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达木盆地绿洲的形成、演替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翟家齐,董义阳,祁生林,赵勇,刘宽,朱永楠[1](2021)在《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阈值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水生态水位是干旱区绿洲水资源管理、地下水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指标。从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确定方法、阈值区间等方面入手,综述了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研究的重要进展及未来发展建议:(1)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存在显着的多功能性和尺度特征;(2)生态调查统计与分析、模型计算分析和遥感统计分析是确定地下水生态水位的主要方法;(3)区域地下水埋深适合控制在2.0~4.0m,不同功能地下水埋深阈值差异显着,这种差异性主要受气候、下垫面植被、土壤、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4)建议加强多尺度、多维度的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阈值研究。
谭新[2](2020)在《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文中认为绿洲型城市是干旱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中心和区域内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由于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其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城市空间发展受生态环境的约束。研究绿洲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对于实现干旱地区绿洲型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库尔勒是新疆典型的绿洲城市、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是“一带一路”经济要道上的重要节点。目前,城市空间扩展方向不明、城市粗放蔓延发展、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是库尔勒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依照“特征—机制—预测—管治”的研究思路,基于1986、1993、2000、2010和2017年5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城市形态学、空间句法、元胞自动机等方法分析库尔勒城市外部和内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深入剖析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因机制,采用Sleuth模型进行城市空间扩展模拟及自然发展、规划引导、生态保护、紧凑城市发展预案的预测,以及针对目前库尔勒城市空间发展情况提出城市空间形态优化支撑策略及发展建议。结果显示:(1)库尔勒内外部城市形态演变具有同步发展的规律,外部和内部维度均凸显出城市形态呈“一心两翼”的点状多片结构→“一主一次两翼”的双中心多组团结构→“一主二次多组团”的带状结构→“两带七组团”的扇形结构演变趋势。(2)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因素和政策因素影响综合作用。其中,自然环境为城市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同时又约束城市扩展;道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保障,牵引产业经济发展,强化空间结构;社会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吸引大量投资,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政策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向导,把控城市发展方向,引导和完善用地和功能布局。(3)通过Sleuth模型对库尔勒城市进行多情景预测,发现库尔勒未来发展应以规划引导预案为主,注重发展紧凑型城市、生态保护。(4)针对库尔勒城市空间发展中面临的用地利用低效、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需严守城市生态红线、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用地利用水平,打造交通“大骨架”、提升中心城市区域辐射以及鼓励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城市等策略,为科学调控库尔勒城市发展提供建议。
杨晓燕[3](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邓冉[4](2020)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文中提出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地的主要部分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其最终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青藏高原是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的主体区域,其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景观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青藏高原正在重点推动以保护“亚洲水塔”“中华水塔”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的“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加强长江、黄河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将具有国家代表性、生态完整性、管理可行性的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保护。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建设的首要功能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判别生态系统健康、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加强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受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专题”(2019QZKK0401)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与管控技术”(XDA20020303)项目,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开展研究。基于青藏高原实际情况,以结构-功能-进程为切入点,参考国外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框架,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到指标权重,以生态分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通过国内外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方法与评估框架进行梳理,以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进程为视角,从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问题和人为压力五个方面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选择景观分离度(生态系统格局)、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生态系统质量)、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壤侵蚀(生态问题)、畜牧量、路网密度、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人为压力)为具体评价指标,以MODIS遥感影像、夜间灯光遥感等为基础数据源提取指标信息,以生态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2)获得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280.91,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平均值0.58,处于较为适中的状态。其中,有0.0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低于0.4(差),68.15%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40.6(适中),31.6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60.8(良好),0.12%的区域生态系统用完整性指数高于0.8(优秀)。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呈现西北低、东南强的格局,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高低分界线较为明显,西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低于其东南侧生态系统完整性,处于适中状态;东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较高,大面积处于良好的状态。(3)为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提出优化建议。基于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与现有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备选区叠加分析,本研究认为现有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保护范围与个数有待进一步确定。因此,为合理推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设置与建设,文章以此目标,分别提出了相关措施:一是将评价结果中生态系统完整性好的区域作为备选区基本条件划定保护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考虑区域现有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社会人文特色等要素,进一步优化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个数与范围,避免出现保护空缺与过度保护;三是与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方案相衔接,尽量排除压力源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
