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种质构建论文-艾叶,陈璐,谢泰祥,陈娟,兰思仁

核心种质构建论文-艾叶,陈璐,谢泰祥,陈娟,兰思仁

导读:本文包含了核心种质构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建兰,品种,SSR,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艾叶,陈璐,谢泰祥,陈娟,兰思仁[1](2019)在《基于SSR荧光标记构建建兰品种核心种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26个建兰品种为材料,应用16对SSR荧光引物进行扩增,基于等位基因最大法,按照93.36%、83.19%、71.68%、64.16%、54.42%、47.35%、32.30%、23.45%、17.26%、12.39%和8.41%等11个压缩比例逐步聚类,形成备选种质。结果表明,16对SSR荧光引物共检测到135个等位基因,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指数(I)、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量(PIC)分别为8.5、3.218、0.584、1.228、0.617、0.384、0.539,表明建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各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系数在0.64~1.0之间,在0.75处可分为4类,聚类结果客观反映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经过对11个压缩比例形成的备选种质的对比,压缩比例32.30%为构建核心种质的最佳比例。t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包含73个品种的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参数无显着差异,能充分代表原始种质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赵绪涛,柳海东,李开祥,贾永鹏,杜德志[2](2019)在《基于SLAF-seq技术构建甘蓝型油菜Polima CMS恢复系核心种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加快选育适应春油菜区的强优势杂交种,构建甘蓝型油菜Polima CMS恢复系核心种质,以118份波里马不育系的恢复系为材料,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开发SNP标记,分析群体遗传关系,结合Core Hunter软件进行核心种质构建,得到2516个有效SNP标记位点。基于有效SNP标记,对118份资源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恢复系间平均Nei's遗传距离为0.319,含有不同遗传成分的恢复系之间遗传距离较大;118份资源被聚成5类,来源相同的材料大多被分为同一类;获得两个符合要求的核心种质子集,分别包含34份材料和46份材料,分别命名为C30和C40。通过评价这两种核心种质,等位基因覆盖度都达到了99.8%以上,MR(罗杰斯距离)和CE(卡瓦利-爱德华距离)两种遗传距离指数相差不大,且多态性含量达到了0.28,表明构建的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核心种质可以代表118份资源,符合植物资源核心种质的构建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准,许勇,张海英,范建光,郭绍贵[3](2019)在《1197份西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与意义:西瓜是世界上主要的蔬菜作物,更是中国瓜农增收的高效园艺作物。拓宽西瓜遗传基础,发掘优异种质,提高西瓜品种改良效率是目前全球西瓜育种面临的首要任务,核心种质构建为发掘与利用优异种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而已有西瓜种质资源的研究多局限于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的鉴定与描述,巨大的工作量使我们无法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9年08期)

