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菌体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名精内酯酮,小麦全蚀病菌,亚细胞定位,氧化应激
菌体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王兰英[1](2018)在《天名精内酯酮在小麦全蚀病菌内亚细胞定位及对菌体细胞凋亡的诱导》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名精内酯酮属于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天名精属的多种植物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中心首次报道了该化合物的农用活性,并通过系统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具备开发为新型杀菌剂的潜质,但该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亚细胞定位对于揭示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Ggt)为供试靶标菌,采用荧光示踪技术、免疫荧光技术以及免疫胶体金技术研究天名精内酯酮的靶向细胞器,并在此基础之上,测定其对靶标菌氧化胁迫与细胞凋亡的诱导,以期初步明确天名精内酯酮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天名精内酯酮荧光标记物TTY,以线粒体探针MitoTrackerR Green FM和细胞核探针RedDot?为共定位探针,研究TTY在小麦全蚀病菌内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TTY在菌丝内的分布区域与MitoTrackerR Green FM探针很好的重迭,其皮尔森共定位系数为0.83。因此,推测天名精内酯酮作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2、制备天名精内酯酮多克隆抗体TPAbs-4,以线粒体探针MitoTrackerR Red CMXRos作为共定位探针,采用免疫荧光法研究天名精内酯酮在靶标菌内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荧光二抗Anti-Mouse IgG(whole molecule)-FITC在菌丝细胞内的分布和线粒体探针(MitoTrackerR Red CMXRos)能够很好的重迭,其皮尔森共定位系数为0.86。由此推断,天名精内酯酮分布于线粒体。3、制备天名精内酯酮单克隆抗体F2B4,该抗体对天名精内酯酮敏感性强,其IC_(50)为2.05 ng/mL,且特异性好,与天名精内酯醇交叉反应率仅为1.8%,与γ-苯基-α-亚甲基-γ-丁内酯无明显交叉反应。随后,采用免疫胶体金法观察天名精内酯酮在靶标菌内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1)经天名精内酯酮孵育30 min,细胞膜上有大量的胶体金颗粒排列;1 h后,胶体金颗粒向细胞质和线粒体迁移,细胞膜、细胞质及线粒体均有分布;2 h后,胶体金颗粒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上,其它细胞器未见分布。(2)经天名精内酯酮孵育2 h,线粒体的脊清晰可见,而孵育6 h、12 h线粒体的脊逐渐变得模糊,孵育48 h线粒体脊消失且出现空泡化。这些结果再次证明了天名精内酯酮作用的细胞器为线粒体。4、检测天名精内酯酮对靶标菌氧化胁迫的诱导,结果表明:(1)经天名精内酯酮孵育3 h,菌丝内出现活性氧迸发,且6 h后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2)天名精内酯酮能够抑制线粒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同时促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从而使谷胱甘肽(GSH)含量显着降低,导致ROS消除通路受阻,ROS蓄积,造成氧化胁迫。(3)抗氧化系统中,GR对天名精内酯酮最敏感,其IC_(50)值低于3.125μg/mL,由于天名精内酯酮能够与其活性中心起催化作用的半胱氨酸残基反应,推测该酶可是天名精内酯酮的潜在靶标作用靶标之一。5、检测天名精内酯酮对靶标菌细胞凋亡的诱导,结果表明,经天名精内酯酮孵育2h,可检测到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孵育6 h DNA明显受损,TUNEL检测结果为阳性,DNA电泳条带200 bp处出现明显弥散状,且弥散区域随着时间延长变大。同时,相关基因Ggmet1和Ggmet2的表达量显着上调。以上结果证明天名精内酯酮可诱导小麦全蚀病菌的细胞凋亡。