汪勇[5](2020)在《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对内陆河干旱区生态水文大规模的研究始于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1996-2000)。经过多年研究,对西北内陆河干旱区水文循环与生态格局的结构关系与演变机理有了明确认识。山区降雨产流,平原区径流消耗,出山口径流形成地下水潜流场,形成并支撑平原区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即由水分驱动的干旱区平原生态圈层结构。水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生态圈层结构也随之改变。因此生态系统的安全取决于地下水潜流场的稳定性,关键在于保持绿洲荒漠之间一定规模的过渡带,阻止荒漠扩张,使绿洲与荒漠保持安全距离。根据生态圈层结构理论,这需要过渡带保持一定的地下水埋深。绿洲安全是内陆河干旱区生态保护的核心。灌溉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常见形式,这是水分向绿洲集中的过程,对绿洲生态安全会造成重大影响。一方面,由于水资源向绿洲集中,潜流场外缘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植被退化消亡,过渡带面积减少,荒漠向绿洲进逼。另一方面,灌溉排水不畅,导致绿洲内部地下水位剧烈上升,产生次生盐碱化。例如,地处河西走廊的黑河流域1970年代至1990年代,天然绿洲萎缩,过渡带面积减少了 6972km2,荒漠扩大了 14281km2。1990年代至2016年,人工绿洲面积又增加了 732km2,而过渡带进一步减少4127 km2,荒漠面积持续扩大。与此同时,次生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累积达到722.22km2,初步估算因盐渍化而蒸发损耗与被咸化的水量合计约6.92~8.22亿m3/年。这种由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导致荒漠化与盐碱化并存的生态问题,内外夹击,严重威胁着绿洲生态安全。本文旨在研究探索一种系统解决内陆河干旱平原绿洲生态安全问题的综合技术方法途径,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对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形成演变机理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人工干扰局部地下水位,协同消除次生盐渍化、恢复过渡带以遏制荒漠化扩张。基于干旱区内陆河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原理,论述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与地下水埋深变化机理联系,建立绿洲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内陆河出山口以下平原为径流耗散区,潜水蒸发是其主要形式,以潜水影响层概念描述毛管上升水分布规律,建立地下水位(埋深)与地表生态单元补排关系,从机理上揭示荒漠化与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条件。对绿洲生态安全的关键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进行深入研究,开展过渡带野外调查,包括群落构成、群落演替、地下水埋深等,界定过渡带合理范围,以阻止荒漠化扩张。通过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根系作用层关系定义控制荒漠化边界的临界地下水埋深,以潜水影响层与地表面关系定义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地下水临界埋深,并提出相应的定量计算方法与结果。基于支撑生态圈层结构的地下水连续潜流场概念,提出协同解决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和过渡带荒漠化的地下水位调控思想及技术方法。本文以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为例,并选择罗城灌区(绿洲)深入剖析,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开展内陆河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应用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建立了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根据干旱区内陆河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原理,通过揭示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与地下水埋深变化机理联系,表明过渡带对于遏制荒漠化扩张、保障绿洲生态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保护并恢复过渡带是绿洲整体生态安全的关键。由于以灌溉为主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是水资源向绿洲集中的过程,必然导致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一是潜水蒸发最薄弱的过渡带地下水位下降,结果是过渡带退化,荒漠化随之扩张,导致绿洲直接面对荒漠;二是灌区排水不畅使地下水位超乎寻常地上升,导致绿洲内部出现大量盐碱地,直接威胁绿洲自身安全。显然,水资源利用不可避免地同时引发过渡带退化荒漠扩张与次生盐渍化。潜流场的连续性使得二者既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又具有互补性,为协调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建立了干旱平原潜水蒸发概念性模型,从机理上揭示荒漠化与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条件。内陆河出山口以下平原为径流耗散区,潜水蒸发是其主要形式。由于毛管吸引力驱动,依附于潜水面形成潜水影响层,地下水通过潜水影响层与地表生态产生联系。地表植被通过根系作用层从潜水影响层吸收水分,对于过渡带,当地下水位下降,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根系作用层脱离接触,由于失去水分补给,导致过渡带植被消亡,形成荒漠入侵。当地下水位上升,潜水影响层接触到地表,携带土壤中的盐分不断输送到地表析出结晶,形成次生盐碱化。潜水影响层概念描述了潜水面毛管水的分布规律,将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定义为潜水影响层厚度用以概括土壤毛管上升水活动范围,以土壤水垂直分布描述潜水影响层内土壤水分布结构。利用自主推导研发的土壤毛管当量孔径推理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参数取值方法,探讨了液体表面张力在不同生态问题中取值问题,深化了潜水影响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利用经验公式拟合曲线,同时尝试从理论推导了潜水影响层土壤水分布结构。(3)对影响绿洲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大量野外调查与研究分析,确定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合理荒漠边界。在黑河流域平原区开展过渡带野外调查和研究分析,包括植被演替、群落构成、根系作用层范围、地下水埋深等,共计235个野外植被取样点,8个河岸典型断面植被与地下水关系调查,68个地下水观测点。确定了黑河流域平原区过渡带植被主要群落类型为骆驼刺、梭梭、白刺、沙拐枣、柽柳,主要分布规律为多呈单一物种、中低盖度形式。得到了水分改变条件下植被演替的规律,随着水分条件的改变,过渡带灌木半灌木过渡型植被群落逐渐向荒漠地带性植被演替甚至消亡。根据野外调查的不同植被群落的根系作用层厚度及地下水埋深资料,分析了过渡带获得地下水补给的埋深条件,确定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过渡带合理保护范围,通过界定过渡带-荒漠边界阻止荒漠化扩张。(4)根据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产生机理,定义对应的地下水临界埋深并实施计算,作为治理和管控的重要依据。当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群落根系作用层发生接触才开始吸收水分,二者有交叉地下水才能够对过渡带植被形成稳定补给,因此将潜水影响层厚度与过渡带植被根须作用层厚度之和定义为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在潜水蒸发作用下土壤盐分被溶解并随着水分运动,当潜水影响层与地表发生接触后,携带的盐分将在地表析出结晶,因此将潜水影响层厚度直接定义为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通过罗城灌区实施计算,并进行大量野外实证分析,获得罗城灌区外围过渡带梭梭+白刺+沙拐枣、柽柳、骆驼刺+芦苇+沙蓬3种植被群落的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分别为8.26m、11.26m和13.26m,绿洲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为1.29m。(5)基于支撑生态圈层结构的地下水连续潜流场概念,提出了协同解决过渡带荒漠化和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的地下水位调控思想及技术方法。过渡带荒漠化是绿洲外围潜流场收缩,地下水埋深过深,导致过渡带植被缺水而消亡;绿洲内部次生盐碱化是地下水埋深过浅,水量过剩。显然二者从水量上高度互补。基于地下水流场的连续性,可以对地下水进行局部人工干预,调控地下水位,协同解决过渡带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调控:抽取盐碱地咸水,将地下水位调降到盐渍化临界埋深之下以消除盐渍化;将抽出的咸水输送到过渡带调升地下水位至荒漠化临界埋深之上以恢复过渡带,阻止荒漠扩张。本文以罗城灌区为地下水位调控示范进行分析研究,并对黑河流域进行了潜力估算。得到:①罗城灌区盐碱化区域被矿化水量为1.76×106~4.70×106 m3,另有自盐碱地蒸发耗用水量为1.99×107m3,通过调控,预计可恢复宽度约为0.85~2.37km、面积约为23~212km2的过渡带范围。②黑河流域平原区次生盐碱化被矿化的水资源量约为0.43~1.73亿m3,盐碱地蒸发耗用水量约为6.49亿m3,如果实现协同调控,预计可恢复过渡带面积约258~2110km2。
