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伪满政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北,伪满,地方财政,乡村基层组织
伪满政府论文文献综述
王大任[1](2019)在《伪满财政的畸变——兼论伪满政府对乡村经济的脆弱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伪满统治时期地方财政体制的变迁为切入点,探讨其对乡村社会经济的脆弱控制。伪满政权具有殖民化和法西斯军备化二重特性,因而其财政政策始终呈现出高度中央集权化特征,地方财政体系缺乏自主性,且规模比率严重失衡,不依靠中央财政的大量补助金就无法维持。在这一背景下,伪满政府通过街村制向农村基层社会进行行政扩张,而地方财政体系却无法支撑上述行政扩张。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伪满当局试图通过建立"国民邻保组织"的方式,将两个原中央直属部门与基层政府强行捆绑嫁接,以提高其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但是这一做法却带来了行政业务数量的激增。结果,伪满政府始终无力改变其乡村基层组织行政控制脆弱的困境。(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艾慕晨[2](2019)在《1932年黑龙江地区洪灾及伪满政府的消极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灾是因天气异常引起狂风暴雨造成的。但其产生的影响、所达破坏之程度,都与人为活动密不可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北,建立起伪满洲国。1932年,黑龙江地区发生了严重洪灾。刚刚建立起来的伪政权进行了所谓的"赈灾救助"。其采取的措施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反而它却趁"赈灾"之机,向各县派驻参事官(副县长)控制基层政权,巩固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档案》期刊2019年04期)
薛志刚[3](2019)在《伪满时期日本政府对东北地区的舆论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东北在沦陷的时候,日本殖民统治者运用伪满政权,设立了专门的文化专制机构,操控着东北的文化宣传舆论走向。通过实施反动的《出版法》,"一国一社"、"新闻新体制"等对策,对东北地区的舆论进行操控,并且推行实施"日伪一体化"也就是由日本人、日本电台、日本通讯社等操控东北的新闻、报纸、广播等,从而严酷的压榨东北人民,疯狂的抢夺资源。下面本文就伪满时期日本政府对东北地区的舆论控制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起到警示后人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李职纯[4](2017)在《伪满时期日本政府对东北地区的舆论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伪满洲国统治的十四年里(1932-1945),日本帝国主义统治者为了在思想上、文化上彻底征服东北民众,尤其重视对东北民众的舆论控制。在新闻出版界,他们摧毁了东北地区原有的新闻出版事业,垄断发行亲日报刊杂志,宣扬奴化思想;在视听界,成立了“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和“满洲电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电影和广播的形式向东北民众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巩固殖民统治;除此之外,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还成立反动组织协和会,兴建建国神庙,宣扬“王道精神”,意图摧毁东北人民的反抗意识和民族精神。综观整个日本侵华史,日本帝国主义统治者在东北地区办报最多,架设的广播电台最广,也有专门的电影制片厂,因此把东北地区作为抗战时期日本政府对沦陷区舆论控制的缩影来研究十分具有代表性。本文以伪满时期日本政府对东北地区的舆论控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舆论控制的背景、途径、策略及舆论控制产生的效果及反应进行研究,重点论述日本政府在伪满时期如何利用报纸、广播、电影、宗教及反动组织进行舆论控制。通过研究拟解决四个问题:伪满时期日本政府为什么要进行舆论控制;日本在对东北地区进行殖民统治时如何进行舆论控制;在舆论控制用了哪些技巧以及舆论控制下的实际效果及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民众抵抗,具体研究思路如下: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伪满时期日本政府对东北地区进行舆论控制的背景。主要介绍了日本政府针对东北地区提出的“大陆政策”,策划“九一八事变”及筹建伪满洲国的经过以及日本政府为了加强东北人民的思想舆论控制而实施的官制文化和殖民宣传政策。第二部分,该部分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具体论述了日本政府通过控制新闻出版业、垄断视听界、利用意识形态来控制东北民众的舆论,进行殖民宣传和奴化统治;同时详细介绍了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东北地区报纸、广播、电影情况,反动组织协会活动,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控制等。第叁部分,主要论述了伪满时期日本政府舆论控制的技巧。日本帝国主义统治者通过政府主导,主动议程设置;控制关键的少数,构造社会现实;恩威并施,强化舆论环境来强化东北地区舆论控制的效果,揭示了日本政府宣传伎俩和长久统治我国东北的野心。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了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在东北地区舆论控制的实际效果,探讨了日本政府舆论控制的表层效果、东北民众对舆论控制的反抗以及当下社会上关于日本舆论控制观点的一些澄清。揭示了日本进行舆论控制的真正意图,同时歌颂了那些在黑暗中坚持抗争的中国人民。本文希望通过对伪满时期日本政府舆论控制的背景、手段、技巧、实际效果进行相应的探讨,从而揭示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如何控制东北人民的言论、思想、行为继而鼓吹侵华政策、粉饰美化侵略,为侵华战争服务的本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0)
