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强光胁迫论文-万继锋,李娟,杨为海,曾辉,张汉周

高温强光胁迫论文-万继锋,李娟,杨为海,曾辉,张汉周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强光胁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柑橘果实,高温胁迫强光胁迫,活性氧代谢

高温强光胁迫论文文献综述

万继锋,李娟,杨为海,曾辉,张汉周[1](2019)在《柑橘果实响应高温、强光胁迫的活性氧代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柑橘果实响应高温、强光胁迫的活性氧代谢,为预防柑橘果实发生日灼以及果品优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环境调控生长室中模拟高温、强光诱导柑橘果实发生灼伤,并从果实灼伤病程的不同阶段入手,分析了果实灼伤病程中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高温、强光胁迫使果皮中O■大量积累,LOX活性增强,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着上升。灼伤初期果皮呈现深黄色小斑点,SOD、POD和PPO活性均显着上升;随着灼伤病情的加剧,果皮变褐,POD活性仍增强,SOD活性显着下降且显着低于正常果,而PPO活性显着下降,但仍显着高于正常果;AsA和GSH含量在整个灼伤病程中均逐步下降。【结论】在高温、强光胁迫初期果皮呈现深黄色小斑点,柑橘果实果皮组织维持较高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减缓了高温、强光对细胞膜的损伤。果皮呈现深黄色小斑点是预防柑橘果实果皮褐变的重要时间节点。(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梁永富,王康才,薛启,隋利,易家宁[2](2018)在《高温强光胁迫下水杨酸对多花黄精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水杨酸(SA)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SA缓解多花黄精高温强光胁迫伤害的可行性。[方法]以遮阴处理的盆栽多花黄精为材料,叶面喷施0.5、1.0、1.5和2.0 mmol·L-1SA后,撤掉遮阳网,然后进行高温强光胁迫处理,测定并分析胁迫处理期间及25℃遮阴恢复24 h后多花黄精叶片活性氧水平、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光合及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变化。[结果]叶面喷施SA可促进多花黄精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使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着下降,增强多花黄精抵御高温强光胁迫伤害的能力。同时,SA还能提高Fv/Fm、ΦPSⅡ和q P,降低NPQ,并能促进气孔开放和CO2转运,使多花黄精能够在逆境胁迫下维持较高的光学活性和净光合速率,但过高SA浓度则会加重多花黄精胁迫伤害。[结论]0.5~1.5 mmol·L-1SA处理均能提高多花黄精抗逆性,尤其以1.0 mmol·L-1SA的处理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梁永富,王康才,隋利,薛启,易家宁[3](2018)在《Ca~(2+)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抗逆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不同Ca~(2+)浓度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光合作用及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外源Ca~(2+)缓解多花黄精高温强光胁迫伤害的可行性。以遮阴处理的盆栽多花黄精为材料,用改良的Hoagland溶液进行培养,培养液Ca~(2+)浓度分别为5、10、15、20、25mmol·L-1,在高温强光天气来临之前撤掉遮阴棚进行胁迫处理,胁迫处理10 d后测定多花黄精光合及生理等指标,待多花黄精倒苗后,测定其根茎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实验设置常温25℃遮阴和高温强光胁迫下浇Hoagland溶液2个对照。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a~(2+)处理可显着增强多花黄精SOD、POD和CAT酶活性,减少细胞中O2-·和H_2O_2含量,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有效减轻了多花黄精的高温胁迫伤害。