徐盛春,郑华章,冯志娟,刘娜,张古文[4](2019)在《菜用豌豆核心种质构建的关键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已搜集的180份菜用豌豆材料进行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研究。分别对所有种质材料进行单株荚数、每荚粒数、荚长、荚宽、荚厚、百荚鲜质量、百粒鲜质量及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搜集的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上述数据,采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minimum distance stepwise sampling, LDSS)法,分别选择4种遗传距离、8种取样比例进行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研究,并采用极差符合率(coincidence rate of range, CR)和变异系数变化率(variable rate of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VR)2个参数对构建策略进行评价;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构建的核心种质代表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采用LDSS法构建菜用豌豆核心种质的最佳遗传距离为欧式距离,最佳取样比例为25%。该构建策略将为菜用豌豆核心种质构建与高效利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燕丽萍,吴德军,毛秀红,姚俊修,任飞[5](2019)在《基于SSR荧光标记的白蜡核心种质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蜡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盐碱地造林树种,研究其遗传多样性,进一步构建核心种质,对白蜡优异种质的筛选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为广泛开展白蜡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挖掘优异基因资源提供核心材料,同时也为白蜡育种提供优良基因资源。本研究运用SSR标记的方法,选取田间表型性状差异较大的4个白蜡品种华雄、鲁蜡5号、金叶白蜡和金枝白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5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42对引物。从筛选出的每对引物5′端添加荧光标记后,采用毛细管法通过DNA分析仪检测202个样品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从4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7对扩增稳定的引物,建立基于高通量荧光SSR标记的白蜡种质鉴定体系。研究了来自全国22个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202份白蜡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R语言包Genetic Subsetter构建出了40份白蜡核心种质。结果表明:选用的17对引物都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出14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为8.353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34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35。可见白蜡属植物种间变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构建了40份白蜡核心种质,占原始种质的20%,t检测表明,所构建的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代表的遗传多样性指标与原始种质资源差异不显着,说明获得的核心种质资源能够充分、最大程度地代表原始种质。研究结果为白蜡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评价及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利用17对高效引物构建了白蜡属植物SSR高通量鉴定体系,构建的40份白蜡核心种质能够最大程度的代表其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海岗,温琪汾,乔治军,穆志新[6](2019)在《山西谷子地方品种初选核心种质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构建山西谷子地方品种核心种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系统聚类后随机取样,构建的初选核心种质保留了原始种质11.34%的遗传资源。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表型性状均值差异百分率为5.9%,极差符合率为87.4%,方差差异百分率为35.3%,变异系数变化率为102.0%;经多样性指数t检验,表明初选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欢,王东,段帆,李珊,甘小洪[7](2019)在《基于水青树叶表型性状的核心种质资源库构建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更好地构建水青树核心种质资源库,本文以161个水青树种质为试材,利用叶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数据,对其构建方法进行了探索。[方法]首先,采用欧氏距离和瓦尔德法对所有个体进行逐步聚类;然后,设定10个取样比例(10%、15%、20%、25%、30%、35%、40%、45%、50%、55%),分别用随机取样策略、偏离度取样策略和位点优先取样策略筛选出与之对应的核心种质资源库。将这3种不同取样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资源库进行比较,从而筛选出最适种质资源。[结果](1)叁种取样策略中,位点优先取样法明显提高了其种质资源库的方差差异百分率(VD)、变异系数变化率(VR)和极差符合率(CR),且45%是最适合构建水青树核心种质资源库的比例;(2)对种质资源核心库不同数量性状进行t检验,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2%以上。[结论]在欧氏距离结合瓦尔德法聚类条件下,位点优先取样策略是构建水青树种质资源核心库的最佳方法。(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刘守渠,段运平,撖晓东,郭峰,任小燕[8](2019)在《玉米核心种质群体构建与改良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以并单1号、5号、390号、669号、晋单68、华美368的父母本为核心种质构建合成改良瑞德SZA群体和改良兰卡斯特SZB群体,采用相互轮回选择方法进行群体改良。通过对SZA、SZB、SZA×SZB的产量和其它性状增益分析,结果表明:SZA、SZB、SZA×SZB经二轮改良后,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和百粒重等均有所增益,株高、穗位、生育期为负增益;株高、穗长、行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的变异程度较大,开花间隔天数、穗位、穗粗和穗行数、出籽率等性状的变异程度较小;SZA、SZB、SZA×SZB的抗病性得到提高。说明构建核心种质群体和适宜选择压力下,通过相互轮回选择能够较好地保持群体的有益遗传变异。(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3期)

