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第二个党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第二个党纲,电气化,科技,新型工业化
第二个党纲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红[1](2008)在《俄共(布)的“第二个党纲”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1920年12月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批准了俄罗斯国家电气化计划。列宁把这一计划称之为俄共(布)的“第二个党纲”。在列宁看来,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小农国家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实现电气化,电气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俄共(布)的“第二个党纲”,不单是纯粹的发展电力的计划,而是涉及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小农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笔者从俄国当时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现状出发,从它与社会主义本应建立在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矛盾入手,以俄国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与世界先进科技之间的差距为背景,以及俄国人为摆脱落后面貌所进行的改革尝试,系统论证了俄共(布)“第二个党纲”提出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从而得出重视科技、走以先进科技为龙头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当代仍有重要价值的结论。笔者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仍应高度重视科技的力量,并以此为导向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8-06-10)
张成统[2](1992)在《试析列宁的“第二个党纲”》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一个政党最重要的是制定出适应形势变化的纲领。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工作重心再次由战争转到和平经济建设的轨道上。列宁主张在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他在同年1月23日给草拟国家电气化计划负有重要责任的科学家格·马·克尔日札诺夫斯基的信中写道:“计划应该现在就提出来,要通俗易懂,一目了然,以便用清晰明确的(有充分科学根据的)远景来吸引群众:干吧,在10~20年内我们就会使整个俄国,不论工业和农业,都实现电力化。……再说一遍,必须用10~20年的伟大纲领来吸引工人和觉悟的农民群众。”在列宁指导下,1920年2月21日经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俄罗斯电气化委员会。有180多位专家参加拟定《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电气化计划》一书,即向同年12月22~29日召开的苏维埃(本文来源于《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2年S1期)
第二个党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任何一个政党最重要的是制定出适应形势变化的纲领。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工作重心再次由战争转到和平经济建设的轨道上。列宁主张在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他在同年1月23日给草拟国家电气化计划负有重要责任的科学家格·马·克尔日札诺夫斯基的信中写道:“计划应该现在就提出来,要通俗易懂,一目了然,以便用清晰明确的(有充分科学根据的)远景来吸引群众:干吧,在10~20年内我们就会使整个俄国,不论工业和农业,都实现电力化。……再说一遍,必须用10~20年的伟大纲领来吸引工人和觉悟的农民群众。”在列宁指导下,1920年2月21日经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俄罗斯电气化委员会。有180多位专家参加拟定《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电气化计划》一书,即向同年12月22~29日召开的苏维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第二个党纲论文参考文献
[1].张燕红.俄共(布)的“第二个党纲”及其当代价值[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2].张成统.试析列宁的“第二个党纲”[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