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欺骗任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决策,审议,直觉,社会价值取向
欺骗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袁岸[1](2013)在《道德决策中审议和直觉谁占优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决策是众多决策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决策活动,是决策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道德决策中存在着两股相互交织的力量,即代表着理性的审议与象征着感性的直觉。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道德决策是一种有意识的审议过程,冲动的直觉往往会带来不良决策。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某些道德情境中,当审议掩盖了直觉对于道德判断和决策的影响,实际上可能会增加不道德的行为,减少利他主义的动机。为了探索在道德决策中究竟哪一种思维更占优势,本文共选取了450名被试,分别用欺骗任务和慈善捐款活动作为主要的实验范式,从道德越轨行为及亲社会道德行为的角度对审议、直觉两种思维启动条件对道德决策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加入了社会价值取向,探索社会价值取向与审议、直觉两种思维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审议组被试比直觉组被试会做出更多的欺骗行为,且审议组被试所做决策更多地受到收益的影响,直觉组被试更多地受到了情绪的影响;(2)亲社会价值取向型被试、个人价值取向型被试和竞争型价值取向型被试在审议条件中均会比在直觉条件中做出更多的欺骗行为,两种思维条件与亲社会价值取向交互作用显着,且直觉组被试报告了更多的消极情绪;(3)亲社会价值取向型被试、个人价值取向型被试以及竞争型价值取向型被试,在直觉条件中均会比在审议条件中做出更多的捐款行为,两种思维条件与亲社会价值取向交互作用显着。(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3-04-10)
李福华[2](2013)在《欺骗任务训练对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幼儿园中班和大班共203名儿童作为被试,用两个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进行前测,筛选出能通过语言和控制问题但在两个经典任务上均没有获得满分的儿童共111名,随机分到四个组:家长训练组、教师训练组、实验人员训练组和对照组。家长训练组由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干预,教师训练组由教师在教室里对孩子进行干预,实验人员训练组由实验人员即心理学研究生在幼儿园活动室进行训练。叁个训练组训练材料相同,都是欺骗游戏任务。前测一周后进行为期两周的“一对一”训练,每周包括两个训练环节,每次进行15分钟左右,训练结束一周后进行后测。对照组和训练组同时进行前测和后测,但不对其进行干预训练。最终得到95名有效被试的数据。本研究条件下得到的结果如下:(1)在心理理论任务总成绩上,训练组前后测的比较、训练组和对照组后测的比较,以及训练组对照组前后测差值的比较得到,以欺骗任务作为干预材料能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可以经过训练显着提高;(2)在后测心理理论任务总成绩上,叁个训练组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都显着高于对照组;在后测意外地点任务成绩上,教师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他两两组间差异不显着;在后测意外内容任务成绩上,除了叁个训练组都显着高于对照组外,还得到家长组显着高于实验人员组;(3)组别和年级间存在交互作用,家长训练组的大班儿童被试与中班儿童被试在后测心理理论总任务上不存在显着差异,教师训练组、实验人员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大班儿童的后测心理理论总成绩都显着高于中班儿童。(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3-03-01)
孙世月,罗跃嘉[3](2008)在《欺骗任务中结果评价的FN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认知任务中,结果评价阶段由负性反馈信息诱发的ERP相对于正性反馈信息诱发的ERP,表现出一个相对负走向的波形变化,称为反馈负波(Feedback Negativity,FN)。实验采用模拟现实生活中替人点钞情境中的欺骗行为作为任务,要求被试对看到的人民币图片按键报告其真假,同时对其中的真币图片可以做出欺骗性反应,即故意报告其为假币并力争"欺骗"计算机,从而创造出欺骗失败减钱和欺骗成功加钱两种不同效价的结果。并通过1元、5元和10元叁种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图片,考察FN是否反映对结果信息中得失量的评价,以及不同预期强度水平对FN的影响。结果发现,FN只受结果效价、而不受数额或预期强度水平的影响。此外,FN的发生源可能位于扣带前回附近。实验结果支持了FN的现代二分理论,说明FN可能反映了基于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方面的"好"、"坏"简单快速评价。(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孙世月,罗跃嘉[4](2007)在《欺骗任务中结果评价的FN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欺骗任务中,结果评价阶段由负性结果反馈信息诱发的 ERP 相对于正性反馈信息诱发的 ERP 上所表现出的一个相对负走向,即反馈负波(Feedback Negativity,FN)。实验任务要求被试对看到的人民币图片按键报告真假,同时对其中大约一半的真币图片做出欺骗性反应,即故意报告其为假币并力争“欺骗计算机”。从而创造出欺骗失败减钱和欺骗失败加钱两种不同效价的结果,并通过一元、五元和(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周婵,许琴,胡清芬[5](2007)在《抑制功能要求差异对儿童欺骗任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欺骗任务研究是近年来儿童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发展研究中的重要部分。一些研究者认为,幼儿在欺骗任务上的失败是由于其没有形成完整的心理理论,不懂得自己的语言能够使他人形成错误的信念并由此操纵他人的行为。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者持有执行功能发生说,认为儿童在错误信念及欺骗任务上的失败并非完全由于心理理论的不成熟,而是也与其抑制功能发展不完全有关。本研究将通过考察4岁(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田慧莉[6](2004)在《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考察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对黑猩猩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概念以来,许多研究者对儿童心理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使该领域成为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中最活跃最多产的研究课题之一。 所谓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的行为作出因果性的解释和预测。根据认知领域特殊性观,这种关于心理状态的知识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领域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儿童的道德、社会性及交流能力的发展密切关联,并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早期,心理学家Wimmer和Perner首创“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研究者把儿童是否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拥有心理理论的标志。