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00V电压能说明些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陈秉杰[1](2021)在《双向DC-DC变换器电感参数适应性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向直流变换器在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动静态能量平衡控制以及对储能介质的能量管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储能系统与微电网的电能交互质量以及滤波器成本与体积等综合因素,本文讨论磁粉芯电感在不同电流激励下电感量的非线性变化对系统稳定裕度的影响机理,并针对性的研究改进系统稳定性的控制方法。本文以采用磁粉芯电感的三相交错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电流内环与电压外环控制增益进行了标幺化,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反馈滤波参数与双闭环控制器参数间的作用关系。另外,在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下,分析了表现强软磁特征的磁粉芯电感对系统稳定裕度的影响机理。其次,针对磁粉芯电感软磁特征影响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分别研究了电感量拟合方法与系统稳定裕度改进方法。首先,建立磁粉芯电感的电特性数学模型,实现系统在线实时拟合电感感值。为进一步改进系统性能,首先在电感电流反馈回路中加入预测环节使内环带宽得到拓宽,并研究了由此产生的新的稳定性问题。最后通过加入高频阻尼环节改善了由预测环节带来的稳定性问题,提升了系统整体稳定裕度,从而改善了系统对磁粉芯电感感值的变化的适应性。另外,由于电流较小时系统工作在断续状态,此时用以评价与改进连续系统运行特征的方法将不再适用。为了统一控制系统断续与连续工作模式,探讨并推导了一种基于系统模型与能量守恒的电流环控制器,实现了系统断续与连续的统一化控制,最后通过平均电流法,实现各交错电路之间的电流有效均分。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仿真与实验结果均能说明加入预测和高频阻尼环节后系统稳定性显着提升,同时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完成断续与连续统一化控制。
王晟[2](2021)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研究及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开发》文中指出微弧氧化技术是提高镁合金表面耐蚀性的方法之一,具有高效、环保和工序简单等优势,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这些研究工作中,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无论对于理解微弧氧化机理,在线监测膜层质量和性能,还是对于指导专用电源设备的研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微弧氧化负载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均表明负载具有电容特性,但由于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所得负载模型等效电路的结构不同且定量研究少。本文通过使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分析方法和表征手段,建立了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的负载模型,对其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推导出模型的传递函数。通过比较模型中等效元件的变化与膜层结构、性能变化的对应性,总结出膜层生长过程和工艺条件变化对负载模型中等效元件的影响规律,并对传递函数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适用于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方案,最终通过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的开发实现了微弧氧化技术的推广应用。首先,结合电弧影像与电压波形特点对微弧氧化过程进行了分段研究,建立了二阶非线性结构的负载模型等效电路并推导出其传递函数,进而依据电路原理确定了负载模型中各等效元件的计算方法,据此对不同电压、不同时间条件下的负载模型进行了定量计算。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该负载模型及计算结果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负载模型能够很好地等效表征镁合金微弧氧化的负载特性,各等效元件的变化规律与微弧氧化过程的反应特点、电解槽的组成结构均有很好的对应性,可用于微弧氧化过程的反应原理分析。其次,通过改变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处理的参数,即电压、时间、试样面积、阴阳极距离等工艺条件,设计试验研究了负载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负载模型中等效元件的计算结果主要受到电压、时间、试样面积等因素影响,其变化规律与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弧强度、膜层的厚度及致密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具有逐一对应性,故可利用等效元件的变化监测电弧强度、膜层的厚度及致密度。再次,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易出现的持续电弧烧蚀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探寻了烧蚀机制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电压升高,单个脉冲输入的能量过大而冷却时间不足,且负载模型中等效电容储存电荷的释放,引起了局部持续电弧放电,破坏了膜层的结构和物相,致使工件报废。通过对电压、频率和占空比的合理配置可避免烧蚀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通过观察负载模型中的等效元件变化实现在线监测。最后,设计研制了大功率、多功能镁合金微弧氧化电源,并通过开发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过程控制功能。结合企业相应工况,运用多种自动控制理论方法对负载模型的传递函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负载模型中等效电容越大,越不适合用高频脉冲进行处理。据此提出了过程控制方案,即根据单次处理工件的表面积和电压的不同,实时调整电源输出方式和频率、占空比等参数,以期在保证膜层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试验制定的企业专用过程控制工艺方案,实现了镁合金微弧氧化的高效化、自动化、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刘盾[3](2020)在《具有单向输出特性的微能源采集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作为一种新型的微能源采集器,可以通过收集环境能量来为物联网供能,是一种极具清洁性和可持续性的发电方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TENG的工作机理固有的交流输出特性,导致在应用中必须使用额外的整流电路将其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单向电,这不仅降低了发电机向负载传递能量的效率,还使其应用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极大地阻碍了TENG集成化的趋势。