张绪财[6](2019)在《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植被是全球生态、环境和能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阻止土地荒漠化、减慢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维护全球气候稳定,在全球生态变化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格尔木河流域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探究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动态变化对保护格尔木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7年间的MODIS数据和19942018年间的Landsat数据,使用相关性分析、显着性检验、Sen+Mann-kendall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得到格尔木河流域植被覆盖及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该区域植被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经研究分析发现:(1)区内植被在69月的长势最好,植被指数(NDVI和EVI)较高,18年间植被指数呈波动式增长;区内植被指数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呈现出中南部高、其他地区低的特点。(2)区内NDVI不存在过饱和现象,较EVI更能识别格尔木河流域的植被差异,表征区内植被的空间变异性。(3)区内自2000年以来植被总体上变好,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在各季节中,夏季表现得最明显。线性回归法和Sen+Mann-kendall法两种方法针对植被变化趋势研究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4)区内植被Hurst指数的平均值为0.589,植被总体上处于持续改善状态。在未来,南部荒漠和北部盐碱地保持稳定,北部人工盐湖地区、万里盐桥附近和人类活动聚集区退化,格尔木市及公路附近、自然植被茂密地带和沿河地带持续改善。(5)区内植被覆盖程度总体上较低,但呈上升的趋势,多年平均植被覆盖率为23.3%。多年以来,裸土和低植被覆盖面积减少,低中植被覆盖、中等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面积增加。(6)区内未利用地面积稳定,耕地、林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增加,水域和草地面积减少。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处于相互转化中,但人类活动影响持续加强。(7)区内NDVI在年内年际上与降水量、气温、蒸发量、相对湿度有显着相关关系。(8)区内植被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较为密切。地下水位埋深约为1.5 m时,自然植被生长状况较好;地下水位埋深约为6.5 m时,人工农作物生长状况较好。(9)格尔木市土地开垦、植树造林和城市扩张等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对流域内的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钟家骅[7](2018)在《塔里木河流域植被生态变化研究》文中认为塔里木河是新疆生态环境的生命线,但所处塔里木盆地的恶劣自然条件使其流域内容易产生荒漠化进程加剧等环境问题。为了分析塔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植被演替规律;本文以塔河干流沿岸植被、土壤和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MODIS卫星影像获取20072017年植被多光谱遥感信息,利用植被指数反演塔河干流两岸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并对其植被变化进行预测,从宏观角度实现了塔河流域植被的动态监测及变化趋势分析;同时结合实地调查与采样分析,以胡杨为典型植被代表,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化学特性对胡杨生长的影响;对塔河流域天然胡杨林保护与生态恢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获得以下主要认识:⑴塔河流域生态脆弱,植被覆盖度较低,且植被指数在时间、空间上变化剧烈。一年中植被指数最高月为7月,最低月为3月;植被指数最高河段是上游段;2017年7月塔河干流沿岸(沿河道南北宽幅各15km)植被覆盖度仅为23.56%;同一月份,上游与下游植被覆盖度之比最高达3.36;同一河段,上游植被覆盖度年极值比最高,为4.28。⑵监测结果表明2017年塔河流域全年植被覆盖水平对比2007年无显着差异。20072017年夏季(68月)塔河干流植被覆盖变化呈增长趋势,9、10月无显着增长趋势;对塔河未来的生态环境演变,时间序列模型呈现了良性变化,主要体现为夏季植被覆盖度逐步提高,植被覆盖度的季节性波动趋于平稳。⑶基于MODIS-EVI数据对塔河流域地表植被状况进行遥感监测及定量分析是可行的。但是实际应用上,NDVI在植被稀疏地区或植物休眠期、生长季末期,容易偏低估计植被覆盖度,在植被长势较好地区或植被生长季初期,容易出现偏高估计,因此本文中,EVI指数的监测效果优于NDVI指数。⑷塔河中游水质条件能维持现有中老龄胡杨的存活,在濒临河道的狭窄地带适宜胡杨落种萌发与幼苗生长,区内大规模农业生产已对地表水水质产生了影响;土壤质地的粉质、砂质化,有机质含量低(0.33%0.80%),高含盐量(0.42%6.28%),高pH值(7.838.46)均限制了胡杨林的更新复壮,通过土壤性质与胡杨林长势典型相关分析,pH值是抑制胡杨生长的主要因子,胡杨适宜在pH小于8的河岸壤质土中生长。⑸受制于自然环境和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用水矛盾等因素,塔河沿岸胡杨林自然更新与人工建植面临困难。对荒漠植被进行封禁保护与低覆盖度治沙模式具有经济与科学上的可行性,是当前进行荒漠化地区生态恢复实践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热点。
杨燕南[8](2015)在《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与恢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荒漠地区,是以高原荒漠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先天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之人口增加、资源过度利用,乱垦乱伐、滥牧等行为严重的破坏了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平衡,导致了沙漠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生态灾害的不断加强。使其生态系统出现严重退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生物的多样性和周边人民生产生活。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各级政府对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视。开展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与恢复工作,有利于保护柴达木盆地荒漠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进行地形、地貌、植被、土壤、动植物资源及景观资源等方面的实地调查,采用实地调研、资料查询与整理和综合分析方法,对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的退化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其景观保护与恢复的方法及技术措施。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据实地调研分析,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退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土地沙漠化严重;(2)土壤风蚀性严重;(3)生态系统的极度脆弱性,植物群落种类贫乏;(4)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与恢复的具体措施:(1)合理划分保护分区,将各个功能区细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按保护等级建设各功能区。(2)营建三级管理体系:管理局——管理分局——管护站,建设全方位、强有力、高效有序的自然保护管理网络。(3)创建保护区保护体系构建,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巡护支道建设、森林防火工程、林业鼠害生物防控工程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4)建立恢复体系构建,包括封沙育林、防护围栏建设和梭梭林种苗培育工程。(5)发展生态旅游,有效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社区经济和谐发展。(6)创建社区共管制度,改善周边群众的生活水平,并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有效支持。