综上所述,天名精内酯酮作用细胞器为线粒体,该化合物可以诱导靶标菌产生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推测其作用机理为:天名精内酯酮进入靶标菌后在线粒体内逐渐富集,影响线粒体复合酶III的活性,阻断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影响能量生成;同时对GR等抗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导致ROS蓄积,使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激活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最终使得菌体死亡。(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雷雨[2](2017)在《小麦条锈菌体细胞重组的确立与有性重组群体的创建、毒性分析和初步分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条锈菌致病性的变异(新小种的产生)及传播是导致小麦品种抗锈性失效的主要因素。体细胞重组和有性重组被认为是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重要原因,但是鲜有实验证据支持这一假说,因此在可控试验条件下,获取体细胞重组和有性重组菌系并对其进行准确可靠的毒性及分子标记分析,有利于揭示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机制,可为新致病力小种的预测及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提供理论指导。体细胞重组方面:本试验利用一套新的18个含Yr单基因的抗条锈病小麦材料作为鉴别寄主并运用大量共显性的微卫星(SSR)和基于分泌蛋白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P-SNP)分子标记对可能的体细胞重组菌系进行分析,获得了如下结果:1.根据亲本和其子代菌系在18个含Yr单基因的小麦材料上的毒性测定结果以及其在141个分子标记(51 SSR和90 SP-SNP)中的结果,我们认为,在9个组合的共68个子代菌系中,67个菌株为双亲的体细胞重组菌系。2.在毒性测试中,我们观察到子代菌株的毒性表型为两亲本菌株毒性表型的重组。这种重组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子代菌株失去两亲本菌株对某一鉴别寄主的毒性或部分毒性;二是,在两亲本菌株均表现为无毒的某一鉴别寄主上,子代菌株表现为有毒性;叁是,子代菌株结合了两亲本菌株对不同鉴别寄主的毒性。四是,子代菌株继承了一亲本在某一鉴别寄主上的毒性和另一亲本在另一鉴别寄主上的无毒性。亲本的毒性/无毒性在体细胞重组子代菌系中的分离和重组为条锈菌无毒基因的遗传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3.在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formis f.sp.tritici)与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hordei)间的叁个组合中,基于毒性测定,我们共获得16个可能的体细胞重组子代菌系。通过分子标记分析,其中15个子代菌系被证明为重组菌系。这说明在可控的试验条件下小麦专化型与大麦专化型的条锈菌间体细胞重组能够发生,但从试验中获得的重组子代菌株的数量上来看,我们认为体细胞重组在同一专化型中更易发生。4.分子标记对亲本及其子代菌株的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子代菌株均是通过体细胞重组产生的,体细胞重组的过程包含不同条锈菌小种及专化型间细胞核的融合、染色体的重排以及交换。上述试验首次应用了大量的基于DNA序列的分子标记和Yr单基因的抗条锈病小麦材料对可能的条形柄锈菌的体细胞重组菌株进行分析,并证明了在温室条件下,条形柄锈菌小种间、不同专化型间能够发生体细胞重组。本次试验表明在可控的试验条件下体细胞重组是条锈菌遗传变异的一种机制。有性重组方面:以美国小麦条锈菌小种PSTv-4为亲本菌株,经其在转主寄主小檗上进行有性自交,共获得了117个有性自交子代群体。利用35个含Yr单基因的小麦材料和分子标记对亲本菌株及其子代群体进行分析,结合毒性及分子标记结果对条锈菌的遗传连锁图谱进行初步绘制,获得结果如下:1.亲本菌株及所有的子代菌株对Yr5、Yr10、Yr15、Yr24、Yr32、YrTr1、Yr26、YrCV、YrTre、Yr45、Yr53、Yr64均表现出无毒性,而对Yr1、Yr6、Yr9、YrSP、YrTye、Yr2、Yr21、Yr25、Yr28、Yr29、Yr31、YrA、YrAvs、Yr65均表现出有毒性,这说明在亲本菌株PSTv-4中对应于上述抗性基因的无毒性/毒性为纯合的。而在Yr7、Yr8、Yr43、Yr44、YrExp2、Yr17、Yr27、Yr35、Yr41鉴别寄主上,子代菌株的致病性发生了分离,说明在亲本菌株PSTv-4中与Yr7、Yr8、Yr43、Yr44、YrExp2相对应的无毒性和与Yr17、Yr27、Yr35、Yr41相对应的毒性均为杂合的。