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图纸会审的方法探讨黄少梅

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图纸会审的方法探讨黄少梅

佛山市南海盐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47

摘要:本文结合建筑工程“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四个基本特性,从建筑本身及其社会效益综合角度出发,分析如何更快更准确的找出设计图纸中缺陷,便于设计单位及时修正和完善。

关键词:设计图纸;施工阶段;图纸会审

引言:任何一个建筑的建设过程都是从立项、规划、施工图纸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直至投入运营中展开,最终的效果是要求满足“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四个特性。作为土建施工单位的审图工作,包含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和施工过程中的图纸变更洽谈跟踪等工作内容。为了工程能够顺利进行,避免返工和浪费,必须尽量将图纸中的纰漏和缺陷消除在施工作业前,这就要求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审图方面思路清晰、经验丰富。根据本人工作经验,结合建筑物的上述四个特性,从以下七个方面简单谈谈本人对施工阶段图纸会审工作的心得。

1、规划方面的复核审查

每个工程在规划报建时都会向当地规划部门申报规划总平面图和单体图,进入施工阶段时这些工作、手续已经完善,但施工单位进场后仍需复核现场场地坐标、标高,确保用地红线满足总图各项要求,确保建筑物高程满足建筑物外排水要求和与市政路网的和谐连接;复核相关的消防登高面、道路及绿化、场地所处地段建筑物限高、建筑密度、容积率等规划指标是否满足规划条件要求,复核各单体的消防疏散通道、层高是否满足规划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相应指标内容发生变化,如建筑面积、外形、层高等指标的变化,应及时核实是否超出规划范围,避免竣工验收时不能通过规划验收。

2、标高、轴线以及细部尺寸的审查

这里要求复核的标高、轴线以及细部尺寸,是指复核连在一起的地下室、裙楼、塔楼之间以及各塔楼内部各开间之间的标高、轴线以及细部尺寸。

地下室、裙楼以及塔楼之间的情况:一个工程项目,好多情况下裙楼及地下室连在一起,建筑平面庞大,有时由多个绘图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绘图并组合,容易出现下列问题:①在工作接壤处容易出现轴线编制混乱、以致施工时发现平面位置出现空缺不连接或重合现象;②相邻结构接壤处标高出现不能平顺连接,施工后发现标高不一致或错误造成返工。③有时裙楼与塔楼的轴线标注体系不统一,容易出现塔楼与裙楼的竖向结构平面布位置出现错位现象,从而改变了整个塔楼的空间位置,属于重大变更。

各塔楼内部各开间之间的情况:①主要复核上、下层竖向结构的定位情况及细部定位尺寸,特别是电梯井、楼梯井等大型楼面空洞部位容易出现错误,造成建筑物外形竖向不能满足立面图要求,曾经出现上下电梯井道剪力墙细部定位尺寸上下不对齐,井道尺寸的变化造成电梯型号选择和安装时的困难;也曾经出现楼梯间楼面封口梁上下层错位造成梯段长度及踏步宽度不一致,影响使用。②复核次梁的定位尺寸上、下层是否一致,特别是厨房、卫生间处次梁,如上、下层不一致,砌墙时发现,上层梁与下层墙错位,不美观,另外,也会造成上层墙基础不落在梁上而在板上,严重时可导致楼板开裂漏水,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③复核楼面各不同区域的标高,主要是厨房、卫生间、阳台与楼面之间标高关系,确保排水方向和干湿分区正确;另外也要复核窗台高、窗顶飘板高(窗台高度影响使用安全,上窗台与下窗飘的净高影响空调安装净高要求)、外飘线标高(影响建筑物装饰线条美观协调性),井道、门坎标高、预埋件标高(影响防水、排水、积水)等。

3、关乎于设计图纸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的符合性审查

(1)阳台、楼梯等栏杆因不同建筑功能不同、建筑高度不同,其选择的型式不同,防护高度也要求不同,如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且梯段宽度不应少于1.1m。

(2)窗台高:普通窗台要求离地高不应小于900mm,否则需要设置防护栏杆。7层及7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面积大于1.5m2的窗玻璃或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地面高度小于500mm的落地窗及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他部位等情况则需要使用安全玻璃。

4、现行施工方法、工艺是否能够实现设计目的的审查

基坑支护设计图:对于设计院出具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应复核各基坑支护剖面的场地(含周边环境调查)是否满足要求,放坡位置是否足够,锚索是否出红线,施工机械是否具有工作面,基坑开挖与工程桩之间的顺序关系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设置止水措施、运输道路是否满足空间要求,临时道路下部是否需要进行地基加固等等,根据国家规范标准结合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发文复核基坑支护设计文件的可行性。

基础设计图:根据地质报告,复核基础设计型式是否合理,采用天然基础的,应确定持力层土质的是否具有亲水性,遇水崩解的特性。对于有上述特性的岩土地区如常年积水,尽量少用天然基础,曾有一个工程,单层厂房结构,钢结构屋架,采用天然基础,土质遇水易软化,施工完成3月后出现连绵雨天,由于甲方室外市政排水系统尚未完善,建筑物周边积水严重,暴雨过后,太阳一晒,土层失水干裂造成各独立柱基不均匀沉降严重,墙面出现多处斜向裂缝,钢结构屋顶出现大面积漏水现象。还有一工程,设有一层地下室,采用筏板基础,持力层为残积土和强风化岩,施工完成至地下室和上部五层塔楼,基坑尚未回填,一场暴雨过后,地下室非塔楼下部部位底板和顶板出现大面积结构贯通裂缝,个别柱子也出现了斜向裂缝,经专家调查分析,究其原因,该基础设计未设置抗拔锚杆,大雨过后,地下室结构像在漂浮在水中的空箱,塔楼下部部位由于上部重量足够不上浮,其他部位在大量积水中则像一个空箱浮了起来,加之后期排水也非对称进行,造成地下室结构的不均匀上浮和下沉,导致应力集中出现结构裂缝。最后采取先对裂缝柱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处理,后在顶板上及时施工防水和绿化工程,最后在地下室底板面层增设4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处理,最终损失1500万元。另外基础如采用桩基础,选用预制桩还是灌注桩,也要复核地质情况的适宜性。有一工程,地质报告反映局部地质情况:素填土1.2m,淤泥12.3m,下部直接为强风化岩或中风化岩,原设计采用φ500预制管桩,采用D60型柴油锤施工,施工完毕发现,该部位90%的桩身发生偏移,究其原因预制桩堪岩深度达不到抗倾覆要求,桩机移动时造成桩体倾斜,后改用φ1000潜水钻孔桩入岩6m,才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损失工期2个月,费用20万元。