韩雪松[5](2016)在《伪满政府公文文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伪满"大同元年"颁行的《暂行公文程式令》规定了教书、执政令、院令、省令、训令、指令、布告、咨、呈、函、批等十四种文体。与袁世凯1914年颁行的复辟性质的公文程式不同,伪满"大同"时期公文并未沿袭清末公牍体系,反而基本承袭了1916年段祺瑞政府的新公文程式,二者不仅文体名称大量相同,文体功能也高度一致。《暂行公文程式令》在"康德元年"被新颁布的《公文程式令》和《关于训令及其他公文程式之件》所替代,新公文程式带有鲜明的封建性与殖民性,新增的"诏书"、"敕书"等更集中印证了伪满公文文体由"共和"政治表达到"帝国"政治表达、由现代文体架构到保守文牍体系的明显转向。(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泷口宗之[6](2014)在《伪满时期日本政府对华鸦片政策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社会,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经济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受到非法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非法药物蔓延是全世界普遍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日本国内每年通报的案件中可以看出,非法药物的输入量远高于输出量。由此可见,现在的日本国民一直受到非法药物的侵害。不过,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日本也曾作为毒品出口国获取暴利,给很多国家都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日本政府对近代中国所实施的鸦片政策。以日军对伪满洲国实施的鸦片专卖政策为主,研究当时日本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鸦片政策是否具有连贯性的侵略。日本与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并占领台湾后,为了统治殖民地而首次实施了鸦片专卖政策,即“鸦片渐禁主义”。此后,其鸦片政策在山东省胶州湾地区、辽东半岛地区等地相继进行调整并实施。最后日本政府在伪满洲国也同样实施了鸦片专卖政策。刚开始时,各方面进行得并不顺利。但在不断地“改革”之后,在华其他地区以失败告终的鸦片政策却在伪满洲国取得了财政上的“成功”。不过,日本政府的成功显然也意味着整个伪满洲国的沦陷。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在华实施的鸦片政策具有极其强大的侵略性。日本政府不但侵略了中国的领土,而且通过鸦片贩卖牟取了巨大的利润,扩充了其在华各个殖民地的财政和军费,却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造成了不可抹灭的伤害。因此,鸦片有时比任何武器更为凶残。本文将把日本在华的各个殖民地所实施的鸦片政策的特征、与鸦片政策相关法律的演变、鸦片吸食者的增减情况以及日军在其殖民地当局的财政变化等四个方面作为比较对象,进一步重点分析日本政府在其殖民地实施鸦片政策的演变点与改进点、在华实施鸦片政策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最后有望阐明日本政府在华所实施的鸦片政策是具有连贯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5-01)
陈秀武[7](2011)在《“伪满”建国思想的泛化宣传——以《满洲国政府公报》第一号、《弘宣》创刊号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日本学界对伪满洲国的关注与解读,因民族立场与价值取向的不同,造成了现代诠释与客观存在之间的背离与偏差。文章以"伪满"政府的喉舌《满洲国政府公报》及《弘宣》为中心,探讨"伪满"建国思想的泛化宣传问题,再现其强化思想统制的政府行为记忆。(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1年10期)
左双文[8](2008)在《德国承认伪满问题与国民政府的外交方针》一文中研究指出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一直希望各友好国家不予承认,对有着重要政治、军事及经济联系的德国,更是抱有期待,甚至不惜作"依德和日反苏"之试探。但德国在纳粹上台并逐步集权后,日益将对日外交置于对华外交之上,终在1938年2月宣布承认伪满。正处于对日抗战重要关头的国民政府为继续争取德国军援,对此一再忍让,但稍后德国又禁运军火、强制撤退在华军事顾问。处此外交重压之下,这时力求在对德、对苏外交中保持相对平衡的国民政府一度表示了更为坚定的联苏决心。(本文来源于《史学月刊》期刊2008年11期)
李淑娟[9](2005)在《协和会与伪满政府关系述论——以协和会改组为核心展开》一文中研究指出协和会是日本侵略者任意炮制并强加给中国民众,由关东军进行内部指导监督,与伪满傀儡政权并列的两件御用工具之一,是一个打着建国精神招牌,奴化和愚化原住民族思想的实践组织体。它同伪满政府是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的两大支柱。为了协调协和会与伪满政府间的关系,关东军对其进行多次改组。通过改组,协和会最后已发展成为根据日本殖民统治的需要,贯彻落实各项统治政策与掠夺政策的别动队组织,由单纯的“精神母体”,变成全面参与殖民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统治的工具。(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05年05期)
兰殿君[10](1996)在《如此政府 纵毒害民——伪满政府鸦片官卖旧话》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鸦片毒害和剥削殖民地人民,乃是老牌帝国主义者早已施用过的手段.对此,中国人民是深有体验的.日本帝国主义以“大东亚共荣圈”为号召占领我国东北后,步其他帝国主义之后尘,也推行恶毒的鸦片政策,其总代理就是伪满洲国政府.组建机构 设署专卖1932年9月,伪满当局成立“鸦片专卖筹备委员会”,同年11月30日公布《鸦片法》,次(本文来源于《文史杂志》期刊1996年02期)
伪满政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灾是因天气异常引起狂风暴雨造成的。但其产生的影响、所达破坏之程度,都与人为活动密不可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北,建立起伪满洲国。1932年,黑龙江地区发生了严重洪灾。刚刚建立起来的伪政权进行了所谓的"赈灾救助"。其采取的措施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反而它却趁"赈灾"之机,向各县派驻参事官(副县长)控制基层政权,巩固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伪满政府论文参考文献
[1].王大任.伪满财政的畸变——兼论伪满政府对乡村经济的脆弱控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
[2].艾慕晨.1932年黑龙江地区洪灾及伪满政府的消极应对措施[J].黑龙江档案.2019
[3].薛志刚.伪满时期日本政府对东北地区的舆论控制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4].李职纯.伪满时期日本政府对东北地区的舆论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7
[5].韩雪松.伪满政府公文文体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6].泷口宗之.伪满时期日本政府对华鸦片政策演变分析[D].吉林大学.2014
[7].陈秀武.“伪满”建国思想的泛化宣传——以《满洲国政府公报》第一号、《弘宣》创刊号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1
[8].左双文.德国承认伪满问题与国民政府的外交方针[J].史学月刊.2008
[9].李淑娟.协和会与伪满政府关系述论——以协和会改组为核心展开[J].求是学刊.2005
[10].兰殿君.如此政府纵毒害民——伪满政府鸦片官卖旧话[J].文史杂志.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