2.通过统计在致病性分离的鉴别寄主上无毒菌株与毒性菌株的数量,并利用卡方检验对无毒菌株数与毒性菌株数可能符合的分离比进行检验,我们得出对应于Yr7、Yr43、Yr44、YrExp2的无毒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应于Yr17、Yr27的无毒性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对应于Yr8的无毒性由2对显性基因控制;对应于Yr35、Yr41的无毒性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3.在子代群体中共获得了38种毒性表型。在117个子代菌株中,毒性谱比亲本菌株PSTv-4广的菌株数量为40个,占子代菌株总数的34.19%。且在子代群体中,发现了有5个菌株在毒性分离的9个鉴别寄主上均表现为致病。这表明通过有性自交不仅能获得毒性表型众多的子代群体,而且在子代群体中,可能出现较多毒性谱比亲本菌株更广的子代菌株。4.在供筛选的342对SSR引物和189个SP-SNP引物中,我们一共筛选到53个可用于遗传连锁作图的分子标记,其中包括SSR标记24个,SP-SNP标记29个。结合子代菌株致病性分离数据,运用Mapmaker/EXP3.0软件及MapDaw2.1程序我们共获得了9个连锁群,连锁群总长为711.2cM,平均距离为19.8 cM。9个无毒/毒性基因分别被标记到3个连锁群中,其中Avr7、Avr44、AvrExp2、Avr43为同一连锁群,而avr35、avr 27、avr 41、avr17为另一连锁群,但未发现这些基因位点与目前的分子标记相连。Avr8与8个分子标记相连,其中分子标记PstP033与其遗传距离最近,为36.6cM。有性自交重组探讨了小麦条锈菌有性自交子代群体的致病性变异情况,分析了无毒性/毒性位点的纯合或杂合性质以及无毒基因的遗传特性,并获得无毒基因/毒性基因与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这些结果可为小麦条锈菌有性重组、致病性的变异研究以及无毒基因的克隆等提供基础。本试验证明了在可控试验条件下小麦条锈菌的有性重组是该病原菌遗传变异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程晶晶,康振生,黄丽丽,王美南,万安民[3](2015)在《温室条件下条形柄锈菌体细胞重组的分子确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温室条件下条形柄锈菌发生体细胞重组而导致毒性变异的直接证据,本研究选取7个美国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菌系和2个美国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菌系按照夏孢子颜色和专化型与毒性差异组成9对菌系组合,对于室内混合接种产生的子代菌系用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或大麦品种进行筛选,采用毒性分析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条形柄锈菌体细胞重组现象进行了研究。对获取的413个单孢子代菌系进行的毒性分析结果显示,有84个单孢子代菌系的毒性谱表现与亲本菌系不同,初步证明体细胞重组过程的存在。SSR标记分析结果显示,11对SSR引物中有6对引物在5对菌系组合的28个毒性谱不同的单孢子代菌系中,检测发现3个单孢菌系的扩增条带与其亲本菌系不同,且表现为亲本菌系扩增条带的重组,为体细胞重组菌系。这一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条形柄锈菌在室内接种条件下可以通过体细胞重组产生新小种而导致毒性变异。(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赵瑞香,王莹,袁峥,梁新红,牛生洋[4](2016)在《酸胁迫条件下嗜酸乳杆菌菌体细胞酶调节应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极端酸性环境下嗜酸乳杆菌菌体细胞通过自身相关酶活性调节对酸胁迫的应答反应。结果表明,实验菌株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Ind-1(La-XH1)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kcid(La-XH2)在酸胁迫条件下,菌体细胞内精氨酸脱亚氨酸酶的酶活升高,p H1.5时La-XH1和La-XH2其酶活分别为4.55、4.13μg/min·m L;胞内脲酶的活性也有所升高,在酸胁迫条件下(p H1.5)分别是1.33 U和1.26 U。通过对质子泵相关酶酶活的测定,发现在酸胁迫条件下,La-XH1菌体细胞H+-ATPase的酶活随着p H的降低而升高,p H1.5时酶活为5.49μmol/min·L,La-XH2无明显变化,说明存在菌株的差异性;谷氨酸脱酸酶的酶活随着p H的降低其活性呈上升趋势,p H1.5时La-XH1和La-XH2的酶活分别为0.336和0.229 mmol/h·L。通过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在酸胁迫条件下可以通过激活相关酶的活性来提高其耐酸性,以维持细胞在极端环境下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6年03期)
