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阻塞性微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小板微颗粒,内皮细胞微颗粒,临床意义
非阻塞性微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黄洁,李承红,石奕[1](2017)在《循环微颗粒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血浆中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和内皮细胞微颗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水平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OSAS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血浆中EMP、PMP水平,并比较OSAS患者治疗前后EMP、PMP水平。结果不同AHI的OSAS患者EMP、PMP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SAS患者中,AHI>30次/小时者EMP、PMP水平均高于AHI 5-15次/小时者和AHI>15-30次/小时者,而AHI>15-30次/小时者EMP、PMP水平均高于AHI 5-15次/小时者(P<0.05)。OSAS患者治疗后EMP、PM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MP、PMP水平变化在OSA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其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之一。(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黄洁,李承红,陈实,王小江,刘敏[2](2016)在《循环微颗粒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的微颗粒(MPs)水平,探讨MPs与COPD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COP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期41例,急性加重期55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血浆中血小板微颗粒(PMP)、内皮细胞微颗粒(EMP)及组织因子阳性微颗粒(TF+MP),并分别测定肺功能,比较各组间MPs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各组EMP水平,COPD两组高均于对照组,其中急性期组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MP水平,急性期组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TF+M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患者EMP与肺功能中的FEV_1、FEV_1/FVC均呈负相关(P<0.01);PMP与肺功能中的FEV_1、FEV_1/FVC均呈负相关(P<0.01);TF+MP与肺功能中的FEV_1、FEV_1/FV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MP、EMP与COPD及其急性加重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其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23期)
张凯,陈天宁,王小鹏[3](2016)在《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内部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揭示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NOPD)的减振机理,基于振动颗粒物质的流变特性,研究了NOPD的阻尼效果和其内部阻尼颗粒运动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确定了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其内部颗粒的运动形态,使用离散元仿真分析了最优阻尼颗粒的耗散特性。研究表明:实验设计参数下的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激振强度Γ=3.3,f=21 Hz),其内部出现稳定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这种状态下的NOPD最优阻尼效果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通过颗粒间或颗粒与容器壁间发生的碰撞和摩擦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直接耗散;另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转化为浮动颗粒的势能以维持颗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稳定,这可看作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间接耗散。(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方江龙,王小鹏,陈天宁,张凯[4](2015)在《动理论在预测非阻塞性颗粒阻尼能量耗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分析颗粒阻尼(NOPD)的能量耗散机理,拓宽颗粒阻尼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根据分子动理论基本原理,建立非阻塞性颗粒阻尼能量耗散的定量模型。在振动流化床颗粒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当阻尼器内部的颗粒充分流化时,颗粒之间的物质输运和能量耗散由颗粒之间的碰撞主导;将阻尼器内部颗粒的运动与气体分子的运动进行类比,建立非阻塞性颗粒阻尼的能量守恒方程;通过求解颗粒系统的广义温度,得到非阻塞性颗粒阻尼能量耗散功率的定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颗粒阻尼的能量耗散功率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颗粒层数的增多、材料密度的增加以及振动强度的提高逐渐提高。与现有模型相比,提出的模型颗粒阻尼的能量耗散功率不依赖颗粒内部速度梯度,因而具有更大的实际应用范围,也为更精确地描述非阻塞性颗粒阻尼的能量耗散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赵玲,刘平,卢媛媛[5](2009)在《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柱阻尼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个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空心柱,分别采用铁粉、铅粉和砂粒作为填充颗粒,通过自由振动实验,研究颗粒填充率、质量比、空腔结构形式、颗粒材料类型等因素对构件阻尼特性的影响,探索构件的合理空腔结构形式。实验结果表明:颗粒填充率和质量比是柱阻尼的显着影响因素,设计颗粒阻尼柱时选取合适的质量比或填充率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阻尼增大效果。另外,多空腔结构形式、多空腔填充颗粒方案以及选用合理的颗粒材料类型均有助于柱阻尼的提高。不管采用金属颗粒还是非金属颗粒,颗粒质量比宜控制在0.3~0.5的范围。当颗粒用量不大时,选用铅粉、铁粉等金属颗粒比采用非金属颗粒能获得更大的结构阻尼。实验结果可为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柱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9年08期)
胡溧,黄其柏,何雪松[6](2008)在《非阻塞性颗粒阻尼的离散元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研究颗粒阻尼减振特性的离散元算法,建立了离散元法(DEM)数学模型.通过分析颗粒间以及颗粒与容器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较准确地预测颗粒阻尼的减振特性.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离散元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利用离散元数学模型来研究颗粒阻尼结构属性的改变对其阻尼减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比和材料密度都对颗粒阻尼的减振特性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7期)