钟永达,赵善文,程泽龙,李彦强,刘立盘[9](2019)在《基于种苗表型初步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樟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用材和绿化树种。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不仅能准确快速挖掘优异基因源,而且能减少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以樟树种质资源库中的872份樟树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种源分成45个组,基于种子大小、千粒质量、苗高和地径4个表型性状数据,构建了217份中国樟树核心种质。利用不同性状的多样性指数t检验、均值t检验、方差F检验、均值、极差、变异系数、表型方差、表型频率方差、表型保留比例、变异系数变化率、极差符合率等11个参数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核心种质代表性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中国樟树核心种质能够较好的代表全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洪果,陈达镇,劳庆祥,马跃,陈建全[10](2019)在《基于表型性状初步构建格木核心种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格木核心种质,去除收集材料中的冗余样品,为格木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将114份格木种质按地理区域分组,通过测量果荚和种子的13个表型性状,在系统聚类和优先取样法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多样性法、比例法和对数法3种方法,设定10%、20%和30%3种取样比例,共产生7种取样策略。采用极差符合率(CR)、最小值变化率(CRMIN)、最大值变化率(CRMAX)、变异系数变化率(VR)、均值差异百分率(MD)、方差差异百分率(VD)、平均值变化率(CRMEA)和平均表型多样性指数(MI) 8个参数评价7种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以选出参数最优的核心种质。通过比较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表型多样性指数、符合率、主成分和样品分布图,验证所构建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结果表明:(1)采用比例法在20%的取样比例时形成的核心种质参数最优。(2)在8个参数分别为100.00%、100.00%、100.00%、138.85%、0.00%、61.54%、99.29%和2.68时,核心种质的最终取样比例为21.05%。(3)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在13个表型性状上的多样性指数经t检验,差异均不显着;均值符合率在97.39%~99.98%之间,极大值、极小值符合率为100%,多样性指数符合率在90.34%~99.56%之间。原始种质和核心种质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7.382%和88.206%;两者的样品分布图具有相似的分布结构。以上表明获得的24份核心材料较好地代表了原始种质的表型性状变异特征。(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20期)

核心种质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加快选育适应春油菜区的强优势杂交种,构建甘蓝型油菜Polima CMS恢复系核心种质,以118份波里马不育系的恢复系为材料,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开发SNP标记,分析群体遗传关系,结合Core Hunter软件进行核心种质构建,得到2516个有效SNP标记位点。基于有效SNP标记,对118份资源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恢复系间平均Nei's遗传距离为0.319,含有不同遗传成分的恢复系之间遗传距离较大;118份资源被聚成5类,来源相同的材料大多被分为同一类;获得两个符合要求的核心种质子集,分别包含34份材料和46份材料,分别命名为C30和C40。通过评价这两种核心种质,等位基因覆盖度都达到了99.8%以上,MR(罗杰斯距离)和CE(卡瓦利-爱德华距离)两种遗传距离指数相差不大,且多态性含量达到了0.28,表明构建的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核心种质可以代表118份资源,符合植物资源核心种质的构建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心种质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1].艾叶,陈璐,谢泰祥,陈娟,兰思仁.基于SSR荧光标记构建建兰品种核心种质[J].园艺学报.2019

[2].赵绪涛,柳海东,李开祥,贾永鹏,杜德志.基于SLAF-seq技术构建甘蓝型油菜PolimaCMS恢复系核心种质[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3].王准,许勇,张海英,范建光,郭绍贵.1197份西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J].中国瓜菜.2019

[4].徐盛春,郑华章,冯志娟,刘娜,张古文.菜用豌豆核心种质构建的关键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

[5].燕丽萍,吴德军,毛秀红,姚俊修,任飞.基于SSR荧光标记的白蜡核心种质构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6].王海岗,温琪汾,乔治军,穆志新.山西谷子地方品种初选核心种质构建[J].农学学报.2019

[7].张欢,王东,段帆,李珊,甘小洪.基于水青树叶表型性状的核心种质资源库构建策略[J].林业科学研究.2019

[8].刘守渠,段运平,撖晓东,郭峰,任小燕.玉米核心种质群体构建与改良效果[J].种子.2019

[9].钟永达,赵善文,程泽龙,李彦强,刘立盘.基于种苗表型初步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

[10].李洪果,陈达镇,劳庆祥,马跃,陈建全.基于表型性状初步构建格木核心种质[J].分子植物育种.2019

标签:;  ;  ;  ;  

核心种质构建论文-艾叶,陈璐,谢泰祥,陈娟,兰思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