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开洞论文-郭磊,梁健衡,林小兵,吕海霞

楼板开洞论文-郭磊,梁健衡,林小兵,吕海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楼板开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预应力楼板开洞,开洞楼板加固,应变,裂缝

楼板开洞论文文献综述

郭磊,梁健衡,林小兵,吕海霞[1](2019)在《预应力开洞楼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用钢板加固的开洞楼板、不加固的开洞楼板与不开洞楼板进行加载试验,观察钢筋应力发展、混凝土应变、挠度与裂缝开展情况、预应力损失、极限荷载、应力变化规律、预应力筋切断对应变的影响等数据,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楼板开洞前后内力、变形的变化与钢板的加固对无粘结预应力开洞楼板性能的影响,并为类似预应力楼板开洞工程的加固改造提供合理的建议。实验数据显示,开洞会降低楼板的开裂承载能力及极限承载能力,而合理地使用钢板进行加固,可以避免开裂荷载的降低,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减缓开裂。同时设置钢板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极限荷载,减少挠度。(本文来源于《广东土木与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张涛,吴建奇[2](2019)在《常见楼板开洞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楼板开洞会影响结构整体和局部的受力和变形,在地震作用下尤为明显。文章根据楼板板面荷载的传递路径,针对单向板、双向板和无梁楼板叁种常见板型,分析了楼板开洞后结构受力的变化以及地震作用下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楼板开洞合理位置应该是板中承担荷载最小的部位,并结合现有加固技术,给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法。常见的楼板开洞在加固好后,对结构整体性能影响不大。其中合理洞口位置选择和加固方案可用于指导楼板开洞的工程实践。(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19期)

徐克诚[3](2019)在《基于性能目标的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剪结构抗侧性能影响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R.C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和剪力墙两种构件在弹性阶段时由于弹性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不同(抗震墙远小于框架),导致构件进入弹塑性阶段的时间将会存在差异,这必然造成框架和剪力墙抗侧刚度发生不同层次的退化。楼板的存在给予框架和剪力墙提供极为有效的剪力传递路径,帮助其协同工作。本文首先对一个空间框剪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以论证本文中所采用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基于叁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的可行性以及精确性。通过对基于性能目标设计的楼板开洞对R.C框架-剪力墙抗侧性能影响仿真分析,对比分析在楼板开洞下框架-剪力墙结构仿真分析的顶层荷载位移曲线、剪力重分布曲线,分析在楼板开洞的情况下框架-剪力墙各层的破坏情况、剪力重分布现象及规律。分析得到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板开洞使得结构的极限荷载以及最大水平位移均降低,使结构整体延性变差;在开洞层框架的刚度退化比未开洞结构要严重,导致结构在底层剪力重分配现象弱于不开洞结构。在楼板开洞的基础上,加入刚度特征值对结构的影响。对比分析基于性能化设计的楼板开洞R.C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不同刚度特征值下的仿真分析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和剪力重分配曲线,详细分析对于楼板开洞模型的不同刚度特征值对结构的水平极限荷载和结构延性的影响以及极限荷载下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得出刚度特征值越大的模型,其极限荷载和最大水平位移也越大,结构的延性得到提升,对于剪力重分配方面,对于刚度特征值为25.8%和18.7%的模型,结构剪力重分配规律大致相同,在极限荷载下总框架剪力分配系数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而在刚度特征值为10.4%时,其框架部分过柔而导致总框架剪力分配表现为先快速增大而后缓慢增加。(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7)

欧阳继平,曾丽[4](2019)在《楼板后开洞管道安装周边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撑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管道的设计变更常有出现,导致需要在已经浇筑好的楼板上重新打凿开洞安装竖向管道,一直以来,常用的管道与洞口之间缝隙填充的模板支撑体系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和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就如何解决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实用性强、可进行广泛推广的新型专用模板支撑体系,并对其具体构成、实施方式和操作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来源于《新型工业化》期刊2019年04期)

刘国,齐晓海,赵寻[5](2019)在《核电站楼板结构开洞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内核电站中存在较多需对楼板结构开洞的工程改造项目,楼板结构开洞会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危及核电站厂房结构安全。文章分析了楼板结构开洞位置、形状和大小对结构的影响,对核电站楼板结构开洞改造项目的设计与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03期)

杜永峰,温娜,李虎,时晨[6](2018)在《楼板大面积开洞对隔震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楼板大面积开洞对隔震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从不同开洞率和不同开洞位置两个方面对隔震结构动力特性、上部结构响应、隔震支座受力变形及开洞楼板周边构件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楼板大面积开洞使隔震结构的周期减小,隔震效果减弱,扭转效应增强,隔震支座位移及拉压力增大,梁板等效应变明显增大;洞口梁板应变突变,且整层梁板应变均有大范围的提高;未开洞楼层由于变形不协调,梁板应变亦发生明显突变。(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8年06期)

