生聚散迁移,最终实现混杂在空气中微颗粒的分离。通过对多极驻波颗粒分离装置的分析,建立了Helmholtz声源和平面回音腔的物理模型,分析了装置的声学特性以及装置对微颗粒的迁移。实验结果表明:Helmholtz声源中,扬声器和Helmholtz共振器的相互作用决定着Helmholtz声源的等效电/声阻抗,并影响Helmholtz声源的两端电压、输出声压和电声转换效率;扬声器膜的谐振以及Helmholtz共振器的共振可以增强Helmholtz声源发射声波信号。一定条件下,Helmholtz共振器的共振提高了Helmholtz声源的电声转换效率。在与单独扬声器的声学特性对比实验中,电阻为6.5Ω的Helmholtz声源获得了高达113%的电声转换效率。频率为1.805kHz的声信号可以实现Helmholtz声源和平面回音腔的同步谐振;位于回音腔壁面中心的16极对称Helmholtz声源使平面回音腔具有明显的谐振特征,此时平面回音腔内复合声场的声强按环形特征分布:平面回音腔内的复合声场在谐振频带内声学特征稳定,可以实现大量烟气颗粒的聚集和分离。实验还对比了不同数目Helmholtz声源对平面回音腔频率谐振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数目Helmholtz声源的作用下,平面回音腔对其中大量烟草燃烧颗粒的迁移和分离效果。实验表明,多极驻波颗粒分离装置对微颗粒具有良好的迁移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6-06)

宋晓通,凡凤仙[8](2016)在《驻波声场中可吸入颗粒物漂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驻波声场中可吸入颗粒物受到的粘性夹带力、非稳定力和漂移力,建立颗粒动力学模型,基于变步长四阶龙格库塔算法,编制程序进行求解,得到不同漂移力条件下颗粒的漂移量值并与实验值相对比,确定关键的漂移力,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颗粒漂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对称漂移力是驻波声场中可吸入颗粒物发生漂移的决定因素,声辐射压力的影响很弱;颗粒的漂移引起其运动范围大大增加、间距减小,相互作用增强,促进了声凝并;颗粒是否发生漂移由初始位置决定,同一初始位置时,漂移量随颗粒粒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声场强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在一定的声波作用时间下,存在一个对应于最大漂移量的声场频率,起初其值满足无量纲弛豫时间近似为1,随着声波作用时间的延长,该频率降低。(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6年01期)

陈小平[9](2015)在《室内声场的驻波表现及其对音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简述室内声场驻波表现和规律的基础上,介绍了评估房间共振模式形态好坏的博内罗(Bonello)准则,并从模式效应角度介绍了房间典型频率特性及其截止频率和临界频率的计算方法,最后介绍了这些基本理论在控制房间音质方面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电声技术》期刊2015年05期)

杨旭峰,凡凤仙[10](2015)在《驻波声场中直链颗粒团聚体运动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水平驻波声场中直链颗粒团聚体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单分散颗粒凝并生成的直链颗粒团聚体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直链颗粒团聚体除发生周期性往复振动外,还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来回转动,其振动不受所含原始颗粒个数的影响,转动频率随原始颗粒个数的增加而增大,与等体积球形颗粒差别显着;团聚体的平动不受初始夹角θ0的影响,而其转动范围由θ0决定,当0<θ0<π/2时,团聚体的转动范围为[-θ0,θ0];在团聚体初始位置由速度波节向波腹移动的过程中,其平动位移振幅和转动频率均增大;随着原始颗粒粒径的增大,团聚体平动位移振幅和转动频率均减小.(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驻波声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分形理论,建立驻波声场中颗粒团动力学模型,对颗粒团的夹带系数、相位滞后和漂移系数进行数值预测。将预测结果和实验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组成颗粒团的原生颗粒半径、数目以及排列情况对于颗粒团运动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由两个原生颗粒组成的颗粒团,原生颗粒半径越接近,颗粒团与等体积球形颗粒运动特性的差异越大;在分形维数一定时,随着原生颗粒数目的增多,颗粒团的夹带系数减小,相位滞后增加,漂移系数先增大后减小,颗粒团与等体积球形颗粒的动力学行为存在显着差异;原生颗粒排列趋于致密时,颗粒团的夹带系数增大,相位滞后减小,漂移系数发生单调变化,与等体积球形颗粒运动特性的差异缩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驻波声场论文参考文献

[1].王洪淼.超声驻波雾化声场的仿真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贾文龙,凡凤仙,苏明旭.基于分形理论的驻波声场中颗粒团运动特性数值预测[J].应用声学.2019

[3].宋强,聂万胜,王辉,苏凌宇,杨新垒.驻波声场对层流火焰燃烧的影响[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8

[4].董惠娟,于震,樊继壮.基于激光测振仪的非轴对称超声驻波声场的识别[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5].于震.基于LDV测量方法的超声驻波声场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6].董彩霞,赵云,何焰兰,曾新吾.突变截面驻波管中声场特性及声凝聚效果研究[C].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7].程梅.多极驻波声场对微颗粒迁移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6

[8].宋晓通,凡凤仙.驻波声场中可吸入颗粒物漂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16

[9].陈小平.室内声场的驻波表现及其对音质的影响[J].电声技术.2015

[10].杨旭峰,凡凤仙.驻波声场中直链颗粒团聚体运动的数值模拟[J].动力工程学报.2015

标签:;  ;  ;  ;  

驻波声场论文-王洪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