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指量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言语产生,口语语料,关系从句,指量结构
指量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盛亚南,吴芙芸[1](2013)在《指量结构与汉语关系从句共现时的不对称分布及其原因——一项基于真实口语语料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鲁豫有约》的真实口语语料出发,分析了指量结构与关系从句共现时的分布态势及其内在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语关系从句中,指量结构倾向于前置;在宾语关系从句中,指量结构倾向于后置。验证了前人通过书面语语料得到的分布趋势。说明说者会采用利他的言语产出策略:在主语关系从句中,提前给出提示线索,以帮助听者构建目标句式,从而更倾向产出前置的指量结构;而在宾语关系从句中,为了帮助听者规避语义冲突或潜在歧义,说者更倾向产出后置的指量结构。该结论支持基于听众设计的利他说。(本文来源于《现代外语》期刊2013年02期)
盛亚南[2](2011)在《指量结构在汉语关系从句中的位置及内在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对书面语料研究(唐正大2007;Pu2008;Wu2011)的结果表明,指量结构在主语关系从句中倾向于前置(即“指量结构+关系从句+中心名词”),而在宾语关系从句中倾向于后置(即“关系从句+指量结构+中心名词”)。此外,宾语关系从句中几乎不存在“与邻近名词不匹配-与中心名词匹配”的前置指量结构(Wu2011),这一现象可归因于对语义冲突的规避。但学界尚不清楚这种源于说话者的利他性是否在口语语料中得到体现。本研究从《鲁豫有约》的真实口语语料(共含309,848字)出发,分析了关系从句和指量结构共现的分布趋势,验证了前人通过书面语语料得到的结果。此外,通过具体考察宾语关系从句和指量结构共现的语例,进一步说明了言语产出者为了便于受众理解,规避了言语中潜在的歧义结构。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两个言语生成实验,目的有叁:1)考查关系从句和指量结构在实时言语生成中的分布趋势;2)验证生命度偏好对言语加工的限制作用(Wu2011);3)检验言语产生的两个理论,即“利他性”与“利己说”。实验采用了paradigm软件,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四个短语或词组(呈现位置用拉丁方控制),4500毫秒后消失,被试在提示音后尽快说出一个合法的句子。实验一采用双有生名词作为关系从句的论元(有生核心名词和有生从句内名词)。实验二采用对比生命度格局(无生核心名词和有生从句内名词)。通过综合对比两项实验中句子产出类型、指量结构位置、错误率、错误分布类型等,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指量结构的位置分布与关系从句类型存在相关性;2)关系从句中论元的生命度格局确实对言语加工有调节作用;3)在线产出言语时,说者会采用利他的言语产出策略(Clark&Carlson1982; Temperley2003),而并非完全的利己(Ferreira&Dell2000; Race&MacDonald2003)。(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1-12-01)
尹晓晖[3](2009)在《汉语指量结构和关系小句的位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关系小句和指量结构共现时,有两种排列顺序:(A)指量结构+关系小句(的)+名词,(B)关系小句(的)+指量结构+名词。本文将(A)简称为“指外式”,将(B)简称为“指内式”。前人试图从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关系化对象的句法功能等角度探寻指量结构和关系小句的位序问题,但汉语中关系小句的限定性没有明确的形式标记,如何确定核心名词的句法功能也不易操作,鉴于此,本文尝试从指量结构的内部构成与核心名词在关系小句中的语义角色这两方面来考察指量结构和关系小句的位序问题。本文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考察的是指量结构内部构成与指量结构的位置关系。我们根据指量结构内部指示词的性质对指外式和指内式进行分类描写,发现“那”系指量结构在两种格式中的分布均高于“这”系。若指量结构为单个“这/那”,指量结构更倾向于出现在“指外式”中,在指内式中,指量结构更倾向于用“指示词+(数词)+量词”的形式。第二部分讨论句法功能与指量结构的位置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性。经考察发现,整个名词短语的句法功能与指量结构的位置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核心名词在关系小句中句法功能的确定又缺乏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第叁部分从核心词的语义角色来考察指量结构与关系小句的位序问题。我们通过语料的分析与统计,发现指外式与中心名词为施事高度相关,指内式与中心名词为受事高度相关。此外,施事性极弱的工具格、地点格及时间名词等非典型施事、受事名词更倾向于出现在指内式中。(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期刊2009-05-01)
魏桂英[4](2000)在《指量结构居主位的判断句的宾语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这个是……”判断句宾语的使用限制为例从“主宾等同”的角度说明指量结构居主位的判断句的宾语条件。(本文来源于《琼州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指量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人对书面语料研究(唐正大2007;Pu2008;Wu2011)的结果表明,指量结构在主语关系从句中倾向于前置(即“指量结构+关系从句+中心名词”),而在宾语关系从句中倾向于后置(即“关系从句+指量结构+中心名词”)。此外,宾语关系从句中几乎不存在“与邻近名词不匹配-与中心名词匹配”的前置指量结构(Wu2011),这一现象可归因于对语义冲突的规避。但学界尚不清楚这种源于说话者的利他性是否在口语语料中得到体现。本研究从《鲁豫有约》的真实口语语料(共含309,848字)出发,分析了关系从句和指量结构共现的分布趋势,验证了前人通过书面语语料得到的结果。此外,通过具体考察宾语关系从句和指量结构共现的语例,进一步说明了言语产出者为了便于受众理解,规避了言语中潜在的歧义结构。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两个言语生成实验,目的有叁:1)考查关系从句和指量结构在实时言语生成中的分布趋势;2)验证生命度偏好对言语加工的限制作用(Wu2011);3)检验言语产生的两个理论,即“利他性”与“利己说”。实验采用了paradigm软件,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四个短语或词组(呈现位置用拉丁方控制),4500毫秒后消失,被试在提示音后尽快说出一个合法的句子。实验一采用双有生名词作为关系从句的论元(有生核心名词和有生从句内名词)。实验二采用对比生命度格局(无生核心名词和有生从句内名词)。通过综合对比两项实验中句子产出类型、指量结构位置、错误率、错误分布类型等,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指量结构的位置分布与关系从句类型存在相关性;2)关系从句中论元的生命度格局确实对言语加工有调节作用;3)在线产出言语时,说者会采用利他的言语产出策略(Clark&Carlson1982; Temperley2003),而并非完全的利己(Ferreira&Dell2000; Race&MacDonald200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指量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盛亚南,吴芙芸.指量结构与汉语关系从句共现时的不对称分布及其原因——一项基于真实口语语料库的研究[J].现代外语.2013
[2].盛亚南.指量结构在汉语关系从句中的位置及内在原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3].尹晓晖.汉语指量结构和关系小句的位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
[4].魏桂英.指量结构居主位的判断句的宾语条件[J].琼州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