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涅耳体论文-李兴旺,白超英,于子超

菲涅耳体论文-李兴旺,白超英,于子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菲涅耳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第一菲涅尔体,菲涅尔体有限频射线,多震相走时,同时反演

菲涅耳体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旺,白超英,于子超[1](2014)在《菲涅耳体有限频射线多震相走时同时反演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假设下的地震射线理论、以及相应的地震成像理论,使得传统射线成像方法不可能具有较高的成像分辨率.相反,基于有限频的射线理论则更符合实际地震的传播规律,即地震波的走时不仅与中心射线(传统的几何射线)上的速度分布有关,而且与中心射线一定范围(称其为第一菲涅尔体)内的速度异常分布有关.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计算多震相菲涅耳体有限频地震射线的方法,同时给出了利用多震相菲涅耳体有限频射线进行速度和反射界面同时反演成像的迭代公式.利用多震相走时资料,分别使用传统射线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和菲涅尔体有限频射线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进行速度和界面的同时反演成像,结果表明:当射线密度较稀疏时,无论是对速度模型的重建还是对反射界面几何形状的更新,菲涅尔体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方法均优于传统的射线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而变频菲涅尔体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方法又优于单一频率的菲涅尔体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方法.(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4年05期)

李兴旺,白超英,黄国娇[2](2014)在《多震相菲涅耳体射线走时同时反演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假设下的地震射线理论以及相应的地震成像理论表明,在射线稀疏条件下,不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构造成像;而有限频射线理论更符合实际地震的传播规律,即地震波的走时不仅与中心射线(传统的几何射线)上的速度分布有关,而且与中心射线附近一定范围(称其为第一菲涅耳体)内的速度异常分布有关.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计算多震相地震波菲涅耳体有限频射线的方法,并定义了走时敏感核函数,同时给出了利用多震相菲涅耳体有限频射线进行速度模型和反射界面同时反演成像的公式.利用多震相走时资料,使用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与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进行了速度和界面的同时反演成像.结果表明,当射线密度较小时,无论是对速度模型的重建还是对反射界面几何形状的更新,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方法均优于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而变频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则是实际地震层析成像的首选反演算法.(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李兴旺[3](2014)在《2D/3D多震相菲涅耳体射线同时反演成像方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假设下的地震射线理论、以及相应的地震成像理论,在射线密度稀疏条件下,不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构造图像。实际地震波的能量传播主要集中在中心射线附近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此空间范围称为第一菲涅耳体。因此,用第一菲涅耳体射线来描述地震波的传播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旁轴菲涅耳体的计算简单、高效,前人已经对此做过大量工作,我们将之用于二维层析成像研究。考虑到旁轴菲涅耳体并不能完全代表真正的菲涅耳体,在叁维层析成像研究中,我们使用了精确菲涅耳体。本文先给出计算多震相菲涅耳体地震射线的方法,然后给出利用多震相菲涅耳体射线进行2D/3D速度模型和反射界面同时反演成像的方法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试验,与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当射线密度稀疏时,无论是对速度模型的重建还是对反射界面几何形态的更新,选择合适频率(单频)或一定频率范围(变频)的菲涅耳体射线层析成像方法的结果均优于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所得结果。为了降低频率选取带来的不确定性,可选择变频菲涅耳体射线层析成像作为实际地震层析成像的首选反演算法。算法有效性试验和误差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菲涅耳体射线层析成像对初始模型和走时数据误差不敏感。(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5-29)