因此,一种能够直接输出单向电流,且无需任何整流电路的TENG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具有单向输出特性的摩擦纳米发电机(UC-TENG)的工作原理,突破了传统TENG固有的交流输出特性,由此设计了三个典型的UC-TENG装置,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的演示。全文具体研究要点如下:通过引入“侧刷电极”结构,将TENG的输出电流方向固定为单向,提出了UC-TENG的工作原理。通过仿真验证后,基于该原理,设计、制备了UC-TENG装置。通过对所制备装置的测试与演示,验证了UC-TENG原理的可靠性,展示了其单向输出特性所具备的优势与潜在应用前景。结合“侧刷悬臂梁”结构,设计、制备了基于侧刷悬臂梁结构的单向输出摩擦纳米发电机(LC-TENG)。LC-TENG借助于侧刷悬臂梁的弹性,使TENG装置内部接触更加良好,提高了装置的输出性能。通过仿真和测试,系统地研究了LC-TENG的工作机理,并展示了其的输出波形具有均匀稳定的单向性。LC-TENG输出的最大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功率密度分别达到300 V、1.4?A和15.68 mW/m2。此外,通过将所制备的LC-TENG装置应用于低功耗电子器件供电,展示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将所提出的UC-TENG的原理与传统的风杯结构相结合,设计、制备了基于风杯结构单向输出摩擦纳米发电机(WC-TENG)。WC-TENG能够保持在任意风向下输出单向电流,且其输出功率密度被提升到了434 mW/m2。此外,基于WC-TENG设计了一个自供电无线环境监测系统,并进行了演示。结果表明该系统非常适用于森林、海洋、草原、沙漠等偏远、恶劣环境的环境监测。本文基于具有单向输出特性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使TENG在集成化和形成一体化的自供电微系统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也能促进其在实际应用中产生重大影响。
赵亮亮[4](2020)在《超高速撞击含有孔缝带电靶板的电磁场传播特性》文中指出超高速撞击卫星带电表面的物理过程是物质在强动载下的物态转变,会出现断裂、破碎、成坑、成腔和碎片云的膨胀。此外,空间碎片撞击卫星带电表面会诱导耦合电磁场的产生。卫星表面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因空间碎片撞击、散热需要以及内外线缆连接导致的孔缝,撞击诱发的等离子体及由此产生的电磁场将经由孔缝进入卫星内部,影响卫星的通信及内部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因此,开展超高速撞击含有孔缝带电靶板的电磁场传播特性研究有助于理解卫星遭到空间碎片撞击后产生的电磁场分布和经卫星孔缝进入卫星内部电磁场的分布特征,对评估卫星在轨运行安全性及卫星内部电子器件电磁环境有着支撑性的重要意义。为揭示在超高速撞击含有孔缝带电靶板的电磁场传播特性,自主设计了模拟带有孔缝及带电环境下的卫星表面模拟实验箱及配套的充电设备,以二级轻气炮为加载手段辅以等离子体诊断系统、放电测试系统、高速摄像系统及电磁场测试系统开展研究;通过对撞击速度、入射角度、表面电压及撞击点距孔缝距离等参量对撞击产的等离子体、放电特性及电磁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超高速撞击含有孔缝带电靶板将产生等离子体并诱发放电现象,等离子体诱发放电是影响电磁场特性的主要因素。撞击速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靶点处等离子体的产生,而靶板电位的高低对电离撞击飞溅物材料产生等离子体的过程产生影响,撞击角度的变化影响等离子体的膨胀方向。单位面积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影响放电过程的持续时间,等离子体与高低电势间的接触面积决定放电的速率,放电持续的时间与放电的速率又直接影响电磁场的时间与强度。(2)撞击产生的等离子体及由此诱发的电磁场将经由孔缝进入靶板背侧。孔缝处尖锐边缘导致的电荷集中会使得孔缝与靶板背侧的低电势之间形成电场,当等离子体导通靶板与金属网产生放电现象时,孔缝边缘处与靶板背后的电位差也会变化而产生电磁场。孔缝处的电磁场产生涡旋场吸引等离子体进入孔缝内部;电磁场经孔缝传播时也同时受到孔缝处相反方向电场的阻碍作用。(3)进入实验箱内部的等离子体与撞击角度、撞击位置以及靶板电位均有关联。弹丸与靶板呈60°夹角的撞击使得等离子体朝上方飞溅,等离子体更容易经着联。弹丸与靶板呈60°夹角的撞击使得等离子体朝上方飞溅,等离子体更容易经着靶点上方的孔缝进入靶板背面;随着撞击位置距离孔缝变近,经孔缝进入靶板背部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增加;靶板电位越高孔缝处的涡旋场越强,对等离子体的吸引力越大。经孔缝进入靶板背侧的等离子体对电磁场传播有阻碍作用,但是,随着等离子体密度的增加,高靶板电势与低电势实验箱腔体产生放电并在箱体内部形成更强的耦合电磁场。
李济源[5](2019)在《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电离及性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会切场推力器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电推进装置,具有寿命长、推力范围宽且连续可调、推力密度大、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由于会切场推力器在低功率工况下电离低、性能差,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会切场推力器的低功率工况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先对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电离区分布特征和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会切场会切场推力器的低功率工况下等离子体参数分布进行了PIC数值模拟,根据电子密度分布的情况将通道内的电离区划分为主电离区、次电离区和近阳极区。然后在200500V 36sccm的工况下对推力器的推力、比冲、效率、电离率进行了实验诊断。就通道内电离问题,光谱诊断和光学拍摄的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之后,本文对影响推力器低功率性能的诸多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包括磁场位形、通道结构和阳极结构。在磁场位形影响的研究中,提出了四种待研究的磁场位形,包括三种三级位形2:2:6、1:2:6和1:2:7和一种典型的二级位形2:7,并对它们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通道内电离区分布特征完全相似。接着对不同磁场位形下的推力器进行了推力、比冲和电离率的诊断,实验结果显示2:2:6位形具有较高的比冲,2:7位形具有较高的效率,二者都可能是理想的磁场位形。1:2:7位形的电离和性能均较差。此外,针对不同磁场位形下通道内电离区分布的光谱诊断结果与模拟结果相一致。随后,在磁场位形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通道结构对低功率工况影响的研究,首先根据通道内电离区分布特征,针对2:2:6位形和2:7位形,设计了不同结构的变截面通道,并评估了通道结构对气体密度分布和壁面磁场束缚电子能力的影响。接着对不同通道结构下的推力器进行了推力、比冲、效率和电离率的诊断。诊断结果显示,近阳极区变截面通道在相对低流量工况下性能较优,出口区变截面通道在相对高流量工况下性能较优。最后研究了阳极结构对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的影响。首先设计了孔径不等的空心阳极和平面阳极,随后对不同阳极结构进行了推力、比冲、效率、电离率的实验诊断,发现空心阳极性能优于平面阳极,大孔径空心阳极性能优于小孔径空心阳极。随后对空心阳极对近阳极区电离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验证研究。此外,本文还设计了在通道下游布置环状阳极的方案,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可以提高气体电离率。
