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支撑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Emim][Tf_2N],PES支撑膜,PVDF支撑膜,CO_2
支撑膜论文文献综述
何丽娟,吴夏梦,肖卓楠,王荻[1](2019)在《[Emim][Tf_2N]离子液体支撑膜吸收CO_2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离子液体支撑膜吸收CO_2的性能,针对CO_2的传统捕获方法造成环境污染、腐蚀设备等缺点,文章选用新型绿色工质离子液体[Emim][Tf_2N]作为CO_2的吸收剂,并负载于PVDF、PES 2种支撑膜上,在压力为0.2 MPa、流量为50 mL/min,温度为298—318 K范围内变化的条件下进行吸收CO_2的实验,并利用渗透系数、溶解度和扩散系数来评定支撑膜的吸收性能,其中溶解度数据采用van′t Hoff方程进行关联,扩散系数数据和渗透系数数据采用Arrhenius方程进行关联。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CO_2在2种离子液体支撑膜中的渗透系数和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PVDF离子液体支撑膜对CO_2的吸收性能优于PES离子液体支撑膜。因此,PVDF支撑膜较PES支撑膜更加适合用于工业应用中。(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张雪艳,陆茵,张颖,卓鸣,吕恺[2](2019)在《流动形态对PVC支撑膜过滤自来水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支撑膜在不同流动形态下过滤自来水时的通量变化规律,分析了过滤压力以及流速对不同流动形态下膜过滤通量的影响,并用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探讨了不同流动形态下膜过滤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垂直错流、平行错流及死端过滤时的平衡通量有显着差异。且与死端过滤和平行错流过滤相比,垂直错流过滤受过滤压力以及流速的影响更加显着。压力低于40 kPa时,垂直错流过滤过程中的过滤阻力受过滤压力的影响比较小,压缩指数在0.29~0.34变化,当过滤压力达到40 kPa时,过滤阻力受过滤压力的影响较为显着,压缩指数在0.78~0.86变化。为提高过滤能效,在垂直错流过滤时,过滤压力最好控制在40 kPa或以下。(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闫雄伯,魏俊俊,陈良贤,刘金龙,李成明[3](2019)在《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定量分析金刚石自支撑膜高温石墨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金刚石红外窗口在高温环境下的石墨化失效问题进行研究。方法使用等离子体电弧发生器对CVD金刚石自支撑膜进行1500~1800℃热冲击实验,双面抛光后,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热冲击后的金刚石膜进行表征,着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键合特征的演变与热冲击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热冲击后金刚石膜中的石墨主要存在于晶界处,晶界石墨化过程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并致使红外透过率损失。在C1s结合能谱峰解析中,对比了一般的双峰拟合与改进的叁峰拟合两种方法,通过引入AC成分,解决了双峰拟合中sp~3与sp~2两峰位的结合能差ΔEB不固定的问题。AC成分的出现是由于碳原子没有形成完美的等性sp~3电子轨道杂化方式引起的,主要存在于金刚石膜重构表面以及原子排列紊乱的晶界处,通过对比AC成分与sp~3成分含量之间的固定关系,论证叁峰拟合的合理性。根据键合特征演变与红外吸收变化获得的金刚石膜石墨化活化能分别为227 kJ/mol和250 kJ/mol,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晶界石墨化是导致热冲击后金刚石膜红外透过性能损失的主要原因,建立了热冲击温度与红外透过率及sp~2碳含量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闫雄伯[4](2019)在《CVD金刚石自支撑膜的高温石墨化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VD金刚石自支撑膜是理想的红外窗口材料,然而在高超音速飞行等极端条件下,金刚石窗口被瞬间加热至极高的温度,会诱导金刚石向石墨转变,从而导致光学性能的衰减甚至失效。因此,针对CVD金刚石自支撑膜高温石墨化行为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采用氩氢等离子体电弧快速加热工艺,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金刚石自支撑膜进行了热处理,系统地研究了金刚石膜在短时高温环境下的石墨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1)在氩氢等离子体条件下,CVD金刚石自支撑膜发生表面石墨化与宏观石墨化的初始温度分别为1450℃和1800℃,在晶界较多的形核面一侧石墨化速率更快;(2)热处理温度越高,红外透过率的降幅越大,相比于表面,晶界石墨化是造成金刚石膜光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石墨对全谱段的吸收造成了红外透过率的下降,而石墨颗粒对光的散射则是次要原因;(3)金刚石sp3碳的Cls光电子能谱结合能峰位中心在285.6eV,sp3和sp2成分的结合能差值为1.35 eV,向低结合能方向偏移0.8eV位置出现了额外的谱峰,是由于金刚石膜表面重构、晶界原子紊乱导致的,通过拟合,获得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金刚石膜sp3碳和sp2键合的碳原子之间的比例;(4)金刚石膜表面石墨化活化能在1773~1]973K及2073~2173K温度区间分别为366 kJ.mol-1和887 