主体结构方面:目前有些高层公共建筑,设计人员热衷于在建筑物顶部设计一些飘板,有些飘板飘出外墙4m以上,造型的确是大气、好看,但施工起来十分麻烦,首先外架防护困难,造价昂贵,并且有时还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模施工不仅麻烦、费用高,而且难以保证施工安全。这时,作为施工单位可以建议甲方、设计取消这些不实用的装饰,或改用钢结构施工,简单易行。有些地下室在设计时,顶部需填土种植高大树木等绿化植物,设计时受地下室建筑净高限制,结构梁截面设计得不够大,而其结构本身要求受力比较大,所以配筋量大,造成柱与梁节点部位钢筋密集,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出现石子根本不下到柱头,柱头部位全是素水泥浆,柱头节点的抗压承载力达到不要求而发生承压破坏。

5、图纸绘制表述及设计总说明方面的审查

审查建筑、结构详图标识的问题:比如标识不全、标识前后不一致、做法不详、无大样图等,造成无法按图施工。

审查建筑图、结构图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冲突,如标高、轴线位置的不一致,飘线无构造详图,导致建筑立面效果难以实现。

审查结构图各梁、各板是否漏配钢筋等等情况,导致施工作业无所适从。

审查在力学构造方面:比如主梁截面小于次梁截面,构造柱或构造钢筋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等。

审查建筑装饰中是否用到目前强制淘汰或限制使用的材料,造成工程无法验收,又或者使用了非标准化材料,造成建筑成本的增加。

审查设计说明中关于节能设计和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是否清晰、满足规范要求。

6、关于预埋件和预留洞口的问题的审查

施工前应仔细核对各专业工程的图纸,含平面图、系统图,确定各类专业工程的预埋件类型和位置、标高,避免后期采用后置预埋件受力条件不足或预埋困难;对于预留洞口,应认真核实预留洞口的尺寸、标高、位置,避免后期需凿除主体重新开洞影响结构安全。

7、关乎于质量保修方面的审查

该项审查方向主要是确保施工图纸的内容经施工后存在和产生质量隐患的可能性尽量小且容易保修。

本人在现场工作时间达10年以上,发现很多的质量隐患本来可以在设计阶段进行优化就可以避免,所以图纸会审时能否发现问题很关键。

工程验收交付使用后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墙体开裂、墙面空鼓、外墙漏水、天面漏水、伸缩缝漏水、卫生间漏水,各种质量问题维修繁琐。墙体开裂和墙面空鼓问题,除施工原因外,主要设计总说明要求的构造措施不够规范、严格。墙体开裂主要是由于构造柱和圈梁设置数量不足,或者不同材质的交界处未要求挂防裂网片;有时也存在建筑形体边长超过60m而未设置沉降缝、伸缩缝,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拉裂。墙体空鼓在设计方面未要求进行基面处理,抹灰面与墙面未要求采用108胶甩毛处理增强粘结力。外墙漏水多出现在窗顶和窗台,设计方面主要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窗台压顶板及窗顶过梁,上述部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产生裂缝而漏水。伸缩缝漏水主要是构造不合理,曾经有一改造工程,新建(4层)部分将两栋10层旧建筑在1~4层之间连通,新旧建筑之间设置了一条伸缩缝,由于天面伸缩缝构造不合理,未在旧建筑上采用堪入式遮缝板,只是在伸缩缝两边的新旧建筑表面固定弯折铁皮简单覆盖,造成新建连廊下部四层全部漏水。卫生间和屋面漏水主要表现在防水高度不足,分隔墙体下部未设置混凝土反坎,卫生间表面或沉池积水沿着砖墙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渗漏出房间引起墙面发霉,在处理卫生间防渗漏问题时,必要时卫生间沉池底部应设置二次排水措施。对于工程投入使用后的问题,比如设备需要进行维护保养,审图时应考虑是否有保养空间,保养作业是否安全、方便,是否需要吊装预埋吊钩等。曾有一工程,室外采用钢结构玻璃天幕平面遮阳,遮阳离地高度达16m,工程竣工使用3年后发现由于酸雨影响,钢结构本体大面积出现严重锈蚀,需要进行除锈维护,施工单位进场后发现根本无法施工,因为设计时就未考虑后期维修平台,需在下部搭设满堂脚手架或拆除玻璃后采用多台吊篮才能组织施工,造成维修措施成本巨大而停工重新招标。

结论:施工审图是一项专业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求相关人员思路清晰敏捷,更要求专业人员要有相当强的责任性,有精益求精,力争作出建筑精品的工作态度,从建筑“安全、使用、经济、美观”五个方面出发,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总结经验,确保施工顺利,建设出人们满意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标签:;  ;  ;  

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图纸会审的方法探讨黄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