邓福明,颜巧丽,王挥,陈卫军[5](2015)在《冷冻保护剂对直投式木葡萄酸醋杆菌发酵剂菌体细胞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1%谷氨酸、5%海藻糖、10%脱脂乳及复合0.575%谷氨酸+0.075%海藻糖+6.4%脱脂乳作为冷冻保护剂对直投式木葡萄酸醋杆菌(GBX)发酵剂菌体细胞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定GBX发酵剂菌体细胞的DNA泄露、细胞液总抗氧化能力、SOD活性、纤维素合成酶活性和ATP酶活性变化等情况来衡量GBX菌体细胞的生理活性变化。结果发现:添加单一1%谷氨酸、5%海藻糖、10%脱脂乳以及复合0.575%谷氨酸+0.075%海藻糖+6.4%脱脂乳作为保护剂均能明显抑制冷冻干燥过程中菌体细胞的DNA泄露,提高细胞总抗氧化能力、SOD活性、纤维素合成酶和ATP酶活性,表明添加冷冻保护剂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菌体细胞,其中复合保护剂对菌体细胞的保护效果最佳,电子扫描显微镜也验证了冷冻保护剂能确实降低菌体细胞在冷冻干燥过程中损害程度,从而使菌体细胞保持良好的生理活性。(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11期)
程晶晶[6](2015)在《冷暖型小麦田间抗锈性差异和条锈菌体细胞重组引致毒性变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完全相同的一个小尺度范围内,以当地主栽品种做对照,冠层温度比对照品种偏高的小麦称为暖型小麦;冠层温度比对照品种偏低的小麦称为冷型小麦。目前,对于冷暖型小麦进行的大量研究集中于生物学特征、产量以及抗逆性等方面,而关于冷暖型小麦抗病性差异及其利用尚未见研究报道。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小麦病害之一。由于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频繁、新毒性小种不断产生,常导致抗病品种“丧失”抗锈性,引发病害流行,利用抗病品种作为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受到严重挑战,因此,挖掘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品种的田间抗病性,是延长品种使用寿命、科学控制病害的根本措施。本研究以小麦抽穗后的冠层温度与田间抗病性关系为切入点,研究冷暖型小麦田间的抗锈性差异及机理,并对温室条件下条锈菌体细胞重组引致的毒性变异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本研究选取已报道的暖型小麦品种NR 9405和9430,冷型小麦品种陕229和RB6,以小偃6号作为对照品种,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通过人工接种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CYR29和CYR32,进行苗期和成株期(常温和高温条件下)抗锈性分析,发现5个供试品种,在苗期均表现为感病反应(IT 3-4),成株期均表现为抗病反应(IT 0;-2),表明这5个小麦品种均具有成株抗锈性。2.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对5个供试品种在苗期和生长中后期(灌浆结实期)的病叶数、病害严重度进行连续两年的调查,发现这5个小麦品种苗期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无明显差异;而小麦生长中后期(灌浆结实期),暖型小麦品种NR 9405和9430的病叶率、严重度、病情指数和AUDPC均明显低于对照品种小偃6号和冷型小麦品种陕229和RB 6。表明在同一田间小区条件下,不同温度型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存在差异。3.为了探明不同温度型小麦抗锈性差异的原因,本试验通过常规分离培养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相结合的方法,对这5个小麦品种叶表及内生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群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在抽穗和灌浆期,暖型小麦品种NR9405和9430叶表及内生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群多样性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小偃6号和冷型小麦品种陕229和RB6。