刘冰[6](2019)在《Pd-Mo2N与Nb56Ti23Ni21复合膜微观结构与氢渗透性能》文中认为Nb56Ti23Ni21合金具有高的氢渗透系数和优异的抗氢脆性能,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低成本氢渗透膜材料。为了加快氢分子的解离和氢原子的结合,往往需要在Nb56Ti23Ni21表面镀一层薄薄的Pd起催化作用。然而,Pd与Nb合金构成的氢渗透复合膜在较高温度的持久氢渗透过程会出现界面互扩散,导致氢渗透流量的严重衰退。本文提出在Pd与Nb56Ti23Ni21合金之间插入Mo2N阻挡层,一方面起抑制界面互扩散作用,另外,Mo2N本身具有一定的催化性能,通过调控Mo2N的内部结构,有望实现Mo2N阻挡层的高效氢传输作用,从而显着强化Pd-Mo2N和Nb56Ti23Ni21复合膜的高温渗氢性能。本论文采用磁控溅射工艺,首先在单晶Si片上制备Mo2N薄膜,采用XRD和SEM手段分别分析磁控溅射气氛(N2分压5%,10%及30%)、功率(100W,200W及300W)、基体温度(298K、423K及573K)和基体负偏压(0V、150V及300V)对Mo2N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在Nb56Ti23Ni21合金膜片上制备Mo2N薄膜,测试其催化活性。随着氮分压和功率的增加,衍射峰向左偏移,Mo2N中固溶的N原子数量增加;随着温度和偏压的增加,衍射峰向右偏移,Mo2N中固溶的N原子数量减少。氮分压的增加将会使Mo2N微观形貌趋于平整,功率和温度的增加使Mo2N晶粒团聚、比表面积减小,负偏压的增加使Mo2N膜表面致密度先增加后减小。经过电化学测试,10%N2、200W、423K、150V条件下制备的Mo2N催化活性最高:10mA cm-2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为-248mV,Tafel斜率为82mV dec-1。采用催化性能最好的Mo2N制备参数在Nb基膜片两侧镀50、150、300nm的Mo2N薄膜,对三种不同厚度催化层的Mo2N-Nb56Ti23Ni21-Mo2N复合膜在773K温度下进行氢渗透测试。三种复合膜压力指数n=1,表明是“表面解离限制”,它们的氢渗透系数大小关系Φ50nm<Φ300nm<Φ150nm。分析认为,当前工艺条件下制备的Mo2N晶粒尺寸处于30100nm之间,合金基体在抛光过程中由于初生相和共晶相两相硬度不同而导致的微观尺度不平整,50nm厚度的Mo2N在基体表面覆盖不完全,使得复合膜氢渗透系数很低;150nm的Mo2N刚好覆盖基体表面;300nm催化层的试样由于对H原子的扩散系数和溶解系数较低,导致氢渗透系数降低。三种催化膜氢渗透稳定性均较好,6h氢渗透测试Φ始终维持在初始值附近。因此本文中,150nm的催化层是较为理想的厚度。对四种厚度(0、50、150、300nm)中间层的Pd-Mo2N-Nb56Ti23Ni21-Mo2N-Pd复合膜进行氢渗透性能测试。四种复合膜压力指数n=0.5,表明是“体扩散限制”,它们的初始氢渗透系数Φ300nm<Φ150nm<Φ50nm<Φ0nm,6h以后0nm和50nm的复合膜发生显着氢渗透衰退,其氢渗透系数大小关系变为Φ300nm<Φ0nm<Φ50nm<Φ0150nm。对热处理后的膜片进行分析,发现表面Pd在高温下将会发生团聚现象;对截面各元素进行EDS线性扫描,发现不添加中间层的试样表层Pd原子含量降至70%,50nm中间层的试样由于局部微观区域发生互扩散导致Pd的厚度减薄,150nm和300nm中间层的复合膜未见明显互扩散现象。由此可见,Mo2N作为中间层能够对Pd与Nb之间的互扩散的抑制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中间层太厚也会降低氢渗透性能。因此本文中,150nm的中间层是较为理想的厚度。
曾育华[7](2019)在《喷码机喷头内部的电场计算》文中研究说明喷码机采取带电的墨水微颗粒,根据高压电场偏转运动的原理,在各种各样的物体表面上喷印处所需要的图案、文字以及数码等。但有些被喷印物体,由于材质的限制,形状的不平,喷码机不好进行标注。在这个问题下,产生了非接触式喷码机类型。这种喷码机的喷射墨水的喷嘴不用直接接触喷印物体,而且喷印物体的表面相对于喷头的位置可以随意变化,角度也可随时调节。随着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拉动对喷码机技术更高端的需求,以求喷码机技术上的新突破迫在眉睫。非接触式喷码机的充电效果以及高压偏转电场对喷码机的喷印质量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对喷码机的喷头内部电场计算研究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本文对喷码机喷头内部进行建模,数值模拟,得到电场分布,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两种不同形状偏转板附近墨滴偏转方向的电场分布。并计算了两种不同情况下的电场不均匀系数,两种偏转板的电场不均匀系数都非常接近于1。(2)在确定偏转板形状后,对偏转电压的单极性和对称双极性分别进行建模及模拟数值计算,对比分析单极性和对称双极性对墨滴在偏转电场内的运动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探究了墨线的位置变化对喷印过程的影响,对三个典型位置的电场分布进行探究。(3)相位传感器附近的电势分布。在相位传感器为悬浮状态时,重,点研究了不同大小的传感器对电势分布的影响,。(4)分析充电极内的电场分布,考虑充电极的形状、大小、槽宽,以及充电电压大小等多个因素。同时还探究了有无墨线两种情况下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许超[8](2019)在《新能源汽车高压电量传感检测系统》文中提出新能源汽车的电量检测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技术瓶颈,其主要包含对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的检测,并将检测的信息提供给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电池的剩余电量(SOC)、电池健康状态(SOH)等参数估算。SOC与SOH估算是电池组应用于整车性能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压越来越高、电流越来越大,对电量检测系统隔离耐压、检测精度、温度适应范围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在设计中,可以将电量检测模块与BMS集成在一起,但电量检测涉及到高压、大电流信号,对低压系统会产生干扰和威胁。在BMS的结构设计中,目前有一种趋势是将高压电量检测模块独立于BMS之外。在物理结构上,高压电量检测系统安装在电池组对外接口处的高压配电模块(BDU)之中,使检测信号路径最小化。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电量检测的要求,设计出了一款独立于BMS之外的高压电量传感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高精度数模转换器(ADC)、电流传感器以及数字温度传感器对动力电池电量数据进行采集,对采集的数据信号数字滤波处理后,通过CAN总线将电量数据传输到BMS的主控单元。本系统能提高电量信息的检测精度,并能为BMS提供可靠的电量信息,以便更精确估算电池的SOC和SOH等参数,同时还能增强BMS的可靠性。具体来讲,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本文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了介绍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提出了系统需实现的具体功能及设计方案,并对电流、电压以及温度的检测原理做了研究分析。其次,本文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设计。硬件方面主要对电压检测、电流检测、温度检测以及系统通信等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主要包含电路中涉及的元器件的选型、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PCB)以及焊接调试;软件方面主要包含对电压、电流以及温度检测的传感器进行底层驱动开发以及对CAN总线通信模块的软件编写,电量数据可以实时显示在数据接收板的LCD屏和上位机上。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对测试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功能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并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对高压电量检测的需求。
