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氢小檗碱论文-丛湛青

四氢小檗碱论文-丛湛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氢小檗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血脂症,PCSK9抑制剂,四氢小檗碱,LDL

四氢小檗碱论文文献综述

丛湛青[1](2019)在《四氢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降脂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综合运用传统药物化学设计理论和现代有机合成技术,对天然产物小檗碱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合成了四氢小檗碱类化合物,并测定评价了其体外降脂活性。同时,还开展了金属镍催化氨基酸导向高选择性单取代芳基化反应的方法学研究。论文的第一章是降脂类药物以及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PCSK9)抑制剂的研究进展。高血脂症已经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同时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也是导致心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降血脂药物,但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并非对所有高血脂患者都具有降脂效果,而且高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会导致横纹肌溶解和肝脏损伤。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新型降脂药物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PCSK9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降脂靶点,它通过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作用影响人体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代谢。PCSK9抑制剂可以抑制PCSK9与LDL-R的结合,促进LDL的代谢,达到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效果。目前上市的PCSK9抑制剂均为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价格昂贵且需静脉给药。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口服小分子PCSK9抑制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论文的第二章是四氢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小檗碱在临床上具有降糖和降脂活性。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四氢小檗碱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和药理活性研究。基于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工作,我们采用生物电子等排等药物化学设计原理,共设计、合成了32个结构新颖的四氢小檗碱类化合物。通过体外LDL摄取活性测试,研究该类化合物的降脂作用,我们共发现12个化合物展现出体外降脂活性。其中,3个化合物A10(122.3%)、A13(125.3%)和A21(122.7%)体外LDL摄取率大于120%,与阳性对照普伐他汀相当,表现出良好的体外降脂活性,我们初步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后续PCSK9小分子调节剂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论文的第叁章是镍催化氨基酸导向的高选择性C-H活化单取代芳基化反应的方法学研究。C-H活化反应是高效进行官能团化的合成方法,被誉为“化学合成的圣杯”。催化C-H活化反应的主要是4d和5d的金属。随着C-H活化反应方法学的不断发展,3d金属凭借着低毒、廉价等特点引起人们的注意。基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我们开发了一种金属镍催化氨基酸导向的C-H活化芳基化反应,该反应不仅具有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单取代选择性,为联芳基化合物提供了有效的合成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朱建红,薛照芸,黄光业,陈健文,石勇辉[2](2018)在《四氢小檗碱对过氧化氢致前成骨细胞MC3T3-E1氧化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四氢小檗碱对过氧化氢致前成骨细胞MC3T3-E1氧化损伤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建立体外MC3T3-E1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H_2O_2+1μmol·L~(-1)四氢小檗碱组; H_2O_2+0.1μmol·L~(-1)四氢小檗碱组; H_2O_2+0.01μmol·L~(-1)四氢小檗碱组; H_2O_2+N-乙酰半胱氨酸(NAC) 1 mmol·L~(-1)组; H_2O_2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观察活性氧(ROS)含量;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Real 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H_2O_2处理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凋亡率及ROS、MDA含量明显增加;同时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Bax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H_2O_2模型对照组比较,四氢小檗碱能够明显增强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及ROS、MDA含量,上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ax mRNA和蛋白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四氢小檗碱对H_2O_2介导MC3T3-E1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MDA和ROS的水平相关。(本文来源于《今日药学》期刊2018年10期)