卢媛媛[7](2008)在《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构件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是一种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随着结构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发展,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靠改变结构自振周期的抗震、减震手段,其有效性往往受到制约,而有效提高结构自身的整体阻尼性能则能在更广的频率范围内抵御地震等冲击作用。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简称NOPD)是90年代在传统颗粒阻尼和冲击阻尼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恶劣环境的复合阻尼新技术,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因而表现出极佳的减振效果。它是在结构振动的传输路径上,利用结构已有或者加工一定数量的孔洞,在其中填充适当数量的金属或者非金属小颗粒。当结构振动时,颗粒之间通过不断撞击和摩擦,进行动量交换,并消耗结构的振动能量,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NOPD具有很多的优点:对原系统结构改动很小,几乎不产生附加质量;显着提高结构的阻尼,适用于恶劣环境,减振性能不会随时间降低等。本文将对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构件作进一步的实验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单自由度体系,采用圆柱形或长方形空腔,通过实验,研究不同种类颗粒、不同填充率及空腔形状等因素,对结构的阻尼以及频率等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关于单自由度体系的采用两种不同种类颗粒、四种不同填充率、两种空腔形式以及两种振动方向的动力特性,并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拟合分析。2.针对两个自由度的结构体系,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颗粒和不同填充率对结构的阻尼以及频率等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关于两个自由度体系的采用两种不同类型颗粒、五种不同填充率的结构动力特性,并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拟合分析。3.针对柱,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颗粒、不同填充率以及不同的填充方案等因素,对结构的阻尼以及频率等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关于柱的采用叁种不同空腔结构形式、六种不同类型颗粒、叁种(或六种)不同填充率的动力特性,比较相同粒径颗粒之间的阻尼值,比较相同颗粒不同粒径之间的阻尼值,比较相同颗粒相同粒径但不同填充方案之间的阻尼值,得出构件的最佳颗粒填充方案。4.针对框架结构,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颗粒、不同填充率以及不同的填充方案等因素,对结构的阻尼以及频率等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两种颗粒、叁种填充方案以及叁种填充率之间的比较,得到结构的最佳颗粒填充方案。本课题对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构件及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颗粒填充方案。(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8-05-20)
刘雁梅,黄协清,陈天宁[8](2001)在《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加筋板振动功率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程上常用的加筋板结构 ,推导出了加筋板振动方程 ,并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 ,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励位置、肋骨和非阻塞性颗粒阻尼 (NOPD)对板结构振动功率流的影响规律 .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 :NOPD能有效地抑制振动能量流的输入及峰值功率流 ,从而有利于降低板的噪声辐射 ;当肋骨数目一定时 ,激励位置靠近加筋板结构的边角、沿矩形板的长度方向加肋和选择比重较大的NOPD ,均更有利于减少输入到结构中的能量流 .研究结果为该类结构的结构优化设计和阻尼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徐志伟,陈天宁,黄协清,陈花玲[9](1999)在《非阻塞性颗粒阻尼中颗粒摩擦耗能的仿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阻塞性颗粒阻尼技术是9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阻尼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粉体颗粒(d< 1m m )之间的摩擦损耗的能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颗粒摩擦损耗能量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对其摩擦产生的阻尼进行了定量的计算,得到了摩擦阻尼和粉体颗粒之间的关系,对揭示粉体的阻尼机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1999年06期)
毛宽民,陈天宁,黄协清[10](1999)在《悬臂梁的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减振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作者曾建立的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 ,简称NOPD) 球体元模型,根据振型迭加原理,建立了悬臂梁NOPD 减振模型,并建立了NOPD 作用下悬臂梁强迫振动响应迭代计算公式;对悬臂梁NOPD 减振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对NOPD 在悬臂梁上的放置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为NOPD 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10期)
非阻塞性微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的微颗粒(MPs)水平,探讨MPs与COPD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COP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期41例,急性加重期55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血浆中血小板微颗粒(PMP)、内皮细胞微颗粒(EMP)及组织因子阳性微颗粒(TF+MP),并分别测定肺功能,比较各组间MPs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各组EMP水平,COPD两组高均于对照组,其中急性期组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MP水平,急性期组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TF+M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患者EMP与肺功能中的FEV_1、FEV_1/FVC均呈负相关(P<0.01);PMP与肺功能中的FEV_1、FEV_1/FVC均呈负相关(P<0.01);TF+MP与肺功能中的FEV_1、FEV_1/FV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MP、EMP与COPD及其急性加重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其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阻塞性微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黄洁,李承红,石奕.循环微颗粒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7
[2].黄洁,李承红,陈实,王小江,刘敏.循环微颗粒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6
[3].张凯,陈天宁,王小鹏.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内部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
[4].方江龙,王小鹏,陈天宁,张凯.动理论在预测非阻塞性颗粒阻尼能量耗散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
[5].赵玲,刘平,卢媛媛.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柱阻尼特性的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9
[6].胡溧,黄其柏,何雪松.非阻塞性颗粒阻尼的离散元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卢媛媛.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构件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8
[8].刘雁梅,黄协清,陈天宁.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加筋板振动功率流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
[9].徐志伟,陈天宁,黄协清,陈花玲.非阻塞性颗粒阻尼中颗粒摩擦耗能的仿真计算[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
[10].毛宽民,陈天宁,黄协清.悬臂梁的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减振模型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
标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小板微颗粒; 内皮细胞微颗粒; 临床意义;