程钢[9](2013)在《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过去60年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天山北麓乃至整个新疆绿洲发展的缩影。60年间,垦区在一片荒漠和天然绿洲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南接天山、北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大型绿洲经济带,成为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之一。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垦荒者们从内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优良生物物种,较显着地改变了流域的生物结构,与开发前相比,总生物量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石河子绿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片荒漠和荒漠草原被开发成为耕地,人工绿洲替代了广袤的荒漠和天然绿洲,过去分散的古老绿洲斑块联结成片,绿洲面积大幅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绿洲外缘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并带来了盐渍化、尾闾湖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污染、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不同程度地增加,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保持平衡,牧草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引起系统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0年间,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14.64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52年间增加了78.81%,各项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总趋势持续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临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过去60年来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是绿洲存在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其利用方式和水平决定了绿洲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就绿洲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几近极限,今后该区绿洲农业开发的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绿洲农业生产结构与产业布局,增粮减棉,扩草兴牧,扩园植林,促进农牧结合,优化绿洲土地利用,实现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业开发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措施:创新农地制度,保障生态用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协调兵地关系,实现垦区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宋国慧[10](2012)在《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降水稀少的干旱荒漠区,是维系荒漠区天然植被生态平衡的重要部分。因而,深入探讨地下水生态系统变化与天然植被生态演替之间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干旱荒漠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植被生态环境退化,土地沙漠化加剧。究其原因,除了地质构造变动、全球气候条件变化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密切相关。例如我国西北的干旱荒漠区,从地理空间格局看,具有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特殊地理空间格局。其中,大型内流盆地主要包括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以及吉兰泰—河套盆地等。由于气候极端干旱,盆地内呈现出典型的荒漠景观,然而盆地周边都有高山峻岭分布,如着名的祁连山、天山、昆仑山、贺兰山、阴山等,这些山脉在区域上成为干旱地区大气中水分凝聚中心,降水量相对较大,为风沙覆盖的山前洪积平原和湖积盆地地下水提供了重来的补给来源。所以说,在沙漠湖盆区,尽管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沙漠湖盆区为研究对象,依托SEE生态协会资助项目:“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资源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湖盆地区为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展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作者重新界定了地下水生态系统定义,认为地下水生态系统,是指地下水系统及与地下水有依赖关系的生态系统,包括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生植物系统。地下水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结构系统以及地下水系统生物。地下水生植物系统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地下水生存的植物系统。2研究了在地下水位上升和下降条件下,地下水系统对沙漠植被生态系统的制约作用和沙漠植被生态系统对地下水系统变化的适应机制。3从水分垂直循环角度分析了地下水、毛细带水与土壤水转化关系及沙漠凝结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及生态意义,认为在沙漠覆盖湖盆区地下水较为丰富,水位埋深浅,风沙土毛细作用强烈,潜水面之上普遍存在着毛细水带。毛细带水与大气水、植物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一起构成沙漠湖盆区独特的沙漠水文生态系统,并在其中起着联结纽带作用,是干旱区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地下水系统动态、毛细水上升特性等决定了西北沙漠湖盆区土壤水分补给状况,进而控制沙漠植被种群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所存在植被的稳定性及演替趋势。而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4明确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认为生态水位是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不致发生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问题,能维持非地带性自然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它是满足植物生态环境需要,受土壤毛细性质影响,具有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规律的一个区间。提出了适合于地下水生植物的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地下水位埋深。即:最佳地下水埋深=根系深度+毛细上升高度。5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是植被衰退的主要原因。盆地潜水除了蒸发排泄外,吉兰泰镇工业、生活用水井的地下水开采,查哈尔滩农业灌溉井的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人工排泄方式。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盆地地下水系统中,由盆地边缘到湖盆内部潜水埋深逐渐变浅,变化范围为0.23-9.47m。从1984年到2010年,研究区内查哈尔滩绿洲灌区农业用水量持续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潜水位总共下降了6m到10m,平均每年下降0.27m到0.45m,承压水位年均降幅为0.20m,年变幅为1.50m-2.75m,吉兰泰盐湖以北现在水位已经下降到10-15m,自流泉消失,地下水生植被衰亡。6毛细水上升特性具有植被生态学意义。在植物生长阶段,如果植物根系能够探及毛细水带,则植物生长就能免受水分胁迫。地下水位下降,毛细带降低,植被获取水分减少,会导致水分胁迫。在研究区,风砂土下覆湖相红粘土毛细上升高度为3.1-4.2m。风沙土毛细上升理论最大高度为0.63-1.66m。7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湖盆区,天然植被群落可归纳为梭梭林、沙冬青灌丛、白刺灌丛、柠条灌丛、盐爪爪灌丛、红砂—珍珠灌丛和沙蒿灌丛等7种类型。典型依赖地下水生存的非地带性荒漠植物群落有天然梭梭次生林、沙冬青、白刺、盐爪爪、柠条等群落。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8从湖盆中心到外围的风成沙丘地,地下水生植物呈有规律的环带状分布。依次为水生芦苇,马蔺、盐爪爪、芨芨草,沙冬青、梭梭,白刺。在不同的地貌单元,植物生长状态和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略有不同。在吉兰泰湖盆边缘地带,地下水埋深大于3m,植被覆盖度小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在吉兰泰湖盆内部,地下水埋深小于3m,植被覆盖度大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也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而大于10m埋深,无梭梭出现;在沙丘间洼地,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2m,梭梭分布稀少,覆盖度很小。9浅层地下水及毛细水是土壤湿层的主要水分来源,土壤湿层的存在,有利于植物在春季生长期内适应水分胁迫。通过研究区土壤剖面含水率测定结果分析认为,土壤剖面从地面往下40-80cm处为含水率相对较高的土壤湿层。