宋德勇[9](2017)在《EAST托卡马克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源设计分析研究》文中认为EAST托卡马克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源为内真空室的共振磁扰动线圈提供特定的电流和电压,该线圈主要用于边界局域模控制等物理实验研究。要满足此目的,需要8套相同的电源,电源额定电流和电压为4000A/450V,电流和电压延迟时间分别小于0.35 ms和0.25 ms,电压纹波小于2%,同时电源能在直流到交流1 kHz的范围内提供不同的电流和电压,有必要对该电源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同时电源逆变部分采用串并联H桥结构,核心器件1GBT工况特殊,且共有384个IGBT同时工作,需要分析其结温分布、失效原因及可靠性,对该电源的设计分析研究对于托卡马克装置同类型电源的设计工作能提供极大的技术参考。第一,针对RMP线圈电源的设计要求,确立了开关频率与电源响应速度、等效开关频率与电压纹波、拓扑结构与输出电流电压的对应关系,还设计了RC补偿支路、母线电容和平波电感,介绍了电源的控制系统和故障保护策略,并针对设计要求进行了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满足设计要求。以DIII-D托卡马克超级电源为例,介绍了 RMP线圈电源设计方法在该电源系统设计方案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该电源中的并联控制方式,同时对于现有的电压模式控制方法提出了优化建议。第二,为了分析RMP线圈电源中IGBT在EAST实验工况下的结温分布特点,基于这种特殊实验工况,通过推导得到了脉冲工况和正弦工况下结温最大值、最小值和纹波的函数,指出电流上升时间、频率、幅值、占空比和IGBT开关频率对结温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Matlab仿真模型验证了上述变量在不同工况下对结温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变量下结温变化对比图,以典型脉冲工况为例,借助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热-结构耦合分析,确定键合线和焊料层在反复的功率循环时为主要失效环节,并验证了关于结温分布特点的理论分析。第三,为了验证IGBT在实际工作时的失效方式和评估IGBT的可靠性,进行了温度循环试验、动态特性测试和功率循环试验,验证了温度循环时IGBT的失效方式,分析了驱动电阻、集电极电流、结温和功率循环次数对IGBT动态特性的影响,对IGBT的实际运行和使用提出了建议,分析了在多次功率循环冲击后IGBT的可靠性。目前8套RMP线圈电源在已经结束的EAST物理实验中运行正常,且RMP线圈对边界局域模的抑制起到明显作用,该电源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也为今后ITER装置和CFETR装置上类似电源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李硕[10](2015)在《电化学方法制备MnOx/C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级电容器因其功率密度大、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效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电动汽车、航空和航天、通讯、消费电子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锰氧化物材料在地球上储量丰富,来源简单,价格低廉,而且锰氧化物的比容量高等优点所备受关注,但是本身电子导电率低、循环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且电子导电率高等优点,因此如何结合利用碳材料和锰氧化物成为超级电容器的发展方向。本文工作主要研究MnOx/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容性能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采用有机溶剂液相超声剥离制备石墨烯分散液,向其中添加一定量硝酸锰,超声混合后作为电解液,再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阴极三维多孔不锈钢片上得到的材料,经退火处理后,制备出石墨烯/Mn304复合材料。采用SEM、TEM、 Raman、XRD以及TG对电极材料的形貌、结构、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终得到Mn304/石墨烯复合材料,其中Mn304含量为80.8wt%, Mn3O4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上。通过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和循环性能对复合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在5mV/s的扫描速率下,复合材料的比容量达到357.2 F/g,充放电测试显示在1A/g的放电电流密度下,石墨烯/Mn304的比容量达到281.6F/g,是同等条件下制备的Mn304电极的2.6倍,同时循环性能测试表明在进行10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达到99.4%。(2)在有机溶剂(NMP)体系中,使用硝酸锰作催化剂,电化学反应后电泳沉积在阴极得到石墨微晶/MnO2复合电极材料。采用Raman光谱、TEM、EDX及FTIR对复合电极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阴极获得石墨微晶/MnO2复合电极材料。探讨了电压和硝酸锰溶液浓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对石墨微晶/MnO2复合电极材料进行电容性能的评估,电极材料有着较好的可逆性和充放电效率,循环伏安结果表面在扫描速率为5mV/s时,电容值为206.8F/g,充放电测试显示在1A/g的放电电流密度下,电容值为78F/g。
二、300V电压能说明些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00V电压能说明些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双向DC-DC变换器电感参数适应性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现状 |
1.2 软磁材料的发展及磁粉芯电感的应用 |
1.2.1 软磁材料的发展及各材料比较 |
1.2.2 磁粉芯电感的应用瓶颈 |
1.2.3 磁粉芯电感软饱和特性的应用及控制器设计 |
1.3 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软磁材料对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的影响分析 |
2.1 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 |
2.1.1 PWM工作模式介绍 |
2.1.2 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 |
2.2 电感电流连续情况下双向DC-DC变换器建模 |
2.3 磁粉芯电感对传统电流环的影响分析 |
2.3.1 磁粉芯电感对电流环影响分析 |
2.3.2 电压环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磁粉芯电感量的在线拟合及控制器优化方法 |
3.1 磁粉芯电感特性分析及电感曲线拟合 |
3.2 反馈通道增加预测环节提升内环带宽 |
3.3 引入高频阻尼提升系统稳定裕度 |
3.4 本章小结 |