kJ.mol-1,说明在德拜温度(?)D=2021K两侧,石墨化机制有所不同:在低于德拜温度时,以生成空位或激活单根C-C键的断裂来推进石墨化,而在高于德拜温度时,以同时打断多根C-C键来推进石墨化;(5)受活化能差异的影响,在1850℃以下热处理,金刚石(110)晶面的石墨化速率高于(111)晶面,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J11)晶面石墨化速率逐渐加快,在1900℃时,金刚石(110)面与(111)面的石墨化速率相当;(6)建立了金刚石与石墨晶格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论证了金刚石压应力对石墨形核的阻碍作用,从形核导致裂纹失稳扩张的角度,计算了金刚石膜晶粒内部石墨的临界成核尺寸半径r*=0.7nm;(7)提出了金刚石膜表面微循环相变的机制,分为叁步:首先,高温激活破坏(111)表面之间的C-C键,某些区域的褶皱结构变平坦,形成石墨片层;然后,一些金刚石碳原子通过形成碳氢化合物自由基从其固体位点脱离到气相;最后,通过这些碳氢化合物的碳原子一步一步地进入石墨晶格中,完成sp2团簇的自发沉积过程;(8)提出了以反聚乙炔为中间产物的晶界石墨化机制,反聚乙炔的形成是晶界氢残余的结果,作为是sp2键合碳的前驱体,它是具有交替的C-C单键和C=C双键的共轭结构,由于不需要直接破坏金刚石C-C键,因此晶界石墨化活化能低于金刚石C-C键能,仅247kJ·mol-1;(9)验证了叁层金刚石(1 1 1)晶而转化为两层石墨(0002)晶面的机制,在金刚石膜晶粒内部层错缺陷位置仍起着重要作用,使ABC堆垛的立方金刚石直接转变为AB堆垛的六方石墨结构。(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9-04-12)
祝学东,董丹,马燕林,栾桂荣,薛小雷[5](2019)在《碳纳米管径向尺寸对碳纳米管自支撑膜孔隙结构及通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碳纳米材料膜在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能性,本实验选取4种径向尺寸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采用压力辅助过滤技术制备CNTs自支撑膜.通过对CNTs自支撑膜的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及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Cut-Off,MWCO)等进行分析,研究了CNTs径向尺寸变化对CNTs自支撑膜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的径向尺寸越小,制备得到的CNTs自支撑膜越趋向于形成小孔径的膜孔,且孔径分布更加均匀,孔隙面积比越高,膜的MWCO越小.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WNT)与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MWNT)相比,前者更容易形成膜平均孔径更小且孔径分布更均匀的CNTs自支撑膜.膜通量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制备的CNTs自支撑膜的通量属于低压膜范围,通量在230~347 L·m~(-2)·h~(-1)·bar~(-1)之间.其中,虽然由径向尺寸较小的CNTs所制备的CNTs自支撑膜的平均孔径更小,但由于其具有更高的孔隙面积比和更小的膜厚度,其纯水通量相对高于由大径向尺寸CNTs制备的CNTs自支撑膜.(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蒲小强,罗杰,康宁[6](2019)在《离子液体支撑膜CO_2/N_2分离性能的温变与压变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固载于亲水型聚偏氟乙烯基膜上制备出离子液体支撑膜。建立了膜分离实验装置,采用恒压变容测试法研究了其CO_2/N_2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渗透率呈对数增长关系,而CO_2/N_2理论分离因子呈指数降低关系;操作压力对离子液体支撑膜的分离性能影响不大。表明离子液体支撑膜在烟气二氧化碳分离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3期)
王胜涛,卢维尔,王桐,夏洋[7](2019)在《PMMA/PVA双支撑膜辅助铜刻蚀法:一种改进的石墨烯转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烯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高热导率、高力学强度等独特性能,可应用于微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燃料电池、储能器件等,在许多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何转移得到少残胶、无破损的石墨烯是其在电子器件中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常规的基于铜刻蚀法的石墨烯转移技术存在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溶解不彻底、残留在石墨烯表面而造成污染的不足。鉴于此,本工作提出了PMMA/PVA双支撑膜辅助铜刻蚀法,即在铜刻蚀法中引入高水溶性的聚乙烯醇(PVA,醇解度98%)作为高强度PMMA和石墨烯之间的阻隔层,构成双支撑膜。光学显微镜(OM)、拉曼(Raman)光谱及电学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转移得到的石墨烯残胶少、表面洁净,具有高的结晶特性,并且其背栅场效应晶体管(BGFET)表现出良好的载流子迁移率。此外,该方法操作简便,同时还是一种潜在的用于多种二维材料转移的普适技术。(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02期)
何丽娟,王荻,吴心伟,金光,田宝云[8](2018)在《温度对离子液体支撑膜捕集CO_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CO_2的捕集方法存在设备投资大、环境污染严重、再生能耗高等缺点,利用新型绿色工质离子液体负载于聚偏氟乙烯上制备离子液体支撑膜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问题。在压力为0.2 MPa、流量为50 m L·min-1、温度在298~318 K范围内变化时,测定了CO_2在1-乙基-3甲基咪唑双叁氟磺酰亚胺盐([Emim][Tf_2N])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2种离子液体支撑膜中的渗透系数、溶解度和扩散系数,采用Van’t Hoff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Arrhenius方程对渗透和扩散系数的数据进行关联。