根据吉兰泰气象站气温、地温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及季节冻土数据,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场及季节冻土作用下水汽运移对土壤水分补给机理,认为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地下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10根据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梭梭与白刺这两种典型沙生植被生长区的毛细上升高度分析得到了研究区最佳地下水埋深为1.6-4.7m,在此地下水埋深范围内毛细水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水分,植物生长良好,植物生态系统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下降至10m以下时,研究区以地下水为生的灌木退化、衰败,以降水为水分来源的超旱生灌木和草类植物种类占据群落主体。11在沙漠湖盆区,虽然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针对沙漠湖盆区退化的植被生态系统,提出了基于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沙漠区生态环境的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具体措施与建议:1)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3)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4)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预期研究成果将对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同时对其它沙漠湖盆地区水文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柴达木盆地绿洲的形成、演替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达木盆地绿洲的形成、演替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阈值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 |
3 地下水生态水位确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4 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阈值研究进展 |
4.1 陆面天然植被的适宜埋深阈值 |
4.2 农田作物的适宜埋深阈值 |
4.3 土壤盐渍化的适宜埋深阈值 |
4.4 区域尺度地下水生态水位阈值 |
5 展望 |
(2)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空间形态剧烈演变 |
1.1.2 我国绿洲型城市发展受到挑战 |
1.1.3 库尔勒城市面临发展机遇 |
1.1.4 研究评述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
1.3.2 城市空间形态动力机制研究 |
1.3.3 城市空间形态模拟研究 |
1.3.4 绿洲型城市空间研究 |
1.3.5 库尔勒城市空间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空间形态 |
2.1.2 绿洲型城市 |
2.2 元胞自动机理论 |
2.2.1 元胞自动机的介绍 |
2.2.2 元胞自动机在城市中的优势 |
2.3 SLEUTH模型 |
2.3.1 Sleuth模型的介绍 |
2.3.2 Sleuth模型在城市中的应用 |
第3章 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况及阶段划分 |
3.1 库尔勒基本概况 |
3.1.1 城市基本概况 |
3.1.2 城市基础空间形态 |
3.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阶段划分 |
3.2.1 人口与城镇化影响 |
3.2.2 产业经济发展影响 |
3.2.3 制度与政策影响 |
3.2.4 城市用地增长情况 |
3.2.5 基于各要素的阶段划分 |
第4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内外部演变与特征 |
4.1 数据准备和研究范围 |
4.1.1 研究范围 |
4.1.2 数据准备 |
4.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外部扩展演变及特征 |
4.2.1 外部形态扩展的历时性 |
4.2.2 外部形态扩展的类型 |
4.2.3 外部形态扩展的方向性 |
4.3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内部演替过程及特征 |
4.3.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
4.3.2 城市用地功能变化特征 |
4.4 库尔勒内外部城市形态演变规律分析 |
第5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因机制 |
5.1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
5.1.1 自然环境是基础 |
5.1.2 道路交通是保障 |
5.1.3 社会经济是支撑 |
5.1.4 政策规划是指导 |
5.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 |
第6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演变模拟及预测 |
6.1 模型的运行原理 |
6.2 库尔勒城市模型数据准备 |
6.3 库尔勒模型城市模拟 |
6.3.1 Sleuth模型模型校准 |
6.3.2 Sleuth模型适用性评价 |
6.4 库尔勒城市模型预测 |
6.4.1 情景预案设置 |
6.4.2 情景预测结果 |
6.4.3 适宜情景选择 |
第7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优化建议 |
7.1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问题分析 |
7.1.1 绿洲生态承载力的限制 |
7.1.2 城市空间布局不紧凑 |
7.1.3 交通体系建设不完善 |
7.1.4 产业结构发展待升级 |
7.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优化对策 |
7.2.1 严守城市生态底线,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 |
7.2.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用地利用水平 |
7.2.3 打造交通“大骨架”,提升中心城市区域辐射 |
7.2.4 鼓励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城市 |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 |
2.1.1 微气候 |
2.1.2 微气氛 |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
2.2.3 行为场景理论 |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
2.3 文献综述 |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7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指标选取 |
5.1.3 数据来源 |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指标选取 |
6.1.3 数据来源 |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7.1.1 研究方法 |
7.1.2 指标选取 |
7.1.3 数据来源 |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
8.3.1 研究贡献 |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定义 |
1.2.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评述 |
1.3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理论基础 |
1.3.1 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 |
1.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概况 |
2.1.2 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1.3 青藏高原生态建设概况 |
2.1.4 青藏高原未来规划 |
2.2 评估指标框架 |
2.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解析 |
2.2.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 |
2.3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指标体系 |
2.3.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选取原则 |
2.3.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 指标赋权方法 |
2.5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方法 |
2.5.1 评价指标归一化 |
2.5.2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 |
2.5.3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等级划分 |
第3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信息提取 |
3.1 数据来源 |
3.1.1 遥感数据 |
3.1.2 非遥感数据收集 |
3.2 生态系统格局指标信息提取 |
3.3 生态系统质量信息提取 |
3.3.1 基于MODIS数据的植被覆盖度提取 |
3.3.2 生物量信息提取 |
3.4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信息提取 |
3.5 土壤侵蚀量提取 |
3.6 压力指标信息提取 |
3.6.1 人口密度 |
3.6.2 畜牧量 |
3.6.3 道路密度 |
3.6.4 夜间灯光指数 |
第4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与分析 |
4.1 主要评估指标的空间格局 |
4.1.1 景观分离度空间格局 |
4.1.2 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 |
4.1.3 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 |