4.为了寻找条锈菌体细胞重组引致毒性变异的分子证据,本试验在温室条件下,选取7个美国小麦条锈菌菌系和2个美国大麦条锈菌菌系按照夏孢子颜色和专化型与毒性差异组成9对菌系组合,对于室内混合接种产生的子代菌系用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或大麦品种进行筛选,采用毒性分析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小麦条锈菌通过体细胞重组引致病菌毒性变异进行了研究。在美国小麦(大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上筛选获得的413个单孢子代菌系中,有84个单孢子代菌系的毒性谱表现与亲本菌系不同,初步证明了体细胞重组过程的存在。SSR标记分析结果显示,11对SSR引物中有6对引物在5对菌系组合的28个毒性谱不同的单孢子代菌系中检测发现3个单孢菌系的扩增条带与其亲本菌系不同、且表现为亲本菌系扩增条带的重组,为体细胞重组菌系。以上结果表明:在田间小麦植株形成群体时,冠层微环境影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程度,不同温度型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存在差异,冠层温度高的小麦群体不利于条锈病的发生流行。该结果对小麦品种合理布局以及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治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小麦条锈菌在室内接种条件下可以通过体细胞重组产生新小种而导致毒性变异,这一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小麦条锈菌在室内接种条件下可以通过体细胞重组产生新小种而导致毒性变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丁丽,程盛华[7](2014)在《DXD-1菌体细胞凝聚性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产油海洋真菌DXD-1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细胞凝集现象,给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造成一定的影响,探讨菌体凝集原因并设计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利于了解菌体特性并提高产油能力。(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4年09期)
陆宁海,詹刚明,王建锋,黄丽丽,康振生[8](2009)在《我国小麦条锈菌体细胞遗传重组的分子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条锈菌毒性变异是引致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本文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陇南越夏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以期寻找条锈菌群体遗传重组的分子证据。研究结果表明,陇南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而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而在群体之间,遗传多样性有显着的差异。在11对SSR引物中,有4对能够检测到陇南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存在遗传重组,而且重组体出现的频率不同,CPS15揭示的条锈菌重组体出现的频率为20.0%,CPS34揭示的条锈菌重组体出现的频率为18.5%,RJ20揭示的条锈菌重组体出现的频率为12.8%,RJ18揭示的条锈菌重组体出现的频率为15.0%,陇南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重组体出现频率平均为16.6%。本文揭示的遗传重组现象表明陇南地区条锈菌体细胞结合十分普遍,由此推测我国小麦条锈菌在自然条件下通过遗传重组而导致毒性变异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陆宁海,王建锋,詹刚明,黄丽丽,康振生[9](2009)在《我国小麦条锈菌体细胞遗传重组的分子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气流传播性病害,遍及世界各主要麦区,也是我国小麦上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监控研究对象。小麦条锈菌至今没有发现(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9-08-07)