4 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模态优化及均流控制 |
4.1 双向DC-DC变换器断续工作状态分析 |
4.2 电感电流断续与连续统一化控制方法推导 |
4.2.1 Buck模式电感电流断续与连续统一化控制方法推导 |
4.2.2 Boost模式电感电流断续与连续统一化控制方法推导 |
4.3 均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验证 |
5.1 实验平台介绍 |
5.2 电感电流连续情况实验验证及均流控制 |
5.3 电感电流断续与连续相统一方法验证 |
5.4 并网实验波形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2)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研究及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镁合金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
1.1.2 提高镁合金耐蚀性的方法及微弧氧化技术的优势 |
1.2 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微弧氧化技术的放电原理及研究进展 |
1.2.2 电参数对微弧氧化膜层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
1.2.4 微弧氧化电源及其对负载模型适应性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案 |
2.1 试验材料及电解液配方 |
2.1.1 试验材料及表面预处理 |
2.1.2 电解液配方及配制方法 |
2.2 试验平台及数据采集设备 |
2.2.1 试验平台 |
2.2.2 数据采集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
2.2.3 数据计算、分析及仿真软件 |
2.3 膜层表征及检测方法 |
2.3.1 膜层厚度的测量 |
2.3.2 膜层表面和截面形貌表征 |
2.3.3 膜层元素及相组成检测 |
2.3.4 膜层表面微孔的统计规律及孔隙率检测 |
2.3.5 膜层耐蚀性检测 |
2.4 试验方案 |
2.4.1 负载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案 |
2.4.2 不同处理面积影响负载模型参数的试验方案 |
2.4.3 不同极间距影响负载模型参数的试验方案 |
2.4.4 持续电弧对膜层破坏机制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的研究 |
3.1 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的建立 |
3.1.1 负载电压和电流波形及电弧状态分析 |
3.1.2 电解槽负载理论建模 |
3.1.3 模型的初步仿真验证 |
3.2 负载模型的传递函数的推导 |
3.2.1 负载对脉冲电压阶跃上升响应的传递函数 |
3.2.2 负载对直流电压响应的传递函数 |
3.2.3 负载对脉冲阶跃下降后零电压响应的拟合 |
3.2.4 传递函数的基本特点 |
3.3 负载模型中各分量的定量计算 |
3.3.1 等效电路模型中各元件分量的计算方法 |
3.3.2 不同处理电压时试验数据的计算分析 |
3.3.3 恒压500 V处理不同时间的试验数据的计算分析 |
3.3.4 模型中各电器元件的物理意义分析 |
3.4 负载模型定量计算结果的仿真验证 |
3.5 本章结论 |
第4章 膜层性能及工艺条件与负载模型的对应性 |
4.1 微弧氧化膜层性能与负载模型的对应性研究 |
4.1.1 微弧氧化膜层厚度与负载模型的对应性分析 |
4.1.2 膜层结构分析及其与负载模型对应性研究 |
4.1.3 膜层耐蚀性及其与负载模型的对应性分析 |
4.2 试样面积变化时负载模型的变化规律及分析 |
4.2.1 负载模型与电弧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
4.2.2 负载模型与膜层厚度及耐蚀性的相关性分析 |
4.2.3 试样表面积对负载模型时域响应的影响规律 |
4.3 极间距变化对膜层及等效元件变化的影响 |
4.3.1 膜层厚度分析 |
4.3.2 膜层元素及相组成分析 |
4.3.3 膜层微观形貌及耐蚀性分析 |
4.3.4 负载模型中等效元件值的变化规律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局部持续电弧对膜层的破坏机制研究 |
5.1 实验现象及宏观形貌的研究 |
5.1.1 正常微弧氧化的负载波形和电弧形态 |
5.1.2 烧蚀出现后的负载波形和电弧形态 |
5.1.3 试样的宏观形貌 |
5.2 正常微弧氧化膜与持续电弧破坏膜的对比分析 |
5.2.1 膜层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
5.2.2 膜层截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
5.2.3 膜层相组成物的对比分析 |
5.3 破坏机理分析及电参数选择范围 |
5.3.1 脉冲电压波形分析 |
5.3.2 电参数对破坏电压的影响规律 |
5.3.3 避免持续电弧破坏现象发生的方法 |
5.4 负载模型中等效元件对持续电弧破坏现象的监测方法 |
5.5 本章结论 |
第6章 工艺设备一体化微弧氧化技术的开发 |
6.1 多功能、大功率微弧氧化电源的设计开发 |
6.1.1 主电路拓扑结构及工作模式分析 |
6.1.2 整流器和斩波器的选择与设计 |
6.1.3 电源过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6.1.4 软件设计 |
6.2 工业生产中负载模型的理论分析 |
6.2.1 传递函数的根轨迹分析 |
6.2.2 传递函数的时域分析 |
6.2.3 传递函数的频率域分析 |
6.3 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控制工艺方案的研究 |
6.3.1 根据负载模型制定的过程工艺方案 |
6.3.2 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
6.4 本章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研究工作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具有单向输出特性的微能源采集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能源危机与新能源的发展 |
1.1.1 能源危机 |
1.1.2 新能源的发展 |
1.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简介 |
1.2.1 摩擦起电效应 |
1.2.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 |
1.2.3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传统摩擦纳米发电机 |
2.1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2.1.1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过程 |
2.1.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理论来源 |
2.2 垂直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
2.3 滑动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
2.4 单电极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
2.5 独立层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向输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 |
3.1 工作原理及仿真分析 |
3.1.1 工作原理 |
3.1.2 仿真分析 |
3.2 装置制备与实验验证 |
3.2.1 装置制备 |
3.2.2 输出性能测试 |
3.2.3 单向输出特性演示 |
3.3 装置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侧刷悬臂梁结构的单向输出摩擦纳米发电机 |