这里所指的信念是指对某事信以为真,它反映客观世界的情形,是我们对世界的心理表征,人们以此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如果信念内容与客观世界相符合,则信念就是真实的;若不符合就是错误信念。经典的误念任务研究表明4岁左右儿童对心理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或显着的变化。4岁儿童能论证他人如何拥有和他们自己不同的信念并按照这种信念行动。基于上述的观察和实验事实,研究者试图对这些事实提供理论上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几个理论:模块论、模拟论和理论论。模块论强调了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模拟论说明了儿童最初是如何获得对他人心理的理解的。而理论论强调了我们关于心理知识的系统性、关联性和一致性。 随着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些研究者对经典的实证研究方法和结果提出了置疑,认为经典的实证研究方法误表了儿童心理理论的能力。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理论解释也面临着挑战。首先,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通常是向儿童讲述一个故事,即使反应方式不需要语言,但只有当儿童理解这个故事和实验者的问题时儿童才有可能回答正确。所以儿童不能完成任务也许时语言能力障碍,这一点是经典误念任务最大的不足。其次,任务模式的改变会影响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表现。 在任务模式的改变中对儿童欺骗行为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趋势,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己成了心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所谓欺骗是指意图培养他人的错误信念,以至于使他人产生错误或进入某一误区的行为。如果儿童能够成功的欺骗,首先必须推测被骗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明确自己的心理状态于对方心理状态之间的差距,并具有明确的误导对方的目的。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是欺骗行为成熟的关键。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已明确指出:欺骗能力是儿童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儿童只有获得了一种完整的心理理论之后才能获得欺骗能力,有些研究者甚至把欺骗视为是错误信念理解的一个明确标志。 本文试图把欺骗任务置于装扮游戏中。因为,在理论探讨方面,有研究者提出装扮游戏和心理理论都依赖于对心理表征的理解。从研究实践来看,许多研究发现装扮游戏和社会理解之间存在正相关,并认为装扮游戏可能是心理理论发展的动因。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之上,以3一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试图考察(1)3一5岁儿童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下完成心理理论任务的一般状况。(2)3一5岁儿童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下完成心理理论任务的年龄及性别差异。(3)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心理理论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的跨文化一致性。研究使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1)3到5岁儿童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下对错误信念问题的理解情况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 (2)3到5岁儿童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下对错误信念问题的理解情况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正确回答错误信念问题的比例不断提高,表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 (3)儿童从4岁开始能够比较普遍的通过错误信念任务,这与国外的同类研究结果相一致。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文化下的儿童大致在相同的年龄达到了对信念一愿望推理的认识,拥有了心理理论能力。(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4-05-01)
欺骗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取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幼儿园中班和大班共203名儿童作为被试,用两个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进行前测,筛选出能通过语言和控制问题但在两个经典任务上均没有获得满分的儿童共111名,随机分到四个组:家长训练组、教师训练组、实验人员训练组和对照组。家长训练组由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干预,教师训练组由教师在教室里对孩子进行干预,实验人员训练组由实验人员即心理学研究生在幼儿园活动室进行训练。叁个训练组训练材料相同,都是欺骗游戏任务。前测一周后进行为期两周的“一对一”训练,每周包括两个训练环节,每次进行15分钟左右,训练结束一周后进行后测。对照组和训练组同时进行前测和后测,但不对其进行干预训练。最终得到95名有效被试的数据。本研究条件下得到的结果如下:(1)在心理理论任务总成绩上,训练组前后测的比较、训练组和对照组后测的比较,以及训练组对照组前后测差值的比较得到,以欺骗任务作为干预材料能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可以经过训练显着提高;(2)在后测心理理论任务总成绩上,叁个训练组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都显着高于对照组;在后测意外地点任务成绩上,教师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他两两组间差异不显着;在后测意外内容任务成绩上,除了叁个训练组都显着高于对照组外,还得到家长组显着高于实验人员组;(3)组别和年级间存在交互作用,家长训练组的大班儿童被试与中班儿童被试在后测心理理论总任务上不存在显着差异,教师训练组、实验人员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大班儿童的后测心理理论总成绩都显着高于中班儿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欺骗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1].袁岸.道德决策中审议和直觉谁占优势?[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李福华.欺骗任务训练对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
[3].孙世月,罗跃嘉.欺骗任务中结果评价的FN效应[J].心理学报.2008
[4].孙世月,罗跃嘉.欺骗任务中结果评价的FN效应[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5].周婵,许琴,胡清芬.抑制功能要求差异对儿童欺骗任务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6].田慧莉.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考察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