同时,Ca~(2+)处理还提高了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并加快了光合电子传递,降低了NPQ,提高了多花黄精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ETR和qP,使多花黄精能够在高温强光胁迫下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但随着Ca~(2+)浓度的增加,多花黄精的抗逆性会降低。就本试验而言,10mmol·L-1的Ca~(2+)处理能显着降低多花黄精的高温强光胁迫伤害,提高其根茎收获量及活性成分含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路涛[4](2016)在《亚高温强光胁迫下番茄幼苗光抑制及光保护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施蔬菜栽培是我国现代农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设施越夏栽培过程中常遭受高温和强光的双重胁迫,导致植株产量和果实品质下降,严重制约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因此,研究高温强光对设施蔬菜的影响,特别是东北地区亚高温强光对设施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而加深人们对光合作用规律的认知并因地、因时制定相关防控措施,以缓解逆境障碍,从而保证高产、优质栽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研究了亚高温强光诱导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光系统抑制的机理及D1蛋白周转、叶黄素循环、环式电子传递、线性电子传递等途径在亚高温强光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的光保护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亚高温强光导致植株叶片光合速率下降,非气孔因素是主要限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CK,25℃, 500 μmol·m~(-2)·s~(-1))植株相比,亚高温强光胁迫(HH,35℃,1000μmol·m~(-2)·s~(-1)引起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气孔限制值(Ls)大幅下降,而胞间CO_2浓度(Ci)大幅升高,此外,Rubisco酶活性及其大小亚基(rbcL和rbcS)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说明非气孔因素起主导作用。2.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对光系统Ⅱ (PS Ⅱ)的影响。研究发现,亚高温强光胁迫导致番茄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 Ⅱ天线转化效率(Fv'/Fm')、PS 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 PS Ⅱ电子传递速率[ETR(Ⅱ)]显着下降,与此同时PS Ⅱ光化学效率[Y(NO)]和PS Ⅱ非光化学效率[Y(NPQ)]显着升高,而反映PS Ⅱ反应中心失活状态的最大荧光(Fm)和初始荧光(Fo)及反映PS 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也显着降低,这说明亚高温强光胁迫引起PS Ⅱ反应中心关闭并发生不可逆失活,进而引起PSⅡ光化学效率的降低,从而导致PSⅡ发生光抑制和光破坏。而且亚高温强光处理导致的PSⅡ光抑制和光破坏的程度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加重。3.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对光系统I(PS Ⅰ)的影响。研究表明,亚高温强光处理后,番茄叶片PS Ⅰ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Ⅰ)]、PSI电子传递速率[ETR(Ⅰ)]极显着下降,说明PS Ⅰ受到光抑制。由于Y(Ⅰ)下降是PS Ⅰ受体侧量子效率[Y(NA)]显着下降和PS Ⅰ供体侧量子效率[Y(ND)]显着上升引起的,我们推测过剩光能引起PS Ⅱ电子传递受阻并在PS Ⅰ供体侧积累,从而导致PS Ⅰ供体侧光抑制;同时Rubisco酶活性下降导致电子在PS Ⅰ受体侧积累,进而发生PS Ⅰ受体侧光抑制。4.