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维位移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维角位移,四象限光电探测器,LED,精密测量
二维位移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范亚男,陈青山,刘洋,王猛[1](2019)在《基于QPD的二维角位移精密测量传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二维角位移高精度精密测量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QPD的二维角位移测量方法。以LED作为光源,低暗电流、高灵敏度的四象限光电探测器作为检测元件,采用光学杠杆式的测角方法形成测量系统。分析了光斑大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搭建高集成实验系统进行验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测角分辨力达到1″,在2mrad量程内,非线性度为0.18%,数据采集与传送延时为250μs。该方法可用于精密光机系统,以便高精度实时监测高速运动元件的二维角运动。(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张霞,蔡顺燕,李红梅,林梅[2](2019)在《基于二维位移传感器的砂轮表面形貌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砂轮表面的叁维形貌对保证其磨削质量有重要意义。采用高精度二维位移传感器在线测量砂轮的表面形貌,再通过建立的砂轮叁维形貌基准平面和数字滤波方法,用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砂轮表面的叁维形貌评价参数。结果表明:该评价参数与Zeta自动叁维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同,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砂轮修整及其磨削加工提供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孔令雯[3](2019)在《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效应的二维位移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工业和纳米技术等高要求领域,对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位移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以其独特的紧凑性、稳健性和自准直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广泛应用于精密位移测量领域。激光自混合干涉(SMI)是指激光器的输出光被外部目标反射或散射后重新耦合回激光器的谐振腔,反馈光携带了被测目标的信息,与腔内光混合后,会调制激光器的输出特性。与传统的双光束干涉仪相同,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非接触等优点,但其对压力波动、湿度变化和激光功率不稳定性等环境扰动较为敏感,为了达到纳米级的精度,必须严格控制工作环境。而光栅干涉技术以光栅的栅距作为测量基准,对环境因素的要求比较低,在环境控制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文将激光自混合干涉效应和光栅干涉的思路相结合,通过在激光自混合干涉系统中引入衍射光栅,使得自混合干涉的测量基准由波长变为相对稳定的光栅栅距,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同时由于衍射效率的限制,使得激光自混合干涉自动工作在弱反馈条件下,无需额外的控制光反馈量。设计了单光路激光自混合光栅干涉仪用于面内、面外位移的分别测量。系统采用利特罗结构,具有自准直、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显着优点。为了高精度的解调出激光自混合光栅干涉信号的相位,利用铌酸锂电光晶体对激光自混合干涉信号进行高频相位调制。文中给出了位移测量的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并对于仿真结果进行实验观察,最后对于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和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强,实现了十纳米量级精度的微位移测量。在此研究基础上,研制了对称式激光自混合光栅干涉系统,同时测量二维面内、面外位移。对二维位移测量的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进行详细阐述,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观察,最后对于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和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十纳米量级精度的微位移测量,这种新型的激光自混合光栅干涉系统既具有激光反馈干涉仪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外部探测器的优点,又具有光栅干涉仪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9-03-26)
刘俊亨[4](2019)在《基于激光干涉的二维位移台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维位移台是制造业与检测业的重要部件,其运动精度决定着制造能力与检测能力。另一方面,二维位移台的制造技术并不能满足其市场需求,在使用中往往通过对其运动误差补偿来提升使用精度。针对ISO-230-1标准中描述的二维位移台的13项几何运动误差,设计了二维位移台测量系统。(1)以干涉仪作为位移量测量基准,根据自准直原理将小部分测量光用于角度测量,实现角度与位移同时测量。并利用五棱镜与反射镜作为主要部件设计叁向分时分路测量,实现二维位移台的全部13项几何运动误差测量。(2)对位移量测量进行环境参数补偿与阿贝补偿,提高位移量测量精度。(3)利用MP451 USB卡、MP422E板卡与SH20403步进电机驱动器为主要模块设计了驱动控制与数据采集电路箱,以激光干涉仪测量数值作为采集系统的触发信号,在位移台连续运动下进行数据采集,大幅提高测量效率。(4)并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用C#语言编写了二维精密位移台自动测量程序,实现快速测量。(5)对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比对试验,在环境温度控制在20±0.5℃,湿度控制在50%~60%的环境下,实验验证该装置在60mm×60mm的测量范围内位移量测量精度优于0.7μm,角度测量精度优于0.4秒。并对现有二维位移台实际测量。