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特点,提出几条调整学生歌唱心理的建议。
关键词:学生;歌唱心理;调整方法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都是一次人生拼搏。一个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人,其演出往往是随心所欲的,依靠欲望和天赋进行演唱时,歌唱者心理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可以使他产生畏惧。可是,一个经过正规训练的演唱者却与前者截然不同,从他跨入声乐领域起,在歌唱心理方面就发生着错综复杂的微妙变化。在初学阶段,歌唱者的勇气,绝大部分依赖于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由于技巧掌握不够成熟,往往给演唱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心理紧张是由歌唱者对演唱技巧掌握不纯熟所造成的。具体表现在浑身肌肉僵硬、声音颤抖、音准忽高忽低、节奏不稳、气息无法控制,甚至有个别考生唱到一半脑子突然一片空白,连歌词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随着歌唱能力的不断提高与巩固,演唱时的紧张心理也会在不断的艺术空间中逐步减少,所谓“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人在登台的那一刹那,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到紧张。紧张并不一定是坏事,适度的紧张反而会促使歌唱者增强演唱的积极性,甚至有时会超常发挥。作为音乐教师除努力提高学生演唱水平外,更重要的是:查出导致紧张心理反应的原因以及解除学生在面试中出现的这种心理状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特点,采取必要的方法,对其进行心理训练。那么如何调节声乐考生在面试中的过度紧张状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特点,采取下面几种方法对其进行训练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1充分准备,多唱、多练
著名的歌唱家恩里科·卡鲁索曾说过:“防止过于神经紧张的最好方法,是相信自己掌握了真正的歌唱艺术,这在原则上是正确的。”可见,只有真正掌握了精湛的歌唱技艺,做到心中有“底”,演唱时才会充满信心,有了信心,才会镇定自如。我们必须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才能使技艺更精湛,技术上的问题解决了,思想负担就减轻了大半,这是战胜怯场心理的关键;其次,歌唱训练还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只有精通科学发声方法,并把它灵活运用于歌唱各个技术环节的训练之中,使歌唱发声技巧无论在基础方面还是高难度方面运用自如,才能在心理上彻底摆脱技术的羁绊,把自己超脱于摆弄纯技术的层面上,去追求一种艺术创造的氛围。这样,在歌唱时只想感情表现,不用去想技术、歌词。另外要多合伴奏,把速度、强弱变化、处理等记号明确地标记在谱面上,以产生默契,避免在考试中出现伴奏脱节等现象。
2情感转移
在考试时,如果过多地考虑得失,总想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分散演唱注意力,演唱心理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考试。所以,一定要从自我中摆脱出来,把最后的分数置之度外,思想全部倾注到歌曲的情感表现和歌曲的艺术处理上,并从美好的声音上得以信息回馈,排除一切杂念进入角色,怯场心理就会消失地无影无踪。变压力为动力,把考试看成是一个征求意见、改进缺点,检验自己进步与否的好机会,怯场心理会慢慢消失。
3正视自我,暗示自我
正视自我内心,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平日的练习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样,演唱起来才能既调动最佳的感情,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能力。为此,技能技巧在心理的把握上,要做到永远不要唱超过自己发声能力以外的、难度较大的歌曲作品。在考试或表演时,运用个人的意志力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这是排除紧张情绪、怯场心理的根本良策,也能有效的调节惶恐不安的考试情绪。在内心自我暗示,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很镇定的、呼吸多么平稳、头脑也很清楚……这种反复提醒也有助于缓解怯场心理。“暗示语”要具体、简短和肯定。如“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这一天,我喜欢考试,喜欢同别人比高低”、“我能行!”、“我非成功不可”、“我今天精神很好,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等。要有必胜的信心。信心是放松的基础,建立成功的信心是克服紧张心理的先决条件。通过这样的听觉渠道,言语渠道,反馈给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形成一个多渠道强化的兴奋中心,能有效地抑制自己的怯场心理。
4多参加实践锻炼
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要注意积累自己的舞台经验,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减少怯场障碍的产生。在走上大舞台之前,应当先在小范围的听众面前进行多次表演,多次的排练和演出经历是消除恐惧心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考试前应在众人面前试唱几次,害羞和紧张的心理也能被有效地克服。同时设计好自己在舞台上的眼神、手势、形体动作。
总之,有怯场表现的学生在声乐训练中,要进行自我平衡调节的心理训练,逐步克服怯场的心理因素,消除不必要的精神紧张,增强自信,排除杂念,集中精神,放松肌体,以镇定自如的心理状态全神贯注地对待每一次考试。通过不断实践与锻炼,以冷静、沉着、稳定、勇敢、坚强、自信的心理取代紧张、焦虑、羞涩、腼腆、胆怯、恐惧的心理状态。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从胆怯走向自信,使演唱超越自我。
作者简介:王翠萍,职称:助讲,河南省济源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