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对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亚高温强光胁迫引起番茄叶片中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显着上升,可溶性蛋白(Sp)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着下降,而细胞相对电导率(K)和细胞膜受损程度(α)升高,说明亚高温强光导致番茄体内ROS大量积累,严重破坏细胞膜并导致膜内物质外流。此外我们还发现亚高温强光处理导致番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严重下降,(Cu/Zn)SOD、GR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Mn)SOD、APX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说明逆境诱导ROS清除系统清除ROS,但亚高温强光胁迫严重抑制了相关抗氧化酶活性,造成ROS不能及时清除并在植株体内大量积累,进而导致ROS代谢失衡并破坏光合作用和光合系统。5.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和保卫细胞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植株相比,硫酸链霉素(SM)和二硫苏糖醇(DTT)处理导致番茄叶片Pn、表观量子效率(AQY)降低,与此同时气孔数目、保卫细胞和气孔的宽、面积降低,而保卫细胞和气孔长、长宽比增加,说明D1蛋白周转或叶黄素循环被破坏诱导气孔关闭和气孔数量减少,减弱了植株对光的利用能力,光合作用受抑制。6.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对番茄叶片光抑制的影响。结果显示,SM和DTT处理引起Fv/Fm、Fv/Fo、Y(Ⅱ)、qP极显着降低,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分别导致psbA基因下调表达和D1蛋白含量降低,说明D1蛋白循环和叶黄素循环被破坏引起PS Ⅱ核心蛋白在分子和蛋白水平上受损,进而造成D1蛋白的净损失,最终导致PS Ⅱ反应中心被破坏,发生严重光抑制。此外,我们还发现SM和DTT处理导致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及叶绿素a (Cha)和叶绿素b (Chb)含量比(Cha/Chb)升高,说明D1蛋白循环和叶黄素循环被破坏提高了捕光色素复合体对氧化胁迫的敏感性,导致叶片天线色素被破坏。7.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对番茄叶片ROS的影响。采用荧光染料DHE和DCFH-DA分别对番茄叶片保卫细胞中的02·-和H202进行染色观察,并结合其活体染色观察发现亚高温强光胁迫导致保卫细胞和叶片中ROS大量积累,SM和DTT处理大大加深了保卫细胞中ROS的荧光强度和叶片染色深度;此外,抗氧化酶活性如CAT、POD和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也被强烈抑制,说明D1蛋白循环和叶黄素循环被破坏诱导植株抗氧化能力降低,ROS不能清除,保卫细胞中ROS含量增加,进而导致气孔关闭。8.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环式电子传递(CEF)和线性电子传递(LEF)对番茄叶片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甲基紫精(MV)和敌草隆(DCMU)处理导致番茄叶片分配于PS Ⅱ的光能(β)、PS Ⅱ天线热耗散能(D)急剧上升,而分配于PS Ⅰ的光能(α)、PS Ⅱ光化学反应能(P)、有活性PS Ⅱ反应中心过剩能(E)急剧下降,说明CEF和LEF被抑制诱导能量过剩及激发能分配失衡,而大量分配于PSⅡ的激发能导致反应中心被破坏而不能进行光化学反应。9.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CEF和LEF对光抑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MV和DCMU处理造成Fv/Fm、Fv'/Fm'、qP极大降低,PSⅡ激发压(1-qP)极大升高,说明CEF和LEF被抑制造成PS Ⅱ反应中心失活,甚至被降解且无法恢复,可见CEF和LEF对亚高温强光逆境下番茄叶片PS Ⅰ和PSⅡ反应中心的光保护作用极为重要。10.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CEF和LEF对跨膜质子动力势(pmf)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MV和DCMU处理显着降低了番茄叶片的pmf及其组分跨膜质子梯度(△pH)和跨膜电势(△Ψ)。同时测定叶片P515信号发现MV和DCMU处理后,番茄叶片暗适应后P515信号衰减快速下降,叶片预照光后则缓慢下降,说明类囊体膜完整性被破坏及ATP-ase活性被严重抑制。(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6-12-16)