(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马勇,于海迪,张晶,陈勇[5](2016)在《组织追踪成像测量二尖瓣环位移及二维应变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收缩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组织追踪成像(TTI)测量收缩期二尖瓣环位移(MADs)及二维应变测量左心长轴纵向应变评价左心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心肌梗死患者30例,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TTI测量室间隔、左室侧壁、左室前壁及左室下壁4个位点的MADs。应用二维应变测量左室长轴纵向应变,分析LVEF与MADs、MADs与左室长轴纵向应变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4个位点的MADs均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MADs与LVEF呈正相关(r=0.85),与左室长轴纵向整体应变呈负相关(r=-0.788)。结论 TTI测量MADs可以简捷、准确地评价心肌梗死的左心收缩功能,且与二维应变所测量左室长轴整体纵向应变相关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赵贤云,高思田,李琪,卢荣胜[6](2015)在《二维纳米位移台测量系统的搭建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压电陶瓷(PZT)驱动迭加柔性铰链运动机构的二维纳米位移台。介绍了位移系统的结构并分析了位移系统的工作位移刚度,理论和仿真结果误差在6.3%以内。根据线性干涉仪原理构建了一套激光干涉测量系统,阐述了测量系统的布局及位移测试原理并测量纳米位移台行程及定位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位移台在100μm行程内,x轴和y轴的测试位移为99.6μm和97.7μm。同时分析了测试系统的误差来源并评估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得到该测量系统x轴和y轴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分别为10.04 nm和13.93 nm。(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高毓羚,潘广贞[7](2015)在《二维方向小波构造的新型散斑相位奇异法测量面内微位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二维方向小波构造的新型散斑相位奇异法测量面内微位移。根据二维方向小波的极化分析能力,选取旋转角度为π/2,分别对位移前后的图像进行x和y方向的极化分析,构造了一种网状结构的分布稳定的相位奇异点图;提出了两步位移测量的新方法,通过两次傅里叶变换和减运算输出的两个相关亮点图像得到初步位移量,由初步位移的半网格宽度和匹配最邻近奇异点对间的位移求待测物体的精确位移;分别进行仿真模拟和激光鼠标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奇异点在不同噪声条件下的正确匹配率在90%以上,实际的鼠标位移和方向与测量值的鼠标位移和方向之间的误差小于0.5 pixel和1°。该方法具有奇异点正确匹配率高、测量精度高、对噪声不敏感、稳定性好等优点,能够精确定位激光鼠标的位移和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5年11期)
彭鹏[8](2015)在《二维自感知电容式角位移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角度是机械行业中的重要几何参数之一,它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与寿命,现有许多类型的角位移测量传感器,往往都是单一角位移量测量且需要把角位移传递到相应传感器中,不能有效实现二维方向上的角位移同时实时测量。本文设计的自感知二维角位移传感器,即可为大尺寸测量的空间位姿信息获取提供有效的角位移测量信息,也可以为具有加持对中瞄准的应用需求提供辅助保障。该测量系统具有低成本、自感知二维角位移、测量精度较高等特点。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采用了比例式电容角位移测量原理作为传感器整体方案设计,并分析计算了动片浮地和接地对电容测量的影响,采甩八瓣式的发射极板以及动片接地的方案,可实现180°范围角度测量。2.设计了具两种电容敏感机械结构,分别是动片利用过盈方式实现动片固定和利用约束定位方式实现动、静极板固定。3.设计了电容角位移传感硬件电路,包括传感激励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信号采集、液晶显示和通信模块,并完成了测量软件编制。4.搭建了实验平台,对电路工作特性进行了标定实验,并对所设计的电容式角位移传感器进行了角度比对实验。(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5-04-01)
郑文雅[9](2015)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随着人类物质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提高,并出现患者年轻化趋势。其中以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预后差,死亡率高,是冠心病极危重的类型。心肌梗死的最主要死因是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是室颤)和泵衰竭。心肌梗死后梗死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减弱,影响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同时引起左室各节段心肌收缩不同步,从而造成心脏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因此,定量精确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舒缩功能及缺血区、梗死区的局部室壁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目前临床上诊断冠心病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但存在射线辐射,有创操作,术后并发症等局限。超声心动图因其为非侵入性检查,重复性良好,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能够准确诊断和评估心肌缺血的早期改变,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可疑冠心病的筛查。斑点追踪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是新近发展的室壁运动分析技术,可追踪识别心肌组内回声斑点的空间运动,具有时分辨率高以及不受声束夹角影响等优势,该研究应用该技术测量冠心病患者的二尖瓣环位移(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MAD),旨在寻找简便、准确的新技术、新参数评价左室心肌收缩运动功能。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二尖瓣环位移(MAD)作为评价左室整体收缩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8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成心肌梗死组(n=31),心绞痛组(n=27)及对照组(n=30)。