赵亚生[4](2014)在《初至波菲涅耳体层析成像及其在山地静校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表层速度资料对地震资料的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复杂地区的表层速度往往不能很好的求取。利用初至走时的层析成像常被用于表层速度的反演,但其所基于的射线理论由于只考虑中心轴线穿过介质的影响,而与实际波的传播过程存在差异,且其建立的反演矩阵由于射线密度不足而造成反演方程的病态等,本文采用了菲涅耳体层析反演速度模型并计算其静校正。文中介绍了基于菲涅耳体定义计算菲涅耳体及通过近似方法求取菲涅耳体的计算方法,并对理论计算的菲涅耳体与近似计算的菲涅耳体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两者形状大小基本类似,用于反演的介质基本相同。然后通过拟合的方法对菲涅耳体内部介质点的影响系数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菲涅耳体内介质点的近似计算方法,通过比较带有权重的理论菲涅耳体与近似菲涅耳体,可以看出两者用到的介质及影响系数差别不大,但由于近似菲涅耳体层析反演不需要计算检波点在整个模型中的波前走时,可以节约大量的计算时间,提升效率。通过模型测试,验证了基于理论菲涅耳体定义进行的层析反演与基于近似计算菲涅耳体进行的层析反演两者得到的速度模型大体相似,而计算所需的时间则大大减小,因此近似菲涅耳体层析更适用于实际资料的反演。最后利用菲涅耳体层析得到的反演速度及走时残差计算炮点及检波点的长、短波长静校正量,并将之应用于山地资料的静校正,从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可以较好的改善山地资料的静校正效果,同样验证了该方法对叁维实际资料的适用性。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C++程序设计实现了理论菲涅耳体层析静校正及近似菲涅耳体层析静校正相关程序,并利用Matlab对程序相关的数据进行了成图,程序主要有模型建模、正反演计算、静校正的计算及程序输入输出接口等,通过输出其他处理系统格式的速度等文件,为实现与其他系统的联合处理提供了可能。通过对不同实际叁维资料的反演,该方法在这些复杂山区的静校正问题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4-23)

刘玉柱,董良国,朱金平[5](2011)在《菲涅耳体地震层析成像分辨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析成像分辨率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分析层析方法的反演能力,评价层析反演的效果,还可以帮助指导层析参数设置,优化观测系统设计等.本文对比研究了前人提出的两种菲涅耳体层析成像分辨率的计算方法,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文中通过对二维理论模型的定量计算,总结了菲涅耳体地震层析成像分辨率的一些规律,并将其与射线层析的分辨率进行了对比.文中最后给出分辨率研究对观测系统与层析成像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层析中平滑窗设置、变网格层析中模型剖分原则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杨旭明[6](2011)在《菲涅耳体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菲涅耳体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通过菲涅耳体初至层析反演方法建立复杂近地表速度模型,再利用该模型计算近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量,然后应用计算的静校正量对地震剖面进行静校正处理,以提高成像质量。该技术主要包括初至拾取;初至层析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模型底界面、基准面、替换速度等参数的确定;激发点和接收点静校正量的计算;静校正量的应用等方面。关键是菲涅耳体初至层析反演方法。该方法考虑地震波主频的影响,不需要追踪射线路径,能减少反演过程的不稳定性和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抗误差能力强,保持了数据本身的分辨率和可靠性。菲涅耳体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适合复杂地区静校正处理,实际资料静校正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复杂油气藏》期刊2011年01期)