刚爽[5](2016)在《ABA对亚高温强光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番茄是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设施生产中经常同时受到亚高温(35℃)和强光的双重胁迫,植物对同时存在多种胁迫的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多种胁迫因子综合在一起能够产生加强、重迭或拮抗效应。脱落酸(ABA)参与很多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还参与并调节逆境胁迫,但ABA是怎样参与并调节植物亚高温强光双重胁迫的机制仍不清晰。本文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和ABA缺失突变体(sit)及野生型(RR)为试材,研究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ABA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及相关机制的影响,从光合作用、ABA合成、MYB转录因子及抗氧化防护的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外源和内源ABA参与调节亚高温强光胁迫的机制,为缓解亚高温强光逆境障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亚高温强光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速率下降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决定的。通过对昼间和短时亚高温强光胁迫下喷蒸馏水处理(即W处理)气体交换参数的研究发现,昼间胁迫3d内和短时胁迫11h内伴随着净光合速率(Pn)下降,气孔导度(gs)、胞间C02浓度(Ci)和蒸腾速率(E)大幅度下降,是由气孔因素限制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昼间胁迫3d后和短时胁迫11h后,Pn、gs和E继续下降,而Ci升高,非气孔因素起主导限制作用。并且明确亚高温强光胁迫对光合机构伤害的时间顺序,PSⅡ的电子传递(ETRⅡ)在3h开始下降,Rubsico羧化酶活性7h后开始钝化,而PSI光抑制发生在11h后。由此推测,亚高温强光胁迫最先伤害PS Ⅱ、其次是Rubsico羧化酶活性,最后伤害到PSI。2.明确亚高温强光胁迫下外源ABA减缓净光合速率(Pn)下降的原因。喷施ABA可以有效地缓解亚高温强光对番茄叶片PSⅡ的伤害,延缓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ETRⅡ PS 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和PSⅡ光下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qP)的降低、提高非光化学猝灭(NPQ),从而保护PSⅡ反应活性中心。喷施ABA延缓Rubisco羧化酶活性下降。在昼间胁迫3d内和短时胁迫11h内,各处理的PSI光量子产量[Y(I)]、光下PSI受体侧[Y(NA)]和光下PSI供体侧[Y(ND)]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在昼间胁迫5d和持续胁迫48h时,Y(I)和Y(NA)值显着降低,Y(ND)显着升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外源ABA不能缓解严重胁迫对PSI的伤害。3.明确亚高温强光胁迫下内源ABA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调控。内源ABA能够缓解亚高温强光胁迫,对于PSⅡ和PSI都起到保护作用。野生型(RR)在胁迫11h后Pn和E值还维持一定水平,而ABA缺失突变体(sit)的Pn和E值几乎为0。RR的ETRⅡ、Y(Ⅱ)、NPQ、qP、Fv/Fo和Fv'/Fm'显着高于sit,内源ABA可以较好的保护PS Ⅱ。亚高温强光对RR的PSI影响不显着,对于sit来说虽然显着地降低了Y(I),因此内源ABA对亚高温强光胁迫下PSI有起保护作用。4.明确亚高温强光胁迫对番茄叶片ABA合成在转录水平上的影响。外源ABA和亚高温胁迫正调控ABA1和AAO基因,而NCED基因只受外源ABA正调控,不受胁迫影响;未受亚高温强光胁迫时,ABA1和NCED均不受内源ABA调控,而AAO基因受内源ABA正调控。亚高温强光胁迫后,ABA1和AAO基因受内源ABA调控,而NCED基因仍不受内源ABA调控。另外,A处理ABA含量在亚高温强光胁迫3d和7h达到峰值,ABA1基因表达量分别在胁迫1d和3h时达到峰值,而AAO基因表达量分别在胁迫3d和7h时达到峰值,这表明ABA1基因是提前调控ABA合成,而AAO基因同时调控ABA合成。并且明确了依赖ABA途径的MYB转录因子对于亚高温强光胁迫的响应。亚高温强光胁迫负调控SlMYB308(与光诱导有关)、正调控SlMYB3061、SlMYB3062、 SlMYB3063(与气孔和ABA有关)和SIMYB340(与温度有关)。受亚高温强光胁迫后,外源ABA负调控SlMYB308、SIMYB3061、SIMYB3062和SIMYB3063基因,正调控SlMYB340。5.明确亚高温强光胁迫下ABA对番茄叶片水-水循环的影响。亚高温强光胁迫下,外源喷施ABA会减缓O2·-的产生、H2O2和MDA的积累,同时也提高了抗氧化酶(CAT、 POD、SOD、APX、GR、DHAR和MDHAR)的活性及抗氧化剂含量,参与了 AsA-GSH循环的调控,增强了植株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从而减轻植株损伤程度。(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6-04-01)