实验结果表明,CO_2在2种离子液体支撑膜中的渗透和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Emim][Tf_2N]离子液体支撑膜对CO_2的捕集性能优于[Emim][AC]支撑膜,CO_2在[Emim][Tf2N]支撑膜中的溶解度最大值为0.447,在[Emim][AC]离子液体支撑膜中的最大溶解度为0.253,由此可确定离子液体支撑膜分离CO_2的最佳工作温度,为其在工业应用中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刘金龙,安康,陈良贤,魏俊俊,唐伟忠[9](2018)在《CVD金刚石自支撑膜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刚石膜以其最高的硬度、热导率、热震性能以及极高的强度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世纪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成功制备出金刚石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金刚石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分别对国内外自支撑金刚石膜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相关应用进行简要介绍,并讨论近几年我国在高质量金刚石膜材料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目前主要的制备技术有热丝、直流辅助等离子体、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在小尺寸、高质量金刚石膜的制备技术基础上,21世纪初,国外几大技术强国先后宣布实现了大面积、高质量CVD金刚石膜的制备,并将其用于诸如红外光学窗口等高技术领域。我国也在CVD金刚石膜研发方面不断进步,先后掌握了热丝、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直流辅助等离子体CVD等合成大面积金刚石自支撑膜技术,近几年也掌握了915 MHz微波等离子体CVD技术,这些成果也标志着我国在高质量金刚石膜制备技术领域跟上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李成明,陈良贤,刘金龙,魏俊俊,黑立富[10](2018)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制备金刚石自支撑膜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综述了以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制备自支撑金刚石膜的研究新进展,对电弧特性、金刚石晶体质量、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及热学性能进行了介绍。研究表明:不同电弧区域的金刚石膜结晶质量及应力状态有所差异,钛过渡层可以降低金刚石的残余应力;采用四点弯曲测得金刚石的断裂韧性为10.99MPa·m~(1/2);一定温度范围内,金刚石吸收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基本不受金刚石质量和厚度的影响;金刚石的光学性能越好,其热导率越高,且金刚石形核面热导率略高于生长面,500K以上时多晶金刚石膜的热导率近似于单晶水平。(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支撑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支撑膜在不同流动形态下过滤自来水时的通量变化规律,分析了过滤压力以及流速对不同流动形态下膜过滤通量的影响,并用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探讨了不同流动形态下膜过滤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垂直错流、平行错流及死端过滤时的平衡通量有显着差异。且与死端过滤和平行错流过滤相比,垂直错流过滤受过滤压力以及流速的影响更加显着。压力低于40 kPa时,垂直错流过滤过程中的过滤阻力受过滤压力的影响比较小,压缩指数在0.29~0.34变化,当过滤压力达到40 kPa时,过滤阻力受过滤压力的影响较为显着,压缩指数在0.78~0.86变化。为提高过滤能效,在垂直错流过滤时,过滤压力最好控制在40 kPa或以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支撑膜论文参考文献
[1].何丽娟,吴夏梦,肖卓楠,王荻.[Emim][Tf_2N]离子液体支撑膜吸收CO_2性能研究[J].化学工程.2019
[2].张雪艳,陆茵,张颖,卓鸣,吕恺.流动形态对PVC支撑膜过滤自来水性能影响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9
[3].闫雄伯,魏俊俊,陈良贤,刘金龙,李成明.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定量分析金刚石自支撑膜高温石墨化[J].表面技术.2019
[4].闫雄伯.CVD金刚石自支撑膜的高温石墨化行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
[5].祝学东,董丹,马燕林,栾桂荣,薛小雷.碳纳米管径向尺寸对碳纳米管自支撑膜孔隙结构及通量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9
[6].蒲小强,罗杰,康宁.离子液体支撑膜CO_2/N_2分离性能的温变与压变规律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7].王胜涛,卢维尔,王桐,夏洋.PMMA/PVA双支撑膜辅助铜刻蚀法:一种改进的石墨烯转移技术[J].材料导报.2019
[8].何丽娟,王荻,吴心伟,金光,田宝云.温度对离子液体支撑膜捕集CO_2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8
[9].刘金龙,安康,陈良贤,魏俊俊,唐伟忠.CVD金刚石自支撑膜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18
[10].李成明,陈良贤,刘金龙,魏俊俊,黑立富.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制备金刚石自支撑膜研究新进展[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8
标签:[Emim][Tf_2N]; PES支撑膜; PVDF支撑膜; CO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