张大俊[3](2018)在《四氢小檗碱药物共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药物共晶技术设计合成四氢小檗碱药物共晶以改善四氢小檗碱的理化性质,提高四氢小檗碱的生物活性;系统性探索四氢小檗碱合成条件及规律;且深入分析结构与性质间的内在联系;为理性设计目标结构和理想性质的原小檗碱类药物共晶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方法通过溶剂热及溶剂挥发法等合成方法设计合成四氢小檗碱药物共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XRPD、IR和TGA等对所得晶体进行结构表征;利用CrystalExplorer软件对晶体结构进行Hirshfeld面分析,探究四氢小檗碱药物共晶的分子自组装机制;利用摇篮法考查四氢小檗碱药物共晶在水溶媒中的溶出速率和溶解度;采用加速实验对四氢小檗碱药物共晶进行吸湿稳定性考察;利用纸片法对所得四氢小檗碱药物共晶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检测;同时采用SRB法探究了四氢小檗碱药物共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利用溶剂热及溶剂挥发法等合成了3类10种未见报道的四氢小檗碱药物共晶:四氢小檗碱与多金属氧酸盐类药物共晶(THB)_3(H_5PMo_(12)O_(40))(1)、(THB)_3(H_3PW_(12)O_(40))(2)和(THB)_4·(H_4SiW_(12)O_(40))(3)、四氢小檗碱与盐酸盐类药物共晶[HTHB]Cl(4)、[HTHB]Cl·CH_3OH(5)和[HTHB]Cl·CH_3COOH(6)和四氢小檗碱与二元羧酸类药物共晶C_(20)H_(22)NO_4·C_2H_1O_4·H_2O(7)、C_(20)H_(22)NO_4·C_3H_3O_4(8)、C_(20)H_(22)NO_4·C_4H_3O_4(9)和C_(20)H_(22)NO_4·C_4H_4O_4·0.5C_4H_2O_4(10);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XRPD、IR和TGA等对所得晶体进行结构确定和表征;Hirshfeld面定性且定量地分析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氢键及π···π/C-H···π)探究了四氢小檗碱药物共晶的形成识别机制;药物共晶4~10的溶出速率及溶解度相比于四氢小檗碱原料药有明显改善;药物共晶5~10不但改善了原药物的溶出速率及溶解度的同时不带来吸湿稳定性的问题;药物共晶1~10相比于四氢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了优越的抑菌活性;共晶1~6相比于母体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显示出了更优的抗肿瘤活性。结论可利用溶剂挥发和溶剂热等方法设计合成四氢小檗碱类药物共晶。结构分析表明共晶配体提供良好的氢键受体且可以给出氢质子将有助于分子识别而形成四氢小檗碱药物晶体。通过共晶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四氢小檗碱难溶于水且不带来引湿稳定性的问题,进而改善了四氢小檗碱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活性和抗人肝癌HepG2细胞株的生物活性。(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期刊2018-06-01)

季宇彬,刘欣,于蕾,窦利民,张小坡[4](2017)在《四氢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四氢小檗碱(THB)属于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来源于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根,也可由小檗碱氢化合成。与小檗碱比较,THB同样具有多种显着的生物活性。目前研究发现THB具有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抗纤维性颤动、抗急性心肌梗死及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及保护作用。也有报道称THB具有抗氧化、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通过检索Pubmed、CNKI等数据库,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对THB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为THB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7年24期)

张大俊,张羽男,张宇[5](2016)在《四氢小檗碱晶体的波谱特征与结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得到四氢小檗碱晶体并对其波谱特征与结构进行确定。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四氢小檗碱晶体,并利用元素分析、XRPD、IR、1H/13C-NMR手段对所得晶体进行波谱表征与结构确定。结果:XRPD分析产物与四氢小檗碱粉末的衍射角基本相同但其峰型较为尖锐;IR、1H/13C-NMR分析表明产物谱图峰位与四氢小檗碱样品峰位及峰型基本一致,表明所得产物为高纯度的四氢小檗碱晶体。结论:本文所得数据及谱图可为四氢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定性分析及纯度鉴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黄鹏,刘金凤,卿志星,柳亦松,唐其[6](2017)在《博落回中四氢小檗碱氧化酶McSTOX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檗碱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目前该化合物主要来自于植物。四氢小檗碱氧化酶(STOX)是合成小檗碱的最后一步反应的酶,其在合成小檗碱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博落回转录组数据筛选到1个小檗碱氧化酶候选基因,并通过PCR技术对该序列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经过克隆该序列中ORF区并用荧光定量PCR发现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与小檗碱代谢规律一致。该研究对下一步分析该基因功能、阐明博落回中STOX基因的合成机制和下一步运用植物代谢工程技术提高小檗碱在博落回中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7年06期)

刘广欣,孙换梅,陈洪卫,高小康,赵新锋[7](2015)在《测定β_2-肾上腺素受体与四氢小檗碱的结合常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四氢小檗碱与β_2-肾上腺素受体(β_2-AR)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方法:基因克隆法获得β_2-AR,制备受体色谱柱,前沿色谱法测定突破时间,计算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常数。结果:四氢小檗碱在β_2-AR上只存在一类结合位点,其与β_2-AR的结合常数为9.04×104 M-1,结合位点数为10-4 M。结论:该方法可为筛选与β2-AR有相互作用的止咳平喘类药物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四分册)》期刊2015-04-19)

张磊,王京,聂晶,姚其正[8](2014)在《四氢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文献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四氢黄连碱型季铵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合成了一系列N-7位带有酰胺侧链的四氢小檗碱类衍生物,所得目标产物均经IR、1H NMR和ESI-MS确认。(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4年15期)