王亚强[6](2015)在《高温强光胁迫下苹果果皮光合机构的响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元帅’苹果果皮为研究对象,运用快速叶绿素荧光(PF)、延迟荧光(DF)及820 nm光反射(MR)诱导曲线同步测量技术,研究了高温和强光单因素及其交叉胁迫对苹果果皮光合机构的光系统I(PSI)、光系统II(PSII)以及整个光合电子传递链的伤害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相同温度下随着光强增大或者相同光强下随着温度升高,PF和DF信号整体呈现下降趋势;820 nm光反射诱导曲线在高温(42℃和45℃)条件下随着光强增大最低点上升。2.单独45℃高温胁迫下,PF曲线K点显着上升,表明P680的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可能受到严重伤害。随着温度升高,K点出现时间前移,说明温度升高PSII供体侧电子传递能力逐渐降低。强光处理几乎不影响K点。随着处理温度和光强的升高,DF曲线I1、I2点降低,而I2/I1比值呈现上升趋势,表明高温和强光胁迫下两个光系统都严重抑制,但PSI受到的抑制相对较小。从PSII到PSI的电子传递链,初级醌受体(QA)向质体醌醇(PQH2)的电子传递对高温强光最敏感。相同温度,随着光强增加,或者相同光强下,随着温度升高,尤其是42℃和45℃高温,PSII最大量子效率(FV/FM)显着降低,表明PSII捕获光能用来还原QA的能力下降;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BS/RC)与单位面积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密度(RC/CSO)的变化表明,高温是影响PSII天线系统与反应中心降解的主要因素;单独高温胁迫明显抑制PSII受体侧电子传递,对PSI活性的影响比较小,适当高温(温度低于45℃)下,弱光会提高PSI活性,然而45℃高温条件下弱光会增加对PSI活性的抑制。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强光胁迫明显抑制了PSII、PSI以及PSII到PSI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活性,同时PSII比PSI受伤害程度高。PF、DF及MR叁种技术互相印证,互为补充,可以深入揭示苹果果皮光合机构对高温强光单因素及其交叉胁迫的响应。(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孙克香,杨莎,郭峰,刘翠敏,孟静静[7](2015)在《高温强光胁迫下外源钙对甜椒(Capsicum fructescens L.)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钙(Ca2+)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甜椒品系156为试材,分别喷施清水(对照)、5 mmol·L-1(T5)和10 mmol·L-1Ca Cl2(T10),研究了高温(37℃)强光(1 200μmol·m-2·s-1)胁迫下甜椒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片中活性氧(ROS)清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强光胁迫条件下,与对照植株相比,外源施钙可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较低的胞间CO2浓度(Ci)。甜椒幼苗功能叶在高温强光胁迫处理后,T5和T10叶片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及叶片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较高,表明Ca2+有利于减轻胁迫条件下甜椒幼苗叶片的光抑制现象。另外,高温强光胁迫条件下,植株叶片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且Ca2+处理(T5和T10)的植株高于对照植株,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明显低于对照,这些结果均表明胁迫条件下外源施钙可以通过提高幼苗叶片ROS清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保护光系统反应中心,从而减轻外界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蒋际谋,邓朝军,林永祥,龚慧文,许奇志[8](2014)在《枇杷果皮响应高温强光胁迫的蛋白质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果皮在高温强光胁迫下的蛋白质组分变化,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果实日灼抗性差的枇杷种质‘WDYDB’果皮蛋白质对高温强光胁迫的应答反应。结果表明,在自然高温强光胁迫与遮光处理(对照)下,枇杷果皮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中表达量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点共有31个;通过MALDI-TOF-TOF/MS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26个差异蛋白点,包括11个下调蛋白和15个上调蛋白。根据这些蛋白功能,可将其分为防御应答、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其它等4类蛋白。同时,对这些蛋白质在高温强光胁迫下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讨论。这些差异蛋白质参与了枇杷对高温强光胁迫的响应。(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孙克香[9](2014)在《外源钙对高温强光胁迫下甜椒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甜椒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逆境胁迫,我国北方每年的八、九月份强光照射加上夏季高温使甜椒受到严重的高温强光迫害,导致产量降低。在植物遭受高温强光胁迫时钙离子可以减轻环境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因此,探讨影响甜椒产量的因素并依此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甜椒在我国蔬菜栽培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和人类对环境破坏日益加强,提高甜椒的产量和品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以甜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源钙浓度对高温强光胁迫下甜椒幼苗叶片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高温强光胁迫3h,T10(10mMCaCl2)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都大于对照组。