4.1 结构设计与仿真验证 |
4.1.1 结构设计 |
4.1.2 工作原理 |
4.1.3 仿真验证 |
4.2 装置制备与测试 |
4.2.1 制备过程与方法 |
4.2.2 输出性能测试 |
4.3 实际应用演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风杯结构的单向输出摩擦纳米发电机 |
5.1 结构设计与仿真验证 |
5.1.1 结构设计 |
5.1.2 工作原理与仿真验证 |
5.2 装置制备与测试 |
5.2.1 制备过程与方法 |
5.2.2 输出性能测试 |
5.3 实际应用演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超高速撞击含有孔缝带电靶板的电磁场传播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在超高速撞击产生等离子体及诱发放电的研究方面 |
1.4.2 在超高速撞击产生电磁效应研究方面 |
1.4.3 在电磁场与孔缝耦合的研究方面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高速撞击含孔缝带电靶板的等离子体特性 |
2.1 实验系统 |
2.2 等离子体特征参量的诊断 |
2.2.1 等离子体特征参量 |
2.2.2 朗缪尔三探针诊断理论 |
2.2.3 等离子体特征参量诊断系统 |
2.3 实验基本参数 |
2.4 靶板表面电位对等离子体经孔缝传播的影响 |
2.4.1 靶板电位对撞击侧等离子体的影响 |
2.4.2 靶板电位对经孔缝传播等离子体的影响 |
2.5 弹丸速度对等离子体经孔缝传播的影响 |
2.5.1 弹丸速度对撞击侧等离子体的影响 |
2.5.2 弹丸速度对经孔缝传播等离子体的影响 |
2.6 着靶点位置对等离子体经孔缝传播的影响 |
2.6.1 着靶点位置对撞击侧等离子体的影响 |
2.6.2 着靶点位置对经孔缝传播等离子体的影响 |
2.7 碰撞角度对等离子体经孔缝传播的影响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高速碰撞含有孔缝带电靶板的放电特性 |
3.1 实验系统 |
3.1.1 充放电系统及放电测试系统 |
3.1.2 高速摄像系统 |
3.1.3 放电特性测试实验系统 |
3.2 靶板电位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
3.3 弹丸入射速度和入射角度下的放电特性的影响 |
3.3.1 弹丸入射速度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
3.3.2 弹丸不同入射角度下的放电特性 |
3.4 孔缝与着靶点距离对放电影响 |
3.4.1 着靶点位置对放电过程的影响 |
3.4.2 放电过程的高速摄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高速碰撞带电靶板诱发电磁场 |
4.1 实验介绍 |
4.2 靶板电位对撞击产生电磁场的影响 |
4.2.1 靶板电位对撞击侧电磁场特性的影响 |
4.2.2 靶板电位对经孔缝传播电磁场的影响 |
4.3 弹丸速度对电磁场特性的影响 |
4.3.1 弹丸速度对撞击侧电磁场特性的影响 |
4.3.2 弹丸速度对经孔缝传播电磁场的影响 |
4.4 着靶点位置对电磁场影响 |
4.4.1 着靶点位置对撞击侧电磁场的影响 |
4.4.2 着靶点位置对经孔缝传播的电磁场特性影响 |
4.5 入射角度对电磁场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磁场经孔缝传播特性的时频分析 |
5.1 电磁场信号时频分析原理 |
5.1.1 经验模态分解(EMD) |
5.1.2 希尔伯特变换(HT) |
5.2 靶板电位对电磁场经孔缝传播特性影响 |
5.3 入射速度对电磁场经孔缝传播特性影响 |
5.4 着靶点对电磁场经孔缝传播特性影响 |
5.5 入射角度对电磁场经孔缝传播特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电离及性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会切场推力器发展及其电离机制研究现状 |
1.3.2. 电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研究现状 |
1.3.3. 改善推力器电离及性能的相关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电离区分布特征及工作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及参数诊断方法 |
2.2.1. 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实验样机简介 |
2.2.2. 真空系统简介 |
2.2.3. 推力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
2.2.4. 离子电流的诊断装置及方法 |
2.2.5. 等离子体放电的光谱诊断装置及方法 |
2.3. 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电离区分布特征模拟研究 |
2.3.1. 会切场等离子体推力器PIC模型的建立 |
2.3.2. 等离子体参数分布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2.4. 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的性能及电离特性的实验研究 |
2.4.1. 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的性能特性 |
2.4.2. 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的电离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磁场位形对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推力器磁场位形设计 |
3.2.1. 磁场位形设计及其影响模拟研究 |
3.2.2. 磁体开槽对磁场位形的影响评估 |
3.3. 磁场位形对低功率工况电离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
3.3.1. 磁场位形对伏安特性的影响 |
3.3.2. 磁场位形对推力、比冲、效率等性能参数的影响 |
3.3.3. 磁场位形对推力器电离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道结构对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推力器变截面通道结构设计 |
4.2.1. 基于低功率工况通道内电离区分布的变截面设计 |
4.2.2. 通道结构对通流密度的的影响评估 |
4.2.3. 通道结构对磁场约束能力的影响评估 |
4.3. 通道结构对三级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的影响研究 |
4.3.1. 通道结构对伏安特性的影响 |
4.3.2. 通道结构对推力、比冲、效率等性能参数的影响 |
4.3.3. 通道结构对推力器电离特性的影响 |
4.4. 通道结构对二级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的影响研究 |
4.4.1. 通道结构对放电伏安特性的影响 |
4.4.2. 通道结构对推力、比冲、效率等性能参数的影响 |
4.4.3. 通道结构对推力器电离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阳极结构对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阳极结构及气孔孔径对低功率工况的影响研究 |
5.2.1. 阳极结构设计 |
5.2.2. 阳极结构对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的影响 |
5.2.3. 空心阳极设计作用的实验研究 |
5.2.4. 附加阳极对低功率工况电离影响的实验研究 |
5.3. 磁场位形、通道结构及阳极配置的最优组合 |
5.3.1. 最优组合方案的选择思路 |
5.3.2. 四组备选组合方案的低功率工况下的性能比较 |
5.3.3. 针对低功率工况的会切场推力器设计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Pd-Mo2N与Nb56Ti23Ni21复合膜微观结构与氢渗透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氢分离技术 |
