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明初文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宋濂,方孝孺,诗歌,明初文坛
明初文坛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娉,钟翌晨[1](2019)在《“万牛毛”与“一角鳞”——由宋濂诗歌论明初文坛盟主之代兴》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初浙东学派文名远播,其中浦江宋濂与其门生宁海方孝孺师生二人先后力主文坛,师生之间情谊深厚,诗文创作与儒家道统一脉相承。《送方生还宁海并序》为宋濂暮年所作,诗中"万牛毛"指治学者繁多,"一角麟"赞有成者无几,满含期许,寄寓他对门生方孝孺文坛盟主代兴之意。本文通过解读此诗,再现师生之间投契相和,以及宋濂身处"见弃于君"困境之中的心理诉求。(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6期)
查清华[2](2018)在《创通地域文学与主流文学研究的扛鼎之作——评《元末明初大转变时期东南文坛格局及文学走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世以来的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大量的各色文学史论着。这些论着重在主流文学考论,而往往遗落非主流文学;其对主流文学的考论,亦偏重那些大作家、名作家。这使很多二叁流作家都难获应有关注,遑论名不见经传的四五流和末流作家。即便对大作家、名作家来说,其所论述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很有限的,多是作家简介加作品分析的套路,而很难深入作家的内心世界,也难以切入作品的精神意趣。(本文来源于《斯文》期刊2018年02期)
王郁[3](2009)在《从《明太祖文集》看朱元璋与明初文坛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太祖朱元璋秉持功利实用的文学观,为后世留下了大量作品。从创作的质量上看,朱元璋因其作品说教内容过多、忽视文学的艺术性而颇引来诟病。但是联系明初史料研读《明太祖文集》,我们发现,朱元璋的文学作品极大程度地发挥了文学的功利实用价值,为明初文学确立了独具品格的风范。尤其是在元明易代之初,面对文人的不合作和文坛的复杂状况,《明太祖文集》和朱元璋的文学主张对转变士风和文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朱元璋一方面在文集中提倡雍容典雅的文学风尚和功利实用的文学观,敷成明初侍御文学的盛况,并直接影响文风由俗变雅;另一方面他锐意文治,规范文人士大夫思想,敦促文人从政治的旁观者转变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由此促成了特殊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文人风尚,但也正是这种单一的风尚形成了明初沉寂的文化氛围。作为平民帝王,他缺乏对文学的理解和对文人的尊重,以统治者的威慑力引导文学的发展走向,对文不合意的文学群落进行残酷的打击,摧残士人阶层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导致洪武一朝纯审美文学创作式微,馆阁文学则随之壮大起来。(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5-01)
邹丽娟[4](2007)在《方孝孺文学思想与元末明初文坛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末明初,从方孝孺文学思想的形成到方孝孺成为继宋濂、刘基等浙东文人之后文坛上的重要人物,再到继他之后文坛上的台阁体文学的开始形成,文学在发展上存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文章将文坛概貌、历史思潮、方孝孺文学创作与批评理论结合起来,描述出这个动态发展过程,探讨方孝孺文学思想的成因、内涵、特征,以及厘定方孝孺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承前启后的位置。方孝孺的文学创作实践与其文学主张呈现一致性,适应了时代需要,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实践了明初浙东文人代表官方意识提出的、而因政治恶化无法实现的“明道致用”之文、雅正气充文风。然而经过靖难之变,文人在理学继续独尊的现实环境下,“适合时代的需要”继承了以道德为中心的理性思维与文学观,却因皇权专制之下生命品格和价值取向的改变,熄灭了方孝孺文学中因“气”的贯穿而显示出的正大高昂精神。这促成了明初文学的停滞局面,阻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7-06-30)
魏青[5](2005)在《论元末明初文坛的风云变幻与文人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元明易代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集中对比阐述了处于时代政治风云变幻中的两大文人集团浙东文人和吴中文人的命运遭际和人生取向。(本文来源于《厦门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梅俊道[6](2003)在《明初文坛上的张羽》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史·高启传》中说:“明初吴下多诗人,启与杨基、张羽、徐贲称四杰,以配唐王杨卢骆云。”其中的张羽是浔阳人,他的传记附在《高启传》之后: 张羽,字来仪,后以字行,本浔阳人,从父宦江浙,兵阻不获归。与友徐贲约,卜居吴兴。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徒于吴。洪(本文来源于《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03-06-30)
王琦珍[7](1993)在《论明初文坛的浙江文派》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严酷的军事镇压和摧残而统治中国的元王朝,终于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覆亡了。朱元璋以浙江为基地,剿灭群雄,扫平大都,重建了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新的封建王朝。历史的教训,迫使新兴的封建帝王要努力去营建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秩序,这首先也便要求思想文化界对历史的动乱进行全面反思与总结。正是这样一种背景,使明代的思想文化界自其一开(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期刊1993年01期)
明初文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世以来的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大量的各色文学史论着。这些论着重在主流文学考论,而往往遗落非主流文学;其对主流文学的考论,亦偏重那些大作家、名作家。这使很多二叁流作家都难获应有关注,遑论名不见经传的四五流和末流作家。即便对大作家、名作家来说,其所论述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很有限的,多是作家简介加作品分析的套路,而很难深入作家的内心世界,也难以切入作品的精神意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明初文坛论文参考文献
[1].欧阳娉,钟翌晨.“万牛毛”与“一角鳞”——由宋濂诗歌论明初文坛盟主之代兴[J].汉字文化.2019
[2].查清华.创通地域文学与主流文学研究的扛鼎之作——评《元末明初大转变时期东南文坛格局及文学走向研究》[J].斯文.2018
[3].王郁.从《明太祖文集》看朱元璋与明初文坛走向[D].中南大学.2009
[4].邹丽娟.方孝孺文学思想与元末明初文坛走向[D].中南大学.2007
[5].魏青.论元末明初文坛的风云变幻与文人走向[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
[6].梅俊道.明初文坛上的张羽[C].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2003
[7].王琦珍.论明初文坛的浙江文派[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