杨国辉[7](2009)在《菲涅耳体旅行时层析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确地重建近地表的速度分布是解决地震资料静校正等问题的关键。基于几何射线理论的旅行时层析方法假设地震波频率足够高,这样往往由于射线存模型空间的稀疏分布,使层析反演问题具有严重的不适定性,从而极大地影响层析成像结果的可靠性和分辨率。实际地震波是限带的,其能量主要在激发点与接收点之间的包含几何射线在内的菲涅耳体(Fresnel Volume)内传播,因此利用菲涅耳体代替几何射线进行层析成像,将会得到更优的结果。为克服传统射线层析法的局限性,提高层析成像结果的可靠性与分辨率,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菲涅耳体的旅行时层析成像方法,主要成果有:研究了二维菲涅耳体及其体内各点对旅行时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菲涅耳体内各点影响权系数的层析反演算法,形成了二维菲涅耳体旅行时层析成像方法。理论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正确,与射线层析法相比,增加了对模型空间的覆盖范围和覆盖次数,提高了反演的收敛速度和层析成像的计算效率,以及层析结果的分辨率与可靠性。为解决叁维层析成像的大计算量和大存储空间等问题,研究了叁维菲涅耳体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叁维菲涅耳体内各点对旅行时的影响权系数的计算函数;提出了一种层析反演的并行算法;形成了叁维菲涅耳体旅行时层析成像方法及其并行算法。理论模型实验表明该叁维菲涅耳体层析方法具有同二维菲涅耳体层析方法一样的优点。此外,通过模型实验,分析了频率对菲涅耳体层析反演收敛速度和成像结果等的影响,提出了用于菲涅耳体层析成像的一种变频方法。理论模型实验表明,该变频方法可以适当加快层析反演的收敛速度以及提高层析结果的分辨率与可靠性。在以上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C++编程语言研制了菲涅耳体旅行时层析成像软件,形成了相应的二维和叁维软件各一套。主要功能包括,模型建立、射线追踪和旅行时计算、菲涅耳体层析反演、模型及数据显示等。利用该软件,我们对不同的复杂地区的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到了对应的层析速度模型,利用层析模型,进行了基准面静校正计算与迭加处理。与野外和射线层析静校正效果相比,菲涅耳体层析静校正的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9-06-30)

王宏伟[8](1996)在《菲涅耳体地震层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走时地震层析方法都是建立在射线理论的基础上,而实际地震信号的能量是来自一个连接激发点和接收点的菲涅耳体,并非单纯地来自于一条假想的射线。本文的目的是把菲涅耳体的概念引入到层析成像中去,其优点是;①菲涅耳体层析成像会保持数据本身的分辨率;②增强射线覆盖量;③抗误差(在层析正演过程中由于初始速度场的不准确性造成的射线误差)能力强。理论模型测试证实了菲涅耳体层析成像的这些优点。在理论模型的制作中,我们发现了从理论记录上拾取的走时和直接计算的走时存在着差异:当射线穿过高速异常时,理论模型的走时往往小于计算的走时;反之,当射线穿过低速异常时,理论记录的走时又大于直接计算的走时。对于任何一种以射线走时为基础的层析方法,都将会受到这种走时异常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1996年03期)

菲涅耳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频假设下的地震射线理论以及相应的地震成像理论表明,在射线稀疏条件下,不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构造成像;而有限频射线理论更符合实际地震的传播规律,即地震波的走时不仅与中心射线(传统的几何射线)上的速度分布有关,而且与中心射线附近一定范围(称其为第一菲涅耳体)内的速度异常分布有关.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计算多震相地震波菲涅耳体有限频射线的方法,并定义了走时敏感核函数,同时给出了利用多震相菲涅耳体有限频射线进行速度模型和反射界面同时反演成像的公式.利用多震相走时资料,使用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与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进行了速度和界面的同时反演成像.结果表明,当射线密度较小时,无论是对速度模型的重建还是对反射界面几何形状的更新,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方法均优于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而变频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则是实际地震层析成像的首选反演算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菲涅耳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兴旺,白超英,于子超.菲涅耳体有限频射线多震相走时同时反演成像[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

[2].李兴旺,白超英,黄国娇.多震相菲涅耳体射线走时同时反演成像[J].地震学报.2014

[3].李兴旺.2D/3D多震相菲涅耳体射线同时反演成像方法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4

[4].赵亚生.初至波菲涅耳体层析成像及其在山地静校正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

[5].刘玉柱,董良国,朱金平.菲涅耳体地震层析成像分辨率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1

[6].杨旭明.菲涅耳体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复杂油气藏.2011

[7].杨国辉.菲涅耳体旅行时层析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

[8].王宏伟.菲涅耳体地震层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

标签:;  ;  ;  ;  

菲涅耳体论文-李兴旺,白超英,于子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