1.2.1 氢气的提纯及膜材料的选择 |
1.2.2 氢分离膜的渗透过程 |
1.2.3 渗透性能表征 |
1.3 催化析氢反应过程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非贵金属的催化性能 |
1.4.2 非贵金属的高温氢渗透行为 |
1.4.3 中间层在Pd与Nb氢渗透膜片中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2 磁控溅射参数的选取 |
2.3 实验材料制备及所用设备 |
2.3.1 非自耗真空电弧炉熔炼Nb_(56)Ti_(23)Ni_(21)合金纽扣锭 |
2.3.2 制备表面镀Mo_2N和Pd的复合膜膜片 |
2.3.3 电化学测试 |
2.3.4 氢渗透性能测试 |
2.3.5 高温氢气气氛热处理 |
2.4 分析手段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第3章 磁控溅射制备Mo_2N薄膜的微观组织与催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磁控溅射气氛对Mo_2N微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3.2.1 溅射气氛对Mo_2N物相与微观结构的影响 |
3.2.2 溅射气氛对Mo_2N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 磁控溅射功率对Mo_2N微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1 溅射功率对Mo_2N物相与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2 溅射功率对Mo_2N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 基体温度对Mo_2N微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1 基体温度对Mo_2N物相与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2 基体温度对Mo_2N催化性能的影响 |
3.5 基体偏压对Mo_2N微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3.5.1 基体偏压对Mo_2N物相与微观结构的影响 |
3.5.2 基体偏压对Mo_2N催化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d-Mo_2N与Nb_(56)Ti_(23)Ni_(21)复合膜氢渗透性能 |
4.1 引言 |
4.2 Mo_2N与Nb_(56)Ti_(23)Ni_(21)复合膜高温氢渗透性能 |
4.2.1 压力对Mo_2N与Nb_(56)Ti_(23)Ni_(21)复合膜氢渗透流量的影响 |
4.2.2 Mo_2N与Nb_(56)Ti_(23)Ni_(21)复合膜氢渗透性能 |
4.2.3 Mo_2N与Nb_(56)Ti_(23)Ni_(21)复合膜高温氢渗透稳定性 |
4.3 Pd-Mo_2N与Nb_(56)Ti_(23)Ni_(21)复合膜高温氢渗透性能 |
4.3.1 压力对Pd-Mo_2N与Nb_(56)Ti_(23)Ni_(21)复合膜氢渗透流量的影响 |
4.3.2 Pd-Mo_2N与Nb_(56)Ti_(23)Ni_(21)复合膜氢渗透性能 |
4.3.3 Pd-Mo_2N与Nb_(56)Ti_(23)Ni_(21)复合膜高温氢渗透稳定性 |
4.4 Pd-Mo_2N与Nb_(56)Ti_(23)Ni_(21)高温互扩散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喷码机喷头内部的电场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喷码机研究背景及喷码机技术概述 |
1.1.1 喷码机分类 |
1.1.2 电磁计算方法简介 |
1.2 喷码机工作原理 |
1.2.1 墨滴的产生 |
1.2.2 墨滴的充电 |
1.2.3 墨滴的带电量检测 |
1.2.4 墨滴在偏转场的运动 |
1.3 课题的提出 |
1.3.1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1 课题研究内容 |
1.3.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课题的创新性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偏转板形状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2.1 偏转原理 |
2.2 不同形状下偏转板的电场分布 |
2.3 不同形状偏转板对电场均匀性的影响 |
2.4 结论 |
2.4.1 结果讨论 |
2.4.2 小结 |
第三章 单极性和对称双极性的高压偏转板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3.1 高压偏转板的极性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3.1.1 带电墨滴进入高压偏转板前 |
3.1.2 带电墨滴进入高压偏转板中 |
3.1.3 带电墨滴离开高压偏转板后 |
3.2 不同充电极电压条件下的场强分布 |
3.2.1 充电极电压为0时的场强分布 |
3.2.2 充电极电压为300V时的电场分布 |
3.3 墨线距离偏转板的不同位置下的场强分量分布 |
3.4 结论 |
3.4.1 结果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相位传感器附近的场强分布 |
4.1 相位传感器附近的电场分布 |
4.1.1 墨滴的带电量计算原理 |
4.1.2 相位传感器附近的电场分布 |
4.2 相位传感器大小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4.3 结论 |
4.3.1 结果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充电极附近的场强分布及影响因素 |
5.1 墨线对于充电电场的影响 |
5.2 充电极形状、大小、槽宽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5.2.1 充电极形状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5.2.2 充电极大小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5.2.3 充电极槽宽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5.3 结论 |
5.3.1 结果讨论 |
5.3.2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8)新能源汽车高压电量传感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的具体功能及方案设计 |
2.1 系统具体功能及性能指标 |
2.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2.1 电压检测方案设计 |
2.2.2 电流检测方案设计 |
2.2.3 温度检测方案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
3.1 主控单元 |
3.2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3.3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3.4 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
3.5 高低压隔离电路设计 |
3.6 CAN总线通讯电路设计 |
3.7 电源电路设计 |
3.8 检测系统硬件设计整体框图 |
3.9 PCB设计及制作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开发调试平台 |
4.2 微控制器及其功能外设初始化 |
4.3 系统各检测模块软件设计 |
4.4 CAN总线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4.5 软件抗干扰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 |