朱睿[7](2018)在《楼板开洞对平面不规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不再仅限于使用功能上,外观上的新颖和艺术上的创新成为了建筑设计的趋势。随着技术上的成熟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杂的不规则建筑物得以实现。对于楼板开洞的高层建筑来说,受力构件的应力集中、变形复杂、刚度突变等问题在地震力作用下变得尤为明显。因此,对平面不规则建筑的震害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而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长处,具有平面布置灵活,能形成较大的共享空间。在抵抗地震力作用时,梁柱等构件能与剪力墙有效配合,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之中。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来说,结构的不规则与楼板局部的开洞会更加凸显结构刚度的不均匀,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机理和破坏过程更为复杂。本论文以U型不规则高层建筑为例,通过在不同大小、不同结构位置的开洞建立八组模型,对不同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楼板开洞对建筑的抗震影响。首先本论文选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简化过后的结构建立模型。然后对每个开洞模型进行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得出各模型的动力特性和变形数值。最后选用人工波和天然波进行地震模拟。比较不同开洞方式的抗震效果。通过数据的比对分析发现;在平面凸出部位的开洞会对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其周期也明显大于其他平面开洞形式,说明这种开洞方式对结构刚度的削弱较大。在竖向位置上,开洞的位置越低,周期越大,变形也随之变大。表明在楼层高位置开洞对结构的危害较小。而采用隔层开洞的形式后,结构的刚度更加均匀,减少了应力集中,相较于其他开洞形式对结构抗震更加有利。另外,减小的结构开洞率,结构的顶点位移和位移角均相应减小。由此可见,对结构楼板开洞大小应予以限制。(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8-12-05)

郑沛,陈道政,邓郭毅,李鹏[8](2018)在《楼板开洞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栋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实例,探究了楼板开洞率以及同一结构平面内不同开洞位置对于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8个与该工程实例等效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Pushover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开洞率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20%且开洞位置偏离结构平面中部时,楼板开洞对于结构整体抗侧刚度有较大削弱,同时加大了结构的扭转效应,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使得结构的屈服机制偏向于"强梁弱柱"。(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8年07期)

包浩杉[9](2018)在《楼板开洞对结构地震水平力传递的影响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楼板开洞对结构地震水平力传递的影响,一直是结构设计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针对楼板开洞后结构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计算参数和大震响应方面,对地震水平力传递的研究较少。由于楼板开洞的区域自身并不产生地震水平力,故研究重点应该是:邻近楼板开洞是否影响其他楼板产生的地震水平力由楼板到抗侧力构件的传递过程,以及是否影响地震水平力在抗侧力构件的分配。然后通过两组实体单元有限元模型,证明地震水平力从楼板传递到抗侧力构件类似于平面内受弯构件的受力特点;而地震水平力在抗侧力构件中的分配受楼板开洞影响很小(根据线刚度进行分配)。最后针对结构设计中楼板开洞较多的4种常见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对策。(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S1期)

温娜[10](2018)在《楼板大面积开洞对隔震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中庭空间布置灵活,并能满足多种结构功能要求,被广泛应用于商场、科教、医疗、宾馆等各类公共建筑中,但同时也引起了楼板大面积开洞的结构问题。楼板大面积开洞导致结构平面不规则,改变了结构的传力路径,结构扭转效应增强,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变得更为复杂。近年来,隔震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工程应用进展显着,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将隔震技术应用到具有楼板大面积开洞等特征的复杂公共建筑中,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减震效果,还能满足建筑内部文物、精密仪器等贵重物品的保护要求。目前,针对楼板大面积开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向地震作用下的普通抗震结构,隔震结构的隔震支座其抗拉能力和抗弯约束能力均较弱,这对楼板大面积开洞的隔震结构十分不利。因此,本文针对楼板大面积开洞对隔震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具体工作如下所述:(1)简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介绍了国内外不规则隔震结构的研究现状以及楼板大面积开洞的研究现状。(2)以一实际隔震工程项目为基础,建立了抗震结构未开洞、抗震结构开洞、隔震结构未开洞和隔震结构开洞四个模型,分析了在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楼板大面积开洞对抗震结构和隔震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3)为分析不同开洞率和不同开洞位置对隔震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对各不同开洞模型进行了单向地震、水平双向地震和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从开洞率和开洞位置两个方面对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上部结构响应、隔震支座位移及极大极小面压和开洞楼板周边梁板应变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2)

楼板开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楼板开洞会影响结构整体和局部的受力和变形,在地震作用下尤为明显。文章根据楼板板面荷载的传递路径,针对单向板、双向板和无梁楼板叁种常见板型,分析了楼板开洞后结构受力的变化以及地震作用下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楼板开洞合理位置应该是板中承担荷载最小的部位,并结合现有加固技术,给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法。常见的楼板开洞在加固好后,对结构整体性能影响不大。其中合理洞口位置选择和加固方案可用于指导楼板开洞的工程实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楼板开洞论文参考文献

[1].郭磊,梁健衡,林小兵,吕海霞.预应力开洞楼板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

[2].张涛,吴建奇.常见楼板开洞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3].徐克诚.基于性能目标的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剪结构抗侧性能影响仿真分析[D].南昌大学.2019

[4].欧阳继平,曾丽.楼板后开洞管道安装周边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撑体系研究[J].新型工业化.2019

[5].刘国,齐晓海,赵寻.核电站楼板结构开洞计算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

[6].杜永峰,温娜,李虎,时晨.楼板大面积开洞对隔震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8

[7].朱睿.楼板开洞对平面不规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

[8].郑沛,陈道政,邓郭毅,李鹏.楼板开洞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8

[9].包浩杉.楼板开洞对结构地震水平力传递的影响及对策[J].建筑结构.2018

[10].温娜.楼板大面积开洞对隔震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8

标签:;  ;  ;  ;  

楼板开洞论文-郭磊,梁健衡,林小兵,吕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