王静雪,朱兰兰,林洪,梅册霞,王亚群[10](2008)在《利用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菌体细胞及荧光光素酶体系进行水产品中Hg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尝试利用海洋细菌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及荧光光素酶体系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的重金属。通过P.leiognathi菌体细胞及荧光光素酶体系对不同重金属敏感性的筛选结果可知,二者对重金属Hg的敏感性均为最高,敏感性均为其他受试重金属的100倍以上。利用菌体细胞对水产品中重金属Hg进行检测,检测限为0.007μg/kg;利用荧光光素酶体系对水产品中重金属Hg进行检测,Hg~(2+)的检出限为0.0007μg/kg,比菌体细胞法检出灵敏度提高了10倍。(本文来源于《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11-01)
菌体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条锈菌致病性的变异(新小种的产生)及传播是导致小麦品种抗锈性失效的主要因素。体细胞重组和有性重组被认为是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重要原因,但是鲜有实验证据支持这一假说,因此在可控试验条件下,获取体细胞重组和有性重组菌系并对其进行准确可靠的毒性及分子标记分析,有利于揭示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机制,可为新致病力小种的预测及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提供理论指导。体细胞重组方面:本试验利用一套新的18个含Yr单基因的抗条锈病小麦材料作为鉴别寄主并运用大量共显性的微卫星(SSR)和基于分泌蛋白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P-SNP)分子标记对可能的体细胞重组菌系进行分析,获得了如下结果:1.根据亲本和其子代菌系在18个含Yr单基因的小麦材料上的毒性测定结果以及其在141个分子标记(51 SSR和90 SP-SNP)中的结果,我们认为,在9个组合的共68个子代菌系中,67个菌株为双亲的体细胞重组菌系。2.在毒性测试中,我们观察到子代菌株的毒性表型为两亲本菌株毒性表型的重组。这种重组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子代菌株失去两亲本菌株对某一鉴别寄主的毒性或部分毒性;二是,在两亲本菌株均表现为无毒的某一鉴别寄主上,子代菌株表现为有毒性;叁是,子代菌株结合了两亲本菌株对不同鉴别寄主的毒性。四是,子代菌株继承了一亲本在某一鉴别寄主上的毒性和另一亲本在另一鉴别寄主上的无毒性。亲本的毒性/无毒性在体细胞重组子代菌系中的分离和重组为条锈菌无毒基因的遗传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3.在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formis f.sp.tritici)与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hordei)间的叁个组合中,基于毒性测定,我们共获得16个可能的体细胞重组子代菌系。通过分子标记分析,其中15个子代菌系被证明为重组菌系。这说明在可控的试验条件下小麦专化型与大麦专化型的条锈菌间体细胞重组能够发生,但从试验中获得的重组子代菌株的数量上来看,我们认为体细胞重组在同一专化型中更易发生。4.分子标记对亲本及其子代菌株的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子代菌株均是通过体细胞重组产生的,体细胞重组的过程包含不同条锈菌小种及专化型间细胞核的融合、染色体的重排以及交换。上述试验首次应用了大量的基于DNA序列的分子标记和Yr单基因的抗条锈病小麦材料对可能的条形柄锈菌的体细胞重组菌株进行分析,并证明了在温室条件下,条形柄锈菌小种间、不同专化型间能够发生体细胞重组。本次试验表明在可控的试验条件下体细胞重组是条锈菌遗传变异的一种机制。有性重组方面:以美国小麦条锈菌小种PSTv-4为亲本菌株,经其在转主寄主小檗上进行有性自交,共获得了117个有性自交子代群体。利用35个含Yr单基因的小麦材料和分子标记对亲本菌株及其子代群体进行分析,结合毒性及分子标记结果对条锈菌的遗传连锁图谱进行初步绘制,获得结果如下:1.