同时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预先喷施钙能明显降低因逆境胁迫导致暗呼吸的升高。T10实验组在高温和强光的逆境胁迫后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光补偿点(LCP)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喷施钙能明显提高甜椒幼苗叶片对逆境的适应能力。2.在正常培养条件时叁个实验组之间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并无明显差异,但是遭受逆境胁迫后,对照组和喷施10 mM的CaCl2处理组的Rubisco活性都呈现下降趋势,但是10 mM的CaCl2处理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反而喷施5 mM的CaCl2处理组的Rubisco活性在胁迫3h时升高,随后又降低。3.Rubisco是由核基因(rbcS)和叶绿体基因(rbcL)共同编码。在高温强光胁迫下,对照组的小亚基和大亚基的相对表达量都急速下降。而5 mM的CaCl2处理组的小亚基相对表达量在胁迫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大亚基相对表达量则出现先下降后升高。10 mM的CaCl2处理组的小亚基相对表达量则出现一直升高的趋势,反而大亚基的相对表达量在正常条件时显着高于对照组,但随胁迫时间延长相对表达量则出现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4.在高温强光逆境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延长,相对CK实验组,T10(10mM CaCl2)和T5(5 mM CaCl2)实验组的表示最大光化学速率φP0(最大光化学效率)的下降幅度缓慢,同时表示放氧复合体(OEC)受伤的VK(300 μs QA还原程度)值上升缓慢,以T10实验组处理最为明显。在胁迫过程中表示2ms时反应中心关闭程度Vj值叁个实验组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在高温强光双重逆境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叁个实验组的单位面积上各种量子效率如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m)、单位面积捕获光能(TR/CSm)和单位面积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CSm)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对照组下降最为明显,T10实验组下降最为缓慢,T5实验组次之。叁个实验组的单位面积上有活性的反应中心(RC/CSm)在胁迫过程中也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变化趋势同量子效率相同。5.高温强光逆境胁迫导致植物体内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之间的平衡失调,对照活性氧酶清除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而喷施5 mM、10 mM的CaCl2后进一步提高了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以喷施10 mM CaCl2的处理效果最明显。6.实验组的保护性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抗氧化系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伴随胁迫时间延长活性逐渐增加,丙二醛(MDA)作为植物膜质过氧化的主要指标,正常条件下生长的实验组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较低。相对电导率变化趋势与上述结果一致。7.植物细胞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多数是参与细胞生理生化反应的酶类,其含量可以作为了解植物体总代谢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非逆境条件下,各个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随着逆境胁迫时间延长,可溶性蛋白含量也缓慢升高,但是喷施5 mM、10 mM的CaCl2虽然有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但是效果并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张欢玲[10](2014)在《外源物质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的调节作用及叶绿体FtsH蛋白酶基因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作为我国人民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温饱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小麦产量高低受限于生长过程中籽粒的形成,而光合作用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这就需要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适宜的光照和温度。小麦偏凉性作物,其生长的温度为15-20℃,当籽粒灌浆期的平均气温高于15℃时将不利于粒重的形成。而在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往往会遭遇高温和强光的双重胁迫,近年来,随着气温多变该胁迫加剧,更加破坏小麦植株的光合机构,导致籽粒形成受阻,影响小麦产量。本文采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克隆了一个可能的小麦叶绿体FtsH片段,研究了高温强光下不同浓度二苯基氯化碘盐(DPI)单独作用及水杨酸(SA)、甜菜碱(GB)分别与DPI共同作用对小麦叶绿体抗氧化酶活性及膜稳定性的影响,旨在证实小麦FtsH蛋白酶的存在,以及探究DPI、DPI与SA、GB等渗透调节物质对高温强光胁迫的响应,为进一步研究小麦叶绿体FtsH蛋白酶基因在高温逆境下的转录表达和与受损D1蛋白降解和PSII功能修复的关系,以及为在生产中恰当使用调节剂提高作物抗逆性提供依据。本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矮抗58和中国春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沙培。