穆园园[9](2014)在《四氢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四氢小檗碱类化合物(tetrahydroprotoberberines,THPB)的荧光性质,包括中药延胡索中的延胡索甲素(又名紫堇碱,d-corydaline)、左旋四氢巴马汀(l-tetrahydropalmatine)、右旋四氢巴马汀(d-tetrahydropalmatine)、延胡索戊素(又名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又名坎那定,canadine)和中药千金藤中的千金藤啶碱(l-stepholidine),建立了中药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包括左旋和右旋四氢巴马汀)的薄层荧光扫描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分析法。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1、研究了6种THPB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了实验条件(pH,离子强度,溶剂等)对荧光性质的影响。以L-色氨酸为参比,测量了此类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千金藤啶碱在pH=2.0~3.0时具有强荧光,其余五种化合物均是在pH=2.0~5.0时具有强荧光。延胡索甲素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λex/λem)为282nm/312nm,荧光量子产率为0.206。左旋四氢巴马汀的λex/λem=281nm/314nm,荧光量子产率为0.193。右旋四氢巴马汀的λex/λem=282nm/312nm,荧光量子产率为0.116。四氢小檗碱的λex/λem=284nm/326nm,荧光量子产率为0.224。千金藤啶碱的λex/λem=281nm/312nm,荧光量子产率为0.059。四氢黄连碱的λex/λem=288nm/326nm,荧光量子产率为0.247。2、研究了中药材延胡索和延胡索乙素的叁维荧光光谱,发现延胡索中有多种荧光成分,其光谱相互重迭,因而不能用荧光分析法在不经分离的情况下直接测定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研究了用薄层荧光扫描法和薄层吸光扫描法测定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分析方法,测定结果分别为0.0234%,0.0168%。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了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为0.0299%。(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3-08)

廖跃华,刘强,乐健,洪战英,陈钧[10](2013)在《四氢小檗碱对映体在MDCK-MDR1细胞中的跨膜转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dl-THB)来源于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W.T.Wang)的块根,属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四氢小檗碱具有镇静、镇痛、催眠、降压等药理作用[1]。四氢小檗碱的化学结构上有一个手性中心,图1,研究表明,手性药物的单个对映体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等环节中,常因与机体内的具有高度立体特异性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等,表现出不同的药动学特征,具有立体专一性[2]。吸收是药物发挥药效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3年11期)

四氢小檗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四氢小檗碱对过氧化氢致前成骨细胞MC3T3-E1氧化损伤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建立体外MC3T3-E1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H_2O_2+1μmol·L~(-1)四氢小檗碱组; H_2O_2+0.1μmol·L~(-1)四氢小檗碱组; H_2O_2+0.01μmol·L~(-1)四氢小檗碱组; H_2O_2+N-乙酰半胱氨酸(NAC) 1 mmol·L~(-1)组; H_2O_2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观察活性氧(ROS)含量;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Real 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H_2O_2处理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凋亡率及ROS、MDA含量明显增加;同时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Bax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H_2O_2模型对照组比较,四氢小檗碱能够明显增强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及ROS、MDA含量,上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ax mRNA和蛋白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四氢小檗碱对H_2O_2介导MC3T3-E1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MDA和ROS的水平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氢小檗碱论文参考文献

[1].丛湛青.四氢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降脂活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9

[2].朱建红,薛照芸,黄光业,陈健文,石勇辉.四氢小檗碱对过氧化氢致前成骨细胞MC3T3-E1氧化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探讨[J].今日药学.2018

[3].张大俊.四氢小檗碱药物共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8

[4].季宇彬,刘欣,于蕾,窦利民,张小坡.四氢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7

[5].张大俊,张羽男,张宇.四氢小檗碱晶体的波谱特征与结构确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

[6].黄鹏,刘金凤,卿志星,柳亦松,唐其.博落回中四氢小檗碱氧化酶McSTOX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

[7].刘广欣,孙换梅,陈洪卫,高小康,赵新锋.测定β_2-肾上腺素受体与四氢小檗碱的结合常数[C].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四分册).2015

[8].张磊,王京,聂晶,姚其正.四氢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J].广东化工.2014

[9].穆园园.四氢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10].廖跃华,刘强,乐健,洪战英,陈钧.四氢小檗碱对映体在MDCK-MDR1细胞中的跨膜转运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3

标签:;  ;  ;  ;  

四氢小檗碱论文-丛湛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