亲本菌株及所有的子代菌株对Yr5、Yr10、Yr15、Yr24、Yr32、YrTr1、Yr26、YrCV、YrTre、Yr45、Yr53、Yr64均表现出无毒性,而对Yr1、Yr6、Yr9、YrSP、YrTye、Yr2、Yr21、Yr25、Yr28、Yr29、Yr31、YrA、YrAvs、Yr65均表现出有毒性,这说明在亲本菌株PSTv-4中对应于上述抗性基因的无毒性/毒性为纯合的。而在Yr7、Yr8、Yr43、Yr44、YrExp2、Yr17、Yr27、Yr35、Yr41鉴别寄主上,子代菌株的致病性发生了分离,说明在亲本菌株PSTv-4中与Yr7、Yr8、Yr43、Yr44、YrExp2相对应的无毒性和与Yr17、Yr27、Yr35、Yr41相对应的毒性均为杂合的。2.通过统计在致病性分离的鉴别寄主上无毒菌株与毒性菌株的数量,并利用卡方检验对无毒菌株数与毒性菌株数可能符合的分离比进行检验,我们得出对应于Yr7、Yr43、Yr44、YrExp2的无毒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应于Yr17、Yr27的无毒性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对应于Yr8的无毒性由2对显性基因控制;对应于Yr35、Yr41的无毒性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3.在子代群体中共获得了38种毒性表型。在117个子代菌株中,毒性谱比亲本菌株PSTv-4广的菌株数量为40个,占子代菌株总数的34.19%。且在子代群体中,发现了有5个菌株在毒性分离的9个鉴别寄主上均表现为致病。这表明通过有性自交不仅能获得毒性表型众多的子代群体,而且在子代群体中,可能出现较多毒性谱比亲本菌株更广的子代菌株。4.在供筛选的342对SSR引物和189个SP-SNP引物中,我们一共筛选到53个可用于遗传连锁作图的分子标记,其中包括SSR标记24个,SP-SNP标记29个。结合子代菌株致病性分离数据,运用Mapmaker/EXP3.0软件及MapDaw2.1程序我们共获得了9个连锁群,连锁群总长为711.2cM,平均距离为19.8 cM。9个无毒/毒性基因分别被标记到3个连锁群中,其中Avr7、Avr44、AvrExp2、Avr43为同一连锁群,而avr35、avr 27、avr 41、avr17为另一连锁群,但未发现这些基因位点与目前的分子标记相连。Avr8与8个分子标记相连,其中分子标记PstP033与其遗传距离最近,为36.6cM。有性自交重组探讨了小麦条锈菌有性自交子代群体的致病性变异情况,分析了无毒性/毒性位点的纯合或杂合性质以及无毒基因的遗传特性,并获得无毒基因/毒性基因与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这些结果可为小麦条锈菌有性重组、致病性的变异研究以及无毒基因的克隆等提供基础。本试验证明了在可控试验条件下小麦条锈菌的有性重组是该病原菌遗传变异的重要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菌体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兰英.天名精内酯酮在小麦全蚀病菌内亚细胞定位及对菌体细胞凋亡的诱导[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2].雷雨.小麦条锈菌体细胞重组的确立与有性重组群体的创建、毒性分析和初步分子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7
[3].程晶晶,康振生,黄丽丽,王美南,万安民.温室条件下条形柄锈菌体细胞重组的分子确证[J].菌物学报.2015
[4].赵瑞香,王莹,袁峥,梁新红,牛生洋.酸胁迫条件下嗜酸乳杆菌菌体细胞酶调节应答反应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6
[5].邓福明,颜巧丽,王挥,陈卫军.冷冻保护剂对直投式木葡萄酸醋杆菌发酵剂菌体细胞特性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5
[6].程晶晶.冷暖型小麦田间抗锈性差异和条锈菌体细胞重组引致毒性变异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7].丁丽,程盛华.DXD-1菌体细胞凝聚性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4
[8].陆宁海,詹刚明,王建锋,黄丽丽,康振生.我国小麦条锈菌体细胞遗传重组的分子证据[J].植物病理学报.2009
[9].陆宁海,王建锋,詹刚明,黄丽丽,康振生.我国小麦条锈菌体细胞遗传重组的分子证据[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10].王静雪,朱兰兰,林洪,梅册霞,王亚群.利用Photobacteriumleiognathi菌体细胞及荧光光素酶体系进行水产品中Hg的检测[C].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