4.1.4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空间格局 |
4.1.5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
4.1.6 人口密度空间格局 |
4.1.7 路网密度空间格局 |
4.1.8 畜牧量空间格局 |
4.1.9 夜间灯光指数空间格局 |
4.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分析 |
4.2.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空间格局 |
4.2.2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分区内生态系统完整性分析 |
第5章 第三极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方案 |
5.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概况 |
5.1.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区域基本情况 |
5.1.2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分布 |
5.2 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空间分析 |
5.2.1 国家公园群备选地边界范围有待进一步细化 |
5.2.2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范围有待进一步调整 |
5.2.3 生态系统完整性压力源需要进一步深入考虑 |
5.3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备选区优化建议 |
5.3.1 优化目标与原则 |
5.3.2 具体优化策略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造性成果评价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区生态水文概况 |
1.2.2 绿洲生态安全要素 |
1.2.3 潜水蒸发与生态圈层结构稳定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二章 内陆河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机理 |
2.1 内陆河干旱区生态水文原理 |
2.1.1 水文循环特征 |
2.1.2 生态圈层结构 |
2.2 绿洲生态安全机理分析 |
2.2.1 人工作用下地下水潜流场变化 |
2.2.2 水文原理 |
2.2.3 绿洲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洲生态安全的潜水埋深 |
3.1 潜水蒸发原理 |
3.2 潜水蒸发概念性模型 |
3.2.1 毛管水运动与潜水影响层 |
3.2.2 概念性模型 |
3.3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3.3.1 地下水补给植被概述 |
3.3.2 荒漠化临界地下水埋深计算方法 |
3.4 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3.4.1 潜水蒸发形成次生盐碱化概述 |
3.4.2 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分析 |
4.1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特点 |
4.1.1 降雨分布及径流规律 |
4.1.2 地下水运移转化规律 |
4.1.3 水文循环转化过程与特点 |
4.2 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水文情势变化 |
4.2.1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4.2.2 灌溉与地下水潜流场的变化 |
4.2.3 生态圈层结构的变化 |
4.3 黑河流域平原区植被格局 |
4.3.1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调查概况 |
4.3.2 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植被调查 |
4.3.3 典型河岸断面植被调查 |
4.3.4 黑河流域平原区植被组成和分布规律 |
4.3.5 过渡带群落构成与演替 |
4.4 盐渍化调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黑河流域示范区生态地下水位临界埋深分析计算 |
5.1 示范区基本概况 |
5.1.1 植被分布与土壤类型 |
5.1.2 水利工程及灌区用水分析 |
5.1.3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5.2 过渡带与荒漠边界分析 |
5.2.1 边界植被与地下水位调查 |
5.2.2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 |
5.3 防止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5.3.1 盐碱化情况 |
5.3.2 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5.4 野外实证 |
5.4.1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野外实证分析 |
5.4.2 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野外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洲安全的地下水位调控 |
6.1 调控原理分析 |
6.2 调控关键技术方法 |
6.2.1 确定合理荒漠边界 |
6.2.2 互补潜力估算方法 |
6.2.3 调控工程关键计算 |
6.3 应用案例分析 |
6.3.1 罗城灌区互补潜力分析 |
6.3.2 黑河流域平原区互补潜力分析 |
6.4 干旱区地下水位管理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指数研究现状 |
1.2.2 地物类型解译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遥感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水文地质 |
2.4.1 山前戈壁砾石区 |
2.4.2 细土平原区 |
2.4.3 盐壳湖沼平原 |
2.5 野外调查 |
第3章 研究数据及方法 |
3.1 研究数据 |
3.1.1 MODIS数据 |
3.1.2 Landsat数据 |
3.1.3 其他辅助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植被指数原理与算法 |
3.2.2 植被覆盖率原理与算法 |
3.2.3 主要分析方法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植被指数最大值合成 |
3.3.2 Landsat数据预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动态变化特征 |
4.1 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 |
4.1.1 植被指数年内变化特征 |
4.1.2 植被指数年际变化特征 |
4.1.3 两种植被指数的比较分析 |
4.2 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 |
4.2.1 基于线性回归的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
4.2.2 基于Sen+Mann-Kendall的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
4.2.3 基于Hurst指数的植被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
4.3 植被覆盖率时空分布特征 |
4.4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 |
4.4.1 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 |
4.4.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动态影响因素 |
5.1 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
5.1.1 年内NDVI与气候的关系 |
5.1.2 年际NDVI与气候的关系 |
5.2 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 |
5.3 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塔里木河流域植被生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荒漠生态遥感监测 |
1.2.2 荒漠区土壤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
1.2.3 荒漠区水质条件对植被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塔里木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1.3 水文地质条件 |
2.1.4 植被与土壤环境 |
2.2 塔里木河流域实地调查 |
2.2.1 调查区域的选择 |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
2.3 遥感影像的选择与数据处理方法 |
2.3.1 遥感影像的选择 |
2.3.2 遥感影像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塔里木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
3.1 塔里木河监测区域边界的建立 |
3.2 塔里木河不同河段植被覆盖空间特征 |
3.3 塔里木河植被覆盖时间动态特征 |
3.3.1 植被覆盖年内动态变化 |
3.3.2 植被覆盖年际间变化特征 |
3.4 塔里木河流域植被覆盖时间序列预测 |
3.5 植被指数方差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塔里木河流域水质与土壤性质及其对胡杨生长的影响 |
4.1 塔里木河流域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对胡杨生长的影响 |
4.1.1 土壤理化性质 |
4.1.2 胡杨林发育状况 |
4.1.3 土壤性质与胡杨长势典型相关分析 |
4.2 塔里木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对胡杨生长的影响 |
4.2.1 塔河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