试验材料以小麦幼苗四叶期为主,喷水为对照,分别采用不同浓度DPI(0.1mmol·L-1、1.0mmol·L-1、10mmol·L-1)及DPI和0.3mmol·L-1SA、1.0mmol·L-1GB共同预处理小麦叶片,然后,进行不同的温光处理。主要结果如下:1. DPI能改善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气孔开闭及抗氧化酶活性高温强光胁迫促使小麦叶片气孔关闭,以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应激保护。另外,小麦在高温强光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受到影响均发生降低。对小麦叶片进行DPI处理后,其气孔张开,APX、CAT等抗氧化酶活性也不同程度的有所增高。说明NADPH氧化酶参与了小麦气孔运动及抗氧化酶活性过程,DPI能改善高温强光胁迫对小麦造成的伤害。2. SA、GB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膜的调节作用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SOD、APX、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H2O2含量增加,O2.-产生速率和相对电导率变大。而SA、GB诱导的小麦植株SOD、APX、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都不同程度的升高,MDA、H2O2含量减少,O2.-产生速率和相对电导率降低。其中SA和DPI共同处理的效果比喷施GB和DPI的效果好,说明SA对于高温强光下小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可以更好发挥一定的调节渗透作用,有助于维持细胞在高温强光下的膜稳定性,减少活性氧对小麦产生的伤害,增强植株的抗逆性。3. DPI对高温强光胁迫下SA、GB诱导作用有一定削弱高温强光胁迫下,DPI处理的小麦叶片气孔张开,而SA、GB诱导后喷施DPI的植株叶片气孔张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小,说明DPI对SA、GB的诱导调节作用有一定的影响。虽然SA、GB诱导的植株SOD、APX、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有所升高,MDA、H2O2含量减少,O2.-产生速率和相对电导率降低。但DPI浓度不同与之SA、GB共同处理小麦后一系列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并不均匀,对高温强光胁迫下的小麦膜稳定性也存在差异。说明高温强光下DPI对于SA、GB的渗透调节有一定的削弱,且这种削弱与DPI浓度存在某种联系。4.小麦叶绿体FtsH蛋白酶基因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学通过比对拟南芥AtFtsH1、AtFtsH2、AtFtsH5和AtFtsH8蛋白序列,找出高度同源的保守区,设计兼并引物,以小麦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长为837bp的目的条带,证实小麦叶绿体中FtsH蛋白酶的存在。同时从中国春中克隆得到长为617bp的片段,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与拟南芥AtFtsH7、AtFtsH9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高温强光胁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水杨酸(SA)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SA缓解多花黄精高温强光胁迫伤害的可行性。[方法]以遮阴处理的盆栽多花黄精为材料,叶面喷施0.5、1.0、1.5和2.0 mmol·L-1SA后,撤掉遮阳网,然后进行高温强光胁迫处理,测定并分析胁迫处理期间及25℃遮阴恢复24 h后多花黄精叶片活性氧水平、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光合及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变化。[结果]叶面喷施SA可促进多花黄精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使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着下降,增强多花黄精抵御高温强光胁迫伤害的能力。同时,SA还能提高Fv/Fm、ΦPSⅡ和q P,降低NPQ,并能促进气孔开放和CO2转运,使多花黄精能够在逆境胁迫下维持较高的光学活性和净光合速率,但过高SA浓度则会加重多花黄精胁迫伤害。[结论]0.5~1.5 mmol·L-1SA处理均能提高多花黄精抗逆性,尤其以1.0 mmol·L-1SA的处理效果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强光胁迫论文参考文献

[1].万继锋,李娟,杨为海,曾辉,张汉周.柑橘果实响应高温、强光胁迫的活性氧代谢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9

[2].梁永富,王康才,薛启,隋利,易家宁.高温强光胁迫下水杨酸对多花黄精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

[3].梁永富,王康才,隋利,薛启,易家宁.Ca~(2+)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抗逆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8

[4].路涛.亚高温强光胁迫下番茄幼苗光抑制及光保护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5].刚爽.ABA对亚高温强光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6].王亚强.高温强光胁迫下苹果果皮光合机构的响应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7].孙克香,杨莎,郭峰,刘翠敏,孟静静.高温强光胁迫下外源钙对甜椒(CapsicumfructescensL.)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5

[8].蒋际谋,邓朝军,林永祥,龚慧文,许奇志.枇杷果皮响应高温强光胁迫的蛋白质组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4

[9].孙克香.外源钙对高温强光胁迫下甜椒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

[10].张欢玲.外源物质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的调节作用及叶绿体FtsH蛋白酶基因克隆[D].河南农业大学.2014

标签:;  ;  ;  

高温强光胁迫论文-万继锋,李娟,杨为海,曾辉,张汉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