所有研究对象采集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二维图像并储存,以双平面改良Simpson法测算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STI测量MAD参数:左室室间隔处瓣环插入点最大位移(TMAD1),左室侧壁处瓣环插入点最大位移(TMAD2),室间隔一侧壁瓣环连线中点的最大位移(TMADmid)及其占左心室舒张末长径(LVIDd)的百分数(左心室长轴缩短,TMADmid%)。分析MAD各参数与LVEF的关系。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和心梗组的年龄、性别、心率、体重指数等常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无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心绞痛组、心梗组3组间LVEDV、LVESV、LVIDd依次递增,LVEF依次递减,但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LVEDV、LVESV、LVID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绞痛组、心梗组的MAD各测量值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且心梗组减低较心绞痛组均更为显着(P<0.01)。3、所有研究对象TMAD1、TMAD2、TMADmid及TMADmid%均与LVEF正相关,(r=0.79、0.85、0.84、0.89,P<0.01),其中,TMADmid%相关性最好。结论1、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的MAD各参数与LVEF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其中TMADmid%相关性最好,其参数可作为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全新指标。2、心绞痛组LVEF在正常范围内,而心绞痛组的MAD各参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在轻度心肌缺血时,LVEF正常,MAD已有改变,预示MAD对于评价冠心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可能敏感性更高,是评价左心室收缩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郑文雅,徐岩,汪太平,史学功,金朝龙[10](2015)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二尖瓣环位移(MAD)作为评价左室整体收缩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8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心肌梗死组(n=31)、心绞痛组(n=27)及对照组(n=30)。所有研究对象采集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二维图像并储存,以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STI测量MAD参数:左室室间隔处瓣环插入点最大位移(TMAD1)、左室侧壁处瓣环插入点最大位移(TMAD2)、室间隔一侧壁瓣环连线中点的最大位移(TMADmid)及其占左心室舒张末长径(LVIDd)的百分数(左心室长轴缩短,TMADmid%)。分析MAD各参数与LVEF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心绞痛组、心梗组间LVEDV、LVESV、LVIDd依次递增,LVEF依次递减,但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LVEDV、LVESV、LVI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MAD各测量参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且心梗组减低较心绞痛组更为显着(P<0.01)。所有研究对象TMAD1、TMAD2、TMADmid及TMADmid%均与LVEF正相关(r=0.79、0.85、0.84、0.89,P<0.01)。结论应用STI测定的MAD与LVEF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有望成为临床常规评价冠心病左室整体收缩活动异常的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二维位移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砂轮表面的叁维形貌对保证其磨削质量有重要意义。采用高精度二维位移传感器在线测量砂轮的表面形貌,再通过建立的砂轮叁维形貌基准平面和数字滤波方法,用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砂轮表面的叁维形貌评价参数。结果表明:该评价参数与Zeta自动叁维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同,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砂轮修整及其磨削加工提供参考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维位移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范亚男,陈青山,刘洋,王猛.基于QPD的二维角位移精密测量传感技术研究[J].工具技术.2019
[2].张霞,蔡顺燕,李红梅,林梅.基于二维位移传感器的砂轮表面形貌测量[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9
[3].孔令雯.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效应的二维位移测量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4].刘俊亨.基于激光干涉的二维位移台测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5].马勇,于海迪,张晶,陈勇.组织追踪成像测量二尖瓣环位移及二维应变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收缩功能[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
[6].赵贤云,高思田,李琪,卢荣胜.二维纳米位移台测量系统的搭建和实验研究[J].计量学报.2015
[7].高毓羚,潘广贞.二维方向小波构造的新型散斑相位奇异法测量面内微位移[J].中国激光.2015
[8].彭鹏.二维自感知电容式角位移测量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
[9].郑文雅.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D].安徽医科大学.2015
[10].郑文雅,徐岩,汪太平,史学功,金朝龙.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