4.2.2 胡杨林生长状况 |
4.2.3 水化学特征对胡杨生长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恢复技术实践 |
5.1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恢复面临的主要问题 |
5.1.1 毁林开荒与放牧 |
5.1.2 植苗造林成效低 |
5.2 生态恢复技术实践 |
5.2.1 荒漠植被封禁保护 |
5.2.2 低覆盖度治沙 |
5.3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与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相关理论依据 |
2.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3 近自然林业理论 |
2.2 研究相关概念 |
2.2.1 梭梭林 |
2.2.2 荒漠型自然保护区 |
2.2.3 景观退化 |
2.2.4 景观保护 |
2.2.5 景观恢复 |
3 荒漠地区景观保护与恢复理论研究 |
3.1 荒漠地区景观退化原因分析 |
3.1.1 荒漠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的特征 |
3.1.2 荒漠地区生态退化成因分析 |
3.2 荒漠地区景观保护与恢复原理与步骤 |
3.2.1 荒漠地区景观保护与恢复原理 |
3.2.2 荒漠地区景观保护与恢复步骤 |
3.3 荒漠地区景观保护与恢复技术措施 |
3.3.1 沙化地生态恢复措施 |
3.3.2 风蚀地生态恢复措施 |
3.3.3 植物群落保护与恢复措施 |
3.3.4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景观进行保护与恢复 |
4 青海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与恢复工程 |
4.1 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4.1.2 历史沿革 |
4.1.3 自然条件 |
4.1.4 社会经济 |
4.2 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景观退化特征与退化成因分析 |
4.2.1 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景观退化特征 |
4.2.2 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景观退化成因分析 |
4.3 青海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与恢复体系构建 |
4.3.1 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与恢复目标、原则 |
4.3.2 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与恢复布局 |
4.3.3 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措施 |
4.3.4 自然保护区景观恢复措施 |
4.3.5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9)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绿洲与绿洲农业研究 |
1.3.2 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
1.3.3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系统论 |
2.2 农业生态学 |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性 |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
2.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
2.4 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
2.4.1 公共物品 |
2.4.2 外部性 |
2.4.3 市场失灵 |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
3.1 石河子垦区地形地貌特征 |
3.2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特征 |
3.3 石河子垦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
3.4 石河子垦区生物资源概况 |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
4.1 历史时期新疆屯垦及石河子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汉代—新疆屯垦的肇始 |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屯垦的持续 |
4.1.3 隋代—新疆屯垦的维持 |
4.1.4 唐代—新疆屯垦的兴盛和古石河子地区屯垦的开启 |
4.1.5 五代和两宋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社会生产形态 |
4.1.6 元代屯垦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
4.1.7 明代—新疆屯垦活动的消寂 |
4.1.8 清代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1.9 民国时期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2 建国后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 |
4.2.1 创办军垦农场(1950—1954) |
4.2.2 国营农场发展壮大(1955—1966) |
4.2.3 停滞徘徊阶段(1967—1975 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开发 |
4.2.4 兵团撤销(1975 年 4 月—1981 年 12 月) |
4.2.5 稳步发展时期(1982 年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演变 |
5.1.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耕地的发展演变 |
5.1.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演变 |
5.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2.1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
5.2.3 石河子垦区绿洲种植业生产结构与作物种群结构演变 |
5.2.4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结构与畜群结构演变 |
5.2.5 石河子垦区林业生产结构演变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规律 |
6.1.1 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 |
6.1.2 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 |
6.1.3 沙漠替代人工绿洲 |
6.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2.1 土壤次生盐渍化 |
6.2.2 水源过度利用,河流断流,尾闾湖干涸 |
6.2.3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
6.2.4 土地污染 |
6.2.5 湿地减少 |
6.2.6 水土流失加剧 |
6.2.7 草场退化 |
6.2.8 森林面积缩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演变 |
7.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
7.2 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7.2.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
7.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速率分析 |
7.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
7.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7.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
7.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7.4.1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
7.4.2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3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4 敏感性分析 |
7.5 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布局及保障措施 |
8.1 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开发方向 |
8.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的基本原则 |
8.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3 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保障措施 |
8.3.1 创新农地制度,改善生态环境 |
8.3.2 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绿洲生态平衡 |
8.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4 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8.3.5 构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6 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
8.3.7 协调兵地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
9.1 本文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10)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干旱区地下水生态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态 |