5.1 测试平台 |
5.2 测试数据采集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EAST托卡马克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源设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问题与磁约束核聚变 |
1.1.2 EAST托卡马克及电源系统 |
1.1.3 EAST托卡马克共振磁扰动线圈物理研究 |
1.2 EAST托卡马克RMP线圈电源系统 |
1.2.1 RMP线圈系统 |
1.2.2 RMP线圈电源设计要求 |
1.3 国内外聚变装置同类线圈电源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源设计方法研究 |
2.1 主回路主要参数设计 |
2.1.1 开关频率的选取 |
2.1.2 等效开关频率的选取 |
2.1.3 拓扑结构设计 |
2.1.4 RC补偿支路设计 |
2.1.5 母线电容与平波电感设计 |
2.1.6 主回路设计方案 |
2.2 控制系统设计 |
2.2.1 控制方式 |
2.2.2 电源运行时序 |
2.2.3 电源运行方式 |
2.2.4 远程控制 |
2.2.5 系统故障连锁 |
2.3 故障保护策略设计 |
2.4 电源仿真与测试结果 |
2.4.1 仿真结果 |
2.4.2 测试结果 |
2.5 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源设计方法应用 |
2.5.1 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源设计方法 |
2.5.2 电源设计方法在DIII-D超级电源上的应用 |
2.5.3 超级电源并联控制方法 |
2.5.4 RMP线圈电源电压模式优化建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源IGBT结温分析 |
3.1 IGBT运行工况 |
3.2 IGBT热路模型 |
3.3 直流工况损耗和结温计算 |
3.4 瞬态脉冲工况结温分析 |
3.4.1 多周期脉冲电流结温分布特点 |
3.4.2 不同参数下结温分析 |
3.5 瞬态正弦工况结温分析 |
3.5.1 正弦电流损耗和结温计算 |
3.5.2 多周期正弦电流结温分布特点 |
3.5.3 不同参数下结温分析 |
3.6 其他电流工况结温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源IGBT有限元分析 |
4.1 IGBT失效原因 |
4.2 IGBT有限元建模 |
4.3 稳态脉冲工况有限元分析 |
4.3.1 IGBT热分析 |
4.3.2 IGBT结构分析 |
4.4 瞬态脉冲工况有限元分析 |
4.4.1 IGBT热分析 |
4.4.2 IGBT结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源IGBT可靠性分析 |
5.1 国内外IGBT可靠性研究 |
5.2 IGBT可靠性试验方法 |
5.3 IGBT可靠性数据处理方法 |
5.4 IGBT温度循环试验 |
5.4.1 测试原理和方法 |
5.4.2 测试结果 |
5.5 IGBT动态特性测试 |
5.5.1 测试原理和方法 |
5.5.2 双脉冲测试 |
5.5.3 驱动电阻变化时动态特性 |
5.5.4 集电极电流变化时动态特性 |
5.5.5 结温变化时动态特性 |
5.5.6 功率循环后动态特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电化学方法制备MnOx/C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级电容器 |
1.1.1 超级电容器简介 |
1.1.2 超级电容器的类型 |
1.1.3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 |
1.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1.2.1 碳材料 |
1.2.1.1 活性炭 |
1.2.1.2 碳纳米管 |
1.2.1.3 活性碳纤维 |
1.2.1.4 石墨烯 |
1.2.2 锰的氧化物(MnO_x)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选题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物理性能测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3 拉曼光谱(Raman) |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5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6 热重分析(TGA)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1 循环伏安测试(CV) |
2.4.2 恒流充放电测试(GCD) |
第三章 电泳沉积法制备石墨烯/Mn_3O_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石墨烯的制备 |
3.2.2 电泳沉积制备石墨烯/Mn_3O_4复合电极材料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沉积机理 |
3.3.2 硝酸锰的浓度对复合材料电极性能的影响 |
3.3.3 SEM分析 |
3.3.4 TEM分析 |
3.3.5 Raman分析 |
3.3.6 XRD分析 |
3.3.7 TG分析 |
3.3.8 循环伏安测试 |
3.3.9 恒流充放电和循环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化学法制备石墨微晶/MnO_2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浓度硝酸锰溶液对石墨微晶/MnO_2电极材料的影响 |
4.3.2 不同沉积电压对石墨微晶/MnO_2电极材料的影响 |
4.3.3 EDX分析 |
4.3.4 FTIR光谱 |
4.3.5 循环伏安测试 |
4.3.6 充放电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300V电压能说明些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向DC-DC变换器电感参数适应性优化策略研究[D]. 陈秉杰.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研究及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开发[D]. 王晟.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3]具有单向输出特性的微能源采集器研究[D]. 刘盾.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超高速撞击含有孔缝带电靶板的电磁场传播特性[D]. 赵亮亮.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1)
- [5]会切场推力器低功率工况电离及性能特性研究[D]. 李济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Pd-Mo2N与Nb56Ti23Ni21复合膜微观结构与氢渗透性能[D]. 刘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喷码机喷头内部的电场计算[D]. 曾育华.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8]新能源汽车高压电量传感检测系统[D]. 许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EAST托卡马克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源设计分析研究[D]. 宋德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10]电化学方法制备MnOx/C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李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