1.2.2 地下水矿化度与植被生态 |
1.2.3 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与植被生态 |
1.2.4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长模拟研究 |
1.3 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盆地区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组成 |
2.1.1 地下水生态系统 |
2.1.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系统 |
2.1.3 干旱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 |
2.1.4 干旱区地下水系统生物 |
2.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确定原则及目标 |
2.2.1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内涵 |
2.2.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原则 |
2.2.3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的目标 |
2.3 包气带子系统水分的垂直循环与植被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 |
2.3.1 土壤水与植被 |
2.3.2 毛细水与植被 |
2.3.3 包气带岩性与毛细水上升特性 |
2.3.4 凝结水与植被 |
2.3.5 土壤盐分与植被 |
2.4 潜水子系统与植被生态系统相互制约机制研究 |
2.4.1 潜水水位动态与植被 |
2.4.2 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 |
2.4.3 地下水对土壤水补给机理研究 |
2.4.4 地下水质与土壤盐分、植被之间关系 |
2.5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 |
2.5.1 地下水生植物物种 |
2.5.2 地下水生植物系统与潜水水位动态的协调反馈机制 |
2.6 地下水位埋深与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动态演替模型 |
2.6.1 生态承载力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 |
2.6.2 植被—地下水位动态耦合模型 |
2.6.3 几种可能的植被演替方案 |
2.7 地下水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8 沙漠湖盆区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的提出 |
第三章 案例区自然地理概况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
3.1 自然地理 |
3.1.1 地理位置 |
3.1.3 人口社会经济 |
3.1.4 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 |
3.2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主要地下水生态问题 |
3.2.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3.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3 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 |
4.1 区域地质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2 气象与水文条件 |
4.3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补、径、排条件 |
4.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
4.3.2 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4.4 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特征 |
4.4.1 观测井的布设 |
4.4.2 地下水动态特征 |
4.5 研究区潜水水位动态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
4.5.1 大气降水、蒸发等气象因子分析 |
4.5.2 承压含水层的越流补给 |
4.5.3 地下水的开采 |
4.5.4 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关系的人为改变 |
4.6 潜水埋深与植被 |
4.7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环境及地下水生态水位 |
4.8 潜水水质与植被 |
4.8.1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 |
4.8.2 地下水水质与植被立地条件 |
4.9 地下水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五章 研究区包气带系统特征 |
5.1 地形地貌特征 |
5.2 土壤类型及分布 |
5.3 毛细水上升特性研究 |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5.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4.2 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5.5 土壤水分分布与毛细上升特性、浅层地下水关系 |
5.5.1 土壤水与毛细上升特性、潜水埋深的关系 |
5.5.2 温度场动态变化条件下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 |
5.6 土壤盐分与植被 |
5.6.1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
5.6.2 土壤盐分与植被之间关系 |
5.7 包气带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六章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特征 |
6.1 研究区植被群落研究方法 |
6.2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
6.2.1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 |
6.2.2 研究区天然植物空间分布格局 |
6.3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物种及其根系分布特征 |
6.4 研究区植物根系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
6.5 地下水生植物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七章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及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
7.1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阈值 |
7.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 |
7.3 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
7.3.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空间演替趋势 |
7.3.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时间演替趋势 |
第八章 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研究 |
8.1 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 |
8.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 |
8.3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 |
8.3.1 沙漠绿洲灌区的地下水资源利用 |
8.3.2 吉兰泰工业区地下水资源利用 |
8.3.3 沙漠牧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 |
8.4 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成果 |
致谢 |
四、柴达木盆地绿洲的形成、演替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阈值研究进展[J]. 翟家齐,董义阳,祁生林,赵勇,刘宽,朱永楠. 水文, 2021(01)
- [2]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D]. 谭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4]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D]. 邓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D]. 汪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6]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绪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塔里木河流域植被生态变化研究[D]. 钟家骅. 长安大学, 2018(01)
- [8]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与恢复研究[D]. 杨燕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02)
- [9]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D